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课堂活动卡——送给孩子们的礼物.doc_第1页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课堂活动卡——送给孩子们的礼物.doc_第2页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课堂活动卡——送给孩子们的礼物.doc_第3页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课堂活动卡——送给孩子们的礼物.doc_第4页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课堂活动卡——送给孩子们的礼物.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活动卡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八年级学生的课堂活动卡制作策略指导【摘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须关注课堂教学的小细节,课堂活动卡在学生课堂有效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但对于如何使其更具规范性和实用性,笔者认为,还需要英语教师加以指导、点拨,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本文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活动卡在学生课堂有效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但对于如何使其更具规范性和实用性,笔者认为,还需要英语教师加以指导、点拨,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本文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学生做课堂活动卡的现状、做课堂活动卡的意义、制作课堂活动卡的策略指导,课堂活动卡的整理和使用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力图达成课堂活动卡的真正功用,受惠我们可爱的学生,美其名曰-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关键词】活动卡 ;策略;整理; 使用“课堂活动卡”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堂笔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和传统的课堂笔记有着很大的区别。它的“活”体现在形式上的灵活,可以是一张纸、一张卡片、一张书签、一本小册子,也可以是课本空白处的圈圈点点。它还体现在内容的灵活上,可以记录课堂知识点、课堂的精彩发言或评价、也可以记录课堂内外的一点感悟。它也体现在制作过程的灵活上,可以把活动卡编成字典形式,可以把活动卡做成电脑网页形式,也可以粘贴在教室的墙上。活动卡的记录、整理和制作过程无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一 课堂活动卡是孩子们“心仪已久”的礼物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1981)以大学生为对象试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实验材料为含1,800个单词的介绍美国公路发展史的文章,以每分钟120个词的中等速度读给他们听。受试大学生被分成三组,每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做笔记组的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组的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也看不到摘要的学生成绩最差。但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谬尔约翰逊称做课堂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因为它是对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信息进行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是艰辛的!笔者认为课堂活动卡因其与传统课堂笔记在形式、内容和制作过程等方面有诸多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做课堂笔记的痛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是孩子们心仪已久的礼物!1、增加了学生的快乐体验初中生活泼好动,新鲜喜欢事物,对机械单调的文字书写会产生惰性。对刻板厚实的笔记本会产生厌倦。而课堂活动卡因其方便美观和个性化受到学生的青睐。每张课堂活动卡集合了学生的设计、创意、灵感、书法等诸多元素,凝聚了老师和同学的激励性评价,提炼了课堂的些许感悟。当学生翻阅一张张课堂活动卡时,就象与老朋友的邂逅,活动卡赋予他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制作过程带给他们的快乐体验。2、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畴语言知识的欠缺是阅读的最大障碍,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阅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是讲解知识点的前奏,但英语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发现学生因缺乏语言知识和背景常识影响阅读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做课堂活动卡有助于学生积累资料,扩充新知。学生记下教师课堂讲授的一些新知识、新观点,并通过不段积累、吸收和消化促进新信息的精细加工和整合。从而扩充了自己的词汇量、学会了欣赏美文美句、增强了文化意识和文学修养。在欣赏美文、诗句、谚语的同时,学生感悟人生,思考人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终身学习。因此课堂活动卡在潜移默化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畴。3、稳定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要求学生做活动卡,这意味着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思想进程要保持高度一致,如果学生光听不记可能使其注意力分散,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做课堂活动卡也是学生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可调动眼、耳、脑、手一齐活动,促进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比如课堂上教师要求小组派一位代表陈述观点时,其他组组员会持事不关己的态度,如果教师同时要求其他同学做课堂活动卡,记下关键词,并根据活动卡做复述,那么整体课堂效率就会更高,更好。4、克服了记忆方面的限制“心记不如带墨,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对于课堂所授新知识,学生单凭大脑记忆而不动手,一两节课内容还可承受,若积累太多,就会逐渐被遗忘。学习本身是一个循环反复的,不断巩固的过程,单靠一时、一遍的记忆很难奏效。如果在听课的同时以课堂活动卡形式记下重点和疑难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记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对照课堂活动卡进行复习时,就会有系统,有条理,复习起来,事半功倍。二 课堂活动卡是孩子们“可望不可及”的礼物课堂是师生沟通,交流信息的前沿阵地。无论是对于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或是对新知识的速记、整理,课堂活动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但是对于七年级刚过渡到八年级的初中学生来说还不会或不习惯于在课堂上做课堂活动卡。课堂活动卡成为孩子们可望不可及的礼物。造成学生不愿或不会做课堂活动卡的原因主要有:1、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初中生生性活泼好动,习得语言喜欢口头交际。并且新教材的一堂课往往内容丰富,时间紧凑,加上多媒体教学以电子书写代替了教师的很多板书,漂亮的动画点缀代替了粉笔的圈圈点点,使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做课堂活动卡。再者,初中生面对文字书写,会产生惰性,久而久之学生就抛弃了摘录的习惯。在书面检查时,学生往往漏洞百出,未能真正掌握知识的各个环节。2、课堂教学的某些误区新教材提倡任务型教学,教师有时单纯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而安排了纷繁的活动。对于标准和教材要求掌握的语法和词汇,却缺乏设计一些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语言运用紧密结合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如同雾里看花,课堂活动卡的制作更是无从着手。3、活动卡策略指导的脱节七年级课程内容比较简单,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但八年级课程难度增大,出现篇幅较长的阅读文章,学生学会做课堂活动卡首当其冲。然而,教师在七年级时并未对学生进行认真、详细、系统的课堂活动卡制作策略的指导,因此八年级学生对做课堂活动卡的方法、作用和意义认识模糊。4、活动卡和课堂评价的脱节虽然每位教师都会鼓励学生做课堂笔记或卡片,以备复习,但没有督促到位。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和上课节奏的加快,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课堂反映。并没有把课堂活动卡列入形成性评价内容。因此学生就疏于做活动卡,或者摆个样子而已。据学生反映,上课根本不想做笔记 ,太费力,反正不是作业,老师又不会检查。 三 课堂活动卡是孩子们“跳一跳,够得着”的礼物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教师如果对学生的课堂活动卡制作进行有效的策略指导,那么课堂活动卡将成为孩子们“够得着的苹果”。不同的课堂活动卡制作策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知识的获得、储存以及利用。要使学生掌握课堂活动卡制作策略,笔者认为要从课堂活动卡的类型入手进行指导。根据英语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笔者认为课堂活动卡可以分为四类:1、三板块活动卡三板块活动卡主要适用于记录课文知识点,比如单词和词组的用法。八年级语法点主要集中在sectiona 3a和sectionb 3a及self check的阅读部分。因此笔者在教学这些内容时,要求学生事先准备活动卡片。学生比较喜欢一种背面有粘性的彩色纸或他们自己预先设计好图案的小书签,教师课前要求学生用直尺把卡片分为三大板块。第一块为主板,写单词或短语。第二块为辅板,写用法指南或记课堂上老师、同学所举的例句。第三块为反思或心得。用于练习时典型题目的登记或易混词汇的辨析,也可以评价自己的得失。一节课结束时,要求学生把这张活动卡粘贴在该课书的空白处或以书签形式夹在课本里。这种课堂活动卡的主、辅板两部分。即为质疑和总结部分。质疑某个知识点,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审视所学的内容,可起到复习的作用。总结部分可使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做到举一反三,延伸与拓展所学知识。但教师在课堂结束时一定要强调学生粘贴或保管好,避免遗失。以八年级下册unit1第8页阅读课学生的一张课堂活动卡为例。i believe i can do better !单词或短语 用法指南反思或心得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it takes scientists hundreds of years to make a robert do chores.区别:spend? make sb do sth.?make的其他用法?lesspeople will have less work to do.less修饰不可数名词,few修饰可数名词,more?its +adj.+to do sthits easy for a child to wake up.difficult good bad 类似2、名片式活动卡顾名思义,名片式活动卡是学生自己动手做了类似名片的一盒卡片,每张卡片上有该同学个性化的签名或个人形象设计。这类活动卡通常适用于学生就课堂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后,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可记下一些关键词在小卡片上,以便能根据关键词组织语言材料,需要跟同学讨论时还可以互换活动卡,那么重要信息就一目了然。这种名片式课堂活动卡不但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还是学生们交换信息的一种媒体。学生通过交换活动卡达成了资源共享。它同时还帮助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学会了总结和归纳。以下是学生三种不同类型的名片式活动卡片。类型一:速记型八下unit1 “what will the life be like in 100years?”s1:no food, things free, live moon, fly rockets, no need work, robots works2:shopping just think , things fly to houses3:live under sea, fly everywhere学生不需注重语法或书写,提纲挈领的记下关键词,可用于听力测试或记录上课同学的发言。对于稳定学生的注意力很有帮助。类型二:网络型课文内容一目了然,是对文本理解基础上知识点的高度概括。对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很有帮助。类型三:合并型八下unit2 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1.hows the life for cathy taylors three children activities homework competitions hard to plan for themselves2.the children are under too much pressure3.what are doctors and teachers opinions?4.is the childrens life the same as ours?children should learn to relax主要适用于阅读课段落分析,左边记纲要,右边记关键词,底部可用作总结性陈述。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3、读后感活动卡通过阅读进入人脑的信息是零碎的,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整理总结才有利于储存和提取。要做出有效的总结,学生必须在相当的层次上分析信息。marzano等(2003)在classroom instruction that works 一书中提出了总结性框架。适用于初中生课外阅读。为了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英语教学的延续,笔者经常布置读后感活动卡作为课堂作业。如笔者所在班级订了英语辅导报,学生只选择了练习卷部分,而对于另一张课外阅读专辑,学生却没有进行利用。为此,我布置了“一天读一篇”的任务,为避免学生弄虚作假现象,也为了给有能力的学生一个拓展的空间。我发给学生一些彩色信纸,要求学生按自己的创意设计读后感活动卡。内容可以是“单词碰碰车”,即这篇文章里出现哪些常见生词,目的扩充他们的词汇量,这一任务主要针对学习能力中下学生。简金斯等人(jenkins,steinwysocki,1984)的研究表明,学习一个有上下文背景的新单词,学生需要接触这个单词6次,才能有充分认识。这种读后感活动卡其实也是增加了单词的复现率。对于能力较好的学生则布置“心声回放”。如学生在读了题为“a generous gap”这篇文章后,一位学生的读后感活动卡是这样的:what do i think of the generous gap?“according to the article,i know nowaday a generous gap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such as some children killed themselves after argued with their parents because they didnt often have a talk with each other.in my opinion,parents should spend more time with their children,get to know them and get on well with them,though they are so busy .parent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understand their children better. as a mother,my dear teacher,did you think of the generous gap? your answers are welcome!当读后感活动卡交上来让教师批阅时,我们不仅了解了学生对文章的熟悉程度,最重要的是,它对学生今后的写作,包括写作素材的积累都是很有裨益的。4、大杂烩活动卡英语应亲近生活,生活是英语教学的大课堂。笔者要求学生收集平时在书本或报刊杂志中读到的格言、座右铭、谚语、演讲词等。制作成大杂烩活动卡。学生通常选用一些海绵纸,剪成不同的形状,用勾线笔记录内容,然后贴在教室或寝室的墙上,经常诵读,鞭策自己,作为学习的精神动力。也可把身边的令他们感兴趣的英语及时记下来,找个机会拿出来与同学共享。如商标名称,地点名称等。四 课堂活动卡是孩子们“历久弥香”的礼物教师馈赠学生的“礼物”能否体现学生知识扩展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让“礼物”成为学生终身学习方法、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从而有助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培养个性。那么,课堂活动卡的整理与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1、课堂活动卡的整理整理课堂活动卡是把知识简化、深化、系统化的过程,是学习获得高效益的组成部分,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为了巩固学习效果,学生需要对零散的活动卡做进一步的整理。本人把周一半个小时的早自读时间用作活动卡的整理课。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整理。但教师需要对四人组合的人员搭配进行指导,力争每组各拥有英语成绩好、美工书法有特长、创新意识强的组员。笔者要求学生合作制作一本个性化的“牛津英汉字典”,学生戏称它为“字典diy”。开学初先在班级里开展“字典”封面设计大赛,目的让每组学生的“字典”各有风采,使学生珍惜“字典”,避免中途被学生们“遗弃”。要求学生按单词、词组或关键词首字母为依据,按英汉字典字母表顺序把活动卡上的内容进行编辑与整理。内容好设计又独特的活动卡直接被选用编入字典中。内容不完整的多张活动卡经过整理,学生重新设计一张完美的新活动卡编入。每个知识点整理完成后,字典中留几张空白活动卡,用于以后补充与这个知识点有关的典型例题或错题。课堂的一些激励性评价和学生的感悟以边框的形式和知识点共存。个别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另辟蹊径,有两位擅长网页制作的组员在“字典”的基础上制作了电脑网页浏览形式。2、课堂活动卡的使用整理好的课堂活动卡以“字典”形式被学生使用。好的“字典”本身就是一份经过加工提炼的复习资料,只有学生充分利用“字典”进行复习,教师把“字典”作为对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