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含教学反思).doc
收藏
编号:5190053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9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2-28
上传人:闯荡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严**(实名认证)
广东
IP属地:广东
25
积分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教案
教学案例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
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含教学反思.doc
- 资源描述: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
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1、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
2、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
交流汇报补充
【设计意图】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复习数位顺序表等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的基本概念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掉,换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成“万“或“亿”字,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5或大于5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
【设计意图】掌握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及比大小的方法。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数感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 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6、比大小
1650010 ○16500100 350020 ○ 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 ○ 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 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教学反思:
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复习数位顺序表等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的基本概念. 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来自斐斐课件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2、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
【设计意图】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复习口算
直接说结果。
270030= 18060= 36040=
24060= = 80040= 42060
543= 6030= 25050=
1305= 2380= 1506= 183=
234= 713= 4602= 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2270≈71092≈ 54390≈ 35068≈ 45570≈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 ≈ 72012≈ 31572≈
40818 ≈ 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1)94838= 249647=
432548= 327684=
2)24527 = 53048=
50950= 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总复习9、10
四.自主检平,完善提高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口算的方法是:先算含有单位的数.再按规律确定大小.或从高位算起.
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先让学生说一说再估算.
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反思:
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笔算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乘法和除法》教案及教学反思》,来自斐斐课件园!http://www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空间与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学过的平面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系与区别,学会用数学化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
2、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几种四边形的的特征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能按要求画角,会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画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并会画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2、会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画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理解所学的平面图形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几种角?哪几种图形?
老师相信,同学们对有关角、图形、直线、垂线等知识很感兴趣。今天我们来复习“空间与图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入积极地复习状态。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写出网络图
我们为了更好的疏通这些知识,现在,老师就请大家打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请你们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写出知识网络。
(二)、交流展示整理成果,完善知识系统。
1.正方形的特征:四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学生选择)
从正方形的特征你可以联系到我们学过的哪些相关知识?
延伸A:平行线、垂线的知识。
(1)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强调: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
(2)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还有什么位置关系?(互相垂直)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练习:过点A分别画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明确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只有平行和相交两种位置关系。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1)那我们学过哪几种角,你能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吗?并说说它们的大小。
(2)怎么量角、画角呢?
学生说量角、画角的步骤
2.长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学生选择)
3.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
延伸: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怎么画高?
4.梯形的特征: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
延伸:这一组互相平行的对边中,比较短的这一条是梯形的(上底),比较长的这一条是梯形的(下底),从上底上的一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就是梯形的(高),另外这两条边就是梯形的(腰),如果两腰相等,我们就说这个梯形是(等腰梯形)。
5.这几种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小结。)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都具备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所以属于平行四边形。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所以正方形又可以看成是特殊的长方形。
它们都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完成P119页11-12题
(二)判断正误:
1.直线比射线长。
2.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 一个角的两边画得越长,这个角越大。
4. 平角是一条直线。
5.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那么其他三个也是直角。
(二)综合练习:
1、画角:
练习画一个75度的角,你有几种不同的办法?
2、 用我们画的75度的角的两边分别作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边(各截取2厘米和4厘米),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为什么?(垂线段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独立完成教科书练习二十一第9题和第13题,然后自我简评,自我鉴定。
2、这节课你有什么进一步的收获?
3、小结: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复习时要加以整理、比较,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设计意图】通过检评,进一步激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进行自我完善。
我们学过哪几种角?哪几种图形?
今天我们来复习“空间与图形”。
正方形的特征:四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
长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
梯形的特征: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
几种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都具备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所以属于平行四边形。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所以正方形又可以看成是特殊的长方形。
它们都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教学反思:
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延伸,角的知识。帮助学生准确地建立起知识的纵向与横向的关系,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真正让学生弄清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会用数学化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复习直线与线段的联系与区别,掌握角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画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20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聚,能根据统计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根据统计数据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对一些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便于我们发现问题,改进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复习关于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在本册教材中,我们学习了哪一种统计方法?
(复式条形统计图)
2、投影出示第120页第13题,育民小学各年级戴近视镜的同学人数统计图。
(1)统计图上有些什么?
(2)怎样绘制统计图呢?
①画纵轴和横轴。
②确定每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③画图例和直条,标明数据。
(3)议一议第13题后的问题。
①四年级戴近视镜的有多少人?哪个年级戴近视镜的人最多?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根据统计图议一议,说一说。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说一说统计表反映了那些数据信息。
(2)让学生独立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
(4)回答后面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
(5)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怎样画?(横式)
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大家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指名汇报。让学生分别说出:横轴、纵轴、计数格,每格代表几人;年级、直条、各种直条代表什么;各年级男、女生戴近视镜的人数等。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聚,能根据统计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