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试卷(I)卷.doc_第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试卷(I)卷.doc_第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试卷(I)卷.doc_第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试卷(I)卷.doc_第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字词检测 (共5题;共38分)1.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地_ 情_ 运_ 草_ 冬_池_ 请_ 远_ 早_ 各_2. (7分)填一填。“忘”的偏旁是_,读音是_。“亲”的偏旁是_,读音是_。“没”是_结构,笔顺是_。第五笔是_。3. (4分)选词填空偷偷 悄悄 静静 默默他_地从我身边走了过去。我经常_地和这个小精灵聊天。同学们_地做着能做的事。_的葫芦架下,趴着一条正在熟睡的小狗。4. (2分)选项中与范例表示的关系最相像的一组是( )范例:宋江水浒传A . 罗贯中:三国演义B . 吴承恩:西游记C . 鲁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D . 落花生:森林狂想曲5. (15分)写出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1)是他们,在我童年的心灵里播下美好1的种子,教导我:更爱祖国,要勤勉2 , 要做一个正直3、诚实4的人。 (2)我还依稀1记得那狭窄2的天井,晦暗3的教室。 (3)教师们都很喜爱1我,他们说过不少表扬2我的话,这些我已经淡忘3了,不忘的是老师那慈祥4的目光。 (4)我对战士的勇敢1、善良2不能不从心底感到无限3的敬佩4。 二、 语言实践。 (共5题;共22分)6. (2分)在以下这段话中依次填入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 )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事情( )办成功。( )不认识规律,违反规律,就会失败。A . 然而 只要 就 因此B . 然而 只有 才能 如果C . 因此 只有 才能 如果D . 因此 只要 就 然而7. (5分)按要求写句子。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种好事难道我们不应该去做?(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我躺在海面上,细浪在我耳边回响着。(改成拟人句)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用划线的词语造句)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改成陈述句)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都是中外闻名的古建筑。(修改病句)8. (5分)浅井之蛙听了这些话,瞠目结舌,觉得自己非常渺小。(用划线的词语造句)9. (5分)火焰山是怎样的一座山呢?谁能读出这山的危险来?10. (5分)用给定词语写句子非不可非不行三、 文化积累。 (共3题;共11分)11. (2分)“满室芝兰尽秀色 ,盈门桃李笑春风”最适合张贴这副对联应是( ) A . 农村B . 种花或卖花C . 教师D . 机关干部12. (4分)把下列与燕子有关的诗句补充完整,并背诵。泥融飞_,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_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细雨鱼儿出,微风_斜。(杜甫水槛潜心二首)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_归来。(宴殊浣溪纱)13. (5分)把作家、作品搭配起来。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作者:佚名 贪梦道人 郭小亭 罗贯中 施耐庵四、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1分)14.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拔树凿井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B . 低头思故乡(静夜思)C . 故草木不生D . 依然如故(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B . 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C . 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D . 佐领聪明多端,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了水井。(3)翻译句子。 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4)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15. (17分)课外阅读。信息传递的变化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晚上,在边关的城墙上,几个手持刀枪弓箭的士兵正在巡逻。突然一个士兵指着前方的山头惊叫一声:“烽火!”大家定睛一看,前方山上果然燃起一堆堆熊熊大火。“火速报警!”士兵们急促地赶到高高的烽火台上,点燃了一大堆柴草。片刻间,只见身后一座座烽火台上一堆又一堆的火光冲天而起,在向远处的将军报告敌兵入侵的情况。很多很多年过去了,一条大道旁的驿站前,一匹奔跑得筋疲力尽的马浑身汗湿,一个差役气喘吁吁地从马背上滚落在地,手里举着一封文书递给另一位骑马待发的差役:“河南闹了旱灾、蝗灾,800里加急向京城报告!”那人接过文书,一扬鞭子,快马已消失在一片黄尘里。到了19世纪,在英国有了专门传递信件的邮政部门。要把家里的事告诉远方的亲朋好友,你只要写封信,贴上“黑便士”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邮票,邮差就可以把信送到指定的地点。不过那时的交通很不方便,寄信花费的时间太长。等到1835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点线交错搭配的电码,不论是公务还是私事,人们可以发电报,即使相隔遥远,消息也能很快就传到。但是,收发报机不是家家都能有的,而且掌握这门技术也很不容易。要发电报,你得去电信局。后来,贝尔发明了电话,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话从有线的发展到无线的。即使到了遥远的异国他乡,也能够利用手机和家里通话报平安,通讯变得十分方便。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现在,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上网学到很多知识,用计算机收集、整理、加工、利用各种信息,可以收发E-mail(电子邮件),一瞬间就可以把各种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从古到今,信息传递都很重要,传递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不断地发明创造,推进了信息传递的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1)将词语补充完整。异_他_疲 _尽气喘_(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急促 _方便 _伟大 _(3)信息传递主要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演变,分别是通过_、驿站、_、_、_、计算机来向人们传递信息的。(4)如果你要告诉远方的亲戚朋友一些事,你会采取哪种信息传递的方式?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呢?五、 习作表达 (共1题;共5分)16. (5分)写作。请以“我们一起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字数在500字左右。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检测 (共5题;共38分)1-1、2-1、3-1、4-1、5-1、5-2、5-3、5-4、二、 语言实践。 (共5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