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斜齿减速器课程设计795.4%0.5%400%140.2%188.doc
二级斜齿减速器课程设计795.4%0.5%400%140.2%188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9页)
编号:51949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78.93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14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2.4
积分
- 关 键 词:
-
减速器课程设计
- 资源描述:
-
二级斜齿减速器课程设计795.4%0.5%400%140.2%188,减速器课程设计
- 内容简介:
-
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 带式输送机带传动 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学生姓名 : 黄 健 学 号: 5901109057 专业班级: 机制 092 班 指导老师 : 黄兴元老师 2012 年 1 月 3 日 nts 1 目 录 设计任务书 2 第一部分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3 第二部分 V 带设计 6 第三部分 各齿轮的设计计算 8 第四部分 轴的设计 12 第五部分 校核 21 第六部分 主要尺寸及数据 25 附录 29 nts 2 设 计 任 务 书 一、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带传动 双级圆柱齿轮 减速器。运输机械载荷变化不大,空载启动,单向运转,每日两班制工作,使用期限为 10年,每年 300 工作日,减速器小批量生产,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滚筒效率为 0.96。DVF已知参数:滚筒直径 D 400mm,牵引力 F 5.4KN,带速 V 0.5m/s,输送机在常温下连续单向工作,载荷平稳,采用电动机为原动力。 完成内容: 1、完成减速器装配图 1 张, 0 号图纸。 2、零件图三张,箱体或箱盖, 1 号图,输出轴和输出轴上的齿轮,用 3 号图纸。 3、设计说明书 1 份。 nts 3 设计计算与说明 主要结果 第一部分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一、传动方案(已给定) 1) 外传动为 V 带传动。 2) 减速器为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3) 方案简图上面图所示: 二、该方案的优缺点: 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 V 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 V 带传动能减小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 V 带这种简单的结构,并且价格便宜,标准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减速器部分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这是两级减速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要求轴具 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齿轮常布置在远离扭矩输入端的一边,以减小因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现象。原动机部分为 Y 系列三相交流 异步电动机。 总体来讲,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 三、原动机选择 1)根据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 Y 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 2)工作机所需功率:1000FvP 电动机所需工作效率:PPd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5423421 (见课设式 2-4) 按表 2-3(课设)确定: V 带传动效率 1 =0.95,滚动轴承传动效率 ( 一对 )2 =0.99,闭式齿轮传动效率 3 =0.97,联轴器传动比 4 =0.99,传动滚筒效率5=0。 96 代入数据得 = 816.096.099.097.099.095.0 24 3)确定电动机转速: 滚筒轴工作机转速 m in9.2340014.3 5.01 0 0 060D1 0 0 006 rn 在上 2)步中1000FvP 35 . 4 1 0 0 . 5 2 . 71000 k w k wn=23.9r/min 总 =0.816 P 工作 =2.7KW nts 4 PPd 2 . 7 3 . 3 10 . 8 1 6 k w k w 因载荷平衡,电动机额定功率edP略大于dP即可,查阅机械设计手册可知取 4dP。 通常, V 带传动的传动比常用范围为 421 i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 4082 i ,则总传动比的范围为 16016 i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 1 6 1 6 0 ) 2 3 . 9 3 8 2 3 8 2 4m i n m i nd rrn i 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 750、 1000、 1500、 3000 minr 。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一般不选用 750、 1000 minr 这两种转速的电动机,而 Y 系列电动机的参考比价为: 3000 minr 133N 1314.7pF N NL1=9.88 108 NL2=2.13 108 Z1=24 Z2=112 nts 9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2131 2 1 ()t HEt dHKT ZZu ud 5 41119 5 . 5 1 0 8 . 7 1 0PT N m mn g 试选 1.6tK 取齿宽系数 1.0d ,区域系数 2.433HZ ,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121 8 9 .8EZ M P a,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lim 1 600H M P a ,大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极限lim 2 550H M P a 。查得120 . 7 8 , 0 . 8 7,则12 1 . 6 5 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121 . 0 , 1 . 1H N H NKK,失效概率 1%,安全系数 S=1,则接触疲劳需用应力 1 l i m 1 2 l i m 212 6 0 0 , 6 0 5H N H H N HHHKK M P a M P aSS 所以 121 ( ) 6 0 2 . 52H H H M P a 将有关值代入式得 2131 2 1 ( ) 4 9 . 3 9t HEt dHKT ZZu mmud 计算圆周速度 11 0 . 8 9 /6 0 1 0 0 0tdnv m s11c o s 2tntdm m mz 计算载荷系数 K 根据 v=0.89m/s, 8 级精度查得动载荷系数 1.11vK ;取使用系数 1AK ;查得 1 , 1 . 3 5 , 1 . 4H F H FK K K K ,故实际载荷系数为 2 . 2 1A V H HK K K K K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圆直径 311 4 4 . 3 5ttKd d m mK5.计算几何尺寸 T1= 48.7 10 N mm d1t=49.39mm d1=44.35mm mn=2mm d2=230.9mm nts 10 11c o s 1 . 7 9ndm m mz 取标准模数: 2nm mm实际分度圆直径 d1=44.35mm 22 2 3 0 . 9c o s nzmd m m12 1 4 0 . 22 c o sn zza m m m1 4 4 . 3 5db d m m取 b2=45mm b1= b2+5=50mm 6.齿轮的圆周速度 11 0 . 8 0 /6 0 1 0 0 0dnv m s7.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齿形系数 YFa1=2.65 YFa2=2.17 YSa1=1.58 YSa2=1.80 1121111 5.1282 FaF PMzbm Y S aY FaKT 21212 1.119 FaFSFSFF PYY M 大小齿轮的应力都小于许用应力 所以都安全。 二、低速级减速齿轮设计(斜齿圆柱齿轮) 1.选材方式同高速级齿轮 2.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N NL1=60nt=60 73.9 (8 2 300 10)=2.13 108 NL2= NL1/u=9.88 108/4.64=6.89 107 3.选择齿轮的参数 取 z1=24 则 z2=z1 i =24 3.09=74.16,取 z2=75 则实际传动比:213.12zi z ,初选螺旋角为 14 o 。 4.设计计算。 设计准则,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a=140.2mm b=61.28mm b1=65mm b2=70 v=0.80m/s F1=128Mpa F2=119Mpa nts 11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设计 2131 2 1 ()t HEt dHKT ZZu ud 5 52129 5 . 5 1 0 3 . 8 5 1 0PT N m mn g 试选 1.6tK ,取 1.1d ;其他参数同高速级齿轮。 将有关值代入得 2131 2 1 ( ) 8 0 . 8 1t HEt dHKT ZZu mmud 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所得的分度圆直径 311 7 2 . 5 6ttKd d m mK5.计算几何尺寸 11c o s 2 . 9 3ndm m mz 取标准模数: m=3mm 实际分度圆直径 22 2 6 1 . 9c o snmzd m m12 1882 c o sn zza m m m1 7 9 .8db d m m取 b2=80mm b1= b2+5=85mm 6.齿轮的圆周速度 12 0 . 2 8 /6 0 1 0 0 0dnv m s7.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齿形系数 YFa1=2.65 YFa2=2.17 YSa1=1.58 YSa2=1.80 1121111 1532 FaF PMzbm Y S aY FaKT 21212 256 FaFSFSFF PYY M d1=72.56mm d2=261.9mm 1 153F M P a 2 256F M P a nts 12 大小齿轮的应力都小于许用应力 所以都安全。 总结: 高速级 1 24z 2 112z 2nm低速级 1 24z 2 75z 3nm第四部分 轴的设计 一、高速轴的设计 1.选择轴的材料及热处理 由于减速器传递的功率不大,对其重量和尺寸也无特殊要求故选择常用材料 45 钢 ,调质处理 . 2.初估轴径 按扭矩初估轴的直径 ,查表 10-2,得 A0=107 至 118,考虑到安装联轴器的轴段仅受扭矩作用 .取 A0=112 则 : 331 m i n 0 3 . 1 21 1 2 2 3 . 4 m m3 4 2 . 9pdA n 考虑有键槽,取 d=25mm 3.轴的结构设计 (1).轴各段直径的确定 初估轴径后,按轴上零件的安装顺序,从左端开始确定直径。因为齿根圆直径与轴段直径之差小于 2 mt,故该轴采用齿轮轴的形式。该轴轴段1 安装轴承故该段直径为 d1=30mm。 2 段轴肩用于固定轴承,查手册得安装直径为 d2=36mm。 3 段为齿轮轴段,直径为齿轮分度圆直径 d3=44.35mm。4 段与 2 段等高, d4=36mm。 5 段安装轴承, d5= d1=30mm。 6 段应与毛毡圈的尺寸同时确定,查机械设计手册,选用 JB/ZQ4606-1997 中 d=31mm的密封圈,故取 6 段 28mm。 7 段装大带轮,取为 d7=25mm。 ( 2)选择滚动轴承 因为初选轴径为 25mm,所以轴承选用内径为 30mm 的圆锥滚子轴承30306, 其尺寸为: d D B=30 72 19 1 m in 2 3.4 m md d=25mm nts 13 ( 3) 各轴段长度的确定 1 段与轴承等宽, L1=19mm, 2 段作为定位轴肩,取为 L2=7mm。 3 段为齿轮宽 L2=50mm。 4 段长度取 L5=95mm。 5 段和轴承同宽,为 L5=19mm。 6段取 L6=40mm, 7 段同大带轮同宽,取 L7=54mm。 于是,可得轴的支点上受力点间的跨距 L1=76mm, L2=114mm,L3=94mm。 ( 4)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轴与 大带轮配合 选用 过盈配合 H7/n6,轴承内圈配合轴颈选用 过渡配合m6,大带轮采用普通平键联接,为键 8*40 GB/T 1096。 ( 4) .轴上倒角与圆角 为保证 7306C 轴承内圈端面紧靠定位轴肩的端面,根据轴承手册的推荐,取轴肩圆角半径为 1mm。其他轴肩圆角半径均为 2mm。轴的左右端倒角均为 2*45。 4 轴上受力分析 齿轮上的作用力 圆周力:1112 3918tTFNd 径向力:11 t a n 1470c o str FFN轴向力:11t a n 1 4 2 6atF F N求轴承的支反力 水平面上支反力: 1 114 1 7 9 1 . 5 7 5190tAH FFN1 1 1 2 6 . 4 2 5B H t A HF F F N 垂直面上支反力: 1 76 6 9 8 . 2 5190rBV FFN1 7 7 1 . 7 5A V r B VF F F N 1 1426A V aF F N齿轮上作用力 1 3918tFN1 1470rFN1 1426aFN水平面上支反力 1 7 9 1 .5 7 5AHFN1 1 2 6 .4 2 5BHFN垂直面上支反力 7 7 1 .7 5AVFN 1426AVFN 6 9 8 .2 5BVFN nts 14 ( 5)画弯矩图 在水平面上: 0 . 0 7 6 1 3 6 . 1 6H A HM F N m g在垂直面上 : 齿轮左侧110 . 0 7 6 2 7 . 0 32V A V a dM F F N m gFa1 Fr1 Ft A B 136.16 27.03 111.22 138.82 175.81 86.89 76 114 94 受力简图 水平面 受力及弯矩 垂直面 受力及弯矩 合成弯矩 转矩图 齿轮 1 nts 15 齿轮右侧 110 . 1 1 4 1 1 1 . 2 22V B V a dM F F N m g合成弯矩 齿轮左侧 22 1 3 8 . 8 2A V HM M M N m g齿轮右侧 2 2 1 7 5 . 8 1VHM M M N m g( 6)画转矩图 1T 86.89N m 二中间轴的设计 中间轴的设 计步骤与高速轴的设计步骤一样,经校验应力等都符合。 现将此轴的重要参数和尺寸列于如下所示: 1)材料: 45 钢,调质 2)初算轴径: dmin=38.4mm,取 d=40mm 3)根据轴径选轴承可初选圆锥滚子轴承 30309C,其尺寸: 45 100 25 4) 轴各段直径分别为: d1=d5=45mm、 d2=d4=51mm、 d3=60mm 5)轴各段的长度: 1 到 5 段分别为 26mm、 43mm、 11mm、 83mm、 25mm 6)齿轮与轴 选用过盈配合 H7/n6。与轴承内圈配合轴颈选用 过渡配合 m6,两齿轮均采用普通平键联接,分别为 14*30 GB/T 1096 及键 14*70 GB/T 1096。 7) 轴上受力分析 齿轮上的作用力 圆周力:1312 10614tTFNd , 213918ttF F N 径向力:33 t a n 3981c o str FFN, 211470rrF F N轴向力:33t a n 3 8 6 3atF F N, 211426aaF F N求轴承的支反力 1 3 8 .8 2M N m g 1 7 5 .8 1M N m g nts 16 垂直面上支反力:320 . 1 0 8 0 . 1 1 9 3 6 3 9 . 7 40 . 1 8 7ttAH FFFN 320 . 0 7 9 0 . 0 6 8 3 0 5 9 . 2 60 . 1 8 7ttBH FF 水平面上支反力: 320 . 1 0 8 0 . 1 1 9 1 3 6 3 . 7 30 . 1 8 7rrAV FFFN 320 . 0 7 9 0 . 0 6 8 1 1 4 7 . 2 70 . 1 8 7rrBV FF ( 5)画弯矩图 在垂直面上:齿轮 2 处2 0 . 0 6 8 2 4 7 . 5 0H A HM F N m g齿轮 3 处3 0 . 1 0 8 3 3 0 . 4 0H B HM F N m g在水平面上 : 齿轮 2 左侧2 0 . 0 6 8 9 2 . 7 3V A VM F N m g右侧2 220 . 0 6 8 7 1 . 9 02V A V adM F F N m g 齿轮 3 右侧3 0 . 1 0 8 1 2 3 . 9 1V B VM F N m g左侧3 130 . 1 0 8 2 6 4 . 2 12V B V adM F F N m g 合成弯矩 齿轮 2 左侧 222 2 2 2 6 4 . 3 0VHM M M N m g右侧 2 22 2 2 2 5 7 . 7 3VHM M M N m g齿轮 3 左侧 223 3 3 3 5 2 . 8 7VHM M M N m g右侧 2 23 3 3 4 2 3 . 0 5VHM M M N m g( 6)画转矩图:2T86.89N m 2 2 6 4 .3 0M N m g2 2 5 7 .7 3M N m g3 3 5 2 .8 7M N m g3 4 2 3 .0 5M N m gnts 17 三、低速轴的设计计算 细节步骤与高速轴的一样,所以不再重复了。下面列出它的参数及尺寸: 1)材料: 45 钢,调质 2)初算轴径: dmin=55mm,取 d=60mm 3)根据轴径选轴承可初选圆锥滚子轴承 30313,其尺寸: 65 140 33 4) 轴各段直径分别为: d1 = d5 =65mm、 d2=71mm、 d3=77mm、 d4=72mm、d6=63mm、 d7=60mm A B -247.50 92.73 264.21 385.1 68 11 108 受力简图 水平面 受力及弯矩 垂 直 面受力及弯矩 转矩图 Ft2 Fa2 Fr2 Fa3 Fr3 Ft3 齿轮 2 齿轮 3 330.40 -71.90 123.91 264.30 257.73 352.87 423.05 合成弯矩 nts 18 5)轴各段的长度: 1 到 7 段分别为 48mm、 78mm、 12mm、 70mm、 33mm、45mm、 25mm 6) 齿轮与轴选用过盈配合 H7/n6,与轴承内圈配合轴颈选用 过渡配合 m6,为保证良好的对中性,轴与半联轴器选用过盈配合 H7/k6。 齿轮采用普通平键联接,为 20*70 GB/T 1096 7)轴上受力分析 齿轮上 的作用力 圆周力:43 10614ttF F N径向力:433981rrF F N轴向力:433863aaF F N求轴承的支反力 水平面上支反力: 4 82 4 0 5 8 . 2 9208tAH FFN4 6 5 5 5 . 7 1B H t A HF F F N 垂直面上支反力: 4 126 2 4 5 8 . 8 5208rBV FFN4 1 5 2 2 . 1 5A V r B VF F F N 4 3863A V aF F N( 5)画弯矩图 在水平面上:4 0 . 1 2 6 5 1 1 . 3 4H A HM F N m g在垂直面上 : 齿轮左侧2440 . 1 2 6 3 1 4 . 0 72V A V a dM F F N m g齿轮右侧 2440 . 0 8 2 6 9 7 . 6 52V B V a dM F F N m gnts 19 合成弯矩 齿轮左侧 224 4 4 6 0 0 . 0 9VHM M M N m g齿轮右侧 2 24 4 4 8 6 4 . 9 8VHM M M N m g( 6)画转矩图 3T1130.8N m 8)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进行校核是,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齿轮 44 6 0 0 .0 9M N m g4 8 6 4 .9 8M N m gFa4 Fr4 Ft4 A B 136.16 -314.07 697.65 600.09 864.98 1130.8 126 82 162 受力简图 水平面 受力及弯矩 垂直面 受力及弯矩 合成弯矩 转矩图 齿轮 4 nts 20 截面)的强度。取 =0.6, 32 43() 3 . 0 1 1 03 2 2d b t d tW m md , 则轴的计算应力 2 2 3431( ) 1 0 3 6 . 5 6 0caMT M P a M P aW , 故安全。 9)精确校核该轴的疲劳强度 判断危险截面 轴承 B 右侧截面只受扭矩作用,虽然键槽、轴肩及过渡配合所引起的应力集中均将削弱轴的疲劳强度,但由于轴的最小直径是按扭转强度较为宽裕确 定的,所以轴承 B 右侧截面均无需校核。 从应力集中对中的疲劳强度的影响来看,齿轮和套筒处的过盈配合所引起的应力集中最严重;从受载的情况来看,齿轮中间截面上的应力最大,但应力集中不大(过盈配合级键槽引起的应力集中均在两侧),而且这里轴的直径最大,故该截面也不必校核。因为键槽的应力集中系数比过盈配合小,因而该轴只需校核截面左右两侧。 截面左侧 抗弯截面系数 3 3 3 30 . 1 0 . 1 6 5 2 7 4 6 3W d m m m m 抗扭截面系数 3 3 3 30 . 2 0 . 2 6 5 5 4 9 2 5TW d m m m m 截面左 侧的弯矩为 6 0 0 .0 9M N m g,扭矩3 1 1 3 0 .8T N m g截面上的弯曲应力 36 0 0 . 0 9 1 0 2 1 . 8 527463b M M P a M P aW 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 33 1 1 3 0 . 8 1 0 2 0 . 5 954925TTT M P a M P aW 轴的材料为 45 钢,调质处理。查得 640B MPa ,1 275M Pa ,1 155MPa 。截面上由于轴肩形成的理 论应力集中系数查表后经插值法求得 2 .0 , 1 .3 1r,查得材料的敏感系数为 0 .8 2 , 0 .8 5rqq 故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为 1 ( 1 ) 1 . 8 2kq 1 ( 1 ) 1 . 2 6r r rkq 查得尺寸系数 0.67 ,扭转尺寸系数 0.82e ,表面质量系数 0 .9 2r,取 1q 则求得综合系数为 nts 21 11( 1 ) 2 . 8 0qkKkk 11( 1 ) 1 . 6 2rrr r qkKkk 取碳钢的特性系数 0 .1, 0 .0 5r于是,计算安全系数caS: 1 4 . 4 9amS K 1 9 . 0 2rr a r mS K 22 4 . 0 2 1 . 5caSSSSSS 故可知其安全 第五部分 校 核 一、根据根据条件,轴承预计寿命 16 300 10=48000 小时 1、高速轴轴承 (1)已知两轴承径向反力: 7 7 1 .7 5rAFN, 6 9 8 .2 5rBFN初选两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30306C 型,查表得基本额定动载荷55800CN ,基本额定静载荷 0 38500CN , 0.31e , 1.9Y (2)求轴承的计算轴向力 派生轴向力 2 3 9 . 2 4 , 2 1 6 . 4 6d A r A d B r BF e F N F e F N 1a A a d BF F F QA 被压紧, B 被放松,所以: 1 1 6 4 2 . 4 6 , 2 1 6 . 4 6a A a d B a B d BF F F N F F N (3)求轴承当量动载荷 因为 2 .1 3aArAF eF 0 .3 1aBrBF eF 4 .0 2 1 .5caSS 故该轴安全 nts 22 所以对轴承 A:110 .4 0 , 1 .9XY对轴承 B:221, 0XY取 1.2pf ,则有: 11( ) 4 1 1 5 . 2 5A p r A a AP f X F Y F N 22( ) 8 3 7 . 9B p r B a BP f X F Y F N (4)验算轴承寿命 ABPP故取 P=4115.25N 角接触球轴承 103则 1066 31 0 1 0 5 5 8 0 0( ) ( ) 2 8 8 9 4 0 . 16 0 6 0 3 4 2 . 9 4 1 1 5 . 2 5h CL h hnP 预期寿命足够,该轴承合格 2、中间轴轴承 (1)已知两轴承径向反力: 1 3 6 3 .7 3rAFN, 1 1 4 7 .2 7rBFN初选两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30309C 型,查表得基本额定动载荷104000CN ,基本额定静载荷 0 78100CN , 0.35e , 1.7Y (2)求轴承的计算轴向力 派生轴向力 4 7 7 . 3 1 , 4 0 1 . 5 4d A r A d B r BF e F N F e F N 1a A a d BF F F QA 被压紧, B 被放松,所以: 32 2 8 3 8 . 5 4 , 4 0 1 . 5 4a A a a d B a B d BF F F F N F F N (3)求轴承当量动载荷 因为 2 .0 8aArAF eF 0 .3 5aBrBF eF 所以对轴承 A:110 .4 0 , 1 .7XY对轴承 B:221, 0XY取 1.2pf ,则有: 高速轴轴承寿命 2 8 8 9 4 0 .1hLh 故轴承合格 中间轴轴承寿命 nts 23 11( ) 6 4 4 5 . 2 1A p r A a AP f X F Y F N 22( ) 1 3 7 6 . 7 2B p r B a BP f X F Y F N (4)验算轴承寿命 ABPP故取 P=6445.21N 角接触球轴承 103则 1066 31 0 1 0 1 0 4 0 0 0( ) ( ) 2 3 9 4 3 7 3 . 36 0 6 0 7 3 . 9 6 4 4 5 . 2 1h CL h hnP 预期寿命足够,该轴承合格 3、低速轴轴承 (1)已知两轴承径向反力: 4 0 5 8 .2 9rAFN, 6 5 5 5 .7 1rBFN初选两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30313C 型,查表得基本额定动载荷185000CN ,基本额定静载荷 0 142000CN , 0.31e , 1.7Y (2)求轴承的计算轴向力 派生轴向力 1 4 2 0 . 4 0 , 2 2 9 4 . 5 0d A r A d B r BF e F N F e F N 1a A a d BF F F QA 被压紧, B 被放松,所以: 1 6 8 5 7 . 5 0 , 2 2 9 4 . 5 0a A a d B a B d BF F F N F F N (3)求轴承当量动载荷 因为 1 .6 9aArAF eF 0 .3 5aBrBF eF 所以对轴承 A:110 .4 0 , 1 .7XY对轴承 B:221, 0XY取 1.2pf ,则有: 11( ) 1 5 9 3 7 . 2 8A p r A a AP f X F Y F N 22( ) 7 8 6 6 . 8 5B p r B a BP f X F Y F N (4)验算轴承寿命 2394373. 3hLh 故轴承合格 低速轴轴承寿命 5325776. 4hLh故轴承合格 A 型平键 nts 24 ABPP故取 P=15937.28N 角接触球轴承 103则 1066 31 0 1 0 1 8 5 0 0 0( ) ( ) 5 3 2 5 7 7 6 . 46 0 6 0 2 3 . 9 1 5 9 3 7 . 2 8h CL h hnP 预期寿命足够,该轴承合格 二、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输入轴与大带轮联 接采用普通 A 型 平键联接 轴径 d=25mm L=54mm T=86.89N m 选普通平键 键 8 40 GB/T 1096, h=7mm 32 1 0 3 9 . 7 2 1 0 0 1 2 0PPT M P a M P ak l d 该键校核合格 2、中间轴与齿轮 2 联接用普通 A 型 平键联接 轴径 d=51mm L=43mm T=385.1Nm 选用普通平键 键 14 32 GB/T 1096, h=9mm 32 1 0 8 3 . 9 0 1 0 0 1 2 0PPT M P a M P ak l d 该键校核合格。 4、中间轴与齿轮 3 联接用普通 A 型 平键联接 轴径 d=51mm L=83mm T=385.1Nm 选用普通平键 键 14 70 GB/T 1096, h=9mm 32 1 0 4 1 . 9 5 1 0 0 1 2 0PPT M P a M P ak l d 该键校核合格。 5、输出轴与齿轮 4 联接用普通 A 型 平键联接 轴径 d=71mm L=78mm T=1130.8Nm 选用普通平键 键 20 70 GB/T 1096, h=12mm 32 1 0 7 0 . 7 9 1 0 0 1 2 0PPT M P a M P ak l d 该键校核合格。 8 7 p=39.72Mpa A 型平键 14 9 32 8 3 .9 0P M Pa A 型平键 14 9 70 4 1 .9 5P M Pa A 型平键 20 12 70 7 0 .7 9P M Pa nts 25 三联轴器的选择 整个工作机在工作过 程中有轻微的冲击,所以选用弹性注销联轴器。查手册, 取 k=1.3, 因为 T=1130.8N m,所以 Tc=kT=1470.04N mTn 所以 Tn 取为 2500N m 根据以上数据及条件 查手册 , 选用 LX4 型 , 标准GB/T 5414-2003. 四减速器的润滑 1.齿轮的润滑 因齿轮的圆周速度 v12 m/s,所以采用 浸油润滑的润滑方式。 高速齿轮浸入油里约 0.7 个齿高,但不小于 10mm,低速级齿轮浸入油高度约为 1 个齿高(不小于 10mm), 1/6 齿轮。 2.滚动轴承的润滑 因润滑油中的传动零件(齿轮)的圆周速度 V 1.5 2m/s 所以采用飞溅润滑。 3.润滑油的选 择: 因为齿面应力小于 350500MPa,所以润滑油选择抗氧防锈工业齿轮油( SY 1172-1980)中的一种。 五减速器的密封 1.轴伸出端处的密封 因为 V5m/s 所以选用毡圈密封的方式,毡圈 标准 JB/ZQ4606-1997. 2.轴承室内侧处的密封 为了防止油脂等的入侵,应在近箱体内壁的轴承旁边设置档油环。 第六部分 主要尺寸及数据 一 箱体尺寸: 参考课程设计 P25 表 4-1 进行尺寸的设计 箱盖 壁厚 0 . 0 2 5 3 9a m m (其 中 a 是低速齿轮的中心距) 箱 座 壁厚1 0 . 0 2 3 8a m m 箱座凸缘厚度 b=1.5 =13.5mm 箱盖凸缘厚度 b1=1.5 1 =12mm 箱座底凸缘厚度 b2=22.5mm 地脚螺钉 直径 df=M24 地脚螺栓数目 n=6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 d1=M16 箱盖与箱座连接螺栓直径 d2=M12 联接螺栓 d2 的间距 l=150mm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d3=M10 定位销直径 d=8mm df 、 d1 、 d2 至外箱壁的 距离 C1=30mm、 23 mm、 17 mm 9mm 1 8mm b=13.5mm b1=12mm b2=22.5mm df=M24 n=6 d1=M16 d2=M12 l=150mm d3=M10 d=8mm L1=61mm 1=12mm 2=11mm nts 26 df、 d2 至凸缘边缘的距离 C2=26mm、 15mm 轴承旁凸台半径 R1=15mm 凸台高度根据低速轴承座外半径确定 外箱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L1=61mm 大齿轮顶圆与内箱壁距离 1=12mm 齿轮端面与内箱壁距离 2=11mm 箱盖,箱座肋厚 m1=8 m=9mm 轴承端盖外径 D2 :凸缘式端盖: D(轴承外径) +( 5 5.5) d3 轴承旁边连接螺栓距: S=D2 二齿轮的结构尺寸 两小齿轮采用实心结构,两大齿轮采用 腹 板式结构 齿轮 z1 尺寸 z=24 d1=44.35mm m=2mm b=50mm h h m 1 2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