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圆柱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542.7%1.5%440%226.doc

一级圆柱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542.7%1.5%440%226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1906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98.69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14 上传人:QQ28****1120 IP属地:辽宁
2.4
积分
关 键 词:
减速器课程设计
资源描述:
一级圆柱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542.7%1.5%440%226,减速器课程设计
内容简介:
湖南工学院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 目 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专业 2005 级 机制 0507 班 姓 名 胡 进 学号 08 指导老师 陈丰峰 职称 讲师 2006 年 12 月 19 日 nts课程设计评语 : 课程设计答辩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nts目 录 一、设计课题 二、拟定传动方案 三、选择电动机 四、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五、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六、普通 V 带的设计 七、 齿轮传动的设计 八、传动轴的设计 九、箱体的结构设计 十、键联结的设计 十一、滚动轴承的设计 十二、润滑和密封的设计 十三、联轴器的设计 十四、设计小结 十五、参考文献 nts一、 设计课题 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上的 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1原始数据 2工作条件 运输机连续工作 ,单向运转载荷变化不大,空载启动。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 5 年,一班制工作,卷筒不包括其轴承效率为 97%,运输带允许速度误差为 5%。 二、传动方案 根据要求,选择传动方案如下: 运输带拉力 F( KN) 2.7 运输带速度 V( m/s) 1.5 卷筒直径 D( mm) 440 nts三、选择电动机 设计说明及数据 计算 备 注 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 380V, Y型 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根据原始数据,运输带拉力 F和运输带速度 V,可得运输带所需功率 P 卷筒 = FV=2.7 103 1.5=4.05KW。 电动机的所需的工作功率 Pd=aP卷筒KW 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 a= 1 23 3 4 5 取 1=0.95, 2=0.98(滚子轴承 ), 3=0.96(齿轮精度为 8级,不包括轴承效果), 4=0.99(齿轮联轴器), 5=0.97,则 a=0.95 0.983 0.96 0.99 0.97=0.8233 所以 Pd=aP卷筒=8233.0 05.4=4.91 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卷筒轴的工作转速为 n =D 100060 =440 5.1100060 =65.14r/min 查表得传动比的合理范围,取 V带传动的传动比 i1 =2 4,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 i2 =3 6,则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 ia =6 24,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nd = ia n = (6 24) 65.14 = 391 1563r/min 查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 R2.0,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得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 转速有 750、 1000和 1500r/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机械设计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三 种传动比方案,如下表 : 方案 电动机 型号 额定功率 电动机转速 r/min 电动机重量 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同步转速 满载转速 总传动比 V 带传动 减速器 1 Y160M2-8 5.5kW 750 720 125 11 2.2 5 2 Y132M2-6 5.5kW 1000 960 85 14.74 2.8 5.264 3 Y132S-4 5.5kW 1500 1440 68 22.11 3.8 5.82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方案 2比较适合。因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 Y132M2-6,其主要性能如下表 : 型 号 额定功率 kW 满 载 时 起动电流 额 定电流 起动转矩 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 额定转矩 转速r/min 电流(380V 时 ) A 效率 % 功率因素 Y132M2-6 5.5 960 6.5 85.3 0.78 6.5 2 2 电动机主要外形和安装尺寸如下图 : 式中: 1、 2、 3、 4、 5 分别为带传动、轴承、齿轮传动、联轴器、卷筒的传动效率。 所查 表为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7 页表 1 常见机械传动的主要性能 。 nts 四、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设计说明及数据计算 备 注 因 选定的电动机 型号为 Y132M2-6, 满载转速 nm=960r/min 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n=65.14r/min,可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 ia=nnm=14.65960=14.74 总传动比为各级传动比 i1、 i2、 i3 in的乘积 ,即 ia = i1 i2 i3 in 因此分配传动装置传动比 ia = i0 i 为使 V带传动外廓尺寸不致过大,初步取 i0 = 2.8(实际的传动比要在设计 V带传动时,由所选大、小带轮的标准直径之比计算),则减速器的传动比为: i = 0iin = 8.274.14 =5.264 式中 i0、 i 分别为带传动和减速器的传动比。 此为电 动机外型尺寸及安装孔位置尺寸图。 此为电动机转轴及键剖面尺寸图。 nts五、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设计说明及数据计算 备 注 为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要推算出各轴的转速和转矩(或功率)。如将传动装置各轴由高速至低速依次定为轴、轴 ,以及 i0,i1, 为相邻两轴间的传动比; 01, 12, 为相邻两轴间的传动效率; P1, P2, 为各轴间的输入功率( kW) ; T1, T2, 为各轴的输入转矩( N m) ; N1, n2, 为各轴的转速( r/min) , 按电动机轴至卷筒运动传递路线推算,得到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 各轴转速 电动机转轴转 速 n = 960r/min 轴转速 n1 = 0in = 8.2960 =342.86r/min 轴转速 n2 = 11in=264.5 86.342=65.14r/min 卷筒轴转速 n3 = 65.14r/min 2各轴输入功率 电动机 Pd = 4.91kW 轴 P1 = Pd 01=4.91 0.95=4.665kW 轴 P2 = P1 12=P1 2 3=4.665 0.98 0.96=4.389kW 卷筒轴 P3 = P2 22 4=4.389 0.98 0.98 0.99=4.17kW 、 轴的输出功率则分别为输入功率乘轴承效率 0.98, 轴输出功率为 P1 = P1 0.98=4.665 0.98=4.57kW, 轴输出功率为 P2 =P2 0.98=4.3890.98=4.3kW。 3各轴输入转矩 电动机转轴输出转矩 Td = 9550mdnP=955096091.4=48.84N m 轴输入转矩 T1 = Td i0 1=48.84 2.8 0.95=129.91 N m 轴输入转矩 T2 = T1 i1 2 3=129.91 5.264 0.98 0.96=643.36 N m 卷筒输入转矩 T3 = T2 22 4=643.36 0.98 0.98 0.99=611.7 N m 、 轴的输出转矩则分别为输入转矩乘轴承效率 0.98, 轴输出转矩为 T1 = T1 0.98=129.91 0.98=127.3 N m, 轴输出转矩为 T2 =T2 0.98=643.360.98=630.5 N m。 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整理于下表: 轴为 主动齿轮轴 , 轴为 从 动齿轮轴 。 nts轴 名 效率 P(kW) 转矩 T(N m) 转速 n r/min 传动比 i 效 率 输 入 输 出 输 入 输 出 电动机轴 4.91 48.84 960 2.8 0.95 轴 4.665 4.57 129.91 127.3 342.86 5.264 0.94 轴 4.389 4.3 643.36 630.5 65.14 1.00 0.97 卷筒轴 4.17 4.05 611.7 594.46 65.14 六、普通 V 带设计 设计说明及数据计算 备 注 1 选择普通 V带型号 查表得 KA = 1.1,可得 Pc = KAP=1.1 5.5=6.05kW。 查机械设计基础第 134页图 9-7可知应选用 A型 V带。 2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d1和 d2 查机械设计基础第 132页表 9-2取 d1 = 125mm,可得 d2 = n1d1(1- )/n2 = id1(1- )=2.8 125 (1-0.01)=346.5mm 由表 9-2取 d2 = 355mm(虽使 n2略有减少,但其误差小于 5%,故允许) 3验算带速 由带速公式 =601000 11 dn=601000100960 =6.28m/s 介于 5 25m/s范围内,合适。 4确定带长和中心距 由带长公式可得 0.7(d1+d2) 0 2(d1+d2) 0.7(125+355) 0 2(125+355) 所以有 336 0 960。 初定中心距 0=750mm,由带长公式得带长 L0 = 2 0+ )(2 21 dd +02124)( dd =2 750mm+ )355125(2 mm+7504 )125355(2mm = 2271.2mm 查表选用 Ld = 2240mm,由公式得实际中心距 = 0+( Ld-L0) /2=750mm+(2240-2271.2)/2=734.4mm 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1 由包角公式得 所查表为机械设计基础第 134 页表9-5 工作情况系数KA。 所查表为机械设计基础第 132 页表9-3 普通 V 带的基准长度系列 Ld及长度系数 KL。 nts 1 = 180 - 12 dd 57.3 = 180 -4.734125355 57.3 =162.05 120 ,合适。 6确定带的根数 由带的根数计算公式得 z =KKPPPLc )(00 查表得 P0 =1.37kW, P0 = 0.11kW; K = 0.97; KL = 1.06, Z = 06.197.0)11.037.1( 05.6 =3.975。 取 4根。 7计算轴上的压力 查机械设计基础第 132页表 9-1得 q = 0.1kg/m,故可得初压力 F0 = )15.2(500 KzPc +q2 = )197.0 5.2(28.64 05.6500 +0.1 6.282=189.94N。 得作用于轴上的压力为 FQ = 2sin2 10 zF=2 05.162s in94.18942 =1500.92N。 8带轮的设计 通过前面计算得知小带轮直径为 125mm,大带轮直径为 355mm,故小带轮结构采用实心式,大带轮结构采用辐板式。 采用 HT150铸铁制造,表 面调质处理。 所查表分别为机械设计基础第 133 页表 9-4,第 136 页表 9-6,第 136 页表 9-7,第 132 页表 9-3。 nts 大带轮尺寸图 七、齿轮传动设计 设计说明及数据计算 备 注 1 选定齿轮传动类型、材料、热处理方式、精度等级。 根据所选择传动方案,选用闭式直齿圆柱标准齿轮传动 。 大、小齿轮均选软齿面。小齿轮的材料选用 40Cr调质,齿面硬度为 300HBS,大齿轮选用 45 钢调质,齿面硬度为 250HBS。二者硬度差为 50HBS。 齿轮精度初选 8级。 2初步选取主要参数 取 z1 =18, z2 =iz1=5.264 18=95, 取 a =0.3,则 d =0.5(i+1) a=0.9396,符合所查表范围。 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 按下面公式计算小轮分度圆直径 d1 3 21 )(12 ZZZuuKTd确定各 参数值: 1)载荷系数 查表取 K=1.2; 2)小齿轮名义转矩 T1 =9.55 1061nP =9.55 10686.342665.4=1.299 105N mm; 3)材料弹性影响系数 查表得 Z =189.8 MPa ; 4)区域系数 ZH =2.5; 5)重合度系数 因 t =1.88-3.2 )11(21 zz =1.88-3.2 )951181( =1.67, Z =34 t =367.14 =0.88; 所查表为机械设计基础第 79页表 6-9 所查表为机械设计基础第 75页表 6-6 所查表为机械设计基础第 76页表 6-7 nts 6)许用应力 查图得 Hlim1=770MPa, Hlim2=610MPa,查表,按一般可靠要求取 SH=1,则 H1 =HHS 1lim=1770 MPa=770MPa, H2 =HHS 2lim=1610 MPa=610MPa, 取两式计算中的较小值,即 H=610MPa; 于是 d1 3 21 )(12 ZZZuuKTd=3 25 )61088.05.28.189(264.51264.59396.010299.12.12 mm =56.98mm。 4确定模数 计算模数 m=11zd1898.56=3.166 取标准值 m=4mm. 5按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 按弯曲疲劳强度公式校核 FFSF YYmbdKT 1 12 式中: 1)小轮分度圆直径 d1 =mz1 =4 18mm=72mm; 2)齿轮啮合宽度 b= d d1 =0.9396 72mm=67.65mm; 3)复合齿形系数 查图得 YFS1 =4.47, YFS2 =3.94; 4)重合度系数 Y =0.25+67.1 75.025.075.0 t=0.699; 5)许用应力 查图得 Flim1 =310MPa, Flim2 =240MPa, 查表,取 SF =1.25, 则 ,24825.13101l i m1 M PaM PaS FFF M PaM PaS FFF 19225.12402l i m2 ; 6)计算大、小齿轮的 FFSY并进行比较: 02052.0192 94.301802.0248 47.4 2211 FFSFFS YY 所查图为机械设计基础第 77 页 图6-21,所查表为机械设计基础第 78页表 6-8 所查图为机械设计基础第 77 页图6-20 所查图为机械设计基础第 78 页图6-22(a) nts 于是 MP aYYmbdKTFSF 699.094.347265.6710299.12.122 521 12 =44.071.2 =10 齿轮端面与内机壁距离 2 =10 机盖,机座肋厚 m1,m m1 0.85 1 =7, m 0.85 =7 轴承盖厚外径 D1,D2 D1=120, D2=150。 D1, D2分别为轴承 6208, 6212 轴承盖。 轴承端盖凸缘厚度 t (1 1.2)d3 = 8 轴承旁联接螺栓距离 s 120 nts画得草图及附属零件的名称和 作用如下 : 1 箱座 :用于安装传动零件及其它附属零件 2 箱盖 :用于安装传动零件及其它附属零件 3 上、下箱联接螺栓:将上、下箱联结成一个整体 4 通气孔:使箱体内热涨气体自由逸出,达到箱体内外气压相等,提高箱体有缝隙处的密封性能。 5 检查孔盖板:检查孔用于检查齿面接触斑点和齿侧间隙,了解啮合情况,以及注入润滑油。检查孔盖板用于防止污物进入箱体内和润滑油飞溅出来。 6 吊环螺钉:用于搬运及拆卸机盖。 7 定位销: 保证轴承座孔的安装精度。 8 油标尺:用来检查油面高度,以 保证有正常油量。 9 放油螺栓:用于排出污油,注油前用螺塞堵住。 nts10 平键:用于联接其它传动机构,如带轮,联轴器。 11 油封:防止润滑油飞溅出来。 12 齿轮轴:用于安装传动齿轮。 13 挡油盘:防止箱体内润滑油进入轴承。 14 轴承:用于支撑齿轮轴。 15 轴承端盖:防止轴承润滑脂泄漏及污物进入轴承。 17 齿轮: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 18 - 轴套:用于定位轴承。 箱体设计尺寸及构造见减速箱装配图。 十、键连结的设计 设计说明及数据计算 备 注 1 电动机转轴上的键连结 1)选取平键尺寸 因所选择电动机的型号为 Y132M2-6,查机械设计 手册得知 电动机转 轴直径为 38mm,轴毂长度 =80mm,故选择 A型普通平键,查表得知平键的剖面尺寸,宽度 =10mm,高 =8mm,取键长 L=70mm。 小带轮上槽宽 =10mm,槽深 =3.3mm。 2)校核键的联接强度 查表得 p=50 60MPa。 由公式得键上应力 p =70838 1084.48443 dhlT=9.18 因 p在 p允许范围内, 故校核后平键的强度符合要求。 2高速齿轮轴上的键连结 齿轮键连结 1)选择平键尺寸 选择 A 型普通平键,根据轴齿轮处直径 d=45mm,查表得知平键的剖面尺寸,宽度 =14mm,高 =9mm,因装齿 带 轮轴段长 L=72mm,取键长为 66mm。 2)校核键的联接强度 齿轮使用钢材料,查表得 p=100 120MPa。 由公式得键上应力 p =66945 103.127443 dhlT=19.05 因 p在 p允许范围内,故校核后平键的强度符合要求。 带轮键连结 1)选择平 键尺寸 选择 A型普通平键,根据轴带轮处直径 d=30mm,查表得知平键的剖面尺寸,宽度 =8mm,高 =7mm,因装带 轮轴段长 L=50mm,取键长为 45mm。 2)校核键的联接强度 大带轮使用 铸铁制造 ,查表得 p=50 60MPa。 由公式得键上应力 p =45730 1091.129443 dhlT=54.99 所查表为机械设计基础第 163 页表10-6 所查表为机械设计基础第 165 页表10-7 nts 因 p在 p允许范围内,故校核后平键的强度符合要求。 3低速齿轮轴上的键连结 齿轮键连结 1)选择平键尺寸 选择 A 型普通平键,根据轴齿 轮处直径 d=65mm,查表得知平键的剖面尺寸,宽度 =18mm,高 =11mm,因装齿轮轴段长 L=66mm,取键长为 60mm。 2)校核键的联接强度 齿轮使用钢材料,查表得 p=100 120MPa。 由公式得键上应力 p =601165 1036.643443 dhlT=59.99 因 p在 p允许范围内,故校核后平键的强度符合要求。 联轴器 键连结 1)选择平键尺寸 选择 A 型普通平键,根据轴联轴器 处直径 d=50mm,查表得知平键的剖面尺寸,宽度 =14mm,高 =9mm,因装 联轴器 轴段长 L=80mm,取键长为 70mm。 2)校核键的联接强度 联轴器 使用 碳 钢材料,查表得 p=100 120MPa。 由公式得键上应力 p =70950 105.6 3 0443 dhlT=80.06 因 p在 p允许范围内,故校核后平键的强度符合要求。 十一、滚动轴承的设计 设计说明及数据计算 备 注 1 高速齿轮轴滚动轴承设计 因此轴承主要 受径向载荷,根据工作条件决定选用深沟球轴承。 轴承应有的径向基本额定动载荷 /16 )1060( htd Lnf PfC查表得上式中 ft =1,fd =1.1。所以 3/16 )150001086.34260(1 3.131356.01.1 C =5466.7N。 已选 6208轴承,其 Cr =18000N5466.7N,故所选轴承符合要求。 2低速齿轮轴滚动轴承设计 因此轴承主要受径向载荷,根据工作条件决定选用深沟球轴承。 轴承应有的径向基本额定动载荷 /16 )1060( htd LnfPfC 查表得上式中 ft =1,fd =1.1。所以 3/16 )1 5 0 0 01014.6560(1 7.123256.01.1 C =2950.05N。 已选 6212轴承,其 Cr =32800N2950.05N,故所选轴承符合要求。 所查表为机械设计基础第 179 页表11-6, 11-7,因选用球轴承,取 3,据工作要求使用寿命 Lh =5 3658=14600,取 15000 nts 十二、润滑和密封的设计 设计说明及数据计算 备 注 1 润滑设计 齿轮采用润滑油飞溅润滑,轴承采用润滑脂人 工加脂润滑。 在减速器箱体内装有一定量的润滑油(查 GB/T 5903-1995润滑油选用 68号润滑油),齿轮一部分浸入油中,当其旋转时,润滑油被溅起,散落到其他零件上进行润滑。 在进行减速器组装时,在轴承端盖凹槽内装入一定量润滑脂(查 GB/T 492-1989润滑脂选用 3号钠基润滑脂),当轴承旋转时,产生热量使润滑脂锥入度变大,使润滑脂进入到轴承滚球进行润滑。 2密封设计 因减速器箱采用分体式箱体,从轴水平中心面处分为上、下箱体两部分,为防止灰尘进行箱体 及防止箱体内润滑油被高速旋转齿轮甩 出,在组装减速器时应在上、下箱体间涂上一层水玻璃或密封胶进行密封。在下箱体下部的放油螺栓及油标处应垫上橡胶垫圈,防止润滑油泄漏。通气孔及小盖处应垫上纸质垫片,起到一定密封作用,防止灰尘进入。 由于在伸出轴与端盖之间有间隙,必须安装毛毡密封毡圈,以防止漏油和污物进入机体内。 所查标准来自机械设计基础第 7 8页 十三、联轴器的设计 设计说明及数据计算 备 注 1 联轴器类型选择 由于机组传递功率较小,单向运传载荷不大,空载启动,运转平稳,结构较为简单,为便于提高其制造和安装精度,使其轴线偏 移量较小,故选用凸缘式联轴器 ,制造材料使用碳钢 。 2联轴器的载荷计算 NmnPKTKT AAca 14.65 3.495505.19550 =945.62Nm 3联轴器型号选择 根据 Tca, d =50mm,n =65.14r/min等条件,查机械设计手册 GB/T 5843-1986选用 YL11型凸缘联轴器, 其额定转矩 T=1000Nm,许用转速 n=5300r/min,轴孔直径为 50mm,符合要求。 其中 KA 为工况系数,查机械设计基础第 216 页表14-1,取 KA=1.5 十四、设计小结 这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我们第一次较全面的设 计能力训练,通过这次训练,使得我们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及工程力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机械工程材料 等辅助学科之间的联系有了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原来看来比较抽象的内容实现了具体化,初步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级圆柱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542.7%1.5%440%226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1906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