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sj01-024@厌氧接触氧化法处理屠宰废水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7页)
编号:52004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68.87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13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 资源描述:
-
bysj01-024@厌氧接触氧化法处理屠宰废水设计,毕业设计
- 内容简介:
-
- 0 -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厌氧接触氧化法处理屠宰废水设计 学 院: 环境工程与科学 系 环境工程 专 业: 环境工程 班 级: 2000级四班 学 号: 00113147 姓 名: 孙娜 指导教师: 齐美富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nts 密级: NANCHANG UNIVERSITY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THESIS OF BACHELOR ( 2000 2004年) 题 目 厌氧接触氧化法处理屠宰废水设计 学 院: 环境工程与科学 系 环境工程 专 业: 环境工程 班 级: 2000级四班 学 号: 00113147 学生姓名: 孙娜 指导教师: 齐美富 起讫日期: nts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屠宰废水是一种有机物浓度较高、生化性较好的污水,其主要是指屠杀猪、鸡等动物时排放的冲洗水,具有水中悬浮物含量高、有机物浓度较高、氨氮较高、废水中主要为蛋白质和油脂的特点。 一般屠宰废水的水质具有以下特征: (1)屠宰废水一般呈红褐色 , 有难闻的腥臭味 , 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污 、 油脂质 、 毛 、 肉屑 、骨屑 、 内脏杂物 、 未消化的食物 、 粪便等污物 、 固体悬浮物含量高。 (2)屠宰废水有机物含量高 、 可生化性好 、 但其中高浓度有机质不易降解 , 处理难度较大 。屠宰废水中的营养物主要是氮 、 磷 , 其中氮主要以有机物或 铵盐形式存在 , 而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 我国大部分城市已基本上实现了禽畜的定点集中屠宰 ,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屠宰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 屠宰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 , 必须进行处理。而环保部门也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屠宰场都必须建立专门的废水处理站 , 防止水体污染对人及其它生物的不良影响。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肉联厂废水主要是屠宰废水。当今,国内外对屠宰废水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 但具体工艺各有千秋 。 根据屠宰加工废水的水质特点及主要污染物特性,国内外对这类废水的处理一般大都采用生化法。 方法简述: UASB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 废水自下而上地通过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在反应器的底部有一个高浓度、高活性的污泥层,大部分的有机物在这里被转化为 CH4 和 CO2。由于气态产物的搅拌和气泡粘附污泥,在污泥层之上形成一个污泥悬浮层。反应器的上部设有三相分离器,完成气、液、固三相的分离。被分离的消化气从上部导出,被分离的污泥则自动滑落污泥层。出水则从澄清区流出。由于在反应器内保留了大量厌氧污泥,使反应器的负荷能力很大。对一般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当水温在 30 度左右时,负荷率可达 10 20 kg.COD)/m3.d。 实验表明,良好的污泥床,有机负荷率和去除率高,不需要搅拌,能适应负荷冲击和温度与 PH 的变化。它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厌氧处理设备。 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去除微生物有机物。首先需要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微生物菌体,反应后需要将微生物保存下来,在适当时间通过排除剩余污泥从系统中除去新增是微生物。连续流工艺是从空间上进行这一过程的,污水首先进入反应池(曝气池),然后进入沉淀池对混合液进行沉淀,与微生物分离后的上清液外排。而 SBR 则是通过 在时间上的交替实现这一过程,它在流程上只设一个池子,将曝气池和二沉池的功能集中在该池子上,兼行水质水量调节、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固液分离等功能。 氧化沟 氧化沟属于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一种变形工艺,一般是不需初沉池,并且通常采用延时曝气;其结构形式采用环形沟渠形式,混合液在氧化沟曝气器的推动下作水平流动;污泥负荷和泥龄的选取要考虑污水硝化和污泥稳定化的两个因素。多种多样的构造形式,赋予了nts氧化沟灵活机动的运行性能,使它可以按照任意一种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运行,并且组合其他工艺单元,以满足不同的出水水质要 求。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都比一般生物处理法长,悬浮状有机物可以与溶解性有机物同时得到较彻底的稳定,所以氧化沟不需要设置初沉池。 水解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这一新工艺有两个最为明显的特点:其一,水解池取代了传统的初沉池,水解池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初沉池,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水解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不但在数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在理化性质上发生了更大变化,使污水更适宜后继的好氧处理,可以用较少的气量在较短的停留时间内完成净化;其二,这种工艺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完成了对污泥的处理,使污水、污泥处 理一元化,可以从传统的工艺过程中取消消化池。作为一种替代的处理工艺,在总的停留时间和能耗等方面比传统的活性污泥要有很大的优势。 射流曝气技术 深水射流曝气技术又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曝气设备。有关科研院所对射流曝气设备的研究表明:经射流曝气的活性污泥粒细小,呈多孔结构,凝聚快,沉降性好。活性污泥氧的吸收率、葡萄糖脱氢酶、淀粉酶的活力以及对蛋白胨、尿素的分解作用均比鼓风曝气活性污泥强,对有机物有较高的去除率。如国外拜耳公司、赫希斯特公司都在应用这类结构的曝气装置。 高效深水曝气机由水室、气室、水气合成室、循环水 泵等单元组成。 其机理是:将反应器内需供氧的水,泵入水室,进行第一次压力充氧。水室的水高压喷射形成负压,将气室空气吸入水气合成室,进行第二次高效水气合成。气、液二相在狭窄的喉管里互相接触并作剧烈相对运动,此时气液两相间充分地进行着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两方式来完成氧转移,并形成了氧转移的推动力。水、气混合液由管子通入反应器底部,对反应器内液体进行再次溶氧和搅拌,由此达到高效曝气目的。一般生化曝气方法,氧的转化率超过 10%的不多,但这种射流曝气法氧的转化率可达 25%。 AB 段 AB 工艺是工作原理是充分利用微生 物种群的特性,为其创造适宜的条件,使不同的生物得到良好的繁殖、生长,通过生物化学作用净化污水。在工艺流程上分 A、 B 段处理系统,其中 A 段由 A 段曝气池与沉淀池构成, B 段由 B 段曝气池与二沉池构成。两段分别设污泥回流系统, A 段的负荷高, B 段的负荷低,污水先进入高负荷的 A 段,然后再进入低负荷的 B 段,两段串联运行。 在 A 段系统中,其污泥同时具有吸附、絮凝、分解和沉淀等作用,以较低能耗同时可除去 50% 60%的有机物。而 B 段为低负荷段运行,经 A 段处理后残留于污水中的有机物在该段将继续被氧化甚至硝化,以保证较高的运行稳定性和污水处理效率( BOD 去除率可达 90% 98%)。 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构筑物是浸没曝气式生物滤池,也称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填料浸没在废水中,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废水与生物膜接触的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到二沉池后被去除,废水得到净化。在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气来自水中,而废水则自鼓入的空气不断补充失去的溶解氧。空气是通过设在池底的穿孔布气管进入水流,当气泡上升时向废水供应氧气,有时并借以回流池水。 生物接触氧化法有以下特点: a.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ntsb.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污泥回流,也就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c.由于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又不属 于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生物接触氧化池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 F/M 保持在较低水平,污泥产量较低。 经分析比较,拟采用接触氧化法处理屠宰废水。 三、 本课题研究内容 1、 充分了解水质水量状况,比较优化处理方案,并在处理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处理工艺 工艺的比较优化应考虑如下因素: ( 1) 环境因素:臭气问题,噪声问题,周边及内部环境问题; ( 2) 工艺设计:进出水水质水量,处理效率,产泥量,污泥膨胀,温度变化,冲击负荷; ( 3) 进行管理:自动化程度,管理操作,检修及日常维护; ( 4) 投资费用:设备 ,场地,土建,人员; ( 5) 运行费用:曝气量,污泥回流,水头损失及出水消毒; ( 6) 未来发展:增加处理量,提高出水水质,扩建和改建; 2、 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及各处理单元地单位计算和设计; 3、 进行平面布置和设计,绘制流程图及各单元体平立剖图; 4、 根据以上设计,进行管道设计和设备选型; 5、 根据绘制的平面布置对单体结构进行优化; 6、 写出设计计算属及设计说明书; 7、 工艺修改及审核,完善; 工程设计要求: 1、 工程分析 针对生产工艺,重点分析各种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并对污染处理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2、 处理工艺的确定 根据水质,水量对各种可行性方案进 行比较对照,选出并确定最优化处理工艺。 3、 初步绘制工艺流程(高程)图,平面剖面图和管道布置图 根据以上设计绘制图,进行系统阻力计算,确定水管,风管,管件,风机的型号规格 ,选好机械设备 ,最后确定仪器仪表。 4、 各控制点的工艺流程(高程)图和精确的平面布置图与管道布置图。 通过计算,对初步绘制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进行修改,最后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高程)图和精确的平面布置图与管道布置图。 5、 工艺流程单元说明 对工艺各处理单元的功能,作用,处理能力和效率,所用的机械设备的作用和功能进行适当的说明。 6、 对工程 设备及其他设备列出清单,并进行工程预算 7、 预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8、环境管理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采用接触氧化法 工艺流程如下: nts废水 格栅、捞毛机 初沉隔油池 调节池 厌氧池 接触氧化池 二沉池 出水 清水池 污泥池 污泥 工艺流程说明: 废水经格栅、捞毛机去除大的悬浮杂质,如碎屑肉、猪毛等,再经过初沉隔油池自然沉淀后,除去废水中的泥砂、油脂,流入调节池,废水在接触氧化池内经过好氧生化处理后流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消毒后达标计量排放。 二沉池污泥回流至厌氧池和接触氧化池,少量剩余污泥与初沉隔油池的污泥一起排入污泥池贮存,定期外运用做肥料。 五、 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研 究目标: 通过分析工艺的可靠性和经济的合理性以及对工艺进行详细的分析设计,使工程建成后,对废水的处理及环保要求达到预定的目标。 主要特色: (1)本设计采用厌氧加好氧的处理工艺,工艺较为成熟。 (2)本工艺采用膜法处理,处理效率稳定,污泥产生量少。 (3)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工作进度见下表 工作进度表 4 月 24 日 查阅资料,比较各种工艺 5 月 8 日 开始写设计说明书,选择设计工艺 5 月 15 日 进行处理单元的计算设计,设备的选型、管道计算等 5 月 23 日 完善设 计说明书,进行经济 5 月 30 日 开始绘图 6 月 10 日 完成设计并准备答辩 六、参考文献: 王凯军( 1998),厌氧工艺的发展和新型厌氧反应器,环境科学 Vol 19, No.1, PD.94 高廷耀( 1999),水污染控制工程,高等教学出版社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四、五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俊发,城镇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林生,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污泥 nts 毕业设计任务书 (工科及部分理科专业使用) 题 目: 学 院: 系: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 职称: 系分管主任: 审核日期: nts说 明 1. 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学生。 2. 进度表由学生填写,每两周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为毕业设计工作检查的主 要依据。 3.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 3周内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 4. 本任务书在毕业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毕业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 nts一、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 nts二、毕业设计图纸内容及张数 三、毕业设计实物内容及要求 nts四、毕业设计进度计划 序号 各阶段工作内容 起讫日 期 备注 五、主要参考资料 nts六、毕业设计进度表 (本表每两周由学生填写一次,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 第一、二周 ( 月 日至 月 日) 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 月 日 第三、四周 ( 月 日至 月 日) 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 月 日 第五、六周 ( 月 日至 月 日) 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 月 日 nts第七、八周 ( 月 日至 月 日) 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 月 日 第九、十周 ( 月 日至 月 日) 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 月 日 第十一、十二周 ( 月 日至 月 日) 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 月 日 nts第十三、十 四周 ( 月 日至 月 日) 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 月 日 第十五、十六周 ( 月 日至 月 日) 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 月 日 第十七、十八周 ( 月 日至 月 日) 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 月 日 nts七、其他(学生提交) 1开题报告 1份 2外文资料译文 1份( 2000字以上,并附资料原文) 3论文 1份( 8000字以上) 指 导 教 师: 学科组负责人: 学生开始执行 任务书日期: 学 生 姓 名 : 送交毕业设计 日期: nts 1 目 录 摘要 2 Abstract 2 第一章 前言 一、 设计内容 4 二、 设计依据 4 第二章 处理方案论证 一、 国内外方法综述 5 二、 接触氧化法介绍 7 第三章 工艺设 计 一、 工艺流程 9 二、 构筑物及设备 9 格栅 9 初沉隔油池 11 调节池 13 厌氧池 13 接触氧化池 15 竖流式二沉池 18 污泥池 20 清水池 11 设备选型 21 第四章 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与管路布置 一、 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与管路布置 22 平面布置 23 高程布置 24 管道布置 25 第五章 技术经济分析 一 、 费用计算 25 构筑物基建费用 25 设备、管件及材料费用 25 其他费用 26 第六章 结束语 27 nts 2 摘 要 某屠宰厂日排水量为 1500 m3/d,废水中含有血污、油脂、粪便、皮、毛和猪肠胃食物残渣等,属中等浓度有机废水。经对此废水进行分析比较后,选定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其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法于 1971年在日本首创,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有机废水,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填料浸没在废水中,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废水与生物膜接触的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到二沉池后被去除,废水 得到净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兼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净化效率高,处理时间短,对进水有机负荷的变动适应性强,不需要污泥回流,没有污泥膨胀问题,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等。 通过对各构筑物的计算,最终得出 BOD5和 COD 的出水分别为 10 mg/L和 30 mg/L,均超过了国家的相关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 关键词 : 屠宰废水 生物接触氧化法 BOD CODcr nts 3 ABSTRCT Summary some slaughter house day displacement for 1500 m3/d, waste water contain blood stains , oil , excrement and urine , skin , pig stomach food residue ,etc., belong to the organic waste water of medium-sized density. Through is it is it after comparing , select to waste water this living beings is it oxidize law deal with it to exposed to analyze to go on. Living beings is it oxidize law initiate in Japan on 1971 , in recent years , technology this it gets to be comparatively extensive study and application at home to exposed to, used for dealing with the sanitary sewage and organic waste water of some industry, has made the good treatment result. The living beings contact and oxidize and set up the packing in the pool, the packing submergence is covered with the bio-membrane on the packing in the waste water, waste water, and among the course that bio-membrane contact, organic matter of water absorb , is it resolve and turned microorganism into the new bio-membrane to oxidize. The bio-membrane coming off from packing , as the rivers is got rid of after two sinks the pool, the waste water is purified It has biological embraced method and advantage of the active mud law concurrently that the living beings are exposed to the law of oxidizing, it is with high efficiency to purify , deal with time short , have a good adaptability to the change which enters the organic load of water, not needing mud backset current , there is no mud to expand questions, management is convenient, the floor space is smallness. Through to all structures of calculations , must appear BOD5 and COD it surfaces to be 10 mg/L and 30 mg/L respectively finally, exceed the relevant discharge standards of the country , can discharge directly Keyword: Slaughter-house water Bio-membrane BOD CODcr nts 4 第一章 前言 一、 设计内容 肉联厂废水处理主要是屠宰水,屠宰车间为非连续性生产,每 天只有一班,废水排放主要集中在凌晨 3 6 小时,废水流量变化较大。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为此,废水的日排放量在一年之中变化也较大。废水主要含有血污、油脂、粪便、皮、毛和猪肠胃食物残渣等,属中等浓度有机废水。可生化性较好,但废水中也含有许多难降解的血红蛋白及其他高分子有机物,废水中总氮浓度高。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屠宰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屠宰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必须进行处理。对有机废水的处理多采用生化法,主要有好氧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以及好氧厌氧组合处理法。针对现废水排放情况,要求运用合适的 废水处理及其配套工艺对屠宰废水进行处理,优化最佳工艺条件。并要求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废水排放情况: 废水来源 水量( m3/d) 项目 PH SS(mg/L) COD(mg/L) BOD(mg/L) 动植物油(mg/L) 生产排水 1500 浓度(mg/L) 6.97.1 700 1500 1000 220 废水水质及其处理目标值 污染物名称 pH 值 COD BOD5 NH4+-N 动植物油 SS 处理目标值 6 9 80 20 15 15 60 排放标准值 6 9 80 20 15 15 60 二 、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I14-87,97年修订版;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7)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8)给排水设计手册 ( 9)水污染控制工程 ( 10)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 ( 11)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1313457 92 nts 5 第二章 处理方案论证 一、 国内外方法综述 以下就近年来国内外屠宰废水处理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论。 1 .化学法 常用于处理屠宰废水的化学法主要有水解、混凝沉淀等,此法一般作为废水的预处理,也可作为废水的最终处理。 碱性水解和酶水解 该法使用碱性物质或酶水解以减少废水中的脂肪颗粒 , 常作为屠宰废水的预处理 .通常采用石灰、 NaOH、 胰脂肪酶、 细菌酶等,其中石灰经济实用但是会产生大量的废渣;用 NaOH 进 行预处理时 , 控制 NaOH 的质量浓度在 150 300mg/l 范围内 , 可使平均脂肪颗粒降到处理前脂肪颗粒的 73% 7% ;用胰脂肪酶进行预处理效果最佳 ,胰脂肪酶可使脂肪颗粒粒径最大降到处理前废水中脂肪颗粒的 60% 3%,而且胰脂肪酶更适用于水解牛肉脂肪,用细菌酶处理,细菌酶的使用量较多时才能达到明显的水解效果。但是用碱性水解处理屠宰废水会导致废水的 PH值出现波动,难以控制,使后续生物氧化法等工艺不易正常运行。 混凝处理 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等,其中聚合硫酸铁混凝处理屠宰废水效果较好,为减少铝盐的使用量,也可用聚合氯化铝和聚乙烯铵混合作为混凝剂。在聚合硫酸铁的合成中,加入任意比例的铝盐和一定比例的硅酸盐,以及少量的聚丙烯酰胺生成一种新混凝剂,此复合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具有较宽的 PH 值和温度适用范围,用它作为混凝剂处理屠宰废水 ,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可达 75%和 95%以上 ,一次混凝处理即可达到或接近废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纯的混凝处理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屠宰工序中产生的血水难以除去,并且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泥和废渣。所以如果在使用混凝剂处理前先对屠宰废水进行适当变性处理,再采用硫酸亚铁和氧化钙复合 混凝剂处理, 出水 CODcr的质量浓度可以降到 197.4mg/l,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且此法简便、高效,有较好的环境效益,但是该法处理的废水限于 CODcr的质量浓度小于 1000mg/l的废水。 混凝法处理废水处理成本低,低温下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此法多用于处理浓度较低的废水,或作为高浓度废水预处理,以降低后续的生物处理的负荷。 2.生物法 据屠宰废水水质特点知其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且在有机物含量、 有机元素种类和 PH值等方面都较适合于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 因此目前在屠宰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上,生物法是经济有效 的处理方法。 好氧生物处理法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 CODcr去除率一般为 80%左右, BOD为 90%,处理后的废水一般难以达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而采用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 .简称 SBR法 ) 可大大突破这一界限。 SBR 法用于宰鸡厂废水处理, CODcr去除率可达 95% 以上。屠宰厂的废水经预沉池、 厌氧、 SBR反应等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优于一级排放标准。 SBR 法的基础进行改进后出现了二段 SBR法,其特点是系统设两段 SBR池串联,分别培养出适宜于不同有机物的专性菌,从而使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在不同的生化条件下都得到充 分降解。该法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强,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出水的水质稳定,易实现自动化控制。 SBR 法处理屠宰废水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屠宰废水含有大量的油脂、血水,碳氮比和碳磷比大,氮、磷相对不足,此时易产生油性泡沫而使污泥松散和指数增高, 易出现高粘性膨胀而导致污泥流失问题。为获得较高的脱氮效果, SBR工艺必须设有搅拌装nts 6 置, 且不可避免存在污泥上浮现象;另外该方法对油、 SS、色度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必须辅以一定的前、后处理工序, 因此气浮除油脂成为 %O 法处理屠宰废水时所必须的处理单 元; 废水经过 SBR 法处理后,其中氨氮含量仍然很高,必要时可在该工序后辅以化学方法除去。 生物膜法 序批式生物膜法具有良好的反硝化脱氮功能 ,水力条件好 , 抗冲击负荷强 , 生物浓度高 ,可适合世代时间较长的消化菌生长。在相同运行条件下 , 生物膜系统处理效果优于活性污泥系统 , 其和油脂去除率分别可达 97%、 99%和 82%, 出水水质可达废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达到相同的污染物去除率时 , 生物膜系统的运行管理更方便 , 且克服了活性污泥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 例如 , 该方法不会存在污泥流失问题 ,不需要设置搅拌装置即可 达到脱氮效果 , 且不存在污泥上浮现象。但序批式生物膜法对油脂、 SS、色度的去除有限 , 故要设除油脂池和滤柱。 其它好氧处理法 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有机废水 , 需要足够的供氧量,但是传统的供氧方式难以满足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氧的需求。 20 世纪 80 年代国外学者在总结深井曝气和生物接触氧化法各自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开发了压力生物接触氧化法,此法通过提高反应器 (压力生物器,配有空压机等压力装置 ) 内的压力,加快了氧的转移速率,适合处理中浓度有机废水。此法具有反应速度快,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低,运行管理方便及出水水 质稳定等优点。 采用规模为 25L的深井曝气设备对屠宰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曝气8h, CODcr, BOD5,悬浮物,动植物油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 82% 83%, 81.09%, 94.54%。处理费用估算仅 0.15元 /m3,能耗较普通活性污泥法节约 40% 50%,占地节省 50%,处理费用节省 50% 以上,是一种高效低能耗处理屠宰废水的较佳方法。在废水水温较高,气候温和的环境下,采用喜温好氧处理屠宰废水效果较好,运行温度维持在 52 C时, CODcr去除率达 93% 以上。 3.厌氧生物处理 与好氧法 相比,厌氧法在获得同样高的 BOD5 去除率条件下具有成本低,产生的淤泥少 . 稳定、易脱水、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且产生的甲烷可作为燃料再利用的优点。但常用的UASB、 AF 等高效厌氧反应器受废水中悬浮固体及其油脂、脂肪浓度的影响较大。如果废水中含有的氨氮浓度较高,或者厌氧分解有机物过程产生的氨氮较多,使得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就必须采用如下叙述的组合工艺。 4.组合工艺处理 为了既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又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屠宰废水的处理往往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工艺。下面叙述几种典型的组合工艺。 加压生物接触 氧化 混凝沉淀组合工艺,该工艺适合处理中浓度的屠宰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反应器压力平均为 300KP, 出水先经过加压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提高废水中的溶解氧和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再经混凝沉淀后可达到现有企业的二级排放标准。该工艺处理中浓度废水效率较高,但处理成本高,难于维护与管理。 二段高速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法和溶解空气浮选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是在单个 UASB法上的改进工艺,适合处理含高浓度悬浮固体、脂肪颗粒和油脂的屠宰废水。二段高速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法的第一阶段为使用絮凝剂淤泥的 UASB 即 (UASBf) 反应器,可以去除脂肪颗粒、油脂等不溶解的 CODcr。第二阶段为使用粒状淤泥的 UASB即 (UASBf)反应器,去除溶解性的 CODcr。此法 CODcr去除率可达 90% 以上。 nts 7 水解酸化 生物吸附再生 接触氧化工艺 &该工艺特别适合于处理高浓度、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废水 , CODcr 去除率可达 95% 以上。该法采用 AB 两段组合工艺, A 段负荷高,污泥絮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能,抗冲击负荷能力很强,对有毒物质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缓冲作用,但是污泥量较高,需采取相应的污泥处理措施。B 段二沉池出 水中的少量难沉降的脱落生物膜通过气浮处理进一步去除,以提高出水水质。 CAF 涡凹气浮 SBR 法采用机械格栅去除了大部分固体污染物,避免了大块固体颗粒影响气浮、曝气工艺,大大降低了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然后机械过滤把关,保证了出水稳定达标,再经过气浮池和 SBR塔。 该工艺综合了 CAF和 SBR的优点, CAF气浮系统操作弹性大,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稳定,对于污染物浓度较小的原水,仅采用 CAF系统即可满足水质的排放要求,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运行 SBR塔,节省运行维护费用,采用该工艺处理的废水 CODcr去除率达 80% 90%。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器( UASBAF)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工艺,该工艺是适用于水质波动较大、蛋白质含量高的废水处理 , 其中升流式厌氧污泥过滤器是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和厌氧滤池( AF)组合为一体的反应器,适应于间歇进水的屠宰废水。而 SBR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在同一池内按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分阶段周期进行,耐水量水质冲击负荷。 SBR非常适应于屠宰废水每天有规律地间歇排放的特点 , 有机物先经过 UASBAF 厌氧消化后,分解生成的氨氮经过 SBR 后去除率达 68。 6%,该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耐冲 击负荷、运行管理简便、工程造价省和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适合于小型肉类加工厂的屠宰废水处理工程。 5、 屠宰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 考虑屠宰废水水质特点,对比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得出目前屠宰废水最经济有效的处理技术为:以生物法为主,辅助必要的物理、化学等方法作预处理。例如以采用生物处理法为主体的二级 SBR法工艺路线处理效果较好。在北方地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北方地区,考虑到气温低,占地要求小,运行费用要求低等因素,深井曝气法为首选方法。厌氧生物处理成本低,但不能较好地去除氨氮,故对于出水水质要求较高的情况下 ,通常经过厌氧处理后,还需进行好氧处理或采用化学法去除氨氮才能达到水质排放要求。好氧法不仅可以获得很高的 CODcr去除率 , 而且还可以去除氮、磷 , 但成本很高 , 所以对于高浓度屠宰废水 , 通常首先经厌氧生物法处理 , 然后使用好氧法处理 , 综合使用厌氧和好氧生物法的优点 , 可以获得高 CODcr去除率,同时去除氮、磷,还降低成本。 采用生物法处理屠宰废水可考虑回收利用问题。活性污泥经过一定处理后,可作为动物饲料用,还可回收屠宰废水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产品可用作动物饲料,还可以生产沼气和无害肥。达到开发能源,变废为宝 ,又促进农业养殖业发展的目的,是一项具有生态平衡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屠宰废水的治理经验对于城市和养殖业粪便污染的治理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 二、 接触氧化法介绍 1、 接触氧化法特点: BOD 负荷高,污泥生物量大,相对而言处理效率较高,而且对进水冲击负荷(水力冲击负荷及有机浓度冲击负荷)的适应力强。 处理时间短,在处理水量相同的条件下,所需装置的设备较小,因而占地面积小。 能够克服污泥膨胀问题,生物接触氧化法与其他生物膜法一样,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nts 8 对于那些用活性污泥法容 易产生膨胀的污水,生物接触氧化法特别显示出优越性,容易在活性污泥法中产生膨胀的菌种在接触氧化法中,不仅不产生膨胀,而且能充分发挥其分解氧化能力强的优点。 可以间歇运转。当停电或发生其他突然事故时,生物膜对间歇运转有较强的适应力。长时间的停车,细菌为适应环境的不利条件,它和原生动物都可以进入休眠状态,显示了对不利生长的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一旦环境条件好转,微生物又重新开始生长、代谢。 维护管理方便,不需要回流污泥。由于微生物是附着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剥落与增长可以自动保持平衡,所以无须回流污泥,运转十 分方便。 剩余污泥少。 2、 接触氧化法高效处理的原理分析如下: 生物活性高(泥龄低)。国内采用的接触氧化池中,绝大多数的曝气装置设在填料下,不仅供氧充足,而且对生物膜起到了搅动作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使生物的活性提高。如果从“泥龄”看,活性污泥法的“泥龄”为 3 4d,而第一级氧化池的生物膜“平均泥龄”为 1 2 d,由于平均泥龄低,微生物总是处在很高的活力下工作。经耗氧速度测定,同样湿重是带有丝状菌的生物膜,其耗氧速度较活性污泥法的高 1.81倍。 传质条件好,微生物对有机物的代谢速度比较快。在接触氧化法 中,由于空气的搅动,整个氧化池的污水在填料之间搅动,使生物膜和水流之间产生较大的相对速度,加快了细菌表面的介质更新,增强了传质效果,加快了生物代谢速度,缩短了处理时间。 利于丝状菌的生长。在有填料的接触氧化池中,对丝状菌的生长很有利。丝状菌的存在,能提高对有机物的分解能力。 充氧效率高。接触氧化法的填料有增进充氧效果的作用,动力效率在 3 02/kwh以上,比无填料的曝气提高 30%。充氧效率高,则有机物的氧化速度相应提高。 有较高的生物浓度。一般活性污泥法的污泥浓度为 2 3g/L,而接触氧化法可达 1020 g/L。由于微生物浓度高,对低浓度的污水也能有效进行处理;而且由于填料表面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故能适应污水中氨氮硝化的要求。 3、 生物接触氧化法与其他处理方法的比较见下表: 处理方法 项目 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转盘 普通活性污泥法 BOD 负荷 / /( m3 d) 1 5 5 10g/( m2 d) 0 6 池自身的占地面积 中 大 大 设备费用 较小 较大 较大 运行成本 稍小 少 大 电耗 稍大 少 大 MLSS/( mg/L) 6000 10000 5 15 g/m2 2000 3000 培菌驯化 容易 容易 需要 20 30 维护管理 容易 容易 难 污泥量 最小 少 大 停运后的问题 长期停运,污泥剥离量大 长期停运,污泥剥离量大 若停运 3 以上,则恢复困难 nts 9 污泥 第三章、工艺设计 一、 工艺流程 接触氧化法工艺流程 见下图 废水 格栅、捞毛机 初沉隔油池 调节池 厌氧池 接触氧化池 二沉池 出水 清水池 污泥池 污泥 工艺流程说明: 废水经格栅、捞毛机去除大的悬浮杂质,如碎屑肉、猪毛等,再经过初沉隔油池自然沉淀后,除去废水中的泥砂、油脂,流入调节池,废水在接触氧化池内经过好氧生化处理后流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消毒后达标计量排放。 二沉池污泥回流至厌氧池和接触氧化池,少量剩余污泥与初沉隔油池的污泥一起排入污泥池贮存,定期外运 用做肥料。 二、 构筑物 及设备 格栅 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框架,斜置在污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井进口处,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污物。 1. 设计说明 拟定处理水量为 1500m/d ,集中在三小时内排出,平均日流量 Q=500m/d=0.139 m/s , Kz取 1.2 ,最大流量 Qmax=K Q=1.5 0.139=0.167 m/s 。由于废水水量大,产渣量大,所以拟采用机械格栅。 2. 设计数据: 栅前水深 h=0.4m , 过栅流速 v=0.9m/s 栅条间隙宽 度 b=0.02m 格栅倾角 =60 栅条宽度 s=0.01m , 进水渠道宽度 B1=0.5m , 栅前超高取 0.3m 。 渐宽部分展开角度 1=20 , 设计参数:过栅流速一般采用 0.6 1.0m/s。格栅总宽度不宜小于进水管渠宽度的 2倍,格栅空隙总有效面积应大于进水管渠断面积的 1.2倍。 3. 计算 栅条间隙数 n n=bhvQ sinmax =9.04.002.0 60sin167.0 =21.58 22 个; 说明: b 栅条间隙( m); h 栅前水深( m); Qmax 最大设计流量( m3/s); v 过栅流速( m/s); 格栅倾角()。 污泥 nts 10 栅槽宽度 B 设栅条宽度 s=0.01m。 B=s ( n 1) + bn=0.01 ( 22 1) 0.0222=0.65m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1 假定进水渠道宽度 B1=0.5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 度 1 =20 则 1 =112 tgBB=202 5.065.0 tg=0.22m 出水渠道渐窄部分长度 2 2 =21=222.0=0.11m 通过格栅水头损 失 h1 = *( bs )4/3=2.42*(02.001.0)4/3 0.96 h1 *gv22 * k * sin 0.96*6.199.02 *3*sin60 0.119m 说明: 阻力系数,其值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一般采用 1 3。 h1 设计水头损失( m); h0 计算水头损失( m); g 重力加速度( /s); 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 3。 、设栅前水超高 0.3m ,则格栅后栅室总高度 H H h h1 h2 0.4 0.119 0.3 0.82m 、栅室总长度 L L 1 2 1.0 0.5tgH1 0.22 0.11 1.0 0.560 3.04.0tg 2.24m 说明 : H1 栅前渠道深( m) ,H1=h1 h2 、每日截留的污物量 W WKz WQ1000 m ax86400 1=5.11000 07.0167.086400 0.67m3/d 0.2 m3/d 采用链条式机械格栅清除 ,见格栅计算草图。 (说明 : W1 1m3污水的栅渣量 ,格栅间隙为 16 25mm时 , W1=0.01 0.05m3/d;格栅间隙为 30 50mm时 , nts 11 W1=0.03 0.01 m3/d; Kz 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4.计算结果 栅条间隙数 n=22 个 , 栅槽宽度 B=0.65m ,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1=0.22m , 出水渠道渐窄部分长度 2=0.11m ,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1=0.119m , 格栅后栅室总高度 H=0.82m , 栅室总长度 L=2.24m , 每日截留的污物量 W=0.2m 初沉隔油池 隔油池的目的是去除大颗粒油粒,同时去除细小悬浮物。拟用平流式隔油池。 1.设计数据 停留时间一般采用 1.5 2.0h ; 水平流速一般采用 2 5mm/s ; 隔油池池数不少于 2格 ; 隔油池工作水深一般采用 1.5 2m ,超高不小于 0.4m ; 单格的长宽比一般不小于 4 ,工作水深与单格宽之比一般不小于 0.4 ; 油粒上浮速度在 0.3 0.35mm/s之间 ; 单格宽度:采用机械刮油,为 6.0m ,4.5m ,3.0m ,2.5m 和 2m ; 采用人工刮油, b 3.0m。 拟定:停留时间 t=2h , 采用水平流速 v=2mm/s , 单格隔油池宽度 B=2m , 隔油池工作水深 h=1.7m , 超高取 0.5m nts 12 2.计算 隔油池的有效容积 V Q=1500 m3/d=62.5m3/h ;拟定停留时间 t=2h V=Qt=62.52=125m 3 隔油池过水断面积 A 采用水平流速 v=2mm/s A=vQ6.3=26.3 5.62=8.68m2 隔油池格数 n 单格隔油池宽度 B=2m ,工作水深 h 1.7m n=BhA=5.12 68.8=2.89 个 (取 3个) 隔油池长度 L( m) L=3.6vt=3.622=14.4m (L应满足 L/B 4.0 ) L/B=14.4/2=7.2 4.0 符合要求 隔油池高度 H 设超高 h =0.5m H=h h =1.5 0.5=2.0m 3. 计算结果: 隔油池有效总容积 V=125m3 , 过水断面积 A=8.68m2 , 隔油池格数 n=3个 , 隔油池长度 L=14.4m , 隔油池高度 H=2m 4. 处理结果 处理结果见下表 项目 进水( mg/L) 出水( mg/L) 去除率() CODcr 1500 900 41 BOD5 1000 650 48 ss 700 500 29 油脂 320 80 75 隔油池图形见下图 : nts 13 调节池 由于废水排放过程中废水量及排入杂质的不均匀性,使得废水的 流量或浓度在昼夜内剧烈变化,为使处理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设置了调节 1. 计算 V=LBH=7.0m8.0m3.0m=168m 3 起高 0.4m 总深 3.2m , 有效水深 3.0m 停留时间 24.0h 进水形式采用自流进水形式 2. 潜水提升泵 选用: 调节池采用 WQ60-13-4型潜水提升泵 2台, 1用 1备, 单台性能参数为 Q 60 m3 /h, H=13 m, N=4kw 厌氧池 1.设计数据 设计进水水量 Q=1500m3/d , 废水水质为 CODcr=2.2 COD/m2 BOD5=880mg/L=0.8 BOD/m3 SS=500mg/L 设定厌氧池 COD 去除率为 83 取厌氧池容积负荷, Nv=2.8 COD/( m3 d) 计算 厌氧池的有效容积 V 由公式 VNvSrQ=8.2 %832.21500 978.21( m3) 式中: Sr 去除的有机物浓度 ( COD/m3) Nv 厌氧池容积负荷 拟选两座池子,单池体积 V1=V/2=500 m3 采用圆柱型厌氧池体, 尺寸如下图 nts 14 图中: D=2h3 ,d1=d2=1m ,h1=0.5m 则 h32 h3=v1 h3=D50 =5.42m 取 5.5m 则 D=11m 取产气系数为 r=0.3m3/kg.COD 则厌氧池产气量为 G=rQSr=0.3 1500 2.2 83%=821.7(m3/d) 则单池产气量为 Gi=G/2=411( m3/d) 取 1 =20则单池气室容积为 V2=31 h2(42D 421d 422d ) =312D tg 1 4 (D2 d12 d22) =2411 0.364 3.14 (121 1 11)=69.67m3 气室可容纳约 4小时地气量符合设计要求 沼气柜的体积应按需要的最大调节容量决定 ,无此资料时可按平均日产气量的25%40%,即 610h 的平均产气量计算。 厌氧池产气量为 : G=rQSr=0.3 1500 2.2 83%=821.7(m3/d) 拟定按 6h 的平均产气量计算 沼气柜的体积 V=G/4=205.43 m3 则 V=L*B*H=8.0m*6.0m*5.0m 取产泥系数 =0.13干泥 /kgCOD,则厌氧池产泥量为 X QSr=0.13 1500 2.2 85%=356(kg干泥 /d) 取污泥产水率为 99 ,因污泥含水率 95时其密度可近似取 1000kg/m3 则厌氧池所产生污泥体积为 nts 15 V X/1000 (1-99%)=35.6m3 则其产泥量为 Vi=18m3 取 2 =30 厌氧池污泥斗容积为 Vi31 h4(42D 421d 422d )=312D tg304 (D2 d12 d22) =2411 0.577 3.14 (121 1 11) =110m3 2 35.6=71.2(m3/d) 即所设污泥斗足够容纳 厌氧池两天以上地产泥量 符合设计要求。 3.计算结果 厌氧池有效容积 V=978.2m3 , 厌氧池产气量 G=821.7m3/d 厌氧池产泥量 X=356(干泥 d) 厌氧池污泥斗容积 V=110m3 4.处理效果 项目 进水( mg/L) 出水( mg/L) 去除率() CODcr 900 520 42 BOD5 650 300 50 ss 500 280 44 油脂 80 60 40 接触氧化池 1.设计数据 设计流量 Q=1500m3/d, 进水 BOD5( La) La=150mg/L, 出水 BOD5 (Lt) Lt=20mg/L BOD去除率 =LaLtLa=86.7% 容积负荷 M=1.5 BOD5/m3 d , 接触时间 t=2h ,气水比 D0=15( m3气 /m3废水) , 滤池格数拟定为 3, 污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不应小于 1 2h, 每单元的接触氧化池面积不宜大于 25m2, 以保证布水、布气均匀 。 2.设计计算 滤池容积 (V) V=M LtLaQ )( =3105.1)20150(1500 =130 m3 滤池总面积 (F) F=HV=3130=43.3m2 说明: H 滤料层总高度( m),一般 H=3m nts 16 格滤池面积 (f) 拟定滤池格数 n=3 则 f=nF=33.43=14.4m2 14m2 25m2 符合要求 每格滤池尺寸 ( L, B) L B=7m2m 校核接触时间 t t=QnfH 24= 1500 34.143 24=2.07h 合格 滤池总高度 ( H0) 滤层层数取 m=3 H0=H h1 h2 (m 1)h3 h4=3 0.6 0.5 (3 1)0.3 1.5=6.2m 污水在池内的实际停留时间 ( t ) t =QhHnf )( 10 24= 1500 )6.02.6(4.143 24=43.87h 填料总体积 (V ) V =nfH=5*9*3=135m3 所需空气量 (D) D=D0*Q=15 m3/ m3 *1500 m3/d=22500 m3/d 每格空气量 (D1) D1=n1* D0=7500 m3/d 直流式鼓风曝气接触氧化池见下图: 4配 水 室 2 - - - - 穿 孔 管 3 - - - - 填 料 4 - - - - 集 水 槽231出水进水空气 空气管路计算: 风管中的空气流速一般采用 : nts 17 干、支管 1015m/s , 竖管小支管 45m/s 取流速为 10m/s。 空气在风管中的流速: v=10m/s; 空气容重: 1.205kg/m3; 单位风管的阻力: =0.59毫米水柱 /米 ; 管道长约: L=6m; 则风管沿程阻力: h1=Li=0.59 6=3.54毫米水柱 ; 风管弯头 共 6个, 阻力系数 =0.75,则其局部弯头损失: h2=6 v2 /2g=6 0. 75 102 1.205/20=27.6毫米水柱 ; 根据有关资料,充氧装置的阻力: h4=0.8米水柱 ; 风机所需压力: H=h1+h2+h3+h4=0.00354+0.0276+4+0.8=4.83米水柱 ; 根据流量和流速考虑到管路损失等原因,查有关资料 , 考虑到管路损失等原因,取 D200mm。 拟选用 TSC-100罗茨鼓风机 . 风机性能技术指标如下: 转速 n 口径 D 出风量 Q 出风升压 P 电机功率 N 重量 高 面积 1450r/min 100 8.0m3/min 49.0KPa 15KW 330kg M50mm 1010M500m m 风机的选择: 选择风机时有下面几点要求: 在同一供气系统中,鼓风机应选同一类型; 鼓风机的备用台数:工作风机 3台时,备用一台; 工作风机 4台时,备用 2台。 此鼓风机有如下优点: 能源消耗较低,噪音低,轴承寿命延长。 曝气装置: 接触氧化法的曝气装置多采用穿孔管布气,孔眼直径为 35mm,空眼中心距为 50100mm左右。 用穿孔管曝气的氧利用率低,但大中孔管曝气的特点是不堵塞、造价低。 进水装置: 进水装置一般采用穿孔管进水, 穿孔管上空眼直径为 515mm, 拟定为 10mm,间距为 200mm左右, 水流喷出孔眼流速为 2m/s。 穿孔管可直接设在填料的上部或下部,使污水均匀流入填料床,污水、空气和生物膜三nts 18 者之间互相均匀接触,可提高填料床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要考虑到发生堵塞时有加大进水量的可能。 3.计算结果 滤池容积 V=130m3 滤池总面积 F=43.3m2 每格滤池面积 f=14m2, 滤池尺寸为 7 2( m) 滤池接触时间 t=2.07h 滤池总高度 6.2m 填料总体积 42m3 所需空气量 4500m3/d 4.处理结果 项目 进水( mg/L) 出水( mg/L) 去除率() CODcr 520 75 86 BOD5 150 20 86.7 ss 280 70 75 油脂 60 20 67 竖流式二沉池 为了使水流在沉淀池内分布均匀 ,池子的直径和有效水深之比值不大于 3, 池子的直径 (或边长 ),一般不大于 10m 。 中心管内流速应不大于 30mm/s,中心管下口应设喇叭口和反射板。 喇叭口直径及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 1.35倍;反射板直径为喇叭口直径的 1.35倍。 反射板表面与水平面倾角为 17。 缓冲层高度在有反射板 ,板底面至污泥表面高度采用 0.3m;无反射板时,自喇叭口下缘至污泥表面采用 0.6m。 当沉淀池直径(或边长)小于 7m,处理水沿周边流出;直径为 7m 和 7m 以上时 ,应增设辐流式汇水槽,汇水堰口最大负荷为 1.5 2.9L/( s m)。 排泥管下端距池底不大于 0.2m,管上端超出水面不小于 0.4m 。 1.设计数据 Qmax=1800m3/d=0.02 m3/s, 污水在沉淀池中的流速 v=0.5m/s, 沉淀时间 t=1.5h, 中心管内流速 v0=30mm/s, 污水由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流出速度 v1=15mm/s, 圆锥底部直径 d 取 0.4m 截锥侧壁倾角 取 45 2. 设计计算 Qmax=1800m3/d=0.02 m3/s ,污水在沉淀池中的流速 v=0.5m/s ,沉淀时间 t=1.5h nts 19 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即中心管高度 h2: h2=vt3600=0.5 1.5 3600=2.7m 沉淀区有效面积 F和中心管有效过水面积 f 中心管内流速 v0=30mm/s F=vQmax=3105.002.0=40m2 f=0maxvQ = 3.002.0 =0.67m2 沉淀池直径 D D)(4 fF =7.2m 校核 : D h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