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熏陶渐染 厚积薄发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性,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并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作出具体的规定:初中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篇)”。大纲还列出10部名著供学生选读。这一项重要的改革,切中了语文教学中注重课堂范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不足的弊端,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汉语文学习“重阅读、重积累”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好语文指明了方向。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阅读教学的旧观念正在影响着课外阅读,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被套用到课外读书活动上,出现了课外阅读的错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阅读目的错位。有人归纳出少年儿童读书的五种需要:学习需要;交往需要;缓解焦虑需要;放松需要;消磨时间需要。(见中国教育报2001.2.1)这是符合青少年学生的阅读心理特征的。而我们却常常把阅读“神圣化”、“庄严化”,忌讳“娱乐”二字,惟恐学生在娱乐性读书中影响思想进步,影响学习成绩,于是,把课外阅读定位在“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写作水平”上,课外读书活动处理得像课堂教学那样,要求明确,目标一致,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意图,在规定的模式里读书,用一种要求、一种方法,去达到一个目的,摘抄名言警句,制作读书卡片,撰写读书心得等,都成为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个人的阅读兴趣被扼杀,出现了背着老师和家长的“地下阅读”。这种违背心理科学的做法,是对学生个性的摧残。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其阅读的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寻求自己的乐趣,它的初始是没有十分切实的目标的,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真切的任务而去读书,绝没有带着别人指定的“分析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这一作业而去读红楼梦。读书的心得是在熏陶渐染中获取的,读书其中,得乎其外,在于读者本人的感悟。读书的功用主要在于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则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读书是一种独立、自主、受主体潜意识驱使(阅读欲望的冲动)、无目标(不是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的心智活动,强烈的阅读功利心是阅读目的错位的主要根源。必须淡化阅读的目标要求,让学生放开思想去自由地读书。阅读内容错位。老师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集权式的控制,硬性规定阅读内容,惟恐学生受到污染,严防学生离经叛道,使学生丧失阅读的自主选择权。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只要内容不是鼓吹暴力、淫秽、反动的,学生都可以读。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应由学生自己决定,老师不该限得太死。新修订的大纲规定10部名著,固然是对学生阅读的引导,但它不能成为限制,这10部名著距离学生太远。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新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涌现,青少年阅读的兴奋点呈现快速转移的特征,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纪实小说科幻小说,等等。每一个阶段,都出现流行作品热,学生之所以青睐,是因为它们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很多,尽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风靡日本的“滑稽三人行”系列小说是写给孩子看的,要是老师给中学生开列书目,决不会收入,可是,就是这本书却连成年人拿起它也放不下,读过这本书的学生无不爱不释手。可供学生们读的书太多了,你怎么限制得了,又为何限制它呢?新时代的青少年已不再陶醉过去,崇尚权威;注目现在,憧憬未来,追求幻想是当代青少年的普遍心态。历史的凝重和辉煌再也不能倾倒和折服青少年,崇拜新星已压倒膜拜古贤,这是时代的特征,也是时代的进步。在读书问题上,应倡导青少年对传世经典与流行作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老师要放弃阅读内容的指导,适度、正确的指导是读书活动健康开展的保证。当前,文化事业迅猛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图书充塞市场,难免鱼龙混杂,青少年学生面对这斑驳陆离的文化世界,时常表现出迷惘和无所适从。让学生多读一些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优秀作品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网上阅读也已成时尚,不少学生沉缅网吧,如痴如醉,加强网络文化指导,培养健康的现代信息道德,促使信息转化为人的素养,已成为指导学生阅读的一项新任务,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老师的指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导”上,而不是“禁”。要引导学生按照个人的需求,自主挑选精品,摈弃糟粕;一味地禁读,以防止受害中毒,不是上策。积极的办法是,老师要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摸清学生的阅读取向,开拓学生的阅读领域,打通古今中外,拓宽学科门类,包罗天文地理,涵盖各类体裁,荟萃四方流派,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列更多更丰富的书目供学生挑选,尤其是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时代新著、流行佳作,更需及时推荐,以免学生茫然无从,不择而食。放手让学生选择书籍,本身亦是对学生判断和鉴别能力的培养。阅读方位错位。读书的方法限定太死,学生必须运用老师规定的方法去读书,这是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常常出现的现象。笔者曾了解某一位老师指导学生读书,像组织阅读教学那样,限定学生运用统一的方法,编印了统一的读书表格,设定统一的要求,规定阅读时必须填写表格,其中有两个栏目:摘抄名言佳句,写一篇心得笔记。这些方法本来无可厚非,但须是读者心之所至,自然而为。老师这样限定,学生以此为法,每天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读书,名言佳句信手拈来,并无佳绝之处,心得笔记大都敷衍成篇,没有真情实感,读书方法成了完成作业的工具。阅读方法就像舞台演员手中的刀斧一样,是为了耍弄,缺乏实际价值。其实,读书并无定法,采用何种方法,皆由个人阅读习惯而定,老师只作一般的方法介绍即可。圈点勾画、点评批注、寻章摘句、制作卡片、撰写心得、精读浏览、熟读成诵都是读书之法,各有其妙,当用则用,大可不必统一规定,更不能要求非此不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一部著名的“论词”之作,它是王国维先生读书悟出的道理,也就是所谓的“读书心得”,但却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文艺理论体系,成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夏承焘)。这恐怕是任何一位老先生都不可能布置的一份练习吧?关于读书之法,先贤今人都曾有过至理名言,晋宋诗人陶渊明曾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和奥秘。其意在于要我们读书须明其大意得其要领,而不在一字一词上搞微言大义。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挖掘深刻含义,穷根究底,如将此法移植到课外阅读上,学生就必然被引导到阅读的死胡同去。著名学者杨振宁先生在江苏金陵中学演讲时,曾结合自己的体验向学生们介绍过一种叫做“渗透性”的学习方法,他尽管说的是学习英语的方法,但是对指导初中生读书仍有重要的意义。杨振宁强调,囫囵吞枣式学习非常重要。读书,感到不理解时,别管它,要硬着头皮读下去,逐步渗透,慢慢就理解了。这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包含着读书要“悟”的道理。读书靠的是熏陶感悟,潜移默化。读书之法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这法那法,惟有“读”、“悟”是上法,心无杂念,静心潜读,沉浸在书中,读出个“一二三四”,读出个“心领神会”,读出个“忘乎所以”。刻意求“读”,非要马上有个成果,于是“刻舟求剑”式的去读,是必定读不出书来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阅读成果在阅读之中,读到一定程度自然产生,必有顿悟,只不过各人的成果不同而已。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我们不妨以此为术,少一点“方法论”,多教给学生一点“渗透”术。告诫学生,打消短期目标观念,不在章句上过度咀嚼(不可套用课堂上学习范文的方法),搞雕虫小技,而从大处着眼,致力于整体领会,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去读,在内容情理、文体风格、语言艺术上多去领悟。通过阅读,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思想情趣,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强基固本,厚积薄发。阅读结合错位。注重结合似乎是老师教学的本能,读写要结合,知识与能力要结合,学与用要结合,等等,不一而足。在课外阅读问题上也要结合,要求读的书与学的课文结合,于是出现了课堂教什么,就要求学生读什么课外书,学了在烈日和暴雨下,要学生读骆驼祥子;学了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要学生读红楼梦。这是一种错位。课外阅读简单化地贴近课本,是不切实际的,一部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长篇巨著,怎能配合一篇数千字的课文去读透?同时,这也是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语文是慢功,语文能力、文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效于朝夕,读书必须耗时费力耐心。再说,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并无必然的联系,学生可以在学了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之后,慢慢去读红楼梦,可以在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前,就已经读过骆驼祥子,也可以并未学过范进中举,却去读儒林外史,大可不必一定配合课文读原著。大纲开列的几部名著中几乎有一半与课文没有直接关系。要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只不过是课文引发了阅读原著的动意。而触发阅读动机的决不只是课文,而是书籍本身的“诱惑”。阅读结合的错位,根源在“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服务、服从于课堂教学,学生也习惯于把所有的学习活动聚焦于课堂与书本。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读书活动也必须紧紧围绕课堂这个中心,达成教学的统一目标,因为只有课堂教学才是具有统一意志的。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立足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阅读组织形式错位。课外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不应把读书活动程式化。长期以来,社会生活中形成一种习惯,一项工作取得了成绩,随之就要总结经验,举行经验介绍会、现场观摩会,加以展示和推广。对社会活动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但是,这种做法延伸到教学中,则是不可取的。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可以展示的,许多展示导致了形式主义。读书作为一种个人自主的心智活动,也是不可展示的。如果一定把这些活动搞成一种可供观摩的程式,加以表演和展示,是一种无意义的装点(必要的读书心得、经验交流会不在此列)。全班学生坐在教室里,捧着一本书读给大家看;几名学生登上讲台,读几篇早已准备好的读书笔记,给大家听(而不是交流);把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的读书卡片,摊在桌上,让大家参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法的多人承包合同范本
- 双方经营垫付资金协议书
- 厨房运营承包协议书范本
- 合同履行完毕解除协议书
- 企业停职留薪协议书范本
- 公会合同解除协议书模板
- 医院后勤合同协议书范本
- 办公室装修木工合同范本
- 农村稻田流转协议书模板
- 外汇黄金交易合作协议书
- 架桥机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 GB/T 19839-2005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9478-2018畜禽屠宰操作规程鸡
- 伤口造口新进展课件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 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模拟法庭剧本
- 六年级上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磁刺激仪技术参数
- Q∕GDW 11311-202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特高频法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 通用机场建设审批程序
- 城市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