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高中语文扬州慢 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题。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清角吹寒”中“寒”字有何妙处?答:_答案:“寒”字用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2“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答案: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无生命的事物以人所特有的思想感情,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人民对战争的痛恨与诅骂由此可知。3月亮原本就“无声”,也无冷暖之别,姜夔为何要说“冷月无声”?答:_答案:姜夔借助“通感”手法,让触觉感受“冷”与听觉感受“无声”互相挪移沟通,这就强化了读者对冷寂凋敝景象的感受性。这里的“冷月”“无声”是词人主观感受的联想、迁移,是移人情于物象的结果。这就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数句营造出一个怎样的境界?答:_答案:这数句营造了一个凄冷寂寞的境界。二十四桥经历战火,虽仍然幸存,但物是人非,加上冷月无声,令人感到分外凄冷。红芍盛放而无人欣赏,就显得更寂寞。二、语言运用5(2011年高考广东卷)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将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需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答:_解析:此题要求写作串台词。答题时首先明确主持的场合,是节日文化的主题班会,因此串联节目时应围绕这一主题,力求简短扼要,衔接巧妙自然,且和谐得体。完成题目时首先要寻找相关的串联点:“元宵节”“中秋节”都是传统的文化节日,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但又各有特点。据此,确定串台词的内容:可先点明二者的相同点,然后由前者的特点引出后者。具体进行表述时,应仔细揣摩语言的形式。答案:示例1: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团圆甜美的元宵,还是圆如明月的月饼,都无法化解游子的羁旅愁绪。重温了李明介绍的“元宵节”,下面再由韩梅引领我们去回味那寄予了无限思念之情的“中秋节”。示例2:亲爱的同学们,中华传统节日意蕴丰富。李明介绍的“元宵节”寄予了人们对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期盼,下面再由韩梅同学为我们展示“中秋节”中蕴涵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团圆之意。6在下列句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在足球赛中。传球技术再高,控球能力再强,若缺乏临门一脚的射门技术,也会_。联合国安理会有明确的职权范围,不应_,介入其他机构处理的事情,特别应尊重联合国大会的权威。为迎接奥运,出租车司机学普通话、说普通话已_,令来京的游客刮目相看。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险情,面对生命的呼唤,普通百姓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用自己最朴素无华的行动,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诠释得_。解析:填写成语,一定要准确理解语境,从而写出恰当的答案。(1)“再高”“再强”显示射门能力强,“缺乏临门一脚”显示最终未成,可见是本该成功却最后由于某一失误而导致失败。(2)“有明确的职权范围”却“介入其他机构处理的事情”,可见是越权行事。(3)“来京的游客”之所以刮目相看,是因为出租车司机学普通话、说普通话已成普遍现象,成为一种风气。(4)普通百姓用行动来诠释传统美德,具体感人,达到了极点。答案:(1)功亏一箦(2)越俎代庖(3)蔚然成风(4)淋漓尽致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组是()a暮霭(i)凝噎(y)夜雪初霁(j)戍角(sh)b荠麦(j) 豆蔻(ku) 怆然(chun) 弥望(m)c姜夔(ku) 萧条(xio) 留恋(lin) 窥江(ku)d那堪(kn) 芍药(sho) 俊赏(shn) 黍离(s)解析:选d。“黍”应读sh。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荠麦弥望弥:满b自度此曲 度:构思c杜郎俊赏 俊赏:出色的鉴赏能力d难赋深情 赋:写作解析:选b。度:创作。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b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解析:选d。年年/知为/谁生?4下列对文学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词是古代诗歌的变式,称“长短句”,是按照一定的曲调填写的,根据词的字数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b词一般有两段,在词中叫“阕”。“阕”就是“遍”,因此,词中的“遍”就是音乐乐曲的一段,上下两阕就是由两段乐曲组成的个曲子。c词除了被称为“长短句”之外,还有“诗余”“乐府”“曲子词”等别名。d词“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所以后人的创作一般都是按调填词的,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解析:选a。根据词的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名句名篇默写。(1)_,尽荠麦青青。(2)渐黄昏、清角吹寒,_。(3)杜郎俊赏,_。(4)念桥边红药,_?答案:(1)过春风十里(2)都在空城(3)算而今重到须惊(4)年年知为谁生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8题。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6词前小序在词中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交代写作背景;点出题旨;概括全词的内容。7找出能够贯穿全篇的“词眼”,并说说表现在哪些景物上?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贯穿全篇的“词眼”是上片末句的“空”字。具体表现在:“淮左名都”“春风十里”“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红药独生”。这些虚实描写的景物,勾勒出了一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寄寓着词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无限哀婉。 8.“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手法和表现手法?并说说它们的作用。答:_答案:运用的是直抒胸臆的手法,放在全篇的层面来理解,它又是委婉的抒情。借花写人,言近意远,令人深思。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和反衬的表现手法。作者把花人格化,红花盛开却无人欣赏,物尚如此,人何以堪,反衬了物是人非、感时伤乱的情怀,悲怆心情又达到一个高潮。三、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9作者“凭栏怀古”,本该抒发情感,但笔锋一转,用“残柳参差舞”这一图景结句,实在高妙,请说说其深刻寓意。答:_答案:结句不抒怀古之情,却写凭栏所见景色,正体现了姜夔托物起兴、意境清空的创作特色。柳本纤弱,哪堪又残,故其舞也参差不齐。“舞”本有优美、高雅之境,但此时残枝败柳却“参差不齐”,极具张力的景物描写,寄寓着作者无尽的苍凉和悲壮之情,这是任何抒情词句都无法表现出来的。10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述此词“无穷哀感,都在虚处”,即哀感通过景物写出,试结合词句评析。答:_答案:此词通过眼前之景来抒发身世之感、家国之悲。上片写燕雁随了流云,沿着太湖西畔悠悠飞去。湖上数峰清寂愁苦,黄昏时分正蕴酿着一番秋雨,饱含自己漂泊江湖之意。到结尾处又用衰柳残枝当风舞象征南宋之衰世,苍凉之中,深含无限悲壮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答:_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1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1)侧重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2)侧重考查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首句写小桥流水,自是江南水乡特色;次句写绿岸浮萍,突出石湖的宁静清雅;三、四两句写景即为写人。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石湖,远绝烦嚣,于藕花盛处专开门户,雅量高致,可见一般。全诗意境空灵而寄意幽远,造语平实而格调自高,可谓别是一家。答案:(示例)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四、语用创新13改写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之句式一致,本体、喻体搭配合理。(可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我常常趴在檐下听雨。雨声轻灵,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雨声像山沟里柳阴下激石的溪水般清脆;雨声舒缓得像黄昏里泉苔上栖着的蜻蜓的翅。那种特别的感觉一声一声圈占了我的心,滴进我的回忆答:_答案:雨声轻灵,是黄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6课 图像识别技术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024第六册-青岛版2024
- 微生物污染溯源机制在低温肉制品中的实践
-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与传统剪切阀融合的微型化创新瓶颈突破
- 建筑外立面防水薄膜在极端气候下的界面失效机理与韧性提升方案
- 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应急抢修预案方案
- 抽水蓄能电站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案
- 高级电工的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邮政2025北京市秋招大堂经理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 2024年安全员考试高频难、易错点题(各地真题)附答案详解
- 2026年全年日历表带农历(A4可编辑可直接打印)预留备注位置
- 2024年全国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考试历年考试题附答案
- 矿山生态修复监理工作资料编制内容和要求、施工监理主要工作程序框图、工程施工与监理表式
- 药店药剂师专业劳动合同
- 小菜园租赁合同范本
- GB/T 44140-2024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定日镜技术要求
- DL-T1342-2014电气接地工程用材料及连接件
- 个人资金转账合同模板
-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 心理社交功能评估表
- 《征兵入伍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条文释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