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4 (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2.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4 (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2.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4 (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2.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4 (2).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2.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4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课标要求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1师从苏格拉底(1)与苏格拉底相处:从20岁起拜苏格拉底为师,并相处8年之久。(2)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的影响对真理的共同追求中,成为苏格拉底最器重的学生。与苏格拉底相处中,柏拉图发现现行政治制度很不完美。苏格拉底被处死,加深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2主要思想(1)理念论。基础和条件:长期游历,接触不少学者名人;研究、汲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论;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理论;创办阿卡德米学园。主要观点:“理念”是理智所看到的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唯有“理念”才是具体事物的“原型”;人们的学习就是回忆,并通过回忆找回对理念世界的认识。评价:理念世界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观念,是唯心主义的;以充满神秘主义气息的学说,开启了认识论上的先验主义传统;通过概念思维而独立建构起来的理论世界,其理念论无疑具有巨大的科学认识方法论的价值。(2)“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基础:理念论组成与分工a智慧的贤哲是统治者,勇敢的士兵是保卫者,能够从事工、商、农业的是生产者。b结论:或者由哲学家做统治者,或者使统治者成为哲学家,否则国家就不可能成为理想的“正义”之邦。(3)评价:“理想国”只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奴隶制贵族国家,根本算不上人类社会的理想之国。(4)实践:企图把叙拉古城邦的统治者塑造成哲学王,并按其设想的模式,把叙拉古变为理想国,最终理想国成为泡影。(5)法律篇:强调法制的作用,认为“宪法国家”是仅次于理想国的最好的国家形式。教材互补在柏拉图的著作中,理想国一书影响最大。他所探讨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柏拉图认为,当这三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时,这个国家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人民版)重点精讲理念论和理想国产生的背景(1)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暴露出民主政治的弊端。(2)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更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3)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深化理解理念论虽然是一种唯心主义理论,但它触及了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的触动作用,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柏拉图所提出的“哲学王”的主张,体现了他关于理性应当在国家组织中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的基本原则,是一种理性的独裁统治。深化探究探究点1理念论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构成,理性世界真实,感性世界虚幻。思考材料反映了柏拉图的什么主张?如何评价?答案理念论。是唯心主义观点,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材料二“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k.r.波普思考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西方的文化、思想影响巨大而深远。探究点2理想国材料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柏拉图全集第二卷思考(1)据材料指出哲学家和政治家的关系,其目标是什么?(2)柏拉图为何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而为一?答案(1)关系:政治家应首先是哲学家,即统治者由哲学家担任。目标:建立理想国。(2)原因:柏拉图认为,只有统治者具有智慧的美德,掌握了治理国家的知识,才能使国家实现正义与安宁。而哲学家拥有各方面的知识,最有智慧,懂得正义和善,所以,最有资格出任统治者。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1主要经历(1)18岁时进入柏拉图学园,被柏拉图称为“学园的精英”。留下了千古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2)公元前343年,应邀入宫做了后来建立强大的亚历山大帝国闻名于世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3)公元前335年,创办吕克昂学园,逐渐形成“逍遥学派”。(4)公元前323年,亚里士多德被判为“不敬神”罪。2“最博学的人”(1)其著作包括逻辑学、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等,其著作构成了古代的百科全书。(2)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同时又是第一个从事广泛经验考察、对科学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研究总结的人。(3)亚里士多德对每一个知识领域,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同时,都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4)在自然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尤其是动物学的研究最为出色、最有价值。3进退在唯物论、唯心论之间(1)亚里士多德创立演绎推理的“三段论”。(2)亚里士多德表现出很强的批判精神,是公认的第一个起来批判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哲学家。(3)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思维依赖于感觉,人不能闭上眼睛仅靠智慧来认识理念世界。认为世界上先有事物后有人们的认识,才有了关于事物的“概念”。世界万物都是运动和变化的。(4)亚里士多德把整个宇宙发展的最终目的,归结为神这个宇宙的第一推动力,使他始终未能跳出唯心主义的藩篱,又从唯物主义倒向了唯心主义。概念辨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1)哲学主张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2)政治主张柏拉图:推崇德治,理想国是哲人治理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教材互补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专门讨论政治问题和原理,他把希腊各个城邦的政治体制分为六种,即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以及平民政体。亚里士多德还对政体发生革命和内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岳麓版)名师点津对“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认识(1)体现出古希腊圣哲对哲学的终极关怀、对真理的孜孜以求。(2)反映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实质。(3)为古希腊哲学注入了批判、怀疑和超越精神,成为一切不为权威所囿,敢于追求真理的人们的精神动力。教材互补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的影响他的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重要力量来源;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都备受推崇;他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人民版)重点精讲全面认识亚里士多德的深远影响1进步性(1)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2)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2局限性(1)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2)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深化探究探究点1亚里士多德在教育上的贡献材料亚里士多德穿着文雅高贵的衣服,帽子上饰以宝石。他手正轻微上举,以鼓励争论思考(1)亚里士多德在教育领域有何突出贡献?(2)他与其老师柏拉图的教学方法有何共性?答案(1)贡献:兴建“吕克昂”学园,创立“逍遥学派”。(2)共性:从柏拉图的对话教学到亚里士多德的散步讲学,教学方式灵活,不拘泥于固定课堂模式;教学气氛民主活泼,有助于思维启迪,类似于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探究点2哲学主张材料“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亚里士多德思考(1)材料各反映了亚里士多德哪一领域的成就?各有何意义?(2)用一句话评价亚里士多德在文化史上的地位。答案(1)成就与意义:第一段研究人本身,既提到完美的境界,也要追求现实的幸福。这一观点对柏拉图思想有继承,也有突破。第二段提出人生哲学中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第三段是他的三段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2)地位: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深远。探究点3唯物论主张材料柏拉图认为,在具体事物之外存在理念,它是世界的本原;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每一物体都由形式和质料组成。思考(1)材料探讨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说一说亚里士多德的基本观点。(2)从材料可看出亚里士多德对恩师怎样的态度与原则?答案(1)问题:物质与思想的关系或思想(精神)的来源。观点:否定柏拉图理念独立于事物之外的观点,认为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人类精神的来源。(2)立场与原则:尊师但不盲从,敢于追求真理,善于思考与创新。课堂小结随着古希腊商品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外战争的胜利,其哲学也达到了它的顶峰。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论述了正义理想国家的构成和实现条件,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城邦的动物”,政治上主张实行中产阶级执政的民主制,对西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公元前399年,柏拉图离开了自己的故乡雅典,先后到埃及和意大利等地游历。导致他离开雅典的直接原因是()a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极度失望b热衷于传播雅典的民主思想c受城邦派遣去传播希腊文明d进行政治考察以便完善自我答案a解析公元前399年,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被扣上对神不敬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柏拉图由此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深感失望,他选择离开雅典到外地游历。2他设计的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这个人是指()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c莫尔 d圣西门答案b3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实质上是()a为雅典奴隶主的民主政治作辩护b为贵族奴隶主的专政作辩护c奴隶制趋向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d废除奴隶制要求的最初体现答案b解析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在一些方面,以斯巴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作为原型,而斯巴达实行的就是贵族奴隶主专政。4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自己的“中庸之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政治上是()a反对民主制的激进派 b反对奴隶制的激进派c温和的民主派 d激进的民主派答案c解析“中庸”反对的就是过度和不及,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项带有“激进”,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为c项。5古代先哲留给我们丰富的精神遗产。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a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c柏拉图人是万物的尺度d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答案c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的主张。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得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柏拉图材料二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情。柏拉图材料三晚年的柏拉图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他指出,如果一个城邦没有好的办法让统治者变为一个哲学家,或者让哲学家成为国王,则法治仍旧比人治好,实行法治的国家虽不能称为最好的政制,却可以称为“第二等好”的政制。请完成:(1)据材料一,柏拉图认为哲学和政治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2)据材料二,“正义”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三种人”分别指的是哪三种人?(3)据材料三,晚年柏拉图的国家理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1)统治者要把哲学和政治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国家和人类的安宁。(2)社会和谐。统治者、保卫者、生产者。(3)开始接受法治国家。探究与思考1柏拉图政治上的理想国与哲学上的理念论的关系:其理念论是对理想的世界秩序和理想的国家模式的探寻。柏拉图从理念出发,精心设计了一个理想的“正义”之邦。2柏拉图最后的著作是法律篇,主要是因为他把叙拉古变为理想国的设想成为泡影。于是便转而舍正义而思刑赏,弃德化而谈法治,强调法制的作用。3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会成为柏拉图最杰出的学生,主要由于他勤奋钻研,善于独立思考,知识渊博而又为追求真理不畏权威。4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已“紧密地接近唯物主义”,他是作为哲学重要分支的逻辑学的创立者;在科学上,他对生物学尤其是动物学的研究最有成就。从哲学观点上看,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而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思维依赖于感觉,世界先有事物后有人们的认识,世界万物都是运动和变化的。基础达标1“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说这话的应是()a苏格拉底 b孔子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中心是“哲学王”,由此判断是柏拉图的观点。2柏拉图主张让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手中,这实际上是()a对雅典的民主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的必然结果c坚定地支持雅典的民主制d为自己进入仕途制造舆论答案a解析柏拉图所生活的雅典时代实行民主制,而他的主张更接近斯巴达的贵族制。3右图为柏拉图的一部名著,在里面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b法治与人治的关系c理想国中的居民分为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d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柏拉图著作理想国的再认再现能力。b项与其内容不符,c、d两项是柏拉图为实现正义、建立理想国家而设计出来的蓝图,故选a。4马克思称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成就有()讲究科学方法研究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提出“中庸之道”理论a bc d答案b解析亚里士多德成就突出,在教学方法、哲学、物理学、生物学、政治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5亚里士多德被称作“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巨人”,主要是源于他下列哪个方面的卓越表现()a“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的精神b创办吕克昂学园c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思想d创立了逻辑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真正思想家”分析,应指亚里士多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思想。能力提升6阅读下列材料:他们虽然一起出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因此这些人是最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工匠身上加了铁和铜,但是又由于属于一类,虽然父子相传,但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复杂。所以上天给统治者的命令最重要的就是要他们做好后代的护卫,要他们注意在后代的灵魂深处所混合的是哪种金属。如果他们的孩子灵魂里混入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排在农民工匠之间;如果农民工匠的后代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应该重视它,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要知道,神谕曾经说过:“铜铁当道,国破家亡。”理想国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柏拉图的阶级划分有什么特点?是否在宣扬血统论?(2)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怎样的体制?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什么不能变成现实?答案(1)特点:柏拉图将城邦公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并认为这三个等级被先天性地赋予了不同的使命。柏拉图的阶级划分属于等级制度,但他并非宣扬血统论,因为他主张“护卫者”要根据具体人的实际能力来确定他属于哪个阶级。(2)社会结构:柏拉图心中的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统治者、保卫者、生产者。体制:统治者负责治理国家,要有智慧之德;保卫者担当对外御敌、对内保民之责,要有勇敢之德;生产者从事各种生产,要有节制之德。如果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为保障和谐状态的实现,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王”来担任。原因: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设计超出了社会政治的实际需要,“哲学王”的思想最终成为乌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