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圆柱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633.1%2.1%300%231.doc
一级圆柱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633.1%2.1%300%231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8页)
编号:51907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14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2.4
积分
- 关 键 词:
-
减速器课程设计
- 资源描述:
-
一级圆柱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633.1%2.1%300%231,减速器课程设计
- 内容简介:
-
1 学 号: 200830110226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铸造车间型砂输送 设备的传动装备设计 教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班 级 08 机电专 2 姓 名 邓子云 指导教师 * * * 2010 年 6 月 10 日 nts 2 目录 一 前言 6 二 电动机的选择 6 三 总传动比和分 配传动比 7 四 运动与动力参数的计算 8 五 带传动的设计 8 六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0 七 减速器箱体基本尺寸设计 12 八 轴的设计 14 九 联轴器的选择 19 十 对轴承的校核 19 十一 普通平键的选择及校核 20 十二 润滑方式与密封形式的选择 22 十三 设计小结 22 十四 参考 文献 23 十五 附图 24 nts 3 2009 2010 学年第 2 学期 机械部件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名称 带式运输机 传动装置设计 班级 08机电专 2 地点 J2 502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 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和其它先修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 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见,熟悉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运用技 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选择电动机;传动系统计算;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设计中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减速器装配图 1 张 (A1 图纸 ); 2减速器零件图 2 张 (A3 图纸 ); 3设计计算说明书 1 份。 附: (一) 设计数据 原始数据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运输带 拉 力 F(N) 3000 2800 2700 2600 2600 2500 2750 3100 3000 2900 运输带速度V(m/s) 1.8 2.2 2.4 2.5 2.6 2.7 2.5 2.1 2.3 2.4 滚筒直径 D(mm) 300 330 340 350 360 380 380 300 360 320 (二)工作条件 该传动装备单向传送,载荷 有轻微冲击 ,空载起动,两班制工作,使用期nts 4 限 10 年(每年按 300 天计算),运输带容许速度误差为 5%。 (三)运动简图 (四) 设计计算说明书内容 0、封面(题目、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 1、目录(标题、页次) 2、设计任务书(装订原发的设计任务书) 3、前言(题目分析、传动方案的拟订等) 4、电动机的选择,传动系统计算(计算电动机所需的功率、选择电动机、分配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转速、功率和扭矩) 5、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带传动设计计算,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6、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7、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8、键联接的选择和校核 9、联轴器的选择 10、箱体的设计(主要结构和设计计算及必要的说明) 11、润滑和密封的选择、润滑剂的型号及容量、减速器的附件及说明 12、设计小结(设计体会、本次设计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等) 13、参考资料(资料的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和出版年、月) nts 5 三、进度安排 第 14 周 周一 电动机选择和 机械 传动 系统计算 、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周二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低速轴的设计 周三 低速轴的校核、高速轴的设计、轴承的选择、联轴器的选择 周 四 轴承的校核、普通平键的选择及校核、箱体的结构设计 、润滑方式和密封型式的选择等 周五 减速器装配图的草图设计 第 15 周 周一 周二 画减速器装配图 周三 画零件图 周四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总结 周五 答辩 四、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要求是: 1 能从机器功能要求出发,分析设计方案,合理地选择电动机、传动机构和零件。 2 能按机器的工作状况分析和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合理选择零件材料,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和确定零件主要参数及尺寸。 3 能考虑制造工艺、安装与调整、使用与维护、经济性和安全性等问题,对零件进行结构设计。 4. 绘图表达设计结果,图样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尺寸及公差标注完 整、正确,技术要求合理、全面。 5. 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和使用计算机绘制装配图、零件图的方法。 机电基础 教研室 2010.5.15 nts 6 一 前言 1. 题目分析 运动简图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我们得知本设计为降速传动,同时将电动机的输出的转矩升高。又由上运动简图可知,本设计中的机械为二级传动机械,其中第一级为带传动(存在一定误差),第二级为齿轮传动(精度较高,可调整误差)。故 在选定电动机并计算出总传动比后要将传动比进行合理分配,以达到最佳传动效果。 2. 原始数据: 运输带的有效拉力: F=3100N 运输带的有效速度: v=2.1m/s 滚筒直径: D=300mm 二 电动机的选择 1. 选择电动机类型: 根据任务书要求可知:本次设计的机械属于恒功率负载特性机械,且其负载较小 ,故采用 Y 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封闭结构)即可达到所需要求。另外,根据此处工况,采用卧式安装。 2. 选择电动机的 功率: 工作机功率: P 6 . 5 11000Fv kW nts 7 工作机所需电动机输出功率: PP ( 为传动总机械效率) 由任务书中的运动简图分析可知: 1 V 带传动效率; 2 齿轮传动的轴承效率; 3 齿轮传动的效率; 4 联轴器的效率; 5 滚筒轴承的效率; 6 滚筒效率。 查【 2】表 1-7 得: 1 2 34 5 60 . 9 6 0 . 9 9 0 . 9 70 . 9 7 0 . 9 8 0 . 9 6 、 、 、 、 。(初选齿轮为八级精度) 则 有: 221 2 3 4 5 6 0 . 9 6 0 . 9 9 0 . 9 7 0 . 9 7 0 . 9 8 0 . 9 6 0 . 8 3 (减速器内部有 2对轴承,其机械效率相同,均为2) P 6 . 5 1P 7 . 8 4 k W0 . 8 3 3. 确定电动机转速: 滚筒转速为: 6 0 1 0 0 0n 1 3 3 . 6 9 / m i nv rD 取 V 带传动的传动比范围为: 1 24i :取单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范围为: 2 35i :(工程经验) 则可得合理总传动比的范围为: 12 6 2 0i i i :故电动机转速可选的范围为: 8 0 2 . 1 4 2 6 7 3 . 8 / m i ndn i n r :查【 2】表 12-1,得 满足要求的可选用电动机转速为: 970 r/min、 1460 r/min。为了使得电动机与传动装置的性能均要求不是过高,故择中选用 1460 r/min 的转速。 其 初定 总传动比为: 1460 1 0 . 9 21 3 3 . 6 9dni n 综上,可选定电动机型号为: Y160M-4。 其相应参数列于表 1: 表 1.所选用电动机的相关参数。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同步转速 满载转速 总传动比 Y160M-4 11KW 1500 r/min(4 级 ) 1460 r/min 10.92 nts 8 三 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1. 总传动比:由上一步算得知 10.92i 2. 分配传动比: 由工程经验知顶分配传动比除了满足 1 24i :、 2 35i :外,还应满足12ii。故取: V 带传动比为1 2.79i ,齿轮传动比为2 1 3 .9 1 4ii i 。 四 运动与动力参数的计算 1 各轴转速: 轴:11460 5 2 3 . 3 / m i n2 . 7 9dnnri ;轴:25 2 3 . 3 1 3 3 . 7 / m i n3 . 9 1 4nnri 。 2 各轴功率: 轴:1P = P = 7 . 8 4 0 . 9 6 = 7 . 5 2 6 4 k W ; 轴:23P = P = 7 . 5 2 6 0 . 9 9 0 . 9 7 = 7 . 2 2 8 k W 。 3 各轴转矩: 轴: P 7 . 5 2 6 4T 9 5 5 0 1 3 7 . 3 5 N m5 2 3 . 3n ; 轴: P 7 . 2 2 8T 9 5 5 0 5 1 6 . 2 9 N m1 3 3 . 7n 。 表 2.初步计算传动参数 功率( kW) 初算转速 (r/min) 初算转矩 (N*m) 轴 7.5264 523.3 137.35 II 轴 7.228 133.7 516.29 带轮传 动比 齿轮传动比 2.79 3.914 五 带传动的设计 a. 带型号、长度、根数; b. 中心距、带轮直径、宽度; c. 安装初拉力、对轴作用力。 1 求计算功率 带轮 (小) 输入功率 : 7.84kWP ,根据任务书所述要求及所选电动机(三相一步电动nts 9 机,工作于 16 小时内(两班制),载荷变动小(带式输送机)查【 1】表 13-8,得工况系数: 1.2AK 。故有 9 . 4 0 8P P K k W CA=。 2 选 V 带型号 : 由于此处传动功率适中,考虑到成本,故选用普通 V 带。根据 9.408P kWC =、1 4 6 0 / m innr 查【 1】图 13-15,可得该交点位于 A、 B 型交界处,且稍偏向 B 型,故选用 B 型 V 带。 3 挑小径(求大小带轮基准直径): 查【 1】表 13-9 可知1 125d mm(带轮直径不可过小,否则会使带的弯曲应力过大,降低其寿命)。查【 2】表 12-4 得1 320d mm(小轮下端不可超过电动机底座,否则于地面相干涉,设计不合理)。查【 1】表 13-9 下方1d推荐值,稍比其最小值大即可,故取1 132d mm。 由 【 1 】式 13-9 得12121460( 1 ) 1 3 2 ( 1 0 . 0 2 ) 3 6 0 . 95 2 3 . 3nd d m mn ,其中0 .0 1 0 .0 2 : 为滑动率(见【 1】的 211 页,此取 0.02)。 查【 1】表 13-9 下方带轮直径推荐值,寻其最近值得2 355d m m。虽2d实际取之交原定只小,但 实际传动比 211355 2 . 7 4 4( 1 ) 1 2 3 ( 1 0 . 0 2 )di d ,其误差111 1 1 0 0 % 1 . 6 5 % 5 %iiwi ,故满足误差范围。 4 验算带速: 11 3 . 1 4 1 5 9 1 3 2 1 4 6 0 1 0 . 0 9 /6 0 1 0 0 0 6 0 1 0 0 0dnv m s ,在 5 2 5 /v m s : 内,适合。(功率恒定时,速度越大则受力越小;但根据公式 2cqvA 知,速度越大 会使带的安装初拉力及其对轴 压力增大,故应适中;根据工程实践,得此范围 5 到 25 间 ) 5 估中定周长及反求实中(求 V 带基长与中心距 a) : 初步估算中心距:0 1 21 . 5 ( ) 1 . 5 ( 1 3 2 3 5 5 ) 7 3 0 . 5a d d m m ,为圆整计算,取0 750a mm(满足1 2 0 1 20 . 7 ( ) 2 ( )d d a d d ,工程经验)。 由【 1】式 13-2 得带长: 2120 0 1 20()2 ( ) 2 3 4 4 . 0 324ddL a d d m ma ,查【 1】表 13-2,对于 B 型带选用带长 2500dL mm。 nts 10 再由【 1】式 13-16 反求实际中心距:00 8282dLLa a m m 。 6 验算小轮包角: 由【 1】式 13-1 得:211 1 8 0 5 7 . 3 1 6 4 . 5 7 1 2 0dda ,合适。 7 求 V 带根数 z: 由【 1】式 13-15 得:0()cLPz P P K K 。 此处 111 4 6 0 / m i n , 1 3 2n r d m m查 【 1】表13-3 得0 2.82P kW;根据 2.744i ,查【 1】表 13-5 得 0 .4 6P kW ;由 1 6 4 .5 7 查【 1 】表 13-7 得 0.95K ,查【 1 】表 13-2 得 1.03LK 。故9 . 4 0 8 2 . 9 3( 2 . 8 2 0 . 4 6 ) 0 . 9 5 1 . 0 3z ,取整 3z 根。 8 求作用在带轮轴上的压力QF: 查【 1】表 13-1 得 0 .1 7 /q kg m 。由【 1】式 13-17 得20 500 2 . 5( 1 ) 2 7 0 . 8 6cPF q v Nz v K 为其安装初拉力。 作用在轴上的压力为:102 s i n 1 6 1 0 . 4 52QF z F N。 9 V 带轮宽度的确定: 查【 1 】表 13-10 得 B 型 带 轮m i n1 9 0 . 4 , 1 1 . 5ef , 故 有 带 轮 宽 度m i n2 ( ) 6 1 0 . 8B e f ,故取 62B 。 表 3.所设计带传动中基本参数 带型号 长度 根数 B 型 2500mm 3 根 中心距 带 轮直径 宽度 828mm d1=132,d2=355 61mm 安装初拉力 对轴压力 实际传动比 270.86N 1610.45N 2.744 六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 选择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 小齿轮:初选 45 钢,调制处理。查【 1】表 11-1 得知其力学性能如下: 硬度 1 9 7 2 8 6 H B S: ,接触疲劳极限H l i m 5 5 0 6 2 0 M P a :(取 585 计算,试其为线性变nts 11 化取均值),弯曲疲劳极限FE 4 1 0 4 8 0 M P a :(取 445 计算)。 大齿轮:初选 45 钢,正火处理(当大小齿轮都为软齿面时,考虑到校齿轮齿根较薄,弯曲强度较低,且受载次数较多,故在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时,一般使小齿轮齿面硬度比大齿轮高20-50HBS)。查【 1】表 11-1 得知其力学性能如下: 硬度 1 5 6 2 1 7 H B S: ,接触疲劳极限H l i m 3 5 0 4 0 0 M P a :(取 375 计算),弯曲疲劳极限FE 2 8 0 3 4 0 M P a :(取 310 计算)。 由表【 1】 11-5 得:li m m i n1 .1 3 , 1 .3HFSS(一般可靠度,取值稍偏高用于安全计算)。由此得:11H l i ml i m 5 1 8HHM P aS , 22 H l i ml i m 3 3 2HHM P aS ; 11FEm i n 3 4 2FFM P aS , 22 FEm i n 2 3 8FFM P aS 。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根据前计算 11 0 . 9 2 , 2 . 7 4 4ii可得齿轮传动所需传动比为 2 3.98i ,轴实际转速为 5 3 2 . 0 7 / m i nnr。 设齿轮按 8 级精度制造,查【 1】表 11-3 得 1.2 1.6K : (电动机,中等冲击 ),此取 1.3 计算。查【 1】表 11-6 得齿宽系数为 0.8 1.4d :(软齿面,对称分布),此取 1 计算。则小齿轮上转矩为:6 6 51 7 . 5 2 69 . 5 5 1 0 9 . 5 5 1 0 1 . 3 5 1 1 05 3 2 . 0 7PT N m mn 。 查【 1 】表 11-4 取 189.8EZ ( 锻 钢 ) , 令 取 2.5HZ ,故 有:22123m i n252321()2 1 . 3 1 . 3 5 1 1 0 3 . 9 8 1 1 8 9 . 8 2 . 5()1 3 . 9 8 3 3 29 6 . 4 6 m mEHdHK T i Z Zdi 上公式中所代2H是为了安全计算,使得两齿轮均适用。 齿数取131z (软齿面1 24 40z :,硬齿面1 17 20z :), 则 有2 1 2 3 1 3 . 9 8 1 2 3 . 3 8z z i ,取整得 2 123z (满足传动比的前提下,尽可能使两齿数互质)。 nts 12 故实际传 动比 221123 3 . 9 6 831zi z ; 其误差为 222 21 0 0 % 0 . 3 % 5 %iiw i ; 故满足误差范围。 初估模数为 m i n13 . 1 1dm m mz ,查【 1】表 4-1 得标准模数为 3m mm ,故实际分度圆直径为:1 1 2 23 1 3 9 3 , 1 2 3 3 3 6 9d z m m m d z m m m 。 中 心 距 为 :12 2312dda m m。 初估齿宽为:m i n 9 6 . 4 6db d m m,圆整 取211 0 0 , 1 0 5bb(保证啮合,故取小 齿轮比大齿轮宽 5 到 10 毫米)。 3. 验算齿轮弯曲强度: 查【 1】图 11-8,可得齿形系数122 . 5 6 , 2 . 1 2F a F aYY;齿根修正系数121 . 6 2 , 1 . 8 2S a S aYY。 由【 1 】式 1-5 知:111112 12 5 4 . 1 2 3 4 2F a S aFFK T Y Y M P a M P ab m z ,222 1 2115 0 . 3 5 2 3 8F a S aF F FF a S aYY M P a M P aYY 。安全。 4. 齿轮的圆周速度: 1 2 . 5 6 m / s6 0 1 0 0 0dnv ,对照【 1】表 11-2 知 6m/sv 即可,故选取 8 级便可达到要求。 表 4.齿轮传动设计的基本参数 材料 热处理 齿数 分度圆直径 齿宽 小齿轮 45 钢 调制 31 93 105 大齿轮 45 钢 正火 123 369 100 模数 实际传动比 中心距 3 3.97 231 七 减速器箱体基本尺寸设计 根据【 2】表中 11-1 中的箱体基本尺寸经验公式可算出如下数据: 1. 箱体壁厚: 箱座: 0 . 0 2 5 1 0 . 0 2 5 1 5 4 1 4 . 8 5 8a m m m m (取 8mm); 箱盖:1 0 . 0 2 1 0 . 0 2 1 5 4 1 4 . 0 8 8a m m m m (取 8mm)。 nts 13 2. 凸缘: 箱盖凸缘厚度111 .5 1 2b m m,箱座凸缘厚度 1 .5 1 2b m m ,箱座底凸缘厚度2 2 .5 2 0b m m。 3. 螺钉及螺栓: 地脚螺钉直径 0 . 0 3 6 1 2 2 0 . 3 1 6 2 0fd a m m M ; 地脚螺钉 数目: 4 ( 2 5 0 )na ;轴 承 旁 连 接 螺 栓 直 径1 0 . 7 5 1 5 . 2 3 7 1 6fd d m m M ;盖与 座 连 接 螺 栓 直 径2 ( 0 . 5 0 . 6 ) 1 0 . 1 5 8 1 0fd d m m M :;连接螺栓2d的间距 1 2 0 (1 5 0 2 0 0 )l m l ;轴 承 端 盖 螺 钉 直 径3 ( 0 . 4 0 . 5 ) 8 . 1 2 6 8fd d m m M :; 视 孔 盖 螺 钉 直 径4 ( 0 . 3 0 . 4 ) 6 . 0 9 5 6fd d m m M :;定位销直径2( 0 . 7 0 . 8 ) 7 . 1 1 1d d m m:(取 整得 8 )。 4. 螺钉螺栓到箱体外避距离: 查【 2】表 11-2 得:1fd 2、 d 、 d至箱体外壁距离为:1 , 1 ,1 1 , 22 6 , 2 2 , 1 6fC m m C m m C m m ;12fd d d、 、到凸缘边缘距离:2 , 2 ,1 2 , 22 4 , 2 0 , 1 4fC m m C m m C m m ; 轴承旁凸台半径:1 , 2 , 1 , 2 2 , 22 4 , 1 4ffR C m m R C m m ; 箱 体 外 壁 至 轴 承 端 面 距 离 :1 1 ,1 2 ,1 ( 5 1 0 ) 2 2 2 0 8 5 0l C C m m :。 5. 箱体内部尺寸: 大齿轮齿顶圆与箱体内壁距离111 0 ( 1 . 2 )mm ;齿 轮端面到箱体内壁的距离221 0 ( )mm ( 增 加 散 热 ) ; 箱 盖 、 箱 座 肋 厚110 . 8 5 6 . 8 , 0 . 8 5 6 . 8m m m m m m 。 6. 视孔盖 由于单级减速器中心距为 231mm,故查【 2】表 11-2 得:视孔盖长1 120l mm,横向螺栓分布距离2 105l mm,视孔盖宽1 90b mm,纵向螺栓分布距离2 75b mm,螺栓孔直径7d ,孔数 4 个。 7. 其中吊耳 和吊钩 吊耳环的结构设计:根据【 2 】表 11-3 中的推荐设计公式知:吊耳肋厚度为1( 1 . 8 2 . 5 ) 2 . 5 8 2 0b m m :, 吊 耳 环 孔 径 为 20db , 倒 角 为nts 14 (1 1 . 2 ) 1 . 2 2 0 2 4R d R : ,吊耳环空心到箱体外壁距离为 ( 0 . 8 1 ) 2 0e d m m: 。 吊钩的结构设计: 吊钩长12 1 6 1 4 3 0K C C m m ,吊钩高 0 . 8 2 4H K m m,吊钩内深 0 . 5 1 2h H m m ,吊钩内圆半径 0 . 2 5 7 . 5r K m m,吊钩厚度(1 . 8 2 . 5 ) 2 . 5 8 2 0b m m : 。 八 轴的设计 A. 高速轴 : 1. 选择轴的材料、热处理方式: 由于无特殊要求,选择最常用材料 45 钢,调制处理。查【 1】表 14-1 得知: 硬度: 2 1 7 2 5 5 H B S: ;强度极限: 650B MPa ;屈服极限: 360s MPa ;弯曲疲劳极限:1 300M Pa 。 查 【 1】表 14-3 得:弯曲需用应力(静)1 6 0b M Pa 。 2. 初步估算轴最小直径: 由【 1】式 14-2 得: 63 33m i n 9 . 5 5 1 00 . 2 PPdCnn ,查【 1】表 14-2 得 1 0 7 1 1 8C :(取 118 计 算 )。 故3m i n 7 . 5 2 61 1 8 2 8 . 5 45 3 2 . 0 7d m m ,由于开了一个键槽,故m i n m i n( 1 5 % ) 2 9 . 9 6 4 3 0d d m m m m (圆整)。 3. 轴的结构设计: 根据高速轴上所需安装的零件,可将其分为 7 段,以1 2 3 4 5 6 7d d d d d d d、 、 、 、 、 、表示各段的直径,以1 2 3 4 5 6 7x x x x x x x、 、 、 、 、 、表示各段的长度。(1d处安装大带轮,2d处安装轴承端盖,3d处安装一号轴承与套筒,4d处安装小齿轮,7d处安装二号轴承) 1) 径向尺寸: 根 据 常 用 结 构 , 取1 m in 30d d m m; 查 【 2 】 1-27 知 倒 角 倒 圆 推 荐 值 为 :1 8 3 0 , 13 0 5 0 , 1 . 65 0 8 0 , 2R C m mR C m mR C m m:,故 30 孔 ( 大 带 轮 ) 倒 角 推 荐 值 为 1mm , 故 取21 ( 1 0 . 5 ) 2 3 3d d m m , 由于查【 2】表 7-12 得知毡圈 系列中要求的轴径均为 0、 5nts 15 圆整数,故此修正为2 35d mm;此先选轴承为 6208 型号轴承(无 轴向力,故选深沟球轴承,直径系列选 2 号轻系列;为便于安装及轴上尺寸基准,选 08 号内径 ) , 查【 3】 表 16-1知所选轴承内径为 40mm,且轴承宽度 18B mm ,故取3 40d mm;为方便加工测量,取4 45d mm(此也为小齿轮内孔直径); 查【 3】表 16-1得安装直径 4 7 5 2 . 8am m d m m,故查【 4】 表 11-3 选取“ 4 0 5 0 2 5 / 2 5 0 9 1 9 8 1G B T 套 筒 ” ,故 50ad mm; 对齿轮内孔倒角 1.6mm,故取54 ( 1 . 6 1 . 5 ) 2 5 1 . 2d d m m (取 52mm) ;由于对称分布故7340d d m m,6 50ad d m m。 2) 轴向尺寸: 由【 1】图 13-17 得:根据大带轮的内孔宽1( 1 . 5 2 ) ( 1 . 5 2 ) 1 . 5 2 0 4 5sL d d m m :(取 1.5 计算),为防止由于加工 误差造成的带轮晃动,取1 42x mm; 确定轴承润滑方式: 53 3 5 5 3 2 . 0 7 1 8 6 2 2 . 4 5 / m i n ( 1 . 5 2 ) 1 0 / m i nv d n m m r m m r :轴 承 ,故选取脂润滑方式 ;为防止箱体内部润滑油渐到轴承上冲走润滑脂,将轴承与箱体内壁距离取大于 8mm(由于所选套筒长度 25mm,故轴承断面到箱体内壁的距离取 15mm) ,为适宜齿轮传动时散热,取齿轮距箱体内壁为 8 10mm: (此取 10mm) ,故有3 1 0 1 5 4 3x B m m ;套筒档齿轮时,为保证精度 取41 ( 2 3 ) 1 0 5 2 1 0 3x b m m m m :,故同时将3x修正为3 45x mm;轴环取 58mm: ,故取5 5x mm; 由于安装时齿轮箱体轴承均对称分布,取651 0 1 5 2 0x x m m ,7 18x B mm(包括越程槽尺寸);轴承到端盖内壁的距离 1 1 5 2 5x l B m m , 前所选轴承端盖螺钉3 8dM知:由【 2】 11-10 中公式得轴承端盖厚度31 .2 9 .6e d m m,查【 2】表 3-9 可取 A 级 M8 非全螺线 40l mm 的螺栓(即 / 5 7 8 2 8 4 0G B T M)此时取 端盖到大带轮的扳手空间为 ( 3 5 ) 4 8x l K m m m m :,此时取 2 9 . 6 4 8 2 5 8 3x x e x m m 。 nts 16 图 1. 高速轴结构设计示意图 4. 对高速轴进行弯扭强度校核: 据【 1】式 11-1 可求得:圆周力12 2 9 6 4 . 3tTFNd ,径向力 t a n 1 0 7 8 . 9 2rtF F N(标准安装,故压力角 为 20) ;根据前轴的结构设计可得:带轮中心到一号轴承中的距离2 9 8 3 2 2 . 5 1 1 522BLK x m m ; 一 号 轴 承 到 齿 轮 中 心 的 距 离 12 1 0 1 5 8 6 . 522bBL m m ;齿轮中心到二号轴承中心的距离 12 8 6 .5L L m m ;故有两轴承中心距为 12 173L L L m m 。 1) 求垂直面的支承反力: 根据受力分析,可列方程:1 2 1 2,v v r v vF F F F F (齿轮在两轴承中心)。故可求得:12 5 3 9 . 4 62 rvv FF F N 。 2) 求水平支撑反力: 12 1 4 8 2 . 1 52 tHH FF F N 3) 带轮对轴的作用力QF在指点产生的反力: 1, 1 6 1 0 . 4 5 1 1 5 1 0 7 0 . 5 3173QFFKFNL ;2 , 1 , 1 0 7 0 . 5 3 1 6 1 0 . 4 5 2 6 8 0 . 9 8F F QF F F N nts 17 ( 外力 F 作用方向与带传动的布置有关,在具体布置尚未确定前,可按最不利情况考虑 ) 。 4) 绘制垂直面的弯矩图(如图 b): 2 4 6 . 6 62a v vLM F N m 。 5) 绘制水平面的弯矩图(如图 c): 1 1 2 8 . 2 0 52a H HLM F N m 。 6) QF力产生的弯矩图(如图 d): 2 1 6 1 0 . 4 5 1 1 5 1 8 5 . 2FQM F K N m 。 7) 求合成弯矩图(如图 e): 考 虑最不利情况,直接由公式 得 22 2 2 9 . 1 8 2Qa a F a v a HM M M M N m (其中2 9 2 . 7 52QFaF MM N m )。 8) 折合当量弯矩(如图 f): 由前算出 1 3 7 .8 4T N m,查【 1】中 246 面“由转矩性质而定的折合系数”知 0.6 ,故 22( ) 2 4 3 . 6 4 8a e aM M T N m , 222 ( ) 2 0 2 . 8 3b e FM M T N m 。 图 2. 高速轴弯扭强度校核图 nts 18 9) 计算危险截面处轴的许 用直径: 由(图 1 )知轴上安装 小齿轮 的截面为危险截面,故由【 1 】式 14-6 可得:333m i n12 4 3 . 6 4 8 1 0 3 4 . 3 7 2 4 50 . 1 0 . 1 6 0ae bMd m m m m 。由此可知,此轴安全。 B. 低速轴 : 1. 选择轴的材料、热处理方式: 由于无特殊要求,选择最常用材料 45 钢,调制处理。查【 1】表 14-1 得知: 硬度: 2 1 7 2 5 5 H B S: ;强度极限: 650B MPa ;屈服极限: 360s MPa ;弯曲疲劳极限:1 300M Pa 。 查【 1】表 14-3 得:弯曲需用应力(静)1 6 0b M Pa 。 2. 初步估算轴最小直径: 由【 1】式 14-2 得: 63 33m i n 9 . 5 5 1 00 . 2 PPdCnn ,查【 1】表 14-2 得 1 0 7 1 1 8C :(取 118 计 算 )。 由 前 计 算 可 知 : 2 1 3 3 . 6 8 6 / m i nnnri, 故3m i n 7 . 5 2 2 81 1 8 4 4 . 6 21 3 3 . 6 8 6d m m ,由于开了一个键槽,故m i n m i n( 1 5 % ) 4 6 . 8 5 1d d m m 。 3. 轴的结构设计: 根据低 速轴上所需安装的零件,可将其分为 7 段,以1 2 3 4 5 6 7d d d d d d d、 、 、 、 、 、表示各段的直径,以1 2 3 4 5 6 7x x x x x x x、 、 、 、 、 、表示各段的长度。(1d处安装 联轴器 ,2d处安装轴承端盖,3d处安装三 号轴承与套筒,4d处安装大 齿轮,7d处安装四 号轴承) 1) 径向尺寸: 联轴器的 初步 选择:根据低速轴的计算转矩与转速查【 2】表 8-2 可选用凸缘联轴器,型号为“1Y 5 0 1 1 2Y S 6 / 5 8 4 3 2 0 0 3J 5 0 8 4G G B T 型 凸 缘 联 轴 器”,可得其轴孔直径为 50 ,深孔长度为 112L mm 。 根据 上所选联轴器 ,取1 50d mm; 根据密封毡圈 的标准,取2 55d mm;根据 此处尺寸选择 6212 型号轴承 (查【 3】表 16-1 知所选轴承内径为 60mm, 外径为 110mm, 且轴承宽度 22B mm ) ,故取3 60d mm;为方便测量取4 65d mm; 查【 3】表 16-1 得安装直nts 19 径 6 9 7 6am m d m m,故查【 4】表 11-3 选取“ 6 0 7 0 4 0 / 2 5 0 9 1 9 8 1G B T 套 筒 ”,故 70ad mm; 查【 2】 1-27 知倒角倒圆推荐值为: 1 8 3 0 , 13 0 5 0 , 1 . 65 0 8 0 , 2R C m mR C m mR C m m:,故 60 孔(大齿 轮)倒角推荐值为 2mm,故取54 ( 2 1 . 5 ) 2 7 2d d m m ;为对称分布,故取6 70ad d m m,7360d d m m。 2) 轴向尺寸: 确定轴承润滑方式: 53 3 5 5 3 2 . 0 7 1 8 6 2 2 . 4 5 / m i n ( 1 . 5 2 ) 1 0 / m i nv d n m m r m m r :轴 承故选取脂润滑方式 。 根据上定箱体两内壁间的宽度可算 得大齿轮到箱体内壁的距离为 12.5mm, 为防止箱体内部润滑油渐到轴承上冲走润滑脂,将轴承与箱体内壁距离取大于 8mm(为套筒尺寸此取27.5mm ), 故有3 1 2 . 5 2 7 . 5 6 2x B m m ; 套 筒 档 齿 轮 时 , 为 保 证 精 度 取42 ( 2 3 ) 1 0 0 2 9 8x b m m m m :,故同时将3x修正为3 64x mm;轴环取 58mm: ,故取5 5x mm;由于安装时齿轮箱体轴承均对称分布,取651 2 . 5 2 7 . 5 3 5x x m m ,7 22x B m m( 包 括 越 程 槽 尺 寸 ); 轴 承 到 端 盖 内 壁 的 距 离 1 2 7 . 5 8 . 5x l B m m , 由于轴承外径为 110mm 故,选端盖螺钉为 10M , 由【 2】11-10 中公式得轴承端盖厚度31 .2 1 2e d m m,查【 2】表 3-9 可取 A 级 M8 非全螺线40l mm 的螺栓(即 / 5 7 8 2 1 0 4 0G B T M )此时取端盖到大带轮的扳手空间为 ( 3 5 ) 5 0x l K m m m m :, 故此 取 2 8 . 5 1 2 5 0 7 0x x e x m m ,由上选联轴器可知1 112x L m m。 nts 20 附图 3. 低速轴结构设计示意图 4. 对高速轴进行弯扭强度校核(略)。 九 联轴器的选择 根据前选出的联轴器设计的低速轴校核得知,轴满足要求,故联轴器定为: 1Y 5 0 1 1 2Y S 6 / 5 8 4 3 2 0 0 3J 5 0 8 4G G B T 型 凸 缘 联 轴 器。 十 对轴承的校核 A. 对轴承 6208 的寿命计算: 将任务书中的使用期限换算为小时得其使用寿命必须大于48000 小时。根据【 1】式 16-2 知其寿命计算为 610 ()60h CL nP,查【 1】附表 1 可知其径向基本额定动载荷为 29.5rC kN,而球轴承取 3 ,由上轴的校核计算得知其当量 动 载 荷 为 1.578P kN , 故 带 入 公 式 得 : 其 寿 命 为16 31 0 2 9 . 5( ) 2 0 4 6 5 6 . 2 6 4 8 0 0 06 0 5 3 2 . 0 7 1 . 5 7 8hL h h ,满足要求。 B. 对轴承 6212 的寿命计算: 将任务书中的使用期限换算为小时得其使用寿命必须大于48000 小时。根据【 1】式 16-2 知其寿命计算为 610 ()60h CL nP,查【 1】附表 1 可知其nts 21 径向基本额定动载荷为 47.8rC kN,而球轴承取 3 ,由上轴的校核计算得知其当量动载荷为 3.588P kN , 故 带 入 公 式 得 : 其 寿 命 为16 31 0 4 7 . 8( ) 2 9 7 2 2 1 . 4 4 8 0 0 06 0 1 3 3 . 7 3 . 5 7 8hL h h ,满足要求。 十一 普通平键的选择及校核 根据工程经验,此处无特殊要求,故均选用 A 型平键连接。 1. 带轮处键连接: 由于此处轴径为 30mm,查【 1】表 10-9 得:选用 8 , 7b m m h m m, 1 8 9 0L m m : ,由于此处转矩不大, 选取铸铁为材料, 故由表下的 L 系列选取 36L mm ,即8 3 6 / 1 0 9 6 2 0 0 3G B T键 。 对平键进行强度校核: 查【 1】表 10-10 得其许用挤压应力为 5 0 6 0p M P a :(轻微冲击), 根据【 1】式 10-26 得: 4 4 1 3 7 . 3 5 0 . 1 3 0 8 ( 2 ) 3 0 7ppT M P ad h L b ( 3 6 - 2 8 ),故符合要求。 2. 小齿轮处键连接: 由于此处轴径为 45mm,查【 1】表 10-9 得:选用 1 4 , 9b m m h m m, 3 6 1 6 0L m m : ,由于此处转矩不大,选取铸铁为材料,故由表下的 L 系列选取 90L mm ,即1 4 9 0 / 1 0 9 6 2 0 0 3G B T键 。 对平键进行强度校核:查【 1】表 10-10 得其许用挤压应力为 5 0 6 0p M P a :(轻微冲击),根据【 1】式 10-26 得: 4 4 1 3 7 . 3 5 0 . 0 2 1 9 ( 2 ) 4 5 9 1 4ppT M P ad h L b ( 90-2 ),故符合要求。 3. 大齿轮处键连接: 由于此处轴径为 65mm,查【 1】表 10-9 得:选用 1 8 , 1 1b m m h m m, 5 0 2 0 0L m m : ,由于此处转矩不大,选取铸铁为材料,故由表下的 L 系列选取 80L mm ,即1 8 8 0 / 1 0 9 6 2 0 0 3G B T键 。 对平键进行强度校核:查【 1】表 10-10 得其许用挤压应力为 5 0 6 0p M P a :(轻微冲击),根据【 1】式 10-26 得:II4 4 5 1 6 . 2 9 0 . 0 6 5 6 ( 2 ) 6 5 1 1 1 8ppT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