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工开物两则1连线作者宋应星(1587?),字长庚,奉新人。明代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381654)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宋应星除著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近年来,在江西省发现了宋应星四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2整体感知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作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供了一多半的全国口粮。其他油料作物、经济作物也普遍推广,桑蚕养殖、甘蔗加工、棉花生产都空前繁盛,万历以后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花生、西红柿等农作物新品种,增强了对气候、地况的适应性,扩大了食物种类。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江、浙、皖一带的纺织业、印染业非常发达,松江的织造、芜湖的浆染,闻名全国。另外,南北方的瓷器生产也盛况空前,特别是江西景德镇,连绵十几里,烟火十万家,雇工数万人,形成了大规模工场手工业的格局。明代的造纸业也进入了集约化生产阶段,从造纸原料到名牌产品都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他,如采矿、冶金及金属加工工业也快速发展,永乐年间河北遵化的官营铁厂,工人就有2 500人之多;广东佛山的民营铁厂,“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宋应星的著述提供了条件。1识字注音秔()粳()稌() 糯米()婺源() 俟()潦水() 刈()成砧() 炽铁()挥槌() 泥滓成枵()淬之()2一词多义(1)数(2)造(3)奇3古今异义(1)凡治铁成器古义:_。今义:_。(2)以为受锤之地古义:_。今义:_。(3)改造他器与本器古义:_。今义:_。(4)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古义:_。今义:_。(5)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古义:_。今义:_。(6)取其神气为媒合古义:_。今义:_。(7)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古义:_。今义:_。4词类活用(1)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2)非无稽之说也()(3)其炎更烈于煤()(4)取其火性内攻()(5)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6)中国则惟事冶铸也()5特殊句式(1)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2)最迟者后于清明()(3)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4)其炎更烈于煤()(5)以为受锤之地()答案:1jngjngtnuwsloyzhn chchuz xiocu2(1)几,几个/数目,数量/命运/计算/列举/法则、规律/技艺、方术/屡次/细密的(2)制作/到去/到达某一境界/制定/培养,造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3)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以为奇,惊异/零数/适宜,适合/珍贵的/使人不测的/佳、好、宜(4)表示大约的数量/答应,允许/赞许,同意/处所3(1)成为器物比喻成为有用的人(2)把当做认为(3)改制成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使适合需要(4)十分之七、十分之三数字17、13(5)种类不同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归类(6)自然的元气精神饱满(7)已经经过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4(1)名词作动词,称为(2)动词作名词,说法(3)形容词作名词,火焰(4)名词作状语,向内(5)名词作状语,用斧子(6)名词作动词,依靠5(1)判断句(2)介词结构后置句(3)判断句 (4)介词结构后置句(5)省略句在预习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你在听课时加以关注?请在下列表格中做个备忘吧!我的学困点我的学疑点1稻和治铁反映了什么科学思想?2稻中记载了哪些先进的技术?有什么意义?3中国古代焊接铁器的方法与西方国家有什么不同?具体该怎么做?1结合“阅读指南”谈谈天工开物在我国历史上及世界史上有何重要地位。2谈谈天工开物正文中夹注的作用。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种类育种分秧收获及成熟期两季稻的栽种及特殊品种治铁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方法用料工艺答案:问题导学1提示:稻表现了作者的重农思想,他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农学中的“三才”(天、地、人)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对天时、地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同时更强调人的作用,通过科学育秧、合理分秧、培育新品种,就可以达到丰收的目的。另外,稻和治铁也突出反映了宋应星的技术思想,即“法”“巧”“器”三者的完美结合。法,就是操作方法;巧,就是人的技能和智慧;器,就是工具和设备。而在这三者之中,宋应星一贯认为人的巧智是最重要的,是主宰“法”和“器”的灵魂,在其他篇章中他对此多有论及。而融会所有这些思想的,是作者一以贯之的追求实学、期于实用的科学精神。2提示:记载了水稻育秧后三十天即拔起分栽,一亩秧田可移栽二十五亩,即秧田与本田之比为125,又说早秧失水即死以及农作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技术。这些技术在以前的农书中未曾提到过。这一方面指导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后世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还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3提示:中国在焊接时采取“冶铸”法,而西方国家采取“锻成”法。首先,将黄泥涂在接口处,将涂在黄泥的铁器放入火中煅烧锤打,此时,铁器就接合在了一起。其次,为了使接口处不易开裂、更加结实,在铁器出炉后迅速浸入冷水中淬炼。这样,接合的铁器就既结实又耐用了。步骤:黄泥涂口煅烧锤打冷水淬炼。自主探究1提示:天工开物一书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详尽的一部科技巨著,其他同类的书籍或者只集中于某一领域,或者未能从利用自然万物这一角度出发,总之,没有一本书能够脉络清晰地记录如此众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科技过程,更没有一本书能够从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高度来总结、介绍历代的生产经验与技术。同时,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技术百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