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体育生活化”课程资源对创新体育校本教材的影响.doc_第1页
体育论文:“体育生活化”课程资源对创新体育校本教材的影响.doc_第2页
体育论文:“体育生活化”课程资源对创新体育校本教材的影响.doc_第3页
体育论文:“体育生活化”课程资源对创新体育校本教材的影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生活化”课程资源对创新体育校本教材的影响Abstract: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develop each students individuality. This is not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item faced our each educators, but also the curriculum reforms requirement for all sports teacher. This article looks for the detailed solu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usage of “sports life” curriculum resource. The writer gives some reasonable opinions for development and usage of curriculum resource through analyzing educator materials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Key words: sports life; curriculum resource; educator material; 内容摘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又是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体育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入手,寻找出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笔者又从学校校本教材的制定、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些合理建议。关键词:体育生活化 课程资源 校本教材 1.前言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在更为注重全面的培养人才的要求下,体育课堂的教学改革呼之欲出,“体育生活化”的主体地位正不断显现。体育生活化是指让体育课的教育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以健康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教学模式,取代以往以技巧和竞技为主的学习主要目地。在逐渐提高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同时,生活化的体育课程资源逐渐更被执教者接受和重视。体育教师是新课标改革下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参与和执行者,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的行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是当代体育教师必备的能力。笔者就如何更深的一步开发利用“体育生活化”课程资源进行探讨,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2.研究方法 文献阅读、数理统计、教学实践3.分析讨论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体育课堂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1 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1.1 班主任、授课教师及领导应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在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活动的参与者是教师、学生。在这个实施过程中,除了笔者们广大的体育教师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班主任、爱好体育运动的教师和学校医务老师。此外校领导作用不容忽视,应充分发挥他们的号召力,为体育活动服务。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最为重要的地位。所以班主任老师的有利宣传、组织和鼓励是无疑学生积极投身体育活动的先决条件。如笔者担任10个班级的体育课工作,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体育中考模拟测试。4次测试下来,每次各班平均成绩在横向和纵向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见表1:第一次考试成绩较好的几个班级(如2班、5班、10班)的班主任非常重视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及练习情况,经常与笔者进行交流,并和学生一起进行锻炼,授课中笔者也有意让学生知道与其班主任交流的结果,这点非常重要。结果也不言而喻。第一次考试结束后,笔者又与年级主任商定在年级大会上对成绩教好的几个班进行表扬,同时也肯定了班主任的工作,通过这次表扬,到第二次考试时,成绩都有较大的进步。平均成绩进步分3.26,为次考试进步最大的一次。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10个班级中身体素质比较好的3班的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分析其原因是主要是学生的意识还没有到位。笔者与班主任多次进行沟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端正测试的态度。经过班主任的配合,他们班在最后的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并列第三名的好成绩。可见有了班主任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成绩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也明显感觉到学生精神非常的饱满,主动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此外,笔者认为可以利用课间及班会课的时间,请校领导对全体学生进行动员,并有计划的开展各类运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同时,有体育特长的任课教师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运动中来,平时学校一些青年教师在操场跑跑步,无形当中给学生树立了榜样,课外活动的时候与学生组织师生篮球混合赛,在共同分享运动所带给快乐的同时既拉近师生距离,又增强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并逐渐形成了非常好的体育运动氛围。表1各班测试成绩表1班2班3班4班5班6班7班8班9班10班121.924.222.322.624.722.523.522.722.823.9225.527.425.526.027.426.326.026.026.227.43428.028.829.229.328.529.128.128.728.529.228.628.827.228.128.228.327.627.828.629.13.1.2 体育特长生要发挥作用笔者发现在体育活动中,体育好的学生有较强的组织作用和带头作用。多数体育活动开展得好的班级一般都有体育好组织能力也好的学生。表2各班参加运动队人数表1班2班3班4班5班6班7班8班9班10班田径队0311300101篮球队0212320102排球队1210201101明显看出2班、5班两个班级参加校各运动队的人数较多,所以中考的成绩也十分理想。同时这两个班上课情况也非常的好,教学过程中根本不必为他们的课堂秩序而费心思,甚至一些身体素质的练习笔者就让体委和训练队的学生来负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1.3 体育教师要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处技能。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精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对世界性的大型比赛信息可根据需要,源源不断地选择性地提供给学生。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无疑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生机,使教育更加具有时代气息。由于存在城乡差异,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可利用教学挂图、黑板、绘画等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能够懂得如何获取、整理、筛选、利用信息,为自己的身体练习和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或借鉴资料,从而更好地获得身心方面的和谐发展。3.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2.1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是学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第一保证。目前国家已制定了各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各地学校也积极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逐步实施。不管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在贫困的广大农村,都要充分发挥现有的体育设施应有的效用,同时,要努力开发它的潜在功能。3.2.1.1 运动场地的资源共享合理地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资源,提高场地的使用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学校中,体育场地在休息日基本上是不对外开放的。社会上体育场外馆,真正能向学生、市民开放的很少,这一块的投入是最大的,而受益的人数是最少的。笔者认为可以与社会体育场地组织管理部门加强联系,建议对假日免费或者低费开放。学校联合举办体育俱乐部是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和教师资源的最好途径,以俱乐部的形式进行学生选项上课,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塑造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方面均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所长,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又互补场地不足的缺憾,也加强了学校的联系。学生先自己选项,再由教师统一调配,经过一定时间学生可提出换项(也可定期换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只有做到学校、社区、社会体育场馆的合理规划与利用,才能为广大的市民、学生提供广大的体育活动天地,最终使体育场馆的使用对象百姓化。3.3 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资源学生都有暑假、寒假。如何利用这部分时间,让学生过的更为充实和有意义,无疑是教育者及家长最为关心的。社会良好的育人环境(如少年体育俱乐部举办各种类型的青少年体育培训班和竞赛活动,社会组织的夏令营活动等等)将是孩子们最好的去处。在亲近自然、开拓眼界、增加知识、加强人际协调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体育运动的能力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如:举行街头三人篮球赛等有对抗性的运动,从活动中体验到平时运动中不太接触到的正规的竞技运动,补充了课堂无法让学生触及的不足,并增强了学生适应竞争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又如开设溜冰俱乐部及培训班,在发展这一新兴项目的同时也培养了更多爱好者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培养运动兴趣。通过这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让学生进一步加强运动参与意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对个别运动项目的喜好,并促进终身体育。3.4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笔者校体育场地相对较小,无法满足体育课要求达到的空间。于是开发校外资源,拓展体育运动空间是笔者校体育执教者所必须面临的问题。迫于初三体育中考,组内体育老师年商讨决定利用课间操时间对毕业班游泳没有通过的进行长跑锻炼。通过实际踩点、道路分析等实际操作,在学校小区制定了一条既适合运动强度又符合运动时间的跑步路线,并利用值周同学点到办法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端正了个别同学的体育运动态度;又如笔者校共有5位体育老师,而且体育课的时间大多安排在4、5、6、7节课,这就避免不了6位老师同时共用场地的局面。针对这一校内无法解决的场地紧缺的问题,笔者组个别老师采用了利用分部的小学场上课。4.结论与建议中学教师要认清体育在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用“体育生活化”的原则来调制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并将其与各科教育目标及课内外教育目标整合起来,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内外建立起一整套丰富多彩的体育生活,促进我国中学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4.1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促进学生体育发展和终身体育的有利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的同时,应该从发展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利用良好的社会资源及自然资源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开发和创新器材的多种功能,利用对体育校本教材的钻研来加强学生参与运动的主动性,有利于学校教育的“体育生活化”,促进终身体育。4.2建立健全的中学体育俱乐部联合会,资源共享。发展体育俱乐部这一广泛的运动资源空间,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计划,充分利用各校的体育资源,如场地及师资等。让资源充分共享。4.3学校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正处于初级阶段,目的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但具体的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锻炼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4.4笔者认为学校“体育生活化”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具体的工作,单从教学方面是无法更为广阔的开展。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的体育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