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5,太阳是大家的.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5,太阳是大家的.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5,太阳是大家的.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5,太阳是大家的.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5,太阳是大家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教师何飞燕编号YW-03课题25 太阳是大家的 上课教师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难点:是理解诗歌的含义。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任务: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词。 导学过程课前批注激情导入 1、你们看,这是谁?(出示“太阳”图) 2、是啊,今天太阳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咱们也热情地和太阳打声招呼吧!3、有人说太阳是个神奇的魔术师,也有人说太阳是个技艺高超的画家,还有人说太阳是个辛勤的园丁。在诗人的眼中,太阳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关于太阳的诗歌。题目就是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会认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民主导学任务: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任务呈现:请你们仔细把课文读两遍:第一遍要把字音读准;第二遍争取把句子都读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开始读吧。 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展示交流:一、 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朗读诗歌,老师相机纠正读音。 2、小组朗读。3、男女对读。二、 检查字词认读情况、2、出示生字课件,学生认读。彤 霞 陪 趁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记忆生字。 (1)指导书写。 “彤”字左半边不要多写一点。 “霞”字为上下结构,上边是“雨”,下边是“叚”。学生认真书写。 (2)学生交流、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3)认读词语。红彤彤 晚霞 陪着浪花 睡觉 睡梦趁着 戏水3、学生说说对词语的理解。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在诗歌每一节的前面标上序号。2、标出诗歌的最后一个字的音节,看看它们的韵母有什么特点。(押了韵,读起来上口,有节奏感)3、指导朗读。(1)投影出示朗读节奏,学生跟着节奏试读。(2)教师范读。(3)领读。(4)全班齐读,要读出感情来。检测导结一、目标检测完成大小练习册字词部分。结果反馈:指名汇报,集体交流。3、 反思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太阳是大家的,这里的“大家”指的是鲜花、小树、小朋友,还有很多很多,下节课,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到了别的国家做了哪些好事板书设计 太阳是大家的tng xia pei chen彤 霞 陪 趁练习和作业课时第二课时学习任务 任务:感悟诗歌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导学过程课前批注激情导入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25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品读这首儿童诗板书课题“太阳是大家的”,指导重读“大家”。2、听写本课词语,听写完之后学生对照大屏幕修改。二、明确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民主导学任务:感悟诗歌内容,从中受到教育任务呈现:古人云:诗即是画。一首优美的诗歌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所以我们要一边读一边想画面,把看到画面后产生的情感融入到你的语言中,你一定会有新的读书收获。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课文学教民主导学 展示交流: (一)学习第一小节1、敢挑战的孩子勇敢的站起来朗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谁读的最好?认真想,你都看到了什么画面?(听学生朗读)2.指名读(读得怎样谁来说说?)3.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是个好习惯,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画面了吗?(1)预设:生:我仿佛看到了白云。(师:把这句话说的更具体,更生动些。生:我在蓝蓝的天上看到了朵朵白云。师:你说的真好!)生:我仿佛看到了晚霞。(2)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多美的景色呀!(点击图片“朵朵白云”)夕阳西下,太阳让白云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看!(点击出图“红彤彤的晚霞)白云变成了?(3)你们现在知道“红彤彤”是什么意思了吗?是呀!白云和晚霞各有各的美,谁能美美的把诗句读一遍?(出示第一小节)(读得怎样?)(4)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你不想驻足欣赏这美景吗?所以“朵朵白云”应该读得慢一些。那晚霞是因为红才美丽,所以“红彤彤”应重读。你再试试。(5)有进步!就像他这样,让我们一齐美美的读读第一小节。4.原来美丽的图画就是优美的诗句,优美的诗句也能变成美丽的图画,让我们把这一切美好都记在脑海中吧,试着背背第一小节。(二)学习第二小节1.太阳不仅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还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关怀,看它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请同学们自由的读第二小节,用笔画一画。2.生自由读文3.师:太阳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聪明的孩子谁来说说?(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洒-鲜花,拔-小树,陪-小朋友)4.师:你认为这一段哪个字或哪个词用得好?5.师:太阳把金光往鲜花上洒,“洒”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可以用哪个词代替?(照、射)为什么用洒?(均匀,轻)是啊,多么温柔、细心的太阳,正是有了它的普照,每朵鲜花才开得这么艳丽。6.她还把小树往高处拔呢,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个拔的?是不是太阳拉着小树让它长高。(是指太阳给小树输送营养,让它快快长大)7.最有意思的就是太阳陪着咱们玩了,谁去过海边?你去海边都干什么?那让我们看看小朋友们在海边一般会做什么?”(播放图片)8.那你(他们)当时的情一定很高兴、快乐吧?那你就把这种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吧?9.指名读。10.指导朗读:你高兴时有什么样的表情?(面带笑容地读)11.师:你们喜欢这样的太阳吗?那就把你对太阳的喜爱这情表达出来吧!和同桌比比,看谁能读出对太阳的喜爱之情?(自由练读)12.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来比比?13.师:同学们,注意到了吗这里有一个标点符号,你们还认识吗? “省略号”在这表示什么?(太阳还做了很多好事)聪明的你们想一想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出示相关句式:“她把:-”让我们也当回小诗人,像书上那样用优美的诗句来表扬表扬它做的好事吧)14.学生练写并交流。15.为我们班的小诗人鼓掌。(她把温暖的阳光送到世界各地。太阳让春天变得更加灿烂美丽!她让柳树长出漂亮的绿头发,她让小草更绿了,她让小树更挺拔了,她让森林更加茂盛了,她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16.太阳做的好事真不少,我们把太阳做的好事也记一记吧!试着背背第二小节三、学习三、四节情感体验,深化主题。1.太阳陪我们一天了,要走了,你舍的吗?生:舍不得。2.那就我们去送送它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三节,把你的舍不得读出来哟!(生自由朗读)3.太阳就要从西山落了!它要去哪儿?生齐答:它要趁人们睡觉的时候,走向另外的国家。4.人们睡觉了,此时,应怎样读?(指导朗读)生:轻轻地,悄悄地。5.说的真好,让我们再来一遍。(及时评价:这时读得很好。)太阳要走了,她去哪里?去干什么呢?生:去别的国家,那里也有小朋友、小树、鲜花。6.让我们分角色来读读第四节。思考:那里的小朋友、鲜花等太阳干什么了?生:他们也需要太阳呀,希望太阳陪他们,照耀他们7.他们也渴望太阳把金光往鲜花上洒,把小树往高处拔,陪小朋友玩耍 太阳不仅帮了我们国家的小树,还帮了别的国家的小树它使属于全世界的,太阳是大家的。检测导结目标检测:完成大小练习册 二、结果反馈: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指名汇报,集体评正。三、反思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得?板书设计太阳是大家的鲜花 洒小树 拔小朋友们 陪 看练习和作业1.摘抄优美的诗句。2.我想把这首诗画出来。3.课外找一些有关的诗歌来读读教学反思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教师何飞燕编号YW-03课题26 一面五星红旗上课教师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认识“摊、奈、凝、竖、拇”5个生字,会写“窄、脖、段”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假日、防止、脖子、漆黑”等词语。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外在动作中读懂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感受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1、从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中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2、体会“我”对祖国的尊重和热爱,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受到情感地熏陶和感染,从而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 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任务 任务: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导学过程课前批注激情导入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许多地方都有它高高飘扬的身影。你们看(配乐出示不同五星红旗的画面) 2、刚才同学们已经看到了那么多的五星红旗(板书:五星红旗)面对五星红旗,你想说些什么?(指名回答) 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留学生,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个关于五星红旗的感人故事。(补充板书:一面五星红旗)齐读课题。二、明确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提高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层次。民主导学任务:学习本课的生字、了解课文内容。任务呈现: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词,轮流读课文。自主学习: 学生按要求自学。展示交流:(1)认读字词,理解词语。多音字词组。假日漂流背包系在筏子旗杆处境冲洗冲我竖起大拇指四字词语。顺流而下无影无踪荒无人烟趔趔趄趄双手一摊一脸无奈(2)交流:文中的“我”选择了什么?(五星红旗)(3)、默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读课文,理清脉络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08页,轻声地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自读课文)2、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引导:要把这样长的课文概括好,这是一种本领。现在老师教你们用一两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屏幕上的提示,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回答)5、师:你真能干,这么快就学会了这种方法,别的同学也学着他的样子自己说说。(出示概括好的内容)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能找出这三部分内容的相应自然段吗?(1-3,4-10,11-12)6、老师想请三位同学来读这三大段,别的同学仔细听。7、指生读1-3自然段,正音:背包系(这儿有两个多音字你读得很准,带我们大家一起读读)指生读4-10自然段,正音:犹豫凝视趔趔趄趄(这儿有几个难读的词)指生读11-12自然段。检测导结一、目标检测出示相关课件进行检测二、结果反馈:学生汇报,集体订正。三、反思总结:学生总结自己在这一节课学习中的收获和方法。板书设计26、一面五星红旗 假日 背包 防止 脖子 漆黑 壮胆练习和作业1、课堂作业: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课后作业:小练习册相关内容。课时第二课时学习任务任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感受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导学过程课前批注激情导入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词,认读。 2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过渡:老板前后态度有这样大的转变,与“一面五星红旗”有直接关系,所以以此为题二、明确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提高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层次。民主导学任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感受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任务呈现:小声读课文,说说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自主学习: 学生按要求自学。展示交流:细读课文,互动探究1、体会我遇到意外后处境的艰难,做好情感的铺垫。(1)从屏幕上的课文内容切入:在国外的这次漂流旅行中,我不幸遇到了意外,当时我面临着怎样的处境,默读课文1-3自然段,用一个词概括地说说当时我的处境。(困难、危险、艰难)(2)说的真好,谁能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我当时处境艰难的句子?(生找读句子)师:你能用朗读来表示我当时处境的艰难吗?(生再读)师评:从你们的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伤痕累累、身无分文,又累又饿的“我”!(3)(出示第3自然段)让我们从读中去体会我当时艰难的处境,一起读这段话!(4)这时候,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食物、休息)2、体会我的爱国情愫。(1)师过渡:是的,而当我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来到一家面包店,老板提出让我用五星红旗换面包时,我却拒绝了。(出示4-10自然段)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从中你体会到我对五星红旗怎样的情感?(指名回答)(2)师:是的,一种深厚的情感!自己细细默读课文4-10自然段,划出表现我对五星红旗深厚情感的句子,和你的同桌交流读读。(3)交流:谁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随机出示句子)a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师:你从哪些词语读懂了我对五星红旗深厚的情感?(“犹豫”、“慢慢解下来,再展开”、“依然”)师:你从“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个细微的动作读懂了什么?(舍不得解下五星红旗)是啊,难怪我的动作是如此的小心翼翼!引生读“慢慢解下来,再展开”。师:为什么我对五星红旗有如此的眷恋?你能联系前文1-3自然段说说吗?(五星红旗从漂流一开始就陪着我,就是遇到危险我也把它系在脖子上,它伴着我经历了困难和险境,我不愿离开它。)师:是的,五星红旗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不管河水怎么冲洗,这面五星红旗在我眼中,引生读“依然是那么鲜艳”。师:把你的理解融入你的朗读,谁来读?(指名读,师点评)一起读这段话!b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师:你从这句话中哪些词体会到我对五星红旗深厚的情感?(“愣”、“久久地凝视”)师:你能给凝视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吗?(看、注视)怎样的看才可以说凝视呢?(一动不动地看、聚精会神地看、全神贯注地看)对,那是一种饱含深情的看!不是只看一会儿,而是,引生读“久久地凝视”师:这时,我在想什么?(该不该拿五星红旗去换面包?)这是我面临的选择,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写写当时我心里所想的话吗?(出示提示)我愣了一下,心里想:一块面包( ),但是五星红旗( ),我( )交流:指生读自己写的话,师评:这些都是倾注着深厚情感的话,我们不仅要写得好,还要读得好,你能用心再读一读吗?谁也来读读自己写的话(指生读,师评:你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你用自己写的话表达了文中“我”的心声!)师:从你们的字里行间,老师看到了“我”对五星红旗深厚的情感。是啊,这面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它伴着我经历了困难和险境,已经与我融为一体,可以说是我的患难之交,我舍不得拿它去换面包呀!谁来读这句话?(指名读,师评)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读这句话!C.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师:自己再细细读读这段话,想想哪些词语让你特别感动?为什么?(吃力地、趔趔趄趄、摔倒在地上)师:这是我在拿生命作为代价啊!老师想读读这段话(范读)谁也想读?(指名读)男生一起读,女生也来!(男女生分别读)总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了祖国的严,我们应该从小热爱五星红旗,热爱自己的祖国。检测导结一、目标检测:完成大小练习册 二、结果反馈: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指名汇报,集体评正。三、反思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得?板书设计、一面五星红旗出发遇险抉择举国旗系国旗选国旗练习和作业 1、课堂作业: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课后作业:小练习册相关内教学反思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教师何飞燕编号YW-03课题27 买木雕的少年上课教师教学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重点难点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任务任务: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词。 导学过程课前批注激情导入一 激情导入在遥远的非洲有一个世界著名的大瀑布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那里的景色十分壮丽,让人流连忘返。那儿还有许多雕刻精美的木雕,也同样让人爱不释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非洲,去认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二、明确目标1、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民主导学任务: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任务呈现:1、自读课文,划出文中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2、说说文章说了一件什么事?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展示交流: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开火车认读,同桌互读互评。(1)出示四字词语:名不虚传游人如织清晰可辨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栩栩如生一模一样 爱不释手(2)帮助理解:第一行:A.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举世闻名,现在作者身临其境,觉得它跟传说中一样美,所以说“名不虚传”也可以说“名副其实”,如果一个地方名气很大可是你看了却很失望,你就会说“哎呀,徒有虚名!”你看,找近义词和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B.“游人如织”的“织”是什么意思?在电影电视上看过古人织布时梭子来来去去的样子吗?游人像织布的梭子来来去去,就是比喻(游人多)。像“游人如织”这样带有比喻的成语在我们汉语里很多。你能说一说吗?(骨瘦如柴冷若冰霜繁花似锦胆小如鼠光阴似箭面如土色)第二行:A.这四个词课文里都是形容什么的呀?哪些词说明了木雕式样多?哪个词说明木雕设计巧妙?哪个词形容木雕雕得跟真的一样?B.齐读第二行词语。第三行:“释”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放下。那么“爱不释手”的意思就是“喜爱得舍不得把他放下”4.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学生观察识记,集体点拨。“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3)师范写,学生书写练习。(4)作业展示评议。三、再读课文,理清梗概。1.师:课文中有谁?(少年、“我”)卖木雕的少年和“我”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我在非洲南部旅游时,对(栩栩如生的木雕象墩)爱不释手,但由于(行李太重)而放弃(感到遗憾)。后来(卖木雕的少年送了我一个木雕小象),让我很感动。3.课文围绕木雕写了几件事?(以填空的形式,理清文章思路。)检测导结一、目标检测完成大小练习册字词部分。二、结果反馈:指名汇报,集体交流。三、反思总结:把你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的收获总结一下吧!板书设计 27 买木雕的少年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练习和作业课时第二课时学习任务任务: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导学过程课前批注激情导入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卖木雕的少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呢?1.复习词语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清晰可辨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五官端正语无伦次3.课文围绕木雕写了几件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二、明确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民主导学任务: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任务呈现: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自主学习: 学生按要求自学。展示交流:课件出示:大瀑布真是( 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1)从这段描写,你体会到什么?(1、作者被美丽的瀑布吸引。2、作者很喜欢木雕,作者想购买木雕 。)(2)你是从那些词语体会到的?体会作者如何被精美的木雕吸引,激发了她购买的欲望。(3)指名带感情朗读,体会作者被吸引的程度之深。2.学习放弃买木雕的部分。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作者强大的购买欲望,“我”为什么选择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自由朗读第五至第九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体会。(1)因为我考虑行李超重,不能带这么重的象墩,所以只得选择放弃,我的心里变化:从爱不释手犹豫语无伦次遗憾。点拨: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作者很遗憾?(“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面对孩子的诚恳相劝,作者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而且这个象墩自己爱不释手,使她很遗憾。)(2)面对作者不同的心态,黑人少年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画一画写黑人少年言行的语句,然后口头完成下面的练习。A.出示句子:当时,少年说:“买一个吧!”当时,少年走到我眼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当时,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您是中国人吧?”当时,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B.指名学生完成上面的语言训练,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认真读书、说准、说好。C.通过对男孩的言行的描写,你读一读,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点拨:a.这个男孩很善良,开始“买一个吧!”表现出不仅是推销,还有一层是把纪念品带回欣赏,到后来男孩的猜测“您是中国人吧?”能看出男孩对中国人的尊敬。b.这个男孩有些遗憾是希望我能带走这件纪念品,不要带着遗憾回国。c.从“您”字可以看出男孩很有礼貌。)(这里学生可能产生疑问:那个男孩为什么能猜出作者是中国人呢?为什么知道我是中国人眼里就流露出遗憾的神情?如果学生读不出为什么遗憾,也读不出尊重?老师可这样引导,从课文中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下面在请同学们看一份资料,然后和课文联系起来再想一想,看我们会有什么新收获。展示图片并讲述。3.谈谈新收获。这个男孩不仅善良,开始“买一个吧!”表现出不仅是推销,还有一层是把纪念品带回欣赏,到后来男孩的猜测“您是中国人吧?”能看出男孩对中国人的尊敬。这个男孩有些遗憾是希望我能带走这件纪念品,不要带着遗憾回国。表现出非洲男孩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正是由于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友谊,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内心深处感谢中国人民给予的无私的援助。)下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感受作者与少年不同的内心变化。那么在“我”离开少年时,少年又会想些什么?三、品读“送木雕”部分,想象买木雕少年是怎么做的1.“我”带着遗憾离开买木雕的摊点。到了晚上,在宾馆外的小树林里却与那位少年又相遇了,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轻轻读读课文1015段,看看那些内容最让你感动?2全班交流。学生分别说出,读出令自己感动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1)男孩在傍晚来等“我”,并交给“我”一个沉甸甸的小象墩。这个木雕象墩与白天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说明少年特意为作者雕刻的易于携带的同样的小象墩,体会少年的质朴和他对中国人好感。(2)我从“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和后来送给我的那个小象墩。我很感动。我觉得少年为送给我这个一模一样的象墩,白天一定费了很长时间才雕好的。我被少年的善良和他的美好心灵感动了。(3)我读了“我”要给他钱时,他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很感动,因为男孩把中国人看成自己的朋友,更希望我不要带着遗憾回国,展现了非洲少年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他的美好心灵。(4)读第13段,我体会到因为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使得非洲儿童和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对中国人有好感,把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看成朋友。(5)我读了这一段,我想中国人民的援助,一定使得非洲的人民非常喜欢和感谢中国人民,所以他们喜欢学中国话。(6)我想中国的建筑工人,中国的医疗队,中 国的老师为非洲孩子上课的事实,一定使非洲少年非常熟悉中国人,所以他们学会了说中国话。4.指导朗读。检测导结一、目标检测:完成大小练习册 二、结果反馈: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指名汇报,集体评正。三、反思总结:很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见过这位少年,但是只要看到这个木雕小象墩,我就会想起他的话:中国人是我们都朋友。是呀,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非洲人都会铭记这五个字:我们是朋友板书设计27买木雕的少年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放弃木雕友好情谊,美好心灵。 赠送木雕练习和作业1、课堂作业: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课后作业:小练习册相关内教学反思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教师何飞燕编号YW-03课题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上课教师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情操,为我国救援队的出色表现而自豪。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关心、帮助弱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情操,为我国救援队的出色表现而自豪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一课时学习任务任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情操,为我国救援队的出色表现而自豪。导学过程课前批注激情导入一导入新课师: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一个组织,你知道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组织吗?师:那么,这支队伍怎么样呢?(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谁发出的赞叹?他们做了什么,让人发出这样的赞叹呢?二明确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情操,为我国救援队的出色表现而自豪。民主导学任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情操,为我国救援队的出色表现而自豪。任务呈现: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用横线画出来并写下自己的体会。 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展示交流:品读课文预设一:体会快速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震后,中国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1.生先读句子,再谈感受,其余同学做笔记补充。2.语用训练,你能用上“一就”说一句你做事很迅速的话吗?预设二:体会细致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1.生先读句子,再谈感受,其余同学做笔记作补充。2.出示相关图片进行语用训练:有的队员(),有的队员(),还有的队员 ()。3.全班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预设三:体会不怕苦不怕累房倒屋塌,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跌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信息: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助救援。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围,但位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1.生读相关句子,谈感受,其余学生做笔记作补充。2.语用训练: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说一句话。预设四:搜索犬“超强”抓词语“交口称赞”、“救灾明星”、“狂吠不止”、“闻名遐迩”(五)总结回归 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拓展延伸你知道中国救援队的其他事吗?检测导结一、目标检测完成大小练习册相关部分。二、结果反馈: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