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吃的水果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一猜1、老师出示水果图片,对同学们说:同学们,看,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学生回答水果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样的水果?如各种各样的水果、琳琅满目的水果等等,从而初步地使学生感受加入形容词可以使事物更具体、更生动。师:水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 (学生自由回答)请同学们猜一猜:在这些水果中,老师最喜欢什么水果?看看谁能猜对!”(利用猜谜语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学生自由猜:苹果、西瓜、香蕉、桔子、葡萄3、老师:这样吧,我不直接告诉你们水果的名字,但是同学们问我这种水果的特点。想一想: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问?生1:老师,你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形状的?(板书:形)生2:老师,您喜欢的水果是什么颜色的?(板书:色)生3:老师,你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味道的?(板书:味)4老师依次回答:我喜欢吃的水果是圆圆的。我喜欢的水果是绿色的。它的果肉是红色的,味道甜甜的。当学生猜到是“西瓜”时,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5、教师小结:只有“抓特点,听清楚”才能猜出来。同样,我们要写好一种水果,必须抓住这种水果的特点去介绍,别人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水果。(板书:抓特点)导入本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抓特点写一种水果。6、引导学生怎样写具体。最近,水果超市新进了一批西瓜,你们能帮助超市老板给它做做广告吗?教师出示下面这段话:这个西瓜真可爱。它是圆的。外边是绿色的。里边的果肉是红色的,是甜的。啊,这个西瓜真可爱!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学生会回答这样写太简单了,只是简单的交代了西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不够好。)教师小结:如果这样描写的话,“这个西瓜”一点都不可爱,又怎么能起到广告和推销的作用呢。如何让它在我们的笔下变得更有吸引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抓住特点”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把“西瓜”写可爱,写具体,为超市做好广告。(板书:写具体)二、指导观察,说一说为了写具体,首先我们要学会观察,你们觉得什么是观察?(生多数会回答观察就是看)老师:“观察”不光是“看一看”,实际上“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掂一掂”都是“观察”。(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从而让学生明白观察是调动多种感官对物体进行全面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通过观察西瓜学会怎么观察,只有观察得好,才能把作文写好。师:边出示课件边介绍西瓜有很多品种,如黑美人西瓜、乐宝西瓜、黄瓤西瓜、无籽西瓜、方形西瓜等等,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这种地雷西瓜。 课堂上,老师出示一个西瓜让大家仔细观察。(实物与图片相结合,让学生对西瓜进行直观的观察,从而真正地学会观察的方法)大家看这个大西瓜,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呢?(结合板书回答:形状、颜色、味道、)下面,让我们共同观察,一起努力把这个西瓜成功推销出去。(一)介绍其“形”:(1)西瓜的形状是怎样的?(圆的,圆圆的,圆溜溜的)(这时,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总结,如果我们用圆圆的、圆溜溜这样的叠音词或者ABB式的词语来形容西瓜是圆的,会使我们笔下的西瓜显得更加生动、更加可爱。这也是直接教给了学生运用语言写生动的方法,从而避免了学生语言的单调。)(2)师:谁能说得更好,圆圆的西瓜像什么呢?(3)指导学生按下列句式说话:圆圆的,像()。(如西瓜圆圆的,像一个花皮球)当学生说出恰当的比喻,老师马上给予大力的表扬,并告诉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会让你笔下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是我们写好作文的法宝。(二)介绍其“色”:(1)西瓜是什么颜色的呢?(绿色)(板书:颜色)(2)你能说几个表示绿色的词语吗?(深绿、浅绿、草绿、墨绿)请学生仔细观察,西瓜的底色是什么颜色?用哪个词更加准确?(如翠绿色、浅绿色)这个教学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使学生在感受中国语言丰富的同时,要学会准确用词,而准确用词的前提就是观察要仔细。(3)出示卡片:西瓜穿着()色的外衣。(直接教给学生运用拟人的手法来描写西瓜的颜色)(4)同学们再看看,在西瓜翠绿色的外衣上有什么呢?指导说出:有墨绿色的条纹。告诉学生观察要仔细,要准确说出水果在色泽上的特点。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西瓜外皮是什么颜色?例:西瓜穿着一件翠绿色的外衣,上面还有墨绿色的条纹,真漂亮啊!刚才我们观察了西瓜外皮的颜色,里面又是什么样呢?接下来,我们就观察里面的颜色?师出示图片,谁能说一说?(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继续鼓励学生运用叠音词,ABB式的词语)切开西瓜,露出()的果肉,上面还有()的籽。切开西瓜,露出(红通通)的果肉,上面还有(黑亮亮)的籽。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西瓜的颜色?西瓜穿着()色的外衣,上面还有( )的条纹。切开西瓜,里面露出( )的果肉,里面还有( )的籽,真诱人啊!老师小结: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就要这样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把西瓜的颜色写得生动准确。(通过这一部分观察西瓜的颜色不仅教会学生运用生动准确的词语、恰当的修辞方法来描写西瓜的颜色,同时向学生渗透观察要有顺序,比如西瓜我们要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观察)(三)介绍其“味”:引导学生通过“切一切”“闻一闻”“尝一尝”的方式把水果的味道写具体,(1)让两位小朋友品尝,西瓜的味道如何?(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让其他同学说一说自己平时吃西瓜时的感受)(2)出示句子:尝一口,()。谁能试着说一说。(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说,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说,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说一说西瓜的味道,从而使学生放开思维,不受例句的束缚。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尽量用上“甜滋滋、甜津津”等叠音词,把水果的味道写生动、写具体。)(四)指导学生连起来说一说。我爱吃的水果是西瓜。西瓜( )的,像()一样可爱。它穿着一件()的外衣,上面还有(),看起来很漂亮。切开西瓜,会露出()的果肉,果肉里还有一粒粒(),咬上一口,味道( ),瓜汁会顺着嘴角流下来,真是太美味了指两名同学说一说。师出示课件我爱吃的水果是西瓜。西瓜(圆溜溜)的,像(花皮球)一样可爱。它穿着一件(翠绿色)的外衣,上面还有(墨绿色的花纹,看起来很漂亮。切开西瓜,会露出(红通通)的果肉,果肉里还有一粒粒(黑亮亮的籽),咬上一口,味道(甜甜的 ),瓜汁会顺着嘴角流下来,真是太美味了! 学生自由读一读,学生对西瓜的形、色、味进行完整地描写,从而掌握描写水果的顺序与方法。三、拓展迁移,练一练。1、师创设一个拓展迁移的情境:举起手中爱吃的水果:今天啊,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带来了自己喜欢的水果,下面大家就仔细观察,抓住特点,从形状、颜色、味道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水果,可以尽量使用优美的词汇和比喻、拟人等方法。2、生练习介绍,可以自己练,也可以互相说一说。3、指名介绍,生评议,师作适当指正。四、动起笔来,写一写。1、写话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得好,不如写得好。”同学们说得不错。接下来请大家把它写下来,一边写还可以再润色一下你的小短文。 师提醒学生“怎么说就怎么写。”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描写;还可以轻声和同桌商量、交流,只要不影响大家就行。(写作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宽松自主的创作情境,允许向老师同学请教,允许轻声商量、交流几句。)3、朗读修改俗话说:“作文三分靠写,七分靠改。”而“朗读”是最好的修改方式,只要你把自己的作文放声多读几遍,你就会发现哪些地方写得不错,哪些地方需要修改。除了读给自己听外,还可以读给你的同桌、伙伴听,让他们帮助改一改。五、师生互动,赏一赏。教师导入:有句话说得好:“有果子大家吃才香甜。”同样,好文章大家读才有意思。下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分享你的“劳动果实”?1、利用大屏幕展示学生的习作草稿,边读边看边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显示备注
- 2025年中国双层炉排立式蒸汽锅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口语内容考试题及答案
- 植物检疫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溶剂油装置操作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吧经理考试题及答案
- 景泰蓝点蓝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禁止超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复盖件数据监测报告
- 偏钨酸铵制备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wps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郴州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广东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办招聘辅助人员(统计员岗)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零售药店年度培训计划
- 2025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编外招聘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国资国企穿透式监管白皮书
- 时间管理与情绪管理课件
- 医学规培读书报告
- 商家智能体产品手册和操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