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左旗高级中学201201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语 文 班级_ 考号_ 姓名_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 作答时,请将试题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通常是指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那部分物质。从化学结构上看,膳食纤维也属于碳水化合物(糖类)的一种,但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它们是食物中的残渣废料而不加重视。近年来的多项科学研究表明,不少疾病的发生与缺少膳食纤维有关,膳食纤维才得以崭露头角,并随着人类进食的日益精细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按照化学结构,膳食纤维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四大类,它们不能被人体吸收,却在体内发挥重要功能,担当了健康卫士的角色。膳食纤维有刺激肠道蠕动、增加肠内容物的体积、减少粪便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等作用。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能有效地防治便秘、痔疮,预防结肠癌、直肠癌。膳食纤维还能减少脂肪、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并促进胆固醇和胆酸从粪便排出,因而有降血脂、胆固醇的作用。此外,膳食纤维中的果胶能延长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而降低过高的血糖,改善糖尿病的症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还具有减轻肥胖、预防乳腺癌和改善口腔牙齿功能等作用。 根据膳食纤维在水中的溶解性,可以划分为溶解性纤维和不可溶解性纤维两大类。前者包括水果中的果胶,海藻中的藻类以及由魔芋中提取的葡甘聚糖等。魔芋盛产于我国四川等地,主要成分为葡甘聚糖,其能量很低,吸水性强,在体内吸水后可以膨胀到300-500倍。很多科学研究表明,魔芋有降血脂和降血糖及良好的通便作用。不可溶性纤维包括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主要存在于谷物的表皮、全谷类食物,其中包括麦麸、麦片、全麦粉及糙米、燕麦、荞麦、莜麦、玉米面等以及水果的皮核、蔬菜的茎叶、豆类及豆制品等。 可溶性纤维在胃肠道内与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交织在一起,而延缓他们的吸收和胃的排空,因此可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还能对于腹泻者有一定的缓泻作用。不可溶性纤维对人体的作用首先在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胃肠道的速度,减少在胃肠内的吸收。其次,不可溶性纤维在大肠中能够吸收水分软化粪便,而起到防治便秘的作用。 膳食纤维是目前营养学界认定的第七类营养素。我国人民的传统膳食常以谷类食物为主,并辅助以蔬菜、水果类,所以本无缺乏膳食纤维之虞,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越来越精细化,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大大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却明显降低了。因此适当增加膳食中谷物,特别是粗粮的摄入量是有益的。 (选自新华书摘)1下列关于“膳食纤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膳食纤维通常是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那部分物质。 b膳食纤维属于碳水化合物,因为是食物中的残渣废料而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c膳食纤维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人类进食日益精细化的表现。 d膳食纤维作为第七类营养素,人体缺少了它就会导致很多疾病。2下列对膳食纤维作用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增加肠内容物的体积,减少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b人体吸收足够的膳食纤维能有效预防结肠癌、直肠癌,还有减肥和改善口腔牙齿的功能。 c膳食纤维中的果胶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因而能降低过高的血糖,有效防止糖尿病。 d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既能减少食物在胃肠内的吸收,又能在大肠中吸收水分软化粪便。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化学结构,膳食纤维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四种成分。 b动物性食物中没有膳食纤维,所以要增加膳食纤维就要多吃植物性食物。 c我国人民的传统膳食中主要是不可溶性纤维,所以应适当增加一些可溶性纤维。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应大量增加膳食纤维特别是粗粮的摄入量,多多益善。答案:1 d(a专指植物性食物;b、被认为是残渣废料而没有引起重视;c是人类进食日益精细化的要求,以维持体内的营养平衡) 2 c(只是改善糖尿病的症状) 3 b(a是四大类;c传统膳食中也辅以了水果,水果中的果胶是可溶性纤维;d适当增加才是有益的)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靖,京兆三原人也。隋大业末,为马邑郡丞。会高祖为太原留守,靖观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能而止。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太宗亦加救靖,高祖遂舍之。武德中,以平萧铣、辅公祏功,历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太宗嗣位,召拜刑部尚书。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中书令。三年,转兵部尚书,为代州行军总管,进击突厥定襄城,破之。突厥诸部落俱走碛北,北擒隋齐王暕之子杨道政,及炀帝萧后,送于长安。突利可汗来降,颉利可汗仅以身遁。太宗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实古今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矣。”以功进封代国公。此后,颉利可汗大惧。四年,退保铁山,遣使入朝谢罪,请举国内附。又以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往迎颉利。颉利虽外请降,而心怀疑贰。诏遣鸿胪卿唐俭、摄户部尚书将军安修仁慰谕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宽,乃选精骑赍二十日粮,引兵自白道袭之。”公谨曰:“既许其降,诏使在彼,未宜讨击。”靖曰:“此兵机也,时不可失。”遂督军疾进。行至阴山,遇其斥候千余帐,皆俘以随军。颉利见使者甚悦,不虞官兵至也。靖前锋乘雾而行,去其牙帐七里,颉利始觉,列兵未及成阵,单马轻走,虏众因而溃散。斩万余级,杀其妻隋义成公主,俘男女十余万,斥土界自阴山至于大漠,遂灭其国。寻获颉利可汗于别部落,余众悉降。太宗大悦,顾谓侍臣曰:“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稽颡,耻其雪乎!”群臣皆称万岁。寻拜靖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赐实封五百户。又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征吐谷浑,大破其国。改封卫国公。及靖身亡,有诏许坟茔制度依汉卫、霍故事,筑阙象突厥内燕然山、吐谷浑内碛石二山,以旌殊绩。 (选自贞观政要)【注】名书竹帛:名留青史。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自锁上变,诣江都 诣:到b突厥诸部落俱走碛北 走:逃跑c深入虏庭,克复定襄 克:攻占d不虞官兵至也 虞:欺骗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b及炀帝萧后,送于长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乃选精骑赍二十日粮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太上皇以百姓之故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炀帝末年,李靖做马邑的郡丞,发现李渊有夺取天下的志向,便装成罪犯,打算趁机告发李渊。b由于道路阻塞,李靖滞留长安。高祖李渊攻克京城长安后,抓住了李靖,本想杀死他,但最后还是放了他。c贞观三年,李靖转任兵部尚书,兼任代州行军总管,率领军队平定襄城,大破突厥,擒获突利可汗,只有颉利可汗一个人逃跑了。d太宗因为高祖曾向颉利可汗称臣感到耻辱,励精图治,立志要消灭匈奴。最终凭借李靖等人的战功让匈奴俯首称臣,雪了前耻。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颉利虽外请降,而心怀疑贰。 (2)寻获颉利可汗于别部落,余众悉降。 答案:4.d(应为“料想”)5d(都是介词“因为” a。 连词,表转折 / 连词,表递进 b 。介词,“到”/ 介词 “比” c.代词“你”/副词 , 竟然)6c(突利可汗自己投降)7.翻译:(1)颉利可汗虽然在表面上请求投降,但是在内心怀有二心。(关键词:虽,外,内,贰,各1分,意思对得1分)(2)不久,在别的部落抓获颉利可汗,余下的部下全部投降。(关键词:寻 ,悉,状后句式1分,意思对2分)翻译:李靖,京兆三原人。大业末年,担任马邑郡丞。这时唐高祖在太原当留守,李靖观察唐高祖,知道他有谋取天下的志向,于是把自己捆锁起来准备向朝廷告发,将要前往讲都。走到长安,因道路不同而作罢。唐高祖攻克了京城,拘捕李靖将要处斩,李靖大叫说:“你起义兵,本来要为天下除暴乱,不打算成就大事,而因为个人怨恨斩杀一名壮士吗?”太宗又坚决为他求情,高祖于是赦免了他。武德中,因为平定萧铣、辅公祏有功,历任迁升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太宗继位后,召见并升任为刑部尚书。贞观二年,以本官审查核对中书令。三年,转任兵部尚书,为代州行军总管,进兵攻破突厥定襄城。突厥各部落都逃到碛北,在北部抓获隋齐王暕的儿子杨道政,以及隋炀帝的萧皇后,送到长安来。突利可汗来投降,而颉利可汗躲避起来了。太宗对他说:“以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也没避免向匈奴投降,但是也名传青史。而你只用了三千铁骑,深入匈奴中央,攻克收复定襄,在北方戎狄获得威望,这真是古今都没有过的,足以报复当年谓水那场战役的耻辱。”因为这个功劳晋升封爵为代国公。此后,颉利可汗十分害怕。四年,退守铁山,派遣使者向朝廷谢罪,请求举国依附投降。皇上又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前往迎接颉利,颉利虽然表面上要投降,而心里却疑惑不定。下令派遣鸿胪卿唐俭、摄户部尚书将军安修仁宽慰晓喻他,李靖对副将张公谨说:“使者到了他们那边,匈奴肯定会感到宽慰,应该带领精甲铁骑和二十天的粮食,率领士兵在白道偷袭他。”张公谨说:“既然已经同意人家投降,命令使者到那,不可以这样讨伐击败他们啊。”李靖说:“这个是时机啊,不能错过了时机。”于是催促军队迅速向前行进。军队到达了连阴山,遇到突厥巡逻兵一千多帐人马,全部俘虏并让他们随军队一起走。颉利见到使者十分高兴,没有发觉军队已经到达了。李靖前锋趁着云雾行进,离他的帐篷有七公里的时候,颉利才开始察觉,摆开军队还没成形,骑着一匹马就逃走了,其余的也纷纷溃败逃散。斩杀十万首级,杀了他妻子隋义成公主,俘虏男女十余万,开拓疆域从阴山北到大漠,于是灭掉了他的国家。获知颉利可汗在别的部落,其余的都投降了。太宗十分开心,对左右侍从的大臣说:“我听说君主忧虑,臣子就感觉受到侮辱,君主受到侮辱,臣子就应该自杀。以前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突厥每每骚扰我们,太上皇考虑到百姓的安危,向颉利俯首称臣,我一直是痛心疾首,立志要灭掉匈奴,坐不下,也吃不好。现在只是动用偏师,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单于屈膝下拜,终算雪了当年的耻辱啊!”群僚山呼万岁。晋升李靖为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赐实封五百户。又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征战吐谷浑,大破其国。改封卫国公。等到李靖去世了,下诏让他的坟墓制度按照西汉时期卫青,霍去病那样,建筑的宫阙象突厥内燕然山、吐谷浑内碛石二山,来表彰他的功绩。(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11分)早 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注】柳宗元21岁入仕,一生26年的仕宦生涯竟有16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8请简要分析并概括诗中刻画的早梅形象(6分)答: 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5分)答: 答案:8.一个“发”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高树,楚天,映衬了她的雅洁不凡;朔风,繁霜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不屈的品格。(每点2分)9.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销落而表达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答对两点给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共6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2)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3)固时俗之工巧兮, 。(屈原离骚)(4)翼若垂天之云, ,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5)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答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舞幽壑之潜蛟偭规矩而改错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砯崖转石万壑雷一尊还酹江月乙 选考题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题对应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题。免费的午餐刘心武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那是20世纪20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气数,竟每回都能高中。但是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一筹莫展。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纳学费。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款,毕业后尽早归还。谁能贷给他款呢?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在祖父所交往的伯叔辈中。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放榜录取,这令他万分兴奋,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是祖父对他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夙愿,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向自己的一位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并且从小看着他长大。父亲找到了那位名人,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该人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了很多同情的话。父亲听了非常感动,原来这位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来。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无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馆”,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天在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有的是社会活动家,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学者、教授。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但那位名人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众人心目中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来。 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也不禁神往。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那是交代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能要求他借给您钱呢?”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出呀?”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我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出于真心真意的!”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该你不欠你!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出来!”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下去。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祖父的朋友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又带父亲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但最终也没给予父亲想要的帮助。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b起初,“父亲”代人投考,并不是他自己不想上大学,而是他知道即使考了第一名,他也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只能把替别人考试作为谋生手段之一。c这篇小说以“免费午餐”作为题目,因为“免费午餐”既是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同时又是行文线索。d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这里表现了父亲淡淡的悔恨。e父亲给“我”讲他的故事的目的是希望“我”能成为像名流伯伯那样被别人求助的人,而不要成为向别人求助的人,即希望“我”成为一名成功人士。(2)请概括小说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该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6分) (4)小说中通过写“父亲”叙述自己的经历以及“父亲”与“我”的对话,能让你悟出哪些生活道理?(8分) 答案:11(1)bc(a.“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理解有误。 d.由“父亲”所说的“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可知“父亲”没有“悔恨”之意。 e.“父亲”的希望是“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5分)(2)主要内容:写了“父亲”的才能和年轻时求学的窘况,父亲年轻时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靠为别人投考谋生,因经济拮据,自己上大学的愿望无法实现。(2分)被协和医学院录取,准备向“祖父的老友”求助。(2分)作用:为下文享用“免费午餐”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2分)(共6分)(3) 天资聪颖,替别人考试,每次都能考中;性格坚强,祖父远行,后祖母对“父亲”很吝啬,但他毅然离开家庭,独自到社会上去闯荡;自尊心强,祖父的朋友对“父亲”说了一些理解的话,却通过接电话,带父亲和名流吃饭等做法委婉地拒绝了父亲,父亲也便没有提出自己的要求,明白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而不是依靠别人;善于自我剖析,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每个人在要付出代价时,往往下不了决心,这里又表现了“父亲”勇于自我剖析的可贵品格。(答出三点给6分)(4)我们对他人的真诚不可妄加揣度,对人家的帮助要知足,心存感激;不可过于祈求并依赖他人物资上的施予;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要靠自己挣;要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但不到万不得已,不付出相当代价,要让人家自己想办法安身立命。(一定要立足文本探究推理,每点2分,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一个永恒的教书匠季羡林晚近,季羡林先生的头衔,除了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通常还有一项“国学大师”。为此,有人在报上陈辞,认为“季羡林的专业是佛学和梵文研究,算不上国学大师”。有人又撰文反驳,认为“传统国学的许多重大领域季羡林都涉及到了,绝对称得上是国学大师”。2007年5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季老的专题,拿我作陪衬,其间就提到了这段公案,问我怎么看。卑之无甚高论,窃以为,这事不值得争辩,在东西融会、环球一村的21世纪的今天,国学大师也者,既不应是一味钻故纸堆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要我说,季羡林就是季羡林,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他的平凡,即如他所说,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他的大有人格魅力,就在于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这后八个字,是我自己加的,季先生生前若听到,一定不赞成。记得有一年,胡光利、梁志刚两位学兄出版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录,在前言中写上“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北大唯一终身教授”等词,季先生阅后,坚决要求删去。季先生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的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的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 2006年,第19届世界诗人大会在我国山东泰安召开,会上,季羡林、高占祥、李国彝三位被评为世界桂冠诗人。这又是一顶高帽。季先生在中学时,曾有“诗人”外号,说明他是喜欢诗的,是有这方面的素养的,但他一生发表之诗,据笔者所知,不会超过十首。季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谦是票友。以不到十首诗的数量,荣膺世界桂冠诗人称号,他老人家肯定会感到惶恐。我没有猜错,一次见面中,季先生说了创作经过。季先生讲:“原本是泰安地区来人,说请我写一首诗,关于泰山的。我自幼景仰泰山,至今初衷不改,兴致一上,就动笔了。7月29日(2005年),温总理来,来得特早,我桌上摊着稿纸,没有收拾。总理问我最近在写什么,我说在写关于泰山的诗,并且念了开头几句。以后新华社就作了报道。再以后,你们都知道了的,我季某人忽然就成了桂冠诗人。”说到这儿,季先生转为“难得糊涂”,他说:“桂冠诗人不是随便戴的哦,他们这么做,只能使我脸红。” 笔者觉得,仅就94岁的老人,依然拥有这般创作活力,泰山颂就值得一读;在这一点上,季先生完全用不着脸红。季先生写完搁下,但一直未定稿,他自觉不够完善,到了2008年12月21日,97岁了,又拿出来修改,在一处添了三行24字:“万木争高,万卉争艳。争而不斗,和谐自然。天人合一,宛然实现。”其他几处亦有修改。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泱泱中华,特点是人多,人多思想杂,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许多议论,是颇为滑稽的。譬如有人转给我一篇文章,是从网上下载的,讽刺季老是官迷,理由是从杨绛的我们仨推测,那个想当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而最终没有当成的,估计就是季羡林。嘻嘻,胡为乎来哉!熟悉季老的人都知道,他对官场,一向敬而远之,了无兴趣。证以笔者的目睹: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一天,有老友自城内来见季先生,落座,喝茶,老友说起近来见了哪些哪些高官,禁不住眉飞色舞,唾星四溅。季先生干坐一旁,默然无语,待老友走后,只幽幽地说了一句:“他还很得意。”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即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来说,倒的确有这么一回事:“文革”后,某要员曾建议季先生出任此职。季先生么,婉拒了。尔后,北大让他当副校长,他倒是痛快地应承。为此,有人曾当面讶怪:“为什么放着副部级的职位不要,却要这个副局级呢?”季先生说:“什么级别,我脑子里没想过这个!”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书匠。(节选自文汇报)(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季羡林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他一生发表的诗,虽然不超过十首,却又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b季羡林先生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这正是“国学大师”应有的魅力和境界。c94岁的季羡林老人创作了泰山颂,97岁时,又拿出来修改,表明季先生为了避免名不副实而坚持修改文稿,也说明“文章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出”。 d季先生拒绝出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而痛快地应承北大副校长一职。说明季先生贵有自知之明,与其力不从心,不如扬长避短。e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几处人们对季老先生的不一致的评价,然后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简要描述出来,虽未直接评论,但足以让读者了解季老先生的为人。(2)文中说:“季羡林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那么,他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3)文章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说说表明了季先生怎样的“心迹”。(6分) (4)对于季羡林究竟算不算“国学大师”,作者没有直接评论。你读了本文以后,如何评价季羡林先生呢?(8分)答案2(1)be(5分,对一项给3分。对两项得满分a项更主要的是“平凡”;c项非“为了避免名不副实而坚持修改文稿”,实为治学严谨;d项非“有自知之明”、“力不从心”,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书匠。)(2)(学识)学贯古今,知识渊博;(品质)诚实谦虚,严谨执着;超凡脱俗(答“清高”亦可),热爱教育。(6分。意思接近即可)(3),对官场,敬而远之,了无兴趣,清高脱俗;鄙视艳羡高官厚禄、投机钻营的人(或:鄙视那种爱慕虚荣之人);一心扑在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这显示了季先生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6分。意思接近即可,少一角度扣2分)(4),传统国学的重大领域季羡林先生都涉及到了,学识渊博;既不是一味钻故纸堆的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季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谦为票友。他是一位不可超越的“国学大师”。(8分,围绕以上几点展开即可,未结合文章内容,只是进行空洞评价,赋分减半)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b.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c.按照新课改的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d虽然,指责铁道部门,也是希望铁路运输改进,不过,与其求全责备铁道部,不如个个当诸葛亮,为铁路建设和铁路客运献计献策。答案:c.a栉风沐雨: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此处对象搞错。b。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工期与资源调配优化方案
- 航道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夜间照明调光控制技术方案
- 统筹城乡供水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新能源汽车电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宠物美容师职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员工物料需求计划编制试题及答案
- 医师心血管外科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处作业安全作业试题及答案
- 世界地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地理爱好者
- 建筑工程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模板
- 2025年吉安县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留置看护男勤务辅警2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7历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25年西学中培训结业考试卷(有答案)
- 黑素细胞基因编辑-洞察及研究
- 男衬衫领的缝制工艺
- GB/T 13173.2-2000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解读
- 水泥基自流平超平地面施工工艺课件
- 核辐射测量原理-课件6
- 工作年终总结精品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