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 交际话题中考复习方法素材.doc_第1页
初中英语 交际话题中考复习方法素材.doc_第2页
初中英语 交际话题中考复习方法素材.doc_第3页
初中英语 交际话题中考复习方法素材.doc_第4页
初中英语 交际话题中考复习方法素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际话题中考复习方法初三已进入复习阶段,但我们英语教师普遍感觉学生对有关交际话题还处于零散记忆状态,甚至遗忘许多,尤其是在做补全对话这一题型时,无从下手,出错较多或填写的句子是汉语式英语。结合我们八十七中英语组连续多年初三英语的教学实践,来具体谈谈初中英语交际话题总复习的策略。一、复习指导思想复习不只是知识的总结和操练。应体现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复习的目的、内容、形式、方法上,都应关注使学生“爱复习”。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目标的要求,不要不切实际地凭过去的经验进行“拓宽和加深”。二、复习方法 1. 研读课本,整理话题,打破“册”与“册”之间的界限复习课本知识时,经常会听到老师抱怨:复习时间越久效果越差。我认为,复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再现过程,不是“炒冷饭”,而是进一步知新的过程,我们分析一下教材的特点,会发现有很多涉及实际生活的话题。如果我们以这些话题为线索,将零碎的知识点、语法串起来,放入有真实意义的任务中,这对提高我们对初中英语的整体理解无疑很有帮助,我们以课程标准的话题项目表为依据,对初中阶段的所有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我们确定出16个话题项目,每一话题的内容可能分布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所涉及的话题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如有关“旅游计划及地点”,它的内容分布在九年级第7单元(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八上第3单元(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八下第9单元(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下面就是我们归纳整合出的初中涉及的16个相关话题和在五册书中的单元分布。1个人、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七上1,3七下7八上6,八下2九年22、文体活动七上5、10,九年63、食品与饮料七上6,七下8,八上7,九年64世界与环境七下1,八下9,九年155、著名人物七上8,八上96、健康八上2,7、日常生活七上2、4、11,七下5、9,12八上1、8,11八下3、7九年8、108文化习俗七下11,八下8,八下10九年12,九年139、兴趣与喜好(动物,电影、食物,音乐、学科、流行文化,)七上6、9,12七下3、,八上12,八下6, 10、科普知识八下1、4,九年911、节假日七上8,七下10,八上3、8,九年1412、教育七上12七下12,八下2、4九年1、313、职业七下4,八上9,10,八下514、天气七下615服饰七上7,七下11, 16、旅游与交通七下2,八上4,九年7. 142、依托话题,加以整合,汇集相同话题有关语句在复习中,教师应当把课堂作为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舞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信息差调查等言语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让学生以话题为主线,细化话题下的各子项,重温教材,采用分类法、归纳法和思维发散法,分类归纳相关词句。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个人自学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3.任务型教学引导初三英语交际话题复习 在初三英语复习中,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复习”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各个不同层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各自明确的目标,构成有梯度的连续活动。在各种“任务”中,学生不仅仅掌握现成的语言知识点,而是不断地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激发学生合作精神、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创新思维。现以八年级下册书第二单元what shoud i do ?为例,课前任务目标课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本单元话题和功能加以分析整理,并与其他册书中相关话题予以整合,课上教师设置就此话题相关语境,学生做对话或报告。教师可事先予以指导,给出查找复习范围,比如上面已经总结了相关单元有七上5,八上2,八下2,八下8九年12,那么学生先从八下二单元中查出本单元话题是谈论问题,给出劝告和建议,再把相关单元所出现的表述自己问题和有关劝告与建议的表达法整理如下:whats wrong /up?whats the matter/trouble/problem?i argued with my best friends.what should i do?找出劝告与建议句型lets.(七上unit5)you should/could(八上2,八下2)why dont you=why not?(八下8)what about?(八下8)how about?(八下8)其他:youd better . shall we ?课上任务目标(1)要求学生分别写出自己在学校和在家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麻烦,提出建议和劝告(2)将这些方法记在手中的表格中(3)评选最佳方案,根据同学们提供的诸多建议,大家展开讨论哪些是最好的,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 复习内容:unit2 what should i do? (a)pre-task: 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what are they? give advice.(b)while-task: discuss and fill the formmy problemsother students advicemy parents want me to stay at home every night.my brother plays his cds too loud.idont have enough money.i argued with my best friend.my clothes are out of style.(c)post-task(a)report the kinds of problems and report other students advice in class. 学生在课堂上报告, 要求报告时注意条理性。(b)讨论那个建议是最好的最合理的方法所需句型: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advice?how do you like?do you think it is better to.?i agreee/disagree with you.i think is the best way.三、交际话题在中考试题中的体现 交际是一种综合性测试题,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交流思想,表达观点的能力。符合课标中强调以交际为主的原则,是以书面形式考查交际能力的一种形式。情景交际测试的常见题型是:1单项选择。设置一定的情景,然后根据情景配备四个选项,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情景选出最佳答案。2补全对话。这里又分两种题型:(1)要求学生从所给选项中选择句子补全对话;(2)填入适当的词或句子,使对话完整、通顺。在进行情景交际题训练时,把交际功能归类,做到有的放矢。 情景交际的情境主要涉及初中教材中的问候、介绍、告别、打电话、感谢和应答、祝愿、祝贺和应答、意愿、遗憾和同情、邀请和应答、提供(帮助等)和应答、请求允许和应答、表示同意和不同意、谈论天气、问候和应答、购物、问时间或日期和应答、劝告和建议、就餐、看病、求助等30多个交际功能项目。复习时根据不同的话题创设不同的语言情景,让同学们把学到的语言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 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要注重交际技巧的传授和指导。中考情景交际题解题技巧:1.仔细审题,明确大意首先要仔细审题,即在对话不完整的情况下,尽量弄懂该篇对话的大意(main idea)和情景(如购物、看病、问路和应答、约会、口语应用等)2.分析对话,试填答案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具体语境和上下文,分析对话中所缺部分、判断所缺的句子。3.全文复读,融会贯通4.在试填好答案之后,应从头至尾再把对话读一遍,按照对话情境,中心内容,推理判断。四、中考交际题型解析 见幻灯片总之,对于情景交际题要精讲精练,归纳总结,精讲是前提,而精练才是要害。要选好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练习题加以巩固。练习方式应多样化,练习手段不能单一化,更不能搞“题海战术”。在精讲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培养听、说、读、写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