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doc_第1页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doc_第2页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doc_第3页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doc_第4页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单元测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一学案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 命题 刘晓玲 审订杨铁柱 2010-12-2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80分)1、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 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 削弱相权 2、北宋过分集权带来的恶果有 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 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庞大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A、 B、 C、 D、3、对北宋中期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阶级矛盾尖锐 民族间矛盾尖锐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A B、 C、 D、4、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 B、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 C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 D、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5、“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以整顿吏治为在核心 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 给北宋的统治者带来了转机 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A、 B、 C、 D、6、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寓兵于农,减少军费开支 向农民贷款收取20的利息 A B C D 7、王安石变法时所设立的市易务,主要职责是 A、负责市场税收 B、核准市场物价C、管理对外贸易 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8、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 A方田均税法 B青苗法 C农田水利法 D募役法9、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是:A. 保甲法 B. 保马法 C. 将兵法 D. 设军器监10、“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郡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配)之弊。”反映的是A、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 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C、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 D、新法打击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11、王安石说:“举天下之役人人用亩,苟不得其人而行,。故免役之法成,则民时不夺而民均矣。”王安石所说的变法措施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12、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 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 B C D 13、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 B C D 14、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 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 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 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1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内容中保甲法作用的评述,正确的是 A、加强对人民控制,增强国防力量 B、改变更戌法,提高武将政治地位C、实行兵农合一,保证军粮的供给 D、军权更集中,消除割据的经济基础16、王安石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设明法科,专考经义 时务策 律令 断案 A B C D 17、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最大不同是 A、是否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 B、是否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 D、是否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18、有关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C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 D。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19、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20、纵观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成败的两种结局,可以得到的认识有 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到保留和维持改革措施要行之有效,用人得当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2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材料一 (范仲淹) 国家专以词赋取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材料二 (苏轼) 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纵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请回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8分)(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8分)(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80分)15 610 1115 1620 二、非选择题 (20分)21、(1)(2)(3)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选择题1B 2D 3B 4B 5B 6D 7D 8C 9C 10 B11B 12D 13B 14A15A 16B 17C 18D 19B 20A二、非选择题21(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选择题1B 2D 3B 4B 5B 6D 7D 8C 9C 10 B11B 12D 13B 14A15A 16B 17C 18D 19B 20A二、非选择题21(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选择题1B 2D 3B 4B 5B 6D 7D 8C 9C 10 B11B 12D 13B 14A15A 16B 17C 18D 19B 20A二、非选择题21(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选择题1B 2D 3B 4B 5B 6D 7D 8C 9C 10 B11B 12D 13B 14A15A 16B 17C 18D 19B 20A二、非选择题21(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选择题1B 2D 3B 4B 5B 6D 7D 8C 9C 10 B11B 12D 13B 14A15A 16B 17C 18D 19B 20A二、非选择题21(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答题纸一、选择题1B 2D 3B 4B 5B 6D 7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