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作业设计(新版)鲁教版.docx
收藏
编号:5193763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3.06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0-02-27
上传人:S**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闻**(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十
单元
健康
三节
远离
有毒
物质
作业
设计
新版
鲁教版
- 资源描述:
-
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各种盐,若在食物中加入过量,会使人中毒的是( )
A.NaClB.NaHCO3 C.NaNO2 D.CaCO3
2.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B.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
C.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当的加碘食盐
D.为保持香肠肉质鲜美,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食盐作调味品
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C.碳酸氢钠作发酵剂
D.氢氧化钠用于泡发鱿鱼等水产品
4.“吃得营养,吃得安全,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B.用霉变花生榨花生油
C.用甲醛溶液保存海鲜
D.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
5.化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不可食用
B.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拒绝烟草,远离毒品
C.少年儿童不能盲目吃各种营养补品
D.腐败苹果,切去腐败部分后可放心食用
6.淀粉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它遇到碘水呈蓝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根据上述的信息,采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便可比较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实验时,除正确操作外还必须控制相关物质的量,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你不妨动手试一试,你认为实验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A. 烧杯的大小必须相等
B. B.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C.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体积必须相等
C.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必须相等
7.不会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生理功能的物质是( )
A.饱和硫酸铵溶液
B.浓硫酸
C.甲醛溶液
D.乙酸铅溶液
8.“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但是,最近出现的“瘦肉精”“地沟油”“牛肉膏”等事件,让人们感到食品安全的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不能食用瘦肉
B.人们不能食用地沟油
C.人们不能食用牛肉
D.人们不能食用含添加剂的食品
9.下列物质与类别匹配正确的是( )
选项
甲
乙
A
常见碱
烧碱、纯碱、熟石灰
B
常见氮肥
硝酸钾、硝酸铵、硫酸钾
C
常见合金
生铁、不锈钢、氧化铁
D
常见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脂肪
二、填空题(共4题;共11分)
10.烟草也是毒品,如图是一幅关于它的危害的漫画。
请就人们的健康生活提出二条建议,并用化学知识说明理由: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黄变米”中含有________,能够导致中毒,和肝癌。
12.用碘水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它们相互作用呈现________色,发生________变化。在实验室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检验葡萄糖,在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匀,现象是 ________ ,再向该试管中加入少量葡萄糖溶液,并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现象是________ 。
13.在豆浆中加入盐卤或石膏,能制成豆腐,这是利用了大豆中蛋白质的什么性质?________。蛋白质受热、遇到硝酸、重金属盐溶液、甲醛等物质,会引起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蛋白质丧失原有的生理功能,称为蛋白质的变性,这里的变性应该是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从上述的内容中你受到哪些启发?________。
人误服重金属盐中毒后,为了减轻毒性,可服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
A.牛奶 B.食盐水 C.鸡蛋清 D.肥皂水
三、综合题(共2题;共6分)
14.亚硝酸钠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常用做肉类食品的添加剂。亚硝酸钠呈碱性,容易被误食,过量食用会中毒,因而用量严格限制。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220℃以上会分解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亚硝酸钠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
(2)区分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方法是________。
15.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区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最简单方法是做________实验。
(2)鸡蛋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____(填“糖类”或“蛋白质”);能补充维生素C的食物是________。
(3)把磨好的豆浆倒在纱布袋中将渣和浆分离,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15分)
16.我们在吃苹果时常常感到有一股酸味,请你设计实验探究:
(1)苹果汁是否呈酸性?
(2)生苹果中是否含有淀粉?
(3)熟苹果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NaCl、NaHCO3在食物中加入过量,不会使人中毒,CaCO3人少量食用,不会中毒,亚硝酸钠(NaNO2)有毒,它虽可保持肉类鲜美,但食用过量会使人中毒。
2.【答案】C
【解析】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品,故A错;塑化剂的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所以不能放到果汁中,故B错;加碘食盐既能调节汤的味道,又能提供碘元素,防止大脖子病的发生,故C正确;亚硝酸钠属于食品添加剂,但要放入适量,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会影响人体健康,故D错。
3.【答案】D
【解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有咸味,可作调味品,所以A正确;氧气能供给呼吸,从而用于急救病人,所以B正确;碳酸氢钠能与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也能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食品疏松多孔,所以C正确;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不能食用,所以D错误。
4.【答案】A
【解析】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可以用于发酵粉,A符合题意;为防止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绝对不能食用霉变食物,B不符合题意;甲醛有毒,所以不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存放海鲜,C不符合题意;亚硝酸钠有毒,所以不能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D不符合题意。
5.【答案】D
【解析】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不可食用,A正确;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拒绝烟草,远离毒品,B正确;少年儿童不能盲目吃各种营养补品,C正确;腐败了的苹果,切去腐败部分后仍然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D错误。
6.【答案】A
【解析】实验中,要比较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就要控制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量相等;而烧杯的大小不影响实验结果。所以选A。
7.【答案】A
【解析】加热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以使蛋白质析出,但再加水,蛋白质可以继续溶解,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故A选项正确;浓硫酸属于强酸,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故B选项错误;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失去原有生理功能,故C选项错误;乙酸铅中含有重金属铅离子,可使蛋白质变性,失去原有生理功能,故D选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瘦肉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要注意和“瘦肉精”区分开,特别是青少年需要量较大,以满足生长的需要,故A错误;地沟油中含有细菌和有害化学成分,在高温下会生成致癌物质,不能食用,故B正确;牛肉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要注意和“牛肉膏”区分开,特别是青少年需要量较大,以满足生长的需要,故错C误;要依法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规定,适量的添加剂可以起到保鲜等作用,故D错误。
9.【答案】D
【解析】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A不符合题意;硫酸钾中含K元素,属于钾肥,B不符合题意;氧化铁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不属于合金,C不符合题意;常见的营养素有糖类、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水、油脂,脂肪属于油脂,D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0.【答案】合理饮食(合理喝水、吃果蔬)(建议),保证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的均衡摄入(理由) 不长期饮用蒸馏水(适当补钙、碘等)(建议),保证吸取人体所需的元素
【解析】此题属于一道开放性试题,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此人有吸烟的不良嗜好,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的习惯有很多,丢掉一些不良习惯,多一些合理的饮食,对自身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因此本题答案可为:只要能用化学知识解释的合理化建议均可,故本题答案较多。如:①合理饮食(合理喝水、吃果蔬)(建议),保证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的均衡摄入(理由);②不长期饮用蒸馏水(适当补钙、碘等)(建议),保证吸取人体所需的元素(理由)。
11.【答案】黄曲霉素
【解析】 “黄变米”中含有黄曲霉素,能够导致中毒和肝癌。
12.【答案】蓝 化学 有蓝色沉淀 有砖红色的沉淀生成
【解析】碘遇淀粉变蓝色,是碘的特性,这个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二者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加入葡萄糖后,氢氧化铜再和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13.【答案】胶体的性质 化学变化 使食品远离重金属盐溶液、甲醛等物质 AC
【解析】加入凝固剂通过改变蛋白带电性或发生化学键的结合,使变性蛋白相互凝聚,水被包在其中,转变成蛋白凝胶。蛋白质的变性属于化学变化,蛋白质丧失原有的生理功能,所以要使食品远离重金属盐溶液、甲醛等物质;可溶性的重金属盐,能电离出重金属离子,它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服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有解毒作用。
三、综合题
14.【答案】(1)低温、密封保存
(2)把亚硝酸钠和食盐分别溶于水,滴入酚酞,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亚硝酸钠
【解析】(1)亚硝酸钠易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220℃以上会分解,所以保存亚硝酸钠时应该低温、密封保存。(2)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食盐的水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可以用酚酞试液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方法是:把亚硝酸钠和食盐分别溶于水,滴入酚酞,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亚硝酸钠,另一种是食盐。
15.【答案】(1)燃烧 (2)蛋白质;蔬菜或水果 (3)过滤
【解析】常用燃烧的方法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纤维,生成黑色硬块的是合成纤维;鸡蛋中富含蛋白质,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布袋相当于过滤时所使用的滤纸。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1)取少量新榨的苹果汁,加入几滴紫色的石蕊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说明苹果汁显酸性。或者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新榨的苹果汁,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若苹果汁的pH值小于7,则说明苹果汁显酸性
(2)取一片新切的苹果,在上面滴上几滴碘酒,若碘酒变成蓝色,则说明苹果中含有淀粉(3)取少量新榨的熟苹果汁,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加热,若有砖红色的沉淀生成,则说明熟苹果中含有葡萄糖
【解析】(1)检验苹果汁是否显酸性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也可用pH试纸。(2)检验苹果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用碘水,因为碘水遇到淀粉会变成蓝色,一般我们可以用碘酒。(3)检验熟苹果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以用新制的显碱性的氢氧化铜溶液,因为葡萄糖遇到氢氧化铜溶液加热会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