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空气.doc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空气.doc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空气.doc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空气.doc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空气.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气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空气的组成成分。2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使学生认识到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二、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成分。2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推断出空气的组成成分。四、教学准备(一)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二)实验仪器:广口瓶、烧杯、燃烧匙、带有玻璃导管的单孔橡胶塞、止水夹等;(三)实验用品:水、红磷、火柴等。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3分钟)1猜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你的身边常围绕”。2请同学上来参与实验,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让学生描述现象,并思考原因。学生思考并回答。以有关空气的谜语和生活实例导入,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产生对化学的亲近感。新课教学(25分钟)【提出问题】1你能描述空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吗?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复习物理性质的概念。2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对空气的成分提出猜想。引入空气讨论。【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利用投影挂图讲解)。提出问题: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化学变化的原理是什么?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原理是什么?3.拉瓦锡的实验原理给现在实验室测定氧气含量带来的启发是什么?1通过阅读教材,并分析,可得出,汞+氧气氧化汞和氧化汞汞+氧气。2当氧气消耗后,气体总体积减少,减少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氧化汞分解生成氧气后,气体总体积增加,增加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从而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过介绍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使学生受到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同时又为实验室测氧气含量的实验带来启发。【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1学习仪器及名称。2所用实验装置的原理。3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学生讨论,交流,利用手中的实验仪器和用品组装一套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探究,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实验过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2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的剩余气体。填写观察记录: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广口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的高度。瓶内剩余的气体不可燃、不助燃。使学生形成对猜想进行验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实验结论】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2氮气不溶于水,性质不活泼对实验的总结归纳能力。【反馈练习】课堂练习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讲述】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比例。聆听,思考。在实验后学习新知识,先理解后记忆,巩固实验结论的同时,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出问题】下列哪些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哪些物质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空气、氧气、水、糖水、澄清石灰水。学生讨论、解答。先让学生自己将物质分类,后给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让新知建立在旧知之上,掌握知识于无形之中。【总结并讲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学生聆听,理解。【反馈练习】课堂练习二: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课堂小结(2分钟)【小结】一、空气的组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空气的成分。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空气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中各主要成分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空气的污染和防治。(二)过程与方法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列举各类污染物对人类的危害,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各种措施,学会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二、教学重点空气的用途、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三、教学难点将本节课所学习的关于空气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2分钟)【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空气的主要成分。请回忆一下,总结空气的成分及其含量。【过渡】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空气中各主要成分的用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复习旧知,提出新问题。新课教学(30分钟)【提问】1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是什么关系?思考并回答:性质决定用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交流合作能力。2阅读书上28、29和30页的第一自然段,小组合作,找出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分别是什么,每一性质对应的用途是什么。小组合作学习。【板书】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引导总结,并板书。一、空气的用途名称性质用途氧气供给呼吸医疗急救、潜水支持燃烧炼钢、气焊、宇宙航行氮气熔、沸点低液氮致低温、化工原料不活泼保护气、液氮防腐等稀有气体不活泼作保护气,填充灯泡和焊接金属;制电光源;氦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展示图片】1氧气用途2氮气的用途3稀有气体用途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讨论】上节课课后的调查作业:1空气中的污染物有什么?2这些污染物带来的污染是什么?3如何防治?【小组讨论】调查结果。【小组汇报】小组推选代表展示结果,讨论结果。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并板书总结】1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2大气污染:酸雨、气候变暖和臭氧空洞等。3防治污染: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酸雨腐蚀建筑物、破坏森林。【展示图片】臭氧空洞、温室效应:课堂练习(8分钟)【练习反馈】1稀有气体过去曾被人们称做“惰性气体”是因为()。A稀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少B稀有气体用途广泛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D稀有气体非常宝贵2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内填充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3下列活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工厂烟囱排放的烟尘C汽车行驶排放的尾气D焚烧麦秆产生的烟4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种组合中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C氧气二氧化碳氮气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5氮气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A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