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郑州大学一附院乔玉环 FISH技术检测子宫颈上皮细胞hTERC基因扩增的临床应用研究 2 宫颈癌对中国妇女的高危害度 中国妇女患宫颈癌比例15 10万 是仅次于智利的宫颈癌高发国家我国目前宫颈癌患者约40万人 每年新增患者 15万 居女性生殖道肿瘤首位我国宫颈癌死亡率为11 34 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二位 特别在西部地区 宫颈癌居女性癌症死亡率之首近年来性传播疾病使其迅速增加 性传播疾病 3 我国宫颈癌治疗现状 缺乏早期干预 阻止发展的有效手段仍是以手术和放疗为主不同期别的宫颈癌还没有确立一个规范化的治疗标准 4 看看这些英年早逝的艺人 她们死于宫颈癌 5 卫生部2007年课题 WKJ2007 3 001 6 课题负责人 北京大学魏丽惠教授 课题参加单位 全国36家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批参加的医院之一 负责人为乔玉环教授 7 宫颈癌仍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 致病元凶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 从感染高危型HPV至宫颈癌的发生通常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 研究背景 8 CIN1 CIN2 CIN3 Normal 宫颈癌筛查和预防的前提和基础 9 CIN 的转归 10 2 寻找能预测CIN 逆转 或持续进展为宫颈癌的可靠指标 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11 宫颈病变筛查技术 最佳方案 液基细胞学检查 TCT 宫颈病变筛查方案 高危型HPV DNA检测 12 HPV 敏感度高阳性预测值低 大多HPV阳性患者自然转阴 宫颈病变筛查技术的不足 需要寻找新的有效检测指标或手段 13 人类染色体末端酶 hTERC 基因 1995年由Feng等首次从肾癌293细胞系cDNA文库中筛选出 定位于3q26 3hTERC基因扩增可使细胞永生化 导致肿瘤产生宫颈细胞由非典型性增生向宫颈癌转变的过程中几乎都伴有3号染色体长臂 3q 的扩增对宫颈癌染色体不稳定的研究也显示 常见染色体3q的增加 其中 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基因hTERC基因 14 hTERC基因扩增是宫颈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学者Heselmeyer等首次检测宫颈细胞涂片中的hTERC基因 发现hTERC基因扩增随细胞学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 可作为预测宫颈高度病变的独立指标 我们研究组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hTERC的扩增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在宫颈癌筛查中 可弥补TCT和HC2检测HPVDNA的不足 cc ppt 15 资料与方法 16 研究对象 年龄18 56岁 平均年龄37 4 7 3岁 17 研究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FISH GLPTERC CSP3探针由北京金菩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按探针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18 结果分析 hTERC探针 GLP探针 标记红色荧光对照探针 CSP3探针 标记绿色荧光 正常细胞判断 单个间期细胞红色及绿色信号各2个异常细胞判断 红色信号大于2个 且绿色信号不少于2个为hTERC基因扩增异常细胞 19 结果判定 阈值建立 采集20例正常宫颈细胞 使用上述方法进行FISH实验 每例至少分析100个细胞 统计出现hTERC基因异常扩增细胞数目的百分比 阈值 平均数 M 3 标准差 SD 本研究阈值为7 1 阳性结果判定每例样本随机计数100个细胞 计算其中hTERC基因异常扩增细胞的百分比 如果百分比大于阈值 判定为阳性结果 如果小于阈值 判定为阴性结果 如果等于阈值 加大观测样本细胞数目 20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 0统计软件包 各组计数资料结果采用 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 检验水准 0 05 21 结果 22 一 各组宫颈病变中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比较 23 表1各组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比较 24 二 TCT和检测hTERC基因扩增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比较 25 组织学确诊为宫颈高度病变73例 17例CIN2 39例CIN3和17例宫颈癌 其中 TCT结果 ASCUS者46例 而TCT结果 ASCUS者共62例中 有46例患者组织学确诊为宫颈高度病变因此 TCT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敏感性为63 01 46 73 特异性为75 81 46 62 TCT 26 73例组织学确诊为宫颈高度病变患者中 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50例 而hTERC基因扩增的58例患者中 50例确诊为宫颈高度病变 因此 hTERC基因扩增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敏感性为68 49 50 73 特异性为86 20 50 58 hTERC基因扩增 27 三 高危型HPV DNA检测和hTERC基因扩增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比较 28 高危型HPV DNA检测 组织学确诊为宫颈高度病变的73例患者中 高危型HPVDNA阳性患者66例 而HPVDNA阳性者共106例中 有66例患者组织学确诊为宫颈高度病变 因此 高危型HPV DNA检测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敏感性为90 41 66 73 特异性为62 26 66 106 前已述及 hTERC基因扩增诊断宫颈高度病变的敏感性为68 49 特异性为86 20 图1 慢性宫颈炎细胞hTERC基因的表达 可见2个红色信号红色信号 GLPhTERC 绿色信号 CSP3 FISH法100倍 图3宫颈癌细胞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可见4个红色信号红色信号 GLPhTERC 绿色信号 CSP3 FISH法100倍 31 结论 32 国内外学者也取得了相似的结论 33 国外 HeselmeyerHaddad等首次应用FI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扩增 发现低度病变 LSIL 中hTERC阳性率为7 高度病变 HSIL 为76 四倍体细胞数和hTERC表达水平随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 认为hTERC检测可作为筛查HSIL的独立指标 对这些病例随访发现 所有进展为CIN3或宫颈癌的CIN1 2患者都伴有hTERC扩增 而自愈的CIN1 2患者没有发现hTERC扩增 表明检测hTERC基因扩增可作为预测病情进展的指标 AmJPathol 2003 34 hTERC检测临床意义 正常 ASCUS和CIN1样本很少有TERC拷贝数的增加 63 CIN2和76 CIN3样本显示TERC拷贝数增加区分CIN2和CIN3与正常 ASCUS 及CIN1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超过90 区分宫颈细胞高度癌前病变与低度癌前发育异常 伴有hTERC基因扩增的癌前病变的病人有52 96 的恶变可能 可预测CIN1 CIN2向CIN3发展的风险因素 其灵敏度是100 特异性是70 FISH是进行宫颈癌筛查 早期诊断和风险预测的有效手段 AJPApril2005 Vol 166 No 4 35 有效进行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病理分级 国内魏丽惠教授 IGCS2008会议报告 中国医学论坛报报道 hTERC基因 37 专家点评hTERC基因 中华妇产科学会主委郎景和教授认为 在TCT检查和HPV检测筛查宫颈癌的同时 检测hTERC基因扩增 有望成为协助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及预测癌前病变是否向宫颈癌进展的重要指标 从而造福广大妇女 2008年 美国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研究表明 hTERC基因扩增与宫颈高度病变和宫颈鳞癌密切相关 38 CIN 的处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 很多学者认为 2002年ASCCP方案 存在对CIN 的过度治疗 近年来大量临床资料证实CIN未经治疗即有较高的自然消退率 CIN 60 90 在1 2年内逆转 而且癌变的几率极低 因此 对于无症状 细胞学为ASCUS和LSIL 即使转化区不可见 也不用颈管刮宫 也不必锥切或LEEP 建议严格随访 物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程维修培训试题及答案
- 软件升级和更新协议
- 2025年合同终止劳动合同的规定与条件
- 吊车租赁损坏赔偿协议
- 2025年感染管理规范试题及答案
- 2025物流货物运输合同范本
- 2025年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专职人员招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
- 智能化绿化养护协议
- 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占有率表
- 地球节能一小时绘画课件
- JJF 2025-2023高动态精密离心机校准规范
- 2023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候机楼服务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医院腹腔镜手术知情同意书
-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课件
- GB/T 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GB/T 28287-2012足部防护鞋防滑性测试方法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 专升本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 既有重载铁路无缝线路改造及运维技术探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