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阅读量最小的一类题型,数列推理经常让很多考生觉得无从下手,因为每一道题的信息量都非常少。尽管在公务员考试中可能出现的数列类型相对固定,只要按部就班的对各类数列的可能的性质进行推算,绝大多数的题目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但这往往耗时较长或者需要考生具备比较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在考场上,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只有不到一分钟,而若每一道题都按部就班的计算,时间是不容许的。那么,有没有可能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迅速准确的锁定正确答案,既省时又省力呢?答案是:有的。请先看以下两道例题: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41题2,12,36,80,()A.100B.125 C.150D.175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因为前后项两两做差后得到的二级数列是10,24,44,70;再次做差得到的三级数列是14,20,26的等差数列,即原数列是三级等差数列。这当然是最基础的解法,计算起来也不会出现错误,但耗时较长。而且由于题干中给出的已知项只有四项,因此需要将选项依次代入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计算能力不是太强或者不太熟练的考生,可能需要花费一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把本题解出。实际上,这道题在考场上完全可以用三秒钟的时间解决,请看:首先,该数列所有给出的已知项都是偶数,因此空缺的一项也应是一个偶数,可以排除B、D选项;其次,该数列的已知项在依次增大并且越增越快,可以排除A选项,正确答案只能是C,和按部就班计算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事实上,我们在排除选项的时候只应用到了数列的两个基本性质。第一,奇偶性。具备奇偶性质的数列无外乎只有三种情况,全是奇数、全是偶数、奇偶交错。当给出的已知项符合其中任一种规律的时候,未知项应该也符合该变化规律。第二,增减性。单调变化的数列,其增减性可能有四种情况:单调递增且越增越快、单调递增且越增越慢、单调递减且越减越慢、单调递减且越减越快。如果用比较直观的图形来表示的话,增减性的变化,就是如下所示的几种情形:如果给出的一个数列所给的已知项符合这四种变化规律之一的话,那么单调性往往可以用来排除错误选项或者锁定正确答案。200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43题6,18,()78,126A.40B.42 C.44D.46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因为将各选项分别代入后对前后项依次做差,只有B选项能够得到一个二级等差数列12,24,36,48。但如果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所给的已知项全部都可以被6整除,那么所求的项应该也能被6整除,符合条件的只有B选项,与运算得到的结果完全相符合。这里我们使用了数列的第三个基本性质,整除性。通常来说,如果一个数列中的已知项都能被某个数整除,那么所求的未知项应该具有同样的整除性质。特别是能被6整除的性质,在公务员考试中曾经多次考查,比如200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第42题:6,24,60,132,()A.140 B.210 C.212 D.276本题应用整除性虽然不能直接得到正确答案,因为B项210和D项276都能够被6整除,但至少起到了简化题目的作用,将答案由四选一变成了二选一,而在B、D的取舍中,只需要简单将任意一个选项代入就可以了。奇偶性、增减性、整除性这三大基本性质,可以说是数列推理中屡试不爽的三道“黄金法则”。如能运用得法,在考场上绝对可以获益良多。虽然这三大性质不一定在任何一个数列中都能够完全得到体现,但在这么多年的公务员考试中,仅仅应用这三大性质就可以解决的数列推理题目数不胜数,甚至不乏用正常途径难以解决的一些偏题、怪题。在2005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曾经出现过一道“没人性”的数列推理,是当年国家二卷的29题,题目如下:1,0,1,2,()A.8B.9C.4 D.3如果本题抛开选项,只看题干的话,相信99.99%的人第一反应下一项应该是3,或者可以负责任的说,这就应该是思维正常人的第一反应。但四个备选答案看来看去,就是不见3的影子。用小沈阳的话来说就是,3 “可以有”,但这个“真没有”。以至于当年在考场上,很多考生都在怀疑是否印刷出了问题,将D项少印了一个负号。事实上本题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印刷错误,而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9,运算规律如下:0=131;1=031;2=131因此所求项应该是231=9。也就是说,这道题并不像表面上第一眼看去那样是一个递减的等差数列,其骨子里是一个单项之间的递推数列,出题人能够在1,0,1,2这四个数之间想到这样一种规律,不得不说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思考范畴。对于这道题,专家有两句话的评价:第一,如果任何一个考生在考场上做这道题的时候,第一反应空缺项应该是3,那这个考生的智商没有任何问题,完全是正常人。第二,如果有一个考生在考场上能够第一反应正确答案是9,这名考生已经非常接近出题人的“超人”水平了,把这种人录取为国家机关公务员很可怕。也就是说,这道题已经不仅仅是用“变态”两个字足以形容的题目了,真正能在考场上发现其运算规律的考生寥寥无几。但是,即便不能发现正确的规律,要得到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却并不困难,请看:题目中所给的已知项呈奇偶数交错排列,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因此空缺项应该是一个奇数,排除A、C;又因为已知项在依次递减,排除D,正确答案只可能是9,至于为什么是9,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们毫不关心。也就是说,尽管有些题目在命题人的本意那里是比较古怪甚至很难的运算关系,但由于所有的题目都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那么未必需要完美的推出正确的运算关系才能够解题。也正是因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全部都是客观题的这一特点,我们才有了多种多样的技巧化繁为简,巧解巧算。在这里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应用奇偶性、增减性、整除性这三大性质,虽然可以将题目难度大大降低,准确度也很高,但也并非绝对不会出任何差错。目前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这三大性质还从未有过“失手”,没有数列推理的题目与之相抵触,但在地方考试中,曾经出现过极个别不符合的特例。比如2008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B卷34题:8,12,(),34,50,68A.16B.20C.21D.28本题便不符合奇偶性的规律,正确答案是唯一的奇数21,其运算规律是三级等差数列,二级数列为4,9,13,16,18,三级数列为5,4,3,2。再比如2006年6月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第3题:1269,999,900,330,()A.190 B.270 C.299 D.1900这道题既不符合增减性也不符合整除性,尽管只有B选项能被3整除,具备整除性的特征,但正确答案却是D,运算规律为1269=999+900(3/10);999=900+330(3/10);900=330+1900(3/10)有的考生可能会产生小小的疑问,既然已经出现了特例,这三大性质在考场上还能不能用来解题呢?当然可以,而且要放心大胆的应用。专家在对多个省份多个年度的大量试题进行总结后发现,虽然在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曾经出现过不符合三大性质的数列推理题目,但这类题目寥寥无几,占不到总数的1%,尤其是不符合整除性的特例,迄今为止仅在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一次,是唯一的例外。而且根据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试题的命制趋势来看,这种题目重复考查的可能性极小,几乎不会再以后的考试中再出现,而符合奇偶性、增减性、整除性的题目永远是数列推理的常规形态,是命题的重心所在。因此对于这三大性质,不仅要懂,还要会用,更要敢于去用,当考生能将这三大性质应用得心应手的时候,就可以算是接近数量关系“不用算”的最高境界了。数字推理虽然占得分值不高,但弃之可惜,下面简要介绍下数字推理的一些技巧。数字推理主要考察数字之间的关系。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等差数列2.等比数列3.次方数列4.质数列 、合数列5.分数数列6.九宫格7.有关数字特性的数列。我们得熟悉那些常见的数列,如连续的自然数列,连续的奇偶数列,质数列,合数列,阶乘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等。对这些常见数列有了解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求解:面对数列题,先不要动笔,且看数列的构成趋势,是逐渐增大、忽大忽小、规律增大后突增等,数列是小数字还是大数字,里面是否有常见的数字,比如 27 ,64放在一起就考虑立方,4 ,9放在一起就考虑平方等。根据这些寻求最有效率的解法。(1)逐渐增大,增幅平稳。考虑作差。(2)逐渐增大后突增。考虑作差等比 、次方或者相邻项的关系。如果是相邻项的关系,可以从数字较小的几项推。(3)忽大忽小。考虑次方的变式。次方的变式,里面有几个大数字 64 ,32, 27,243,81等。找跟次方相近的数字,通过2-3项确定数列的规律。(4)数字特性。分为几种:自残 、尾数 、首数、余数。自残:数列的数字都很大,且不是单调数列,那么考虑自残。如:1526,4769,2154,5397A2317B1545C1469 D5213【解析】数字位数较多的,一般考察数字的特性。这个考察 数字的首尾和与中间和相等。选C。1263 ,1305 ,2484 ,2547 ,()原创A. 1284 B.5678C.3256D.2892【解析】考察数字特性。 自残作比,比值为2。选A。324 ,333 ,342 ,351,360 ,() 原创A.356B.358C.354D.369【解析】考察数字自残, 自残相加。选D。(5)看不出思路的数列,选择作差。如果还不行的话,就按数列的趋势蒙吧o()o下面是一些真题,对应着考题要点,大家可以参考着上述方法看下。10年国考数推5题11,6,20,56,144,()A256 B312C352 D384【解析】考察数列相邻项关系。 b-a)*4=c选C21,2,6,15,40,104,()A185 B225C273 D329【解析】作差,1 、4 、9 、25、64 、169 。裴波纳契数列的平方变式。即1 、2 、3 、5 、8 、13的平方。选C。33,2,11,14,(),34A18B21C24D27【解析】平方数列的变式。1 、2 、3 、4 、5 、6的平方+-2,答案为52+2=27选D。42,3,7,16,65,321,()A4542B4544C4546D4548【解析】考察相邻项的关系。a2+b=c看尾数,选C。51,1/2 ,6/11 ,17/29 ,23/38 ,()A28/45 B31/47 C117/191 D122/199 【解析】考察相邻项的关系。通分 1/1 2/4 6/11 17/29 46/76 122/199第一项的分子分母相加=第二项的分子,第二项的分子+第一项的分母+1=第二项的分母。 选D。10年国考数推偏向相邻项的关系,其中1 、4 、5直接考察相邻项的关系,2题考察作差,3题考察平方变式。09年重庆、福建、辽宁、海南四省联考数推5题62 ,3/2 ,10/9,7/8 ,18/25 ,()A .5/14B. 11/18C. 13/27D. 26/49 【解析】考察平方数列和等差数列。 分母中有 9 、25 ,推测分母为平方数列。2/1 , 6/4 ,10/9 ,14/16 ,18/25 ,22/36分子等差,分母平方数列。选B。 7. 2 ,4 , 6 , 9 , 13 , 19 ,() A .28B 29C 30D 31【解析】作差 2 ,2 ,3 ,4 ,6 ,9011 2 3 选A。8. -2, ,1/2 , 4 , 2 , 16 ,() A 32B 64C 128D 256【解析】考察两项关系。 ba=c 。选D。 9. 21 ,28 ,33 ,42 ,43 ,60 ,()A 45B 56C 75D 92 【解析】考察等比数列。作差 7 ,5 ,9 ,1 ,17 -15-24 -816 -32 选A。10. 1 , 3 , 0 , 6 , 10 , 9 ,() A 13B 14C 15D 17 【解析】考察平方数列。 a+b+c=4 ,9 ,16 ,25 ,36选D。重庆等4省联考题,偏向考察平方数列。 6 、8 、10考察平方数列,7 、9作差可解。浙江10年省考10题11. 204 ,180 ,12 ,84 ,-36 ,()A60 B24C10D8【解析】考察相邻项关系。数列忽升忽降,不是次方变式就是相邻项关系。(b-a)/2=c1252 ,-56 ,-92 ,-104 ,()A-100B-107 C-108 D-112【解析】考察等比数列。作差为 -108 ,-36 ,-12 ,-4选C。13 . 2 ,5 ,14 ,29 ,86 ,()A159B162C169D173【解析】考察相邻项关系。2*2+1=55*3-1=1414*2+1=2929*3-1=8686*2+1=173选D。14. 82 ,98 ,102 ,118 ,62 ,138 ,()A68B76 C78D82【解析】考察相邻项关系。相加为 180200 220 180 200 220选D。15. -344 ,17 ,-2 ,5 ,() ,65A86 B124 C162D227【解析】考察次方变式。-73-1-42+1-13-122+153-1=12482+1选B。16. 12 ,-4 ,8 ,-32 ,-24 ,768、()A432B516 C744D-1268【解析】考察相邻项关系。12-4=8-4*8=-328-32=-24-32*-24=768-24+768=744选C。17. 5 ,3 ,7/3 ,2 ,9/5 ,5/3、()A13/8 B11/7C7/5D1【解析】考察等差数列。 分母,根据7/3 ,2 ,9/5可以猜测是 1,2,3,4,5,6,7。代入验证,分子分母均为连续自然数。选B。18. 6 ,7 ,18 ,23 ,38 ,()A47B53 C62 D76【解析】考察平方数列的变式。 2 ,3 ,4 ,5 ,6 ,7的平方+-2选A。19. 2 ,3 ,7 ,25 ,121 ,()A545 B619 C721D825color=#000000【解析】阶乘数列+1选C。/color20. 12 ,16 ,22 ,30 ,39 ,49 ,( )A.60 B.61C.62D.63【解析】考察合数列。作差合数列。选B。10浙江重点考察相邻项关系,1 、3、 4 、6直接考察相邻项关系,其他题涉及了次方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10年广东行测数推4题211/8,1/6, 9/22,27/40 ,( )A27/16B27/14 C81/40D81/44【解析】考察分数数列。分子等比,规律较为明显。分母是 8 ,18 ,22 ,40 ,() 平方数列的变式。3 ,4 ,5 ,6 ,7 的平方-1 ,+2,-3 ,+4 ,-5所以分母是 49-5=44 。选D。223,4,12,18,44,( )A44B56 C78D79【解析】考察相邻项关系。3*2-2=44*2+4=1212*2-6=1818*2+8=4444*2-10=78选C。234,5,15,6,7,35,8,9,( )A27 B15 C72D63【解析】考察相邻项的关系。三个一组。a-1)*b=c选D。241526,4769,2154,5397A2317B1545C1469 D5213【解析】数字位数较多的,一般考察数字的特性。这个考察 数字的首尾和与中间和相等。选C。10年广东数推考点比较多,考察了相邻项关系,次方变式,数字特性等。较其他省难一些。下面是几道考察相邻项关系的题27. 66,39 ,20 ,5 ,2 ,()原创A.12B.1C.3D.5【解析】考察次方数列和相邻项关系。三项和为 立方数列。a+b+c=125 、64 、27 、8选B。28. 13 ,2 ,15 ,30 ,60 ,()原创A. 119 B.120C.130D.140【解析】考察相邻项关系。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几项的N项和。()=60+30+15+2+13=120选B。29. -1 ,2 ,5 ,26 ,()原创A.677B.585C.432 D.422【解析】考察相邻项关系。a2+1=b选A。30. 2 ,3 ,10 ,39 ,()原创A.190 B.196C.194D.200【解析】考察相邻项关系。倍数关系与自然数列的变式。2*2-1=33*3+1=1010*4-1=3939*5+1=196选B。31. -2 ,-1 ,2 ,5 ,14 ,()原创A.57B.48 C.36D.53【解析】考察相邻项关系。a2+2b=c选D。几道有关次方变式的题32. -12 ,-18 ,-8 ,0 ,0 ,()原创A.8 B.27 C.1D.2【解析】考察次方变式。两个0,考虑自然数列跟次方数列相乘。-3*41=-12-2*32=-18-1*23=-80*14=01*05=02*-16=2选D。33. -31 ,3 ,3 ,5 ,7 ,()原创A.9B.7 C .28 D.4【解析】考察次方变式。-25+1=-31-14+2=303+3=312+4=521+5=730+6=7选B。34. 113 ,129 ,157 ,221 ,()原创A.393B.423C.432D.383【解析】考察次方与自然数列的变式。110+3=113120+9=129130+27=157140+81=221150+243=393选A其他类型的数列35. 3 ,6 ,10 ,14 ,20 ,()原创A. 22B .24C.26D.27【解析】考察质数列与奇数列2+1=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桂林市机电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岗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咖啡民宿结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广告联盟与收益分成模式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品易购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豆腐制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甘肃省酒泉老年大学招聘教师试题(含答案)
- 社交电商用户忠诚度提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自动化库存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锅炉检验员资格考试试卷:锅炉检验员考试模拟试题与解析
- 淋巴瘤健康教育课件
- 煤灰管道清理方案(3篇)
- 2025年河北大学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79)
- 安保技能活动方案
- 物资部档案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烟花爆竹市场竞争动态分析及前景销售格局研究报告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全国一卷)(有解析)
- 比亚迪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 公司监控视频管理制度
- 交通事故护工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