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斜齿减速器课程设计958%1.25%500%250%291.doc
二级斜齿减速器课程设计958%1.25%500%250%291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0页)
编号:51950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5.24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14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2.4
积分
- 关 键 词:
-
减速器课程设计
- 资源描述:
-
二级斜齿减速器课程设计958%1.25%500%250%291,减速器课程设计
- 内容简介:
-
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1 页 共 30 页 一、 课题:减速器传动装置分析设计 二、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它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 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地巩固、深化和发展。 2、 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设计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 三、 已知条件 1、 展开式二级齿轮减速器产品(有关参数见名牌) 2、 工作机转矩: 2502N.m,不计工作机效率损失。 3、 动力来源:电压为 380V 的 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输出功率 P=15kw。 4、 工作情况:一班制,连续单向运行,载荷有轻微冲击。 5、 使用期: 10年,每年按 365天计。 6、 检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二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 7、 工作环境:室内常温,灰尘较大。 四、 工作要求 1、 画减速器装配图一张( A0 或 A1 图纸); 2、零件工作图二至三张(传动零件、轴、箱体等等); 3、 对传动系统进行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并确定电动机型号、工作能力分析 ; 4、 对传动系统进行精度分析,合理确定并标注配合与公差; 5、设计说明书一份。 五、 结题项目 1、 检验减速能 否正常运转。 2、 每 人一套 设计 零件草图。 3、 减速器装配图: A0;每人 1张。 4、 零件工作图: A3;每人共 2张、齿轮和轴各 1张。 5、 课题说明书:每人 1份。 六、 完成时间 共 3周( 2007.3.5 2007.3.26) 七、 参考资料 【 1】、机械设计(第四版)邱宣怀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潘承怡 主编 哈尔滨理工大学出版; 【 3】、 机械设计补充教材(第三版)于惠力、潘承怡 主编 大连出版社出版; 【 4】、画图几何及机械制图(第五版)朱冬梅 主 编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 。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2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一、 减速器 结构分析 分析传动系统的工作情况 1、传动系统的作用: 作用:介于机械中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主要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作机,在此起减速作用,并协调二者的转速和转矩。 2、传动方案的特点: 特点:结构简单、效率高、容易制造、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由于电动机、减速器与滚筒并列,导致横向尺寸较大,机器不紧凑。但齿轮的位置不对称,高速级齿轮布置在远离转矩输入端,可使轴在转矩作用下产生的扭转变 形和轴在弯矩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变形部分地抵消,以减缓沿齿宽载荷分布有均匀的现象。 3、电机和工作机的安装位置: 电机安装在远离高速轴齿轮的一端; 工作机安装在远离低速轴齿轮的一端。 2 3 5 4 1IIII I IIVPdPw图一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 ) 初步确定传动系统总体方案如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所示。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3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二、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一)、选择电动机 1、 选择电动机系列 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式扇式结构,即 : 电压为 380V Y系列的三相交流电源 电动机。 2、选电动机功率 ( 1)、传动滚筒所需有效功率 KWFVPw 0.101000 25.180001000 =( 2)、传动装置总效率 816.096.099.099.097.095.096.099.0)(99.0)7(97.095.0V11.2242CYCBGVB42得传动滚筒效率:联轴器效率:一对滚动轴承效率:级精度闭式齿轮传动效率:带传动效率:确定各部分效率如下:表按文献=CYCBGVB( 3)、所需电动机功率 KWPPWr 25.12816.0 0.10 =3、确定电动机转速 下表:、符合条件的电动机如、传动滚筒转速)2(m in/18.415.00.16060)1(rDVnW = 型 号 Y160L-4 Y180L-4 Y200L-8 Y160MZ-2 额定功率 KW 15 15 15 15 电机满 载荷 转速 转 /分 1460 970 730 293 滚筒转速 转 /分 38.2 38.2 38.2 38.2 总传动比 39.20 25.39 19.11 76.72 带i2 2 2 2 min/18.4125.12816.00.10rnKWPKWPWrW=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4 页 共 30 页 减i19.60 12.70 9.55 38.35 由此 比较,应选 Y160L 4,结构紧凑。由文献 2表 2.10 2 选取电动机的外形及安装 尺寸 D 42 ,中心高度 H 160,轴伸长 E 110。 4、传动比分配 ( 1)、 两级齿轮传动比公式 iiii)4.13.1()4.13.1(221 ( 2)、减速器传动比 241.3375.445.35375.418.143.13.118.145.245.355.245.3518.411460m i n/1500m i n ,/18.41m i n/14604L160Y12100=iiiiiiiiinnirrnrnVBVBWW则低速级的传动比为:级的传动比为:取两级齿轮减速器高速:,则减速器的传动比为取总传动比。同步转速,传动滚筒轴转速,满载荷转速由选定电动机5、运动条件及运动参数分析计算 mmNnPTrinnKWPPmmNnPTrnVB35.1900.5841064.1155.955.9m i n/5845.2146064.1195.0. 2 512P1113.8055.9m i n/1460KW25.12PP0031110101001010000r0=轴即减速器的高速轴轴:,轴即电动机转轴轴:241.3375.418.1445.3521=iiii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5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mmNnPTrinnKWPPPmmNnPTrinnKWPPPmmNnPTrinnKWPPPBCBGBG72.2452411053.1055.955.9m i n/4114153.1099.099.074.104463.2501411074.1055.9m i n/41425.264.9274.1099.097.013.113377.8021331018.1155.955.9m i n/133375.40.58418.1199.097.064.1122344434343343433332323223233222121211212=轴即传动滚筒轴轴:轴即减速器低速轴轴:轴即减速器中间轴轴:(二)、定 V 带型号和带轮 1、工作情况系数 由文献【 1】 由表 11.5 得 1.1AK 2、计算功率 4 7 5.1325.121.1 = PKPAc3、选带型号 由文献【 1】表 11.15 选取 B 型 4、小带轮直径 由文献【 1】 表 11.6 选取 mmD 1301 = 5、大带轮直径 mmDmmnnDD325%)1(3255841 4 6 0130)01.01()1(22112=取取 6、大带轮转速 m i n/2.578325 1460130)01.01()1( 2 112 rDnDn = 7、验算传动比误差 1.1AK kWPc 475.13= 取 B 型 mmD 1301 = 325mmD 2 = 578.2r/minn 2 =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6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 1) 、理论传动比 53.22.578146021 = nni ( 2) 、 实际传动比 525.2130)01.01( 325)1( 12 = DDi ( 3)、传动比误差 %3%2.053.253.2525.2 =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7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10、求带根数 ( 1)、传动比 525.22.578146021 = nni 由表 11.8 ;41.20 kWP = 由表 11.7 965.0=ak;由表 11.12 00.1=LK ;由表 11.10 ;46.00 kWP =( 2)、带根数 87.4)( 00=+= LackkPPPz 11、求轴上载荷 ( 1)、张紧力 220 93.910.0)965.0 965.05.2(593.9 475.13500)5.2(500 +=+= qvk kvzPFaac(由表 11.4 q=0.10kg/m) ( 2)、轴上载荷 2165s in226522s in2 10= ZFFQ12、结构设计 小带轮 mmD 1301 = ; 大带轮 mmD 3252 = (三)、高速轴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1、选材 根据文献【 1】表 12.7 知 选小齿轮: 40Cr,调质处理 2601 =HB 选大齿轮: 45 钢,调质处理 2402 =HB 2、初步计算 ( 1)、转矩 1T mmNT 1 9 0 3 5 0584 64.111055.9 61 =( 2)、尺宽系数d由文献【 1】表 12.13,取 0.1d( 3)、接触疲劳极限 由文献【 1】图 12.17c MPaMPaHlinHlin 580 71021 = M PaM PaHHHH 5225809.09.0 6396409.09.02l i m21l i m1 = = 525.2=i 取 z=5 根 NF 2260 = NFQ 7.2240= 2601 =HB 2402 HB mmNT 1903501 = MPaMPaHlinHlin 580 71021 = MPaMPaHH 522 63921 =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8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由文献【 1】由表 12.16,取 90=dAmmuuTAdrbdd 5.85375.41375.45221190350901 3 23 211 =+=+ ( 4)、确定中心距 mmida 9.2492 )1375.4(932 )1(1 =+=+=3、配凑中心距 取%1%18.0%100;367.430131;131375.430;301221)(,故,取,因、由式Z( 11)、螺旋角系数Z988.0135814c o sc o s = Z( 12)、接触最小安全系数 minHS 10.11412 mi n =HS,取、由表 ( 13)、总工作时间hthth 29200836510 ( 14)、应力循环次数 LN =1.708 =2.114 r =3.822 t= 102620 bcos 91.0= FH KK =2.06 HK=1.48273 K =3.989 MPaZ E 8.189 Z=0.765 Z=0.988 10.1min =HS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10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9291 1023.0,1002.1292005841601212(60 1 = iNNtrN lLhnL )、式( 15)、接触寿命系数NZ由文献【 1】图 12、 18 15.1;99.021 = NN ZZ( 16)、许用接触应力 H 及验算 542375.4375.5931 9 0 3 5 0989.3265.045.28.1891260610.115.158063910.199.07102222111321m i nl i mm i nl i mHaiHEHaHNHHaHNHHMpbdKYZZZMpSZMpSZ=+=计算结果表明,接触疲劳强度足够 5、 弯曲疲劳强度验算 145c o s131c o s;33c o s30c o s 332331 21 =ZZZZVV( 1)、齿数系数FaY18.253.22112121 = AA FF YY ;知:、】图由文献【( 2)、应力修正系数SaY70.1c o s)1451331(2.388.1c o s)11(2.388.182.163.122122121 =+=+=VVvSS ZZYY aa ;,、由图( 3)、重合度系数Y69.070.1 75.025.0 75.025.0 =+=+= vY( 4)、螺旋角系数Ym i nm i n897.0120 4.1211120 111(75.0125.0125.01YYY=计算)时,按当 ( 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FK78.1242.378.1242.3686.0708.1 799.3 31012=99.0c o sc o sc o sc o s122420c o st a na r c t a n703.326.275.1;00.2t a ns i n703.1c o s)971301(2.388.1c o s)11(2.388.14.1121=+=+=+=+=tnbntrdnFHzmbZZKK( 6)、齿向载荷分布系数HK由文献【 1】表 12、 11 51.11371061.06.0116.017.110)()(6.01332121=+=+= bCdbdbBAK H (7)、载荷系数 K 14.351.14.11.135.1 = HHVA KKKKK( 8)、弹性系数 EZ 由文献【 1】表 12、 12 MPaZ E 8.189 mmb 137= mmb 1471 = mmb 1372 = sm /954.0 = 8 级精度 35.1=AK vK=1.10 NFt 11719= FH KK =1.4 =1.703 =2.00 r =3.703 t= 122420 bcos 99.0HK=1.51 K =3.14 MPaZ E 8.189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14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 9)、节点区域系数 HZ 由文献【 1】图 12、 16 46.2=HZ ( 10)、重合度系数Z766.0703.1 1 113 34113112=+=)(,故,取,因、由式Z( 11)、螺旋角系数Z989.0c o s =Z( 12)、接触最小安全系数 minHS 10.11412 mi n =HS,取、由表 ( 13)、总工作时间hthth 29200836510 ( 14)、应力循环次数 LN 9291 1007.0,1023.0292001331601212(60 1 = iNNtrN lLhnL )、式 ( 15)、接触寿命系数NZ由文献【 1】图 12、 18 15.1;99.021 = NN ZZ( 16)、许用接触应力 H 及验算 573241.3241.41378 0 2 7 7 014.32766.046.28.1891260610.115.158063910.199.07102222111321m i nl i mm i nl i mHaiHEHaHNHHaHNHHMpbdKYZZZMpSZMpSZ=+=计算结果表明,接触疲劳强度足够 5、 弯曲疲劳强度验算 104c o s97c o s;32c o s30c o s 332331 21 =ZZZZVV( 1)、齿数系数FaY18.253.22112121 = AA FF YY ;知:、】图由文献【( 2)、应力修正系数SaY69.1c o s)971301(2.388.1c o s)11(2.388.182.163.122122121 =+=+=VVvSS ZZYY aa ;,、由图Z=0.766 Z=0.989 10.1min =HS 1LN = 91023.0 92 1007.0 LN 15.199.021=NNZZ aHaHMpMp60663921= 18.253.221=AAFFYY 82.163.121=aaSSYY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15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 3)、重合度系数Y694.069.1 75.025.0 75.025.0 =+=+= vY( 4)、螺旋角系数Y75.09.0120 111(75.0125.0125.01m i nm i n=YYY计算)时,按当 ( 5)齿间载荷分配系数FK4.1113.34.1133.3694.0703.1 703.3 31012=+=+=+=+=+=+=(七)、中间轴 的设计与强度校核 1、选 材 MP360MP650;255217HB40SB ,由手册:钢,调质 CrC=112 2、初估直径 mmnPCd 06.4913318.11112 3311 =圆整 d=50 1R N6554 2R N5814 112360650255217=CMpMpMPMPHBSB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19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3、结构设计 由文献【 1】得初估轴得尺寸如下: .49,91,10,147,15,2750,60,68,65,60,50654321654321 = = lmmlmmlmmlmmlmml dmmdmmdmmdmmdmmd 4、强度校核 ( 1)、 确定力点与支反力 与求轴上作用力(图 示附后) ( 2)、齿轮上作用力 mmNnpT 802770133 18.111055.91055.9 62262 =NFNdTFtt4094117191378027702222= NFFNFFNFFNFFntrntrtata1542c o st a n4359c o st a n1095t a n,2469t a n=( 3)、 水平支反力 从上 到 下第二幅图 NFNFFFM RttRR 6842;892680130102 80102;0 21212 =+ += ( 4)、 垂直面内的支反力 从上到下第四 幅图 NFFFFNFFFFFRrrRraraR379297515424359759801301021022137)130102(294.402212=+=+=+= ( 5)、绘水平弯矩图 第三 幅图;(如下所示) ( 6)、求垂直弯矩并绘垂直弯矩图 第五幅图(如下所示) ( 7)、 合成弯矩图 第六幅图(如下所示) ( 8) 、 绘扭矩图 第七幅图 mmNT 802770= (如下所示) ( 9)、求当量弯矩 BA MM 、 mmNMmmNMMPTMMBAAA629412,109674759.06503.16,)(B222=+= 得由表NFNFNFNFNFNFartart1095154240942469435911719=NFNFRR 6842892621 = NFNFRR 975379221 =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20 页 共 30 页 ( 10)、确定危险截面校核轴径尺寸 ,危险截面 A,危险截面 B 符合要求符合要求6016.47601.06294121.06545.58601.010967471.0331331mmmmMdmmmmMdbBBbAA=合强度要求弯矩法校核说得结果符由此得出结论,用当量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21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八)、中间轴轴承校核 1、选轴承 根据文献【 1】表 18.1 可得轴承的型号为: 6310。 D 110mm B 27mm; Cr 61.8KN; Cor 38KN 所以轴承符合强度要求比较危险轴承则得冲击载荷系数】表则由文献【取;则得】表由文献【轴轴轴hhPCnLIRNYFXFfPfYXeRFeCNFFFNFFRNFFRIharddaoraaaaRRRR2920032493)9698108.61(1336010)(6010969896980.1)(0.18.181.0,114.09698137423.0036.010381374F7.181;13746911969833661022132222221211=+=+=+=(十一)、键 联 接的选择与计算 1、 电动机小带轮端的键 电动机 D E=42 110mm,E=110mm,由文献【 2】表 2.4-30得 键为 12 8 GB1096-90 即圆头普通平键( A型 ) ,键的参数为: b=12mm;h=8mm; l=100mm (1)、键校核 键的接触长度 mmbll 88121 0 0 = ;则键 联 接所能传递的转矩 为: mNdhlTp 887120248884141 =由文献【 1】表 7.1得 p120MP; mNTT 13.800 =;强度符合要求 1R N7780 2R N4626 选择键为:圆头普通平键( A 型)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24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2、高速轴大带轮端的键 高速轴带轮端尺寸: 30 101;由文献【 2】表 2.4-30 得键为 10 8 GB1096-90 即圆头普通平键( A型),键的参数为: b=10mm;h=8mm;l=80mm (1)、键校核 键的接触长度 mmbll 701080 = ;则键联接所能传递的扭矩为:mNdhlT p 6301203070104141 = 由文献【 1】表 7.1得 p 120MP; mNTT 35.1901 = ;强度符合要求 3、 中间轴的键 轴的尺寸为: 65 93;由文献【 2】表 2.4-30得键为 : 18 11 GB1096-90 即圆头普通平键( A型),键的参数为: b=18mm;h=11mm;l=70mm (1)、键校核 键的接触长度 mmbll 521870 = ;则键联接所能传递的扭矩为:mNdhlT p 2.11151206552114141 = 由文献【 1】表 7.1得 p 120MP; mNTT 77.8022 = ;强度符合要求 小齿轮处轴的尺寸为: 65 147;由文献【 2】表 2.4-30得键为: 20 12 GB1096-90 即圆头普通平键( A型),键的参数为 :b=20mm;h=12mm;l=125mm (2)、键校核 键的接触长度 mmbll 10520125 = ;则键联接所能传递的扭矩为: mNdhlTp 245712010565124141 =由文献【 1】表 7.1得 p 120MP; mNTT 77.8022 = ;强度符合要求 4、低速轴键 大齿轮处轴的尺寸为: 95 135;由文献【 2】表 2.4-30得键为: 28 16 GB1096-90 即圆头 普通平键( A型),键的参数为: b=28mm;h=16mm l=125mm (1)、键的校核 键的接触长度为: mmbll 9728125 = ;则键联接所能传递的扭矩为: mNdhlTp 2.4 4 2 31209579164141 =由文献【 1】表 7.1得 p120MP; mNTT 63.25013 =;强度符合要求 联轴器处的轴的尺寸为: 75 140;由文献【 2】表 2.4-30得键为: 20 12 GB1096-90 单圆头普通 平键( C型),键的参数为: b=20mm;h=12mm L=125mm (2)、键的校核 键的接触长度为: mmbll 10520125 = ;则键联接所能传递的扭矩为: mNdhlTp 283512075051124141 =由文献【 1】表7.1得 p 120MP; mNTT 63.250 10 = ;强度符合要求 5、联轴器的选择与校核 公称转矩: mNKTTl 325063.25013.1 =选择键为:圆头普通平键( A 型) 选择键为:圆头 普通平键( A 型) 选择键为:圆头普通平键( A 型) 选择键为:圆头普通平键( A 型) 选择键为:单圆头普通平键( C 型)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25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由文献【 2】表 2.6-3 选用 ML8 型梅花形弹性联轴器 GB5272-85。弹性硬度 C94 主动端: Z 型轴孔, C 型键槽 mmlmmd 107;701 从动端: Y 型轴孔, B 型键槽 mmlmmd 142,652 校核:=+=+= SSSSSA( A)截面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27 页 共 30 页 5.133.481.662.5 81.662.5 2222 =+=+= SSSSSB( B 截面) 完全符合强度要求 综合当量弯矩法和安全系数法得出:该轴体的尺寸完全符合强度要求,符合生产所需的强度,所以无需将原尺寸修改。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三、 装配图设计 (一)、装配图的作用 作用:装配图表明减速器各零件的结构及其装配关系,表明减 速器整体结构,所有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相关零件间的联接性质及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减速器装配、调试、维护等的技术依据,表明减速器各零件的装配和拆卸的可能性、次序及减速器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二)、 减速器装配图的绘制 1、装备图的总体规划: ( 1)、视图布局: 、选择 3 个基本视图,结合必要的剖视、剖面和局部视图加以补充。 、选择俯视图作为基本视图,主视和左视图表达减速器外形,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装配关系集中反映在一个基本视图上。 布置视图时应注意: a、整个图面应匀称美观,并在右下方预留减速器技术特性表、 技术要求、标题栏和零件明细表的位置。 b、各视图之间应留适当的尺寸标注和零件序号标注的位置。 ( 2)、尺寸的标注: 、特性尺寸:用于表明减速器的性能、规格和特征。如传动零件的中心距及其极限偏差等。 、配合尺寸:减速器中有配合要求的零件应标注配合尺寸。如:轴承与轴、轴承外圈与机座、轴与齿轮的配合、联轴器与轴等应标注公称尺寸、配合性质及精度等级。查文献【 2】 P121 、外形尺寸:减速器的最大长、宽、高外形尺寸表明装配图中整体所占空间。 、安装尺寸:减速器箱体底面的长与宽、地脚螺栓的位置、间距及其通孔直径 、外伸轴端的直径、配合长度及中心高等。 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28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 3)、标题栏、序号和明细表: 、说明机器或部件的名称、数量、比例、材料、标准规格、标准代号、图号以及设计者姓名等内容。查 GB10609.1-1989 和 GB10609.2-1989 标题栏和明细表的格式 、装备图中每个零件都应编写序号,并在标题栏的上方用明细表来说明。 ( 4)、技术特性表和技术要求: 、技术特性表说明减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精度等级、表的格式可查文献【 2】例题,布置在装配图右下方空白处。 、技术要求包括减速器装配前、滚动轴承游隙、传动接触斑点、啮合侧隙、箱体与箱盖接合、减速器的润滑、试验、包装运输要求。 2、绘制过程: ( 1)、画三视图: 、绘制装配图时注意问题: a 先画中心线,然后由中心向外依次画出轴、传动零件、轴承、箱体及其附件。 b、先画轮廓,后画细节,先用淡线最后加深。 c、 3 个视图中以俯视图作基本视图为主。 d、剖视图的剖面线间距应与零件的大小相协调,相邻零件剖面线尽可能取不同。 e、对零件剖面宽度 mm2 的剖视图,剖面允许涂黑表示。 f、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距要一致。 、轴系的固定: a、轴向固定:滚动轴承采用轴肩和闷盖或透盖,轴套作轴向固定;齿轮同样。 b、 周向固定:滚动轴承采用内圈与轴的过渡配合,齿轮与轴除采用过盈配合还采用圆头普通平键。可查文献【 2】 P85 ( 2)、润滑与密封 、润滑: 齿轮采用浸油润滑。当齿轮圆周速度 smv /12 时,圆柱齿轮浸入油的深度约一个齿高,三分之一齿轮半径,大齿轮的齿顶到油底面的距离3060mm。 轴承润滑采用润滑脂, 润滑脂的加入量为轴承空隙体积的2131nts2007 年 3 月 18 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 04 3 班 张胜浩 16 号 指导教师: 潘承怡 第 29 页 共 30 页 计 算 及 说 明 结 果 采用稠度较小润滑脂。 、密封: 防止外界的灰尘、水分等侵入轴承,并阻止润滑剂的漏失。可参考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