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研报告引言 最近,国内多个城市陷入血荒困境,昆明“血荒”,青岛“血荒”,南京“血荒”北京近日也出现了用血紧张的状况。“血荒”,在全国十几个城市蔓延。全国大面积用血告急,让“血荒”这个长久存在、近期凸显的现象,再次引发公众关注。血液供不应求的时候才显得尤为珍贵,在一些地方,医院甚至接到了“限血令”,手术被迫推迟,病人需要自筹血源,患者安全受到威胁。 出现血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来讲,是公众的献血意识不足。据卫生部统计,近年来我国临床用血的需求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但我国人口献血率仅为0.84%,远远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我国公民的献血率为何这么低?媒体调查显示,公众的疑虑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的制度不合理,担心血站和医院从中牟利;二是认为献血不安全,担心感染疾病。虽然献血制度规定个人献血数量达到一定数额时自己或者亲属本身将享有优惠甚至免费的输血回报,但实际操作中,各个相关部门推脱这些责任,让义务献血的人心凉。一些义务献血的人会遇到自己献出的血有时候会被作废,这就造成许多人不会再去献血。 另外,流动献血车的卫生条件也让人难以放心。因而献血者近年以来越来越少,血液需求频频告急。 众所周知,由于大学生思想朴素、富有爱心、充满热情、容易接受宣传和动员,因而一直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大学生的献血量甚至占到总献血量的1/41/2之多,每年学生暑假寒假期间往往容易发生血荒,原因就在于此。综合以上论述,在血荒的大背景下,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一次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和态度的调研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大一年级及大二年级学生群体中采样,从而取得翔实的一手数据资料,分析大学生群体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状况,希望能对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一.调查人员组长:XXX 学号XXXXXX 负责调查问卷的制作、分发及调查问卷的分析,主要撰稿人成员:XXX 学号XXXXXX 负责调查问卷的制作、分发及问卷分析,还负责部分撰稿工作 XXX 学号XXXXXXX 负责调查问卷的分析及撰稿 XXX 学号XXXXXXXXX 负责调查问卷的分发及分析 XXX 学号XXXXXXXXX 负责调查问卷的分发及分析二.调查摘要本次调研报告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在其中发了97份调查问卷。其中大一年级分发了60份,大二年级分发了37份。在本次调查在总体上遵循了随机原则,分发的调查问卷中,大一男生有48份,女生12份,大二男生29份,女生8份。男女比例为4:1,符合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男女生比例,验证了随机原则。调查问卷的具体分发情况是:110213班10份,110222班10份,110231班10份,110232班10份,110233班20份,大二年级的同学随机分发37份。本次调查由于采用问卷调查法,所以对大一学生部分集中于A栋教学楼各班自习室,大二学生部分在2栋学生公寓进行。三调查问卷关于无偿献血的调查问卷 问卷说明:无偿献血是一种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也是对自身有益的行为,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奉献思想和崇高的精神。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义务献血的有关情况,更好的推广大学生义务献血活动,让生命之花更灿烂,我们制作了此份问卷,希望同学们积极配合。问题1:您的性别( )A、男 B、女问题2: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问题3:您有过献血的经历吗?( )A、有 B、没有你有过几次献血经历?(仅针对献过血的同学) A 一次 B.两次或两次以上问题4:您认为,您关于无偿献血方面的看法及态度主要受哪方面的影响?( )A、自我认识 B、父母亲人 C、社会舆论 D、同事朋友E、学校教育F、传统观念问题5:假如你献过血,您选择无偿献血的原因?( )A有利身体健康 B可以享受用血优惠C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D 随潮流 E 其他问题6:您知道献血者在用血方面的优惠政策吗?( )A.知道B.了解一些C.不清楚问题7: 您对无偿献血持何种态度?( )A、支持 B、不支持 C、与我无关 D、无所谓问题8: 您知道无偿献血每次最高献多少毫升吗?( )A、150 B、200 C、300 D、400问题9: 无偿献血会不会有损人体健康?( )A、会 B、不会问题10: 您不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 ( ) A 因各种身体因素不允许献血 B 献血点少,设置不便,献血麻烦 C 对献血过程不放心D 对此类事件不太关注,没有时间E 晕血问题11: 您觉得献血广告对您有触动吗?( )A有 B没有 C不确定问题12:如果我们学校组织一次无偿献血的活动,你会来参加么?( )A会 B不会 C不知道问题13、如果你无偿献血的话,会选择去哪里? A.固定捐血站 B.街头流动献血点 C.血液中心 D.其他问题14、你是否了解献血的体重要求(男50kg、女45kg),以及两次献血的间隔时间(不少于六个月)等献血常识 A.知道 B.不知道 C.不太清楚 问题15.你是否听说过成分献血?A.听过 B.没听过问题16.又是否知道成分献血和全血献血的区别?(成份献血是借助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某一血液成份(如血小板),同时将其他血液成份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每次需40-60分钟。 )A 知道 B不知道问题17.如果你了解这些区别,你愿意花费多一点时间预约成分献血吗?A 愿意 B 不愿意问题18.你是否知道自体输血的概念及其对病患的好处?(自体输血就是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可避免疾病传播和排异反应等。)A知道 B 不知道问题19.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手术需要,你愿意尝试自体输血(或说服你家人)吗?A 愿意 B 不愿意问题20、你怎么看待无偿献血行为?(可多选)A进行无私奉献 B为检查身体 C能够帮住别人D自尊和认可的满足 E一时的冲动 F以后家人得血方便G曾接受过别人的献血 H作为社会的回报I想知道自己的血型J不为什么,看别人来就来了K其他问题21.你觉得参加献血的最大阻力是(最多选两项)A别人的讽刺,不以为然 B亲人的阻止C害怕疾病传染 D没有时间E 觉得献血只能让医院牟利,并不能真正帮助病患F 觉得自己或家人用血时还是要花费高额费用,心理接受难以接受问题22、(1)你了解我国的血液需求现状吗?A 了解,需求量大 B 不太清楚,可能很需要 C 不太清楚,可能不紧张(2)在你看来,“血荒”频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A 大学生放假B 季节变化的影响C 公众义务献血意识不强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众所周知, 人们无偿献血献出自身的血液多供医疗上输血之用。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按规定献血,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并能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据报道,有人对66岁以上的332名曾献血者与同样条件的399名未曾献血者作了比较,结果曾献血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曾献血者,献血总量较多的存活年龄还较长。 所以本次调查主要对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意识及看法方面进行了调查,还对大学生关于无偿献血的常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考查。由于本次调查问卷是按年级分发的,考虑到大一年级与大二年级认识的差异性,在某些问题上我们采用的是分类分析法,以便于从中来找到一些差异和规律。在97份调查问卷中,我们调查到献过血的一共有23人,其中大二年级有17人,所占献血人数的比例高达73.9%;献过两次血的7人中,大二的更是有6人之多。在这里面,高年级的表率作用显而易见;而且说明大学生在献血方面的热情是很高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无偿献血的次数大有增多的良好态势。可见大学生在无偿献血方面所做的贡献的巨大,而且大一年级的学生大多都是刚刚跨进18岁的门槛,可以说是刚刚具备有献血的资格。故而,在大学生中推动无偿献血的工作是具有良好潜力的。另外大二学生比大一学生支持献血的比例高。在访谈中了解到学校在其中做过相关的教育,由此可见关于无偿献血的教育是有必要在群众中推广的。那么, 当教育落到实处后,“血荒”才不会因为大学生的寒暑假而发生。另外还统计了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看法及态度受自身意识影响的有59人,达到六成的比例,有近两成的人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近两成的人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其他少数人受到父母亲人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从此可看出,只有将无偿献血的观点植入到人们的心中,才会从根本上解决“血荒”问题。因此,学校教育在大学生的心中具有极大的分量。在此同时,社会的舆论会给那些未献过血的人一些理解上的偏差,我们分析到受社会舆论影响的人极少有支持献血或者献过血。由此可见,杜绝社会上不良舆论也是促进公民无偿献血的一剂良药。与上相关的还有大二年级对无偿献血的支持率要高于大一学生。对于大学生不去献血的主要因素是他们害怕疾病的传染,对献血过程不放心,而且他们会认为献血只能让医院牟利,并不能真正的帮助病患。大学生考虑到一些献血过程的问题和一些用血现状的不公平,他们对此的不放心与不认同导致了不愿去献血或者献过血也是感到勉强。经过我们的上网查阅,基本上因为献血过程导致疾病传播的现象在进入21世纪后就逐渐减少了,现在有的也只是不正规采血的渠道踩导致疾病的传播,而正规的采血渠道无论是固定捐血站还是街头流动献血点,其采血渠道绝对是按照国家医疗卫生安全标准严格执行的。另外“用血贵”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当前血液紧张,但是对于献血者及其家人的用血方面的费用是可以报销的。所以在统计献血者对用血方面的优惠政策的问题时,我们得出近七成的人只了解一些,有两成的人不了解,而且选择无偿献血的原因在大二年级有1/3的人认为有利于身体健康,大一年级中选此选项的人仅占全年级的1/6;大二你啊及的1/3的人认为在其中可以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大一年级的学生有1/2 的人选的这个选项。大二年级的学生有1/4的人认为可以享受有血优惠,而大一的仅仅有4人选这个选项。从上可以看出:一方面大二年级的学生在献血益处方面了解程度比大一年级的同学深;另一方面根据政策规定献过一次血就可以享受到献血的优惠政策了,但同学们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有二次及以上献血的经历。由此可见,优惠政策对于献血的促进作用是次要的,关键在于人们对此的意识。在对问题11和问题12的统计中我们发现有关无偿献血的公益广告对于两个年级而言都有一半及其以上的人没有触动,而且对于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大一年级的仅有1/3人选择参加,大二年级的更少,仅有1/6的人。对此,他们一般都认为自己更情愿参加街头流动献血点的无偿献血,对学校的动机不是很放心。在对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有关常识问题的了解程度的统计上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相关常识符合问题6的统计结果,了解的人仅有1/10,而其他的人都是只了解一些或者根本就不了解。例如问题8,大二年级的学生竟然有1/3的人不知道400毫升是最大献血量,大一年级的也有1/4的人不知道。对于问题9,无偿献血本来是不影响人体健康的,但是大二年级和大一年级各有1/3和1/4的人由于各种因素认为是影响健康的。对于无偿献血的体重要求、间隔时间等献血常识大二年级的仅有1/4的人了解,大一年级的也是仅有1/3的人知道。对于名词“成分献血”相关知识的考查,问题15和问题16两题结果完全相同,大二年级的仅有10人知道,大一年级仅有8人知道,其他人连听都没听说过。另外,再了解成分献血后,两个年级都有将近一半表示愿意多花些时间预约成分献血。对于名词“自体输血”的考查,两个年级都是有1/3的人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从上可以知道,学校对关于无偿献血的问题的深入普及的深度还不够。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同学们根本就没有了解这类知识的环境,更何况是让他们自觉去了解呢?连学校这一个宣传先进思想的场所都没有,更何况社会上的普通群众呢?可见无偿献血的普及程度的缺乏及普及工作的不到位是闹“血荒”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在自体输血的概念上并不了解,但是大学生们子自己或者家人有手术需要时有九成的人愿意尝试自体输血。在涉及到我国血液需求现状是,有八成的人人认为需求量大或者可能很需要,在对“血荒”频繁出现原因的探讨我们统计到大二年级和大一年级都是绝大部分人认为是公民献血意识不强,仅有少数人人为是因为大学生放假或者季节变化导致的。说明大多数人还是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性的。问题20我们探索的是同学们对无偿献血行为的看法,在此题上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都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进行无私奉献和能够帮助他人,其它选项例如作为对社会的回报又有很多人选。可看出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是值得推广的,他们的无偿献血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名利或者那些用血优惠。但是仅有少数人选择有利于身体健康,我想的话,如果选这个选项的人更多一点的话,是不是代表着这我国的“血荒”问题的解决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尽管调查结果是如此,大学生们还是凭着一腔热血和一颗赤子之心走在中国无偿献血道路的最前沿。五我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我们感觉到大学生在无偿献血方面充当了先锋队的作用,但是也折射出我国目前公益献血事业的无力。根据对我国公益献血的了解结合本次的问卷调查,我们总结出我国公益献血事业目前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普及程度,说明白点就是教育问题。目前无论是公益献血的广告还是社会上的集体献血活动都不能有效地触动人们,原因就在于人们对献血方面的有关认识和政策都了解的不够,社会上大多数人献血都是凭着为他人奉献的原则参加的,这样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不了了之。真正为了自己身体健康的人而去献血的人很少很少,可见普及程度的一般。由于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