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34电冰箱的总体布置大本(姜)_第1页
机械毕业设计34电冰箱的总体布置大本(姜)_第2页
机械毕业设计34电冰箱的总体布置大本(姜)_第3页
机械毕业设计34电冰箱的总体布置大本(姜)_第4页
机械毕业设计34电冰箱的总体布置大本(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 1.摘要 2 2.原始数据 3 3.电冰箱的总体布置 4 4.电冰箱的热负荷 5 5.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 9 6.压缩机的选型及热力计算 11 7.冷凝器的设计 14 8.蒸发器的设计 19 9.毛细管长度的计算 25 10.控制电路设计 26 11.小结 28 12.参考文献 29 2 摘要 本说明说是针对小型制冷装置 冰箱的局部内容而编写的,冷冻冷藏是一种典型的商用制冷装置,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目前多制冷剂的使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说明书共有八章:冷冻冷藏箱的总体结构布置、冷冻冷藏箱的热负荷、冷凝器的设计、蒸发器的设计、毛细管 长度的计算、控制电路等方面。比较系统介绍了冷冻冷藏箱的新制冷剂 R134a 在制冷系统中的循环过程。 3 原始数据 1、 有效容积为 185L 的冷藏冷冻冰箱 2、 工质为: R134a 3、 温带型双门 4、 已知技术参数 1) 使用条件:冰箱周围环境温度 32oatC,相对湿度 75 5% 。 2) 箱内温度:冷冻室温度nt不高于 -18oC ,冷藏室平均温度 5omtC。 3) 箱内有效容积:总容积为 185L,其中冷冻室为 45L,冷藏室为 140L。 4) 制冷系统为单级 蒸气 压缩式制冷系统,冷却方式采用直冷式,冷冻室蒸发器采用板管式,冷藏室蒸发器采用单脊翅片式,冷凝器采用丝管式冷凝器,采用毛细管作为截流元件。 5) 箱体结构:外形尺寸为 550mm 627mm 1312mm(宽深高 )绝热层采用聚氨酯发泡。其厚度根据理论计算和冰箱厂的实践经验选取,其值如表所示:1-1 冷冻冷藏箱个面的绝热层厚度( mm) 箱面 顶 面 侧面 背体 门体 底面 冷冻室 52 62 72 62 65 冷藏室 65 42 52 62 42 4 电冰箱的总体布置 箱体结构图 如下: 选用 R134a 做工质 ( 1) 润滑油 选用合成的聚酯油作为系统的润滑油。 ( 2) 干燥过滤器 选用 XH7 型干燥过滤器。 5 箱面 电冰箱的热负荷 一 ) 冷冻室热负荷FQ( 1)冷冻室箱体漏热量1FQ包括箱体隔热层漏热量aQ和门缝条漏热量bQ1)箱体隔热层漏热量aQ箱外空气对箱体外表面的传热系数1a=11.3 2/( . )W m k , 箱内壁表面对箱内空气的传热系数2a=1.16 2/( . )W m k ,隔热层材料的导热系数0 . 0 3 / ( . )W m K 。有式 aQ=KA(antt) A 箱体外表面积 单位( 2m ) K 传热系数 12111Kaa1-2 冷冻室箱体各表面的传热量 顶面 侧面 背面 门面 底面 面积 A/ 2m 0.237 0.386 0.168 0.168 0.273 传热系数K/ 2/( . )W m k 0.373 0.331 0.298 0.331 0.321 传热温差 /oC 50 50 61.2 50 23 传热量 Q/W 5.091 6.388 3.064 2.780 2.016 箱体的隔热层漏热量为以上各箱面漏热量的总和 aQ=(5.091+6.388+3.064+2.780+2.016)W=19.357W 2) 通过门与门封条的漏热量bQbQ=0.15aQ= 0.15 19.339W=2.904W 冷冻室箱体的漏热量 计算值 6 1FQ=aQ+bQ=( 19.339+2.901) =22.261W ( 2)冷冻室开门漏热量2FQ电冰箱的冷冻室内容积Bv取 0.045 3m ,开门次数为每小时一次,空气的比体积av=0.9 3/gmk,进入箱内的空气达到规定温度时的降温降湿比焓差 hV 值如下式 a hV =oo3 2 , 7 5 % 1 8 ,1 0 0 %cchh=90-(-16.75) kJ/kg =106.75 kJ/kg 冷冻室开门漏热量为: 2FQ= 0 . 0 4 5 1 1 0 6 . 7 5 1 . 4 83 . 6 3 . 6 0 . 9B av n hv VW ( 3) 储物热量3FQ水的初始温度1 25otC,实冰的温度2 2otC,水的质量 cm=45 0.005=0.225kg 则 3FQ= 12( 0 . 2 2 5 4 . 1 9 2 5 0 . 2 2 5 3 3 3 0 . 2 2 5 2 ( 2 ) 2 3 . 6 2 3 . 6c c c bm c t m r m c c t W )=13.805W 式中 c , r ,bc 水的比热容、水的融化热、冰的比热容。 其它热负荷不计,则冷冻室的热负荷: FQ=1FQ+2FQ+3FQ=(22.261+1.48+13.805) W=37.546W 二 ) 冷藏室热负荷RQ( 1)冷藏室箱体的漏热量1RQ1)箱体隔热层漏热量aQ箱外空气对箱体外表面的传热系数1a=11.3 2/( . )W m k ,箱内壁表面对箱内空气的传热系数2a=1.16 2/( . )W m k ,隔热层材料的导热系数 0 . 0 3 / ( . )W m K 。有式 aQ=KA(amtt) A 箱体外表面积 单位( 2m ) 7 箱面 K 传热系数 12111Kaa1-3 冷藏室箱体各表面的传热量 顶面 侧面 背面 门面 底面 面积 A/ 2m 0.273 0.979 0.458 0.458 0.273 传热系数K/ 2/( . )W m k 0.461 0.425 0.373 0.331 0.267 传热温差 /oC -23 27 38.2 27 27 传热量 Q/W -2.89 11.096 6.526 4.093 2.034 箱体的隔热层漏热量为以上各箱面漏热量的总和 aQ=(-2.89+11.096+6.526+4.093+2.034)W=20.859W 2) 通过门与门封条的漏热量bQbQ=0.15aQ= 0.15 20.859W=3.129W 冷 藏 室箱体的漏热量 1RQ=aQ+bQ=(26.68+4.002)W=30.682W ( 2)冷 藏 室开门漏热量2RQ电冰箱的冷冻室内容积Bv取 0.14 3m ,开门次数为每小时二次,空气的比体积av=0.9 3/gmk,进入箱内的空气达到规定温度时的降温降湿比焓差 hV 值如下式 hV =oo3 2 , 7 5 % 1 8 ,1 0 0 %cchh=(90-18.7) kJ/kg =71.6 kJ/kg 冷 藏 室开门漏 热量为: 2RQ= 0 . 1 4 2 7 1 . 6 6 . 1 93 . 6 3 . 6 0 . 9B av n hv VW ( 3)储物热量3RQ水的初始温度1 25otc,实冰的温度2 2otC,水的质量 计算值 8 Rm=140 0.005=0.7kg则 3RQ=12( 0 . 7 4 . 1 9 2 5 0 . 7 3 3 3 0 . 7 2 ( 2 ) 2 3 . 6 2 3 . 6c c c bm c t m r m c c t W )=46.02W 式中 c , r ,bc 水的比热容、水的融化热、冰的比热容。 其它热负荷不计,则冷 藏 室的热负荷: RQ=1RQ+2RQ+3RQ=(23.988+6.19+46.02)W=76.638W 电冰箱的总热负荷 Q=1.1(FQ+RQ)=1.1 (37.546+76.638)W=125.60W 9 制冷系统的热力 计算 参数选取参照下表 1-4 (单位 oC ) 工况参数 冷凝温度kt蒸发温度0t回气温度Gt过冷温度st设计例值 54.4 -23.3 32( 80) 17 参数来源 kt=32+22.4 环境温度加上冷凝传热温差 0t=-18-5.3 上箱要求温度减去传热温差 蒸气进入压缩机壳体前状态(实际吸入气 缸前的过热 蒸气 ) st =32-15 环境温度减去过冷度 电冰箱制冷系统的压 焓图如下 相关值的计算如表 1-5 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参数来源 计算值 冷凝压力 kpaMPkt=54.4oC 查热力性质表 1.4696 蒸发压力 0paMP0t=-23.3oC 查热力性质表 0.115 出蒸发器时饱和 蒸气 的比焓 1h/kJ kg 0t=-23.3oC 查热力性质表 383.27 进压缩机前过热 蒸气 的比焓 1h /kJ kg 32oC 查热力性质图 431.0 进压 缩机前过热 蒸气 的比体积 1v 30/m kg 32oC 查热力性质图 0.218 进入气缸前过热 蒸气 的比焓 1h/kJ kg 80oC 查热力性质图 476.0 进入气缸前过热 蒸气 的比体积 1v30/m kg 80oC 查热力性质图 0.251 排除过热 蒸气 温度 2stoC ( 1 ) /210( ) ( 2 7 3 )KKkpTtp 392.6 冷凝温度下的过热 蒸气 比焓 2h/kJ kg kt=54.4oC 查热力性质表 424.103 排除过热 蒸气 比焓 2h/kJ kg 2h=1h+ 211shh 585.5 制冷剂过冷至 32oC 时的比焓 3h /kJ kg kt =54.4oC 查热力性质图 246 毛细管节流前液体比焓( 17oC ) 3h/kJ kg kt =54.4oC 查热力性质图 222 3 4 0t1 11opkpx=0 x=1 kt2 2k 2s 2s Lgp(kPa) h (kJ/kg) 2 3 331132173280ooootCtCtCtC 10 蒸发器入口制 冷剂比焓 4h/kJ kg 4h=3h222 定熵压缩 蒸气 比焓值( 32oC ) 2sh /kJ kg kt =54.4oC 查热力性质图 495 定熵压缩 蒸气 比焓值( 80oC ) 2sh/kJ kg kt =54.4oC 查热力性质图 556 循环各性能指标计算如下 ( 1) 单位制冷量 0 1 4 3 8 4 . 8 7 2 2 3 . 0 8 / 1 6 1 . 7 9 /q h h k J k g k J k g ( 2) 单位体积制冷量 330 14111 6 1 . 7 9 / 7 4 4 . 8 2 /0 . 2 1 8vq hhq k J m k J mvv ( 3)单位等熵压缩功 21 ( 4 9 9 4 3 0 . 6 ) / 6 8 . 4 /isw h h k J k g k J k g ( 4)制冷系数 0 14211 6 1 . 7 9 2 . 3 6 56 8 . 4i sq hhw hh ( 5)单位冷凝热量 2 2 2 2( ) / 5 0 8 /ph h c t t k J k g k J k g 23 ( 5 0 7 . 9 5 2 4 4 . 3 8 ) / 2 6 3 . 5 7 0 /kq h h k J k g k J k g ( 6)制冷剂循环量 01 2 5 . 5 9 3 . 6 / 2 . 8 9 3 /1 6 0 . 1 9aQG k g h k g hq 式中 Q 电冰箱的总热负荷 (7)冷凝器热负荷 3232 . 8 2 3 2 6 3 . 5 7 1 0( ) 2 0 6 . 6 63600k a k aQ G q G h h W (8)压缩机实际吸入的过热 蒸气 量 331 2 . 8 2 3 0 . 2 1 8 / 0 . 6 1 5 4 /saV G v m h m h 11 压缩机选型及热力计算 一 ) .设计工况下的输气系数 参数参见表 1-4,其输气系数 等于容积系数v、压力系数p、温度系数t和泄露系数l的乘积。 ( 1)容积系数vv= 101 ( ) 1 kkmppc pV 其中相对余隙容积 C 取 0.025,膨胀系数 m 取 1,冷凝压力kp取 1469.6akp,蒸发压力0p取 115akp,排气压力损失kpV取 0.1kp,则容积系数: v= 111 4 6 9 . 6 0 . 1 1 4 6 9 . 61 0 . 0 2 5 ( ) 1 115 =0.674 ( 2)压力 系数p0011p VPC P V 其中进气阀的压力损失000.05ppV,其余取值同容积系数,则压力系数: 1 0 . 0 2 5 0 . 0 5 1 1 51 0 . 9 2 40 . 3 8 1 1 5p ( 3)温度系数t1tkTaT b 系数 a 取 1.15, b取 0.25,回气热力学温度1T取 353K,冷凝热力学温度KT取327.4K,蒸发温度0t取 -23.3oC ,压缩机吸入前过热度 10 ( 2 7 3 ) 3 5 3 ( 2 3 . 3 2 7 3 2 ) 1 0 3 . 3T t K K 353 0 . 8 7 7 41 . 1 5 3 2 7 . 4 0 . 2 5 1 0 3 . 3t ( 4)泄露系数ll取 0.99 。 12 则输气系数为 0 . 6 7 4 0 . 9 2 4 0 . 8 7 7 0 . 9 9 0 . 5 9v p t l 二) .理论输气量hVSh VV 实际输气量sV为 0.628 3/mh,则 0 . 6 3 0 1 . 1 6 90 . 5 3 9hV 3/mh 三) .压缩机的制冷量0Q0 7 3 9 . 7 7 1 . 1 6 0 . 5 4 / 1 2 8vhQ q V k J h W 四) .压缩机的功率 ( 1)理论功率0P0 2 . 8 9 6 8 . 4 5 4 . 9 13 6 0 0 3 6 0 0aiGwP k w k w ( 2)指示功率iP0 aiiiiP G wP 式中i 指示效率 0 0 2 4 9 . 7 0 . 0 0 2 5 ( 2 3 . 3 ) 0 . 7 0 43 2 7 . 4iKT btT 上式中的0t为采用摄氏温度为单的蒸发温度,系数 b 凭经验取值。则指示率 0 5 4 . 9 1 7 7 . 9 9 70 . 7 0 4iiPP W W ( 3) 摩擦功率mP36mhm PVP 其中取mP为平均摩擦压力,取 0.65aMP,hV为 1.12 3/mh,则摩擦功率 0 . 6 5 1 . 1 6 0 . 0 2 0 9 2 0 . 936mP k w w 13 ( 4)压缩机的轴功率ePeP=iP+mP=(77.997+20.22)W=98.25W (5) 电功率elP和电动机效率moelP=eP/mo取mo=0.82,则 elP=98.217/0.82W=119.78W 根据以上求取的压缩机理论输气量、压缩机制冷量、电功率等参数,参照按 R134a 制冷工质设计的压缩机有关规格参数表,选择意大利生产的低回压R134a 冰箱压缩机 ,型号为 L13B78,额定制冷量 160W,电源电压 220/240V、 50HZ。 14 冷凝器的设计 冷凝器采用丝管式冷凝器,冷凝管采用符合钢管(邦笛管) 5 1 .0bd mm,钢丝直径 1.5wd mm,管间距 46bs mm钢丝间距 5ws mm。箱体底部化霜水盘中,不设预冷盘管,设置旁门框防露管,制冷剂出防露管的温度为 32oC 空气温度为32oC 。 一) .过热段及饱和段热负荷 查制冷剂 R134a 的热力性指表,运用线性插值法可求得过热蒸气比焓2kh。当温 度 80t oC ,压力 p=1469.6KPa 时, 比焓2 4 5 6 . 8 3 /kh k J k g ;同时查热力性指表也能查得 54.4otC ,压力 p=1469.6KPa 时 的饱和蒸气比焓2 4 2 4 .1 0 /h kJ kg和t=32oC 似的过冷液体比焓3 2 4 4 .3 8 /h kJ kg。过热段热负荷 占总热负荷的百分数: 22234 5 6 . 8 3 4 2 4 . 1 0 1 5 . 4 %4 5 6 . 8 3 2 4 4 . 3 8kkhh 现取防露管中放出的热量占总热负荷热 43%,而过热段热负荷占总热负荷的15.4%,则饱和段热负荷占总热负荷的 41.6% 。 根据冷凝器总热负荷值可求得过热段热负荷 2 1 1 . 5 8 8 1 5 . 4 % 3 2 . 5 8QW ,饱和段的热负荷 2 1 1 . 5 8 8 4 1 . 6 % 8 8 . 0 2QW 。 二) .过热段和饱和段的传热温差 ( 1)过热段的传热温差m8 0 5 4 . 4 3 3 . 2 58 0 3 2ln5 4 . 4 3 2oom CC( 2)饱和段的传热温差p( ) ( 5 4 . 5 3 2 ) 2 2 . 4o o op k at t C C C 三) .自然对流表面传热系数0fa 15 0 . 1 5 5 0 . 2 60 22( ) ( )a 0 . 9 4 ( )( ) ( )f b b w wf r f r fe b b w ws d s d PGd s d s d 式中 f 空气的热导率,单位 W/(m.K); ed 当量直径,单位( m); rfP 空气的普朗特数; rfG 空气的格拉晓夫数。 ( 1) 过热段的自然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过热段的定性温度 11( 3 2 3 3 . 2 5 ) 4 8 . 8 422 oof a mt t C C ,空气的热导率f查表得 t=40oC 时, 22 . 7 6 1 0 / ( )W m K ; t=50oC 时, 22 . 8 3 1 0 / ( )W m K ;用线性内插法得 t=48.625oC 时, 22 . 8 2 1 0 / ( )f W m K 。空气的普朗特数rfP=0.698,空气的格拉晓夫数: 32/r f m eG g d 40 . 2 512( ) 22 . 7 6bwwbebb b wfb w bsdsdd s ss s dd s d式中 g 重力加速度, g=9.81 2/ms 空气的体积膨胀系数, 1 / 1 / ( 2 7 3 4 8 . 8 4 ) 1 / 3 2 1 . 8 4fT m 对数平均温差,m=33.6oC 空气的运动粘度, t=48.84oc 时, 631 7 . 8 4 1 0 /ms ed 当量直径,单位( m) ; f 肋效率,对冰箱用丝管式冷凝器,取f=0.85。 则 40 . 2 50 . 0 4 6 0 . 0 0 1 5120 . 0 0 5 0 . 0 0 60 . 0 4 6 0 . 0 6 1 90 . 0 4 6 0 . 0 4 6 0 . 0 0 1 5( ) 2 0 . 8 52 . 7 6 0 . 0 0 6 0 . 0 0 5 0 . 0 0 6ed m m 16 空气的格拉晓夫数 3 6 219 . 8 1 3 3 . 2 5 ( 0 . 0 6 1 9 ) / (1 7 . 8 1 0 ) 7 5 8 7 1 03 2 1 . 6 2 5rfG 过热段对流表面传热系数0fa0 . 1 5 5 0 . 2 6 20 2220 . 0 2 8 2 ( 4 6 6 ) ( 5 1 . 5 )a 0 . 9 4 ( 0 . 6 9 8 7 5 8 7 1 0 ) / ( )0 . 0 6 1 9 ( 4 6 6 ) ( 5 1 . 5 )9 . 0 4 1 6 / ( )f W m KW m K ( 2)饱和段对流表面传热系数0fa饱和段的定性温度 ( ) / 2f k at t t=( 54.4+32) /2=43.2oC ,查表由内插法得空气的热导率 22 . 8 7 2 1 0 / ( )f W m K ,空气的普朗特数rfP=0.699,空气的运动粘度 621 7 . 2 8 1 0 /ms ,空气的格拉晓夫数 3 2 3 61/ 9 . 8 1 2 2 . 4 0 . 6 1 9 / (1 7 . 2 8 1 0 5 1 1 1 2 8 . 8 5 5( 2 7 3 4 8 . 6 2 5 )r f p eG g d 2)饱和 段对流表面传热系数0fa0 . 1 5 5 0 . 2 6 20 2220 . 0 2 7 8 ( 4 6 6 ) ( 5 1 . 5 )a 0 . 9 4 ( 0 . 6 9 9 5 4 9 3 2 9 . 7 3 6 6 ) / ( )0 . 0 6 1 8 ( 4 6 6 ) ( 5 1 . 5 )8 . 0 2 5 / ( )f W m KW m K 四) .辐射传热系数 44( / 1 0 0 ) ( / 1 0 0 )5 . 6 7 waorTTa 式中 黑度,黑漆 =0.97; wT 壁面的平均热力学温度,单位 K; aT 空气的热力学温度,单位 K; 传热温差,单位 oC 。 ( 1)过热段的辐射传热系数 过热段壁温wt不是定值,现取 3 2 3 3 . 6 6 5 . 2 5 ow a mt t C ,而at=32oC 。则 过热段的辐射传热系数 17 4422 7 3 6 5 . 2 1 2 2 3 3 2( ) ( )1 0 0 1 0 05 . 6 7 0 . 9 7 7 . 3 3 8 6 / ( )3 3 . 2 5ora W m K ( 2)饱和段的辐射传热 系数 饱和段的壁面温度 3 2 2 2 . 4 5 4 . 4 ow a pt t C ,其余参数同过热段。则饱和段的辐射传热系数 4422 7 3 5 4 . 4 2 7 3 3 2( ) ( )1 0 0 1 0 05 . 6 7 0 . 9 7 6 . 9 6 4 / ( )2 2 . 4ora W m K 五) .冷凝器传热面积 A (1)冷凝器过热段传热面积 0()o f o r mQAaa 式中 A (单位 2m ) 为过热段传热面积,过热段自然对流传热系数20a 9 . 0 3 4 / ( )f W m K ,过热段的辐射传热系数 20a 7 . 3 3 9 / ( )r W m K ,过热段的传热温差m=33.25oC ,过热段的热负荷 Q =34.28W,其中0为表面效率: 0b w fbwaaaa 式中 ba 每米管长管面的面积,ba= 0.006 2 /mm; wa 每米管长上钢丝的外表面积。 2122 ( 1 ) ( 2 ) ( / )w w b w bwwa d s d s m mss 则表面效率 020 . 0 0 6 ( 2 ) 0 . 0 0 1 5 0 . 0 4 6 0 . 8 50 . 0 0 5 0 . 8 7 6 720 . 0 0 6 ( 2 ) 0 . 0 4 6 0 . 0 0 1 50 . 0 0 5 过热段的传热面积 223 3 . 5 8 0 . 0 6 8( 9 . 0 3 4 7 . 3 3 9 ) 0 . 8 7 6 7 3 3 . 2 5()o f o r o mQA m maa 18 ( 2)冷凝器饱和段传热面积 0()o f o r pQAaa A 饱和段的传热面积(单位 2m ),饱和段自然对流表面传热系数20a 8 . 1 9 6 / ( )f W m K ,饱和段的辐射传热系数 20a 6 . 9 6 4 / ( )r W m K ,饱和段的传 热温差P=22.4oC ,饱和段的热负荷 Q =85.96W,表面效率0=0.8767,则 228 5 . 9 6 0 . 2 8 8 7( 8 . 9 1 6 6 . 9 6 4 ) 0 . 8 7 6 7 2 2 . 4()o f o r o PQA m maa 所以冷凝器的传热面积 22A = A + A = 0 . 0 6 9 4 2 + 0 . 2 8 8 7 m = 0 . 3 5 8 2 m 六) .冷凝器整体尺寸 丝管式冷凝器的冷凝管长度 L(m) bwAL aa 由于冷凝器的积灰以及水平排数增加时传热系数减小,所以设计值比理论计算大,取设计值比理论值大 40%冷凝器的设计面 22A = 1 . 4 0 . 3 5 8 2 m = 0 . 5 0 1 5 m ;20 .0 1 8 8 /ba m m , 222( 2 ) 0 . 0 0 1 5 0 . 0 4 6 / 0 . 0 8 7 1 /0 . 0 0 5wa m m m m 。 则: 0 . 5 0 1 5 4 . 7 3 60 . 0 1 8 8 0 . 0 8 7 1L m m 取 冷 凝 器 的 有 效 宽 度 0.4bm , 则 冷 凝 器 冷 凝 管 水 平 根 数/ 4 . 7 3 6 / 0 . 4 6 1 2 . 9 6N L b ,制冷剂从同一侧进出,取 N=14根。每根的实际长度1 4 0 . 0 4 6 0 . 6 4 4L m m 。冷凝器的的高度 1 2 0 . 0 4 6 0 . 5 5 2bH N S m ,冷凝器钢丝焊接时两头个露出 0.1m。则冷凝器的实际高度 ( 0 . 5 5 2 0 . 0 1 2 ) 0 . 5 7 2H m m 。 19 蒸发器的设计 一) .冷冻室蒸发器 冷冻室的热负荷fQ为 39.866W,蒸发温度ot为 -23.3oC ,冷冻室温度为 -18oC 。采用板管式蒸发器。 ( 1)制冷剂在管内的表面传热数ia(当制冷剂工质位 R12时) 0 . 2 0 . 6 0 . 2 0 . 6 0 . 2 20 . 6 0 . 9 5 / / ( . )dii i iiGqa B g q d W m Kd 式中 dG 每根管内制冷剂的流量,单位 kg/s; g 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单位 2/( )kg m s ; B 于制冷剂种类和蒸发温度有关,ot为 -23.3oC 时, B=0.9523; iq 热流量,单位为 2/Wm id 蒸发管内径,单位 mm, id=6mm 。 制冷剂在管内的温度o 23.3 otC,而冷冻室内的平均温度w 18otC热流量iq; FiiQqdL 式中 FQ 冷冻室热负荷,单位为 39.866W; L 冷冻室绕管长度,绕管 取 5 圈,则 2 ( 0 . 4 1 8 0 . 2 6 3 ) 5 6 . 8 1L m m 则热流量iq为 223 7 . 5 4 6 / 3 1 3 . 8 2 6 /3 . 1 4 0 . 0 0 6 6 . 8 1FiiQq W m W mdL 制冷剂的循环量aG为 2.89kg/h,化为质量流量 22222 . 8 8 2 . 8 8 4 / ( ) 2 8 . 3 1 / ( )3 6 0 0 3 . 1 4 0 . 0 0 636004 ig k g m s k g m sd 当制冷剂为 R12时,在管内沸腾的表面传热系数为 20 0 . 2 0 . 6 0 . 2 2 0 . 2 0 . 6 0 . 2 20 . 9 5 / / ( . ) 0 . 9 5 0 . 9 5 2 3 2 8 . 3 1 2 9 2 . 4 4 / 0 . 0 0 6 / ( . )i i ia B g q d W m K W m K 21 5 4 .9 8 / ( . )W m K 采用 R134a 制冷剂时在管内沸腾的表面传热系数比 R12 高 35% 45%,取 40%,则 21 5 4 . 9 8 1 . 4 2 0 7 . 4 9 / ( . )ia W m K ( 2)板管式蒸发器空气表面传热系数oa板管式蒸发器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aca1 / 41 . 2 8 ( )aoacottaA d 式中 A 沿高度方向管排的修正系数,选蒸发器冷却排管为 5圈,查表可得A=1.25; at 冷冻室空气的平均温度为 -18oC ; 0t 板管式蒸发器内 R134a的蒸发温度为 -23.3oC ; 0d 管外径,单位为 mm, 0d=6.5mm 。 则板管式蒸发器空气侧传热系数 1 / 4 2 21 8 2 3 0 31 . 2 8 1 . 2 5 ( ) / ( ) 8 . 5 5 / ( )0 . 0 0 6 5aca W m K W m K 在冷却排管外表面对空气的换热过程中,自然对流的表面传热系数较小(一般 1小于 10 2/( )W m K ),因此辐射换热相对来说不可忽略,空气侧的表面辐射换热系数 44 ( ) ( ) 1 0 0 1 0 0awcrawTTCa tt 式中 aT 冷冻室空气平均温度(单位 K), 273 18 255aTK ; wT 蒸发器管子表面温度,因为蒸发器的管壁很薄,则内外表面温差不大,管子的外表面温度可视为与蒸发器管内的 R134a 的蒸发温度相同,2 7 3 2 3 . 3 2 4 9 . 7wTK 。 21 C 辐射系数,对于结霜表面去 245 .4 6 /( )W m K 则气侧的表面辐射换热系数 44222 5 5 2 4 9 . 75 . 4 6 ( ) ( ) 1 0 0 1 0 0 / ( ) 3 . 5 1 / ( )1 8 ( 2 3 . 3 )cra W m K W m K 空气侧的传热系数0a0 a c cra a a 式中 ,ac craa 空气侧的表面传热系数和辐射传热系数 ,单位( 24/( )W m K )。 曝光系数,对于平板可取 1.0 。 析湿系数,取 3 8 7 3 8 2 1 . 1 8 4( ) 0 . 7 9 7 1 8 ( 2 3 . 3 ) aop a ohhc t t 则空气侧的传热系数 220 ( 8 . 5 5 1 . 1 6 7 3 . 5 1 1 . 0 ) / ( ) 1 3 . 4 8 8 / ( )a c c ra a a W m K W m K ( 3)冷冻室蒸发器的传热系数0K冷冻室蒸发器馆内表面传热系数 22 1 6 . 9 7 / ( . )ia W m K,空气侧的表面传热系数20 1 3 . 4 9 / ( )a W m K。空气侧的传热系数远小于制冷 剂侧的传热系数,因此 0 osK e a 式中 e 考虑管内阻和管外霜层的修正系数。 e =0.8 0.9 s 翅片管的表面效率。取s=0.98 则 220 0 . 8 5 1 3 . 4 8 8 0 . 9 8 / ( ) 1 1 . 2 3 6 / ( )osK e a W m K W m K ( 4)冷冻室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A 冷冻室热负荷 39.866W,蒸发温度为 -23.3oC 冷冻室温度为 -18oC 。 2203 7 . 5 4 6 0 . 6 7 61 1 . 2 3 6 1 8 ( 2 3 . 3 ) FkQA m mK 22 电冰箱总体布置中冷冻室内传热面长度为 413mm,深度为 391mm,高度为281mm。故实际的传热面积: 22( 0 . 4 1 8 0 . 4 7 3 2 0 . 4 7 3 0 . 2 6 3 2 0 . 4 1 8 0 . 2 6 3 2 ) 0 . 7 5 4A m m 冷冻室传热面积的实际设计值大于冷冻室传热面积计算值,满足设计要求。二) .冷藏室蒸发器 冷藏室的热负荷RQ为 77.11W,冷藏室内的平均温度 5omtC,蒸发器内温度-23.3oC 冷藏室蒸发器采用单脊翅片盘管式蒸发器,采用 0.25mm 厚的吕板,使其 弯曲成 6.5mm 的管形通道,其翅片高取 22mm,翅片厚 2 0 . 2 5 0 . 5f m m m m 。( 1)单脊翅片式蒸发器管外表面传热系数0a直冷式冰箱,采用单脊翅片盘式蒸发器 104001 . 2 8 ( )atta l 式中 at 冷藏室空气的平均温度为 5oC ; 0t 蒸发器内制冷剂 R134a的蒸发温度为 -23.3oC ; 0l 定型尺寸,取单脊翅片的翅高 , 0l=0.022m 。 则管外表面传热系数 11 220 440 05 2 3 . 31 . 2 8 ( ) 1 . 2 8 ( ) / ( ) 7 . 6 7 / ( )0 . 0 2 2atta W m K W m Kl ( 2)管外纵向平直翅片的翅片效率f()f th mhmh 式中 h 翅片的高度,单位 m ; m 定义参数,当翅片的深度比其厚度大得多时 0 32 2 7 . 7 1 2 . 2 82 0 3 . 5 0 . 5 1 0fam 23 上式中的0a、f、 分别为管外表面传热系数、肋厚、肋片的热导率。 翅片效率 33( ) (1 2 . 2 9 2 2 1 0 ) 0 . 9 7 41 2 . 2 9 2 2 1 0ft h m h t hmh ( 3)翅片的表面效率s121 ()Asfs AA 其中1A为一次传热面积,2A为二次传热面积,SA为总的传热面积,设翅片长度为 l 则 31 3 . 1 4 6 . 5 1 0 0 . 0 2A d l l l 32 2 2 2 2 1 0 0 . 0 4 4A h l l l 12 0 . 0 6 4sA A A l 表面效率s1211( ) ( 0 . 0 2 0 . 0 4 4 0 . 9 7 4 ) 0 . 9 8A 0 . 0 6 4sfs A A l ll ( 4)制冷剂在管内的传热系数ia由于制冷剂 R134a 在管内蒸发时的表面传热系数远大于空气自然对流表面传热系数,一次可以不计算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 5)传热系数0K由于空气侧的表面传热系数远小于制冷剂侧的表面传热系数,因此 220 0 . 9 0 7 . 7 0 . 9 8 / ( ) 6 . 7 6 / ( )osK e a W m K W m K ( 6)传热面积及翅片长度 冷藏室蒸发器总的供热量 4412 ( ) ( ) 1 0 0 1 0 0Re TTQ K A A 其中黑度 为 0.9,辐射系数 为 245 .6 7 /( )W m K ,发射体热力学温度1T为 278K,接受体热力学温度 249.7K,传热温度 5 ( 2 3 . 3 ) 2 8 . 3 oe C 则传热面积 24 224444127 6 . 6 3 8 0 . 2 5 5 66 . 7 6 2 8 . 3 0 . 9 5 . 6 7 ( 2 . 7 8 ) ( 2 . 4 9 ) ( ) ( ) 1 0 0 1 0 0ReQA m mTTK 除去冷藏室蒸发器中连接管和连接板的传热面积 20.06m , 翅片盘管的 传热面积 20 . 2 5 5 6 0 . 0 6 0 . 1 9 9 6sAm ,因为 12 0 . 0 6 4sA A A l ,则翅片管长度0 . 1 9 8 / 0 . 0 6 4 3 . 2 3lm 。 25 毛细管长度的计算 采用 R12 做制冷剂时压力差0 ( 1 3 4 8 . 0 6 1 3 2 . 4 9 6 ) 1 2 1 5 . 5 6 4kp p p k P a k P a V;查其饱和状态下的热力性质白表,温度对液体比体积的的影响不大,取温度为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平均值,即 13otC ,查得液体比体积 330 . 7 2 6 4 1 0 /m k g 蒸汽比体积 30 .0 3 5 4 /m kg ,取干度 0.1x 。 则平均比体积 3 3 3 3( 0 . 7 2 6 4 1 0 0 . 9 0 . 0 3 5 4 0 . 1 ) / 4 . 2 1 1 0 /m k g m k g 其密度 1v 3331 / 2 3 7 . 5 3 /4 . 2 1 1 0 k g m k g m15oC 下液体粘度 30 . 2 3 5 1 0 P a S ,而气体粘度 31 2 . 4 3 1 0 P a S ,则平均粘度30 . 2 1 7 1 0 P a S 。已知制冷工致循环量 2 .9 6 /aG kg h ,选用内径 0.66mm 的毛细管,则制冷工质的流速 : 雷诺数值为 31 0 . 1 2 0 . 0 0 0 6 6 2 3 7 . 5 3 7 3 1 1 . 1 00 . 2 1 7 1 0ewdR 则毛细管长度 0 . 0 2 5 6 0 . 2 5221 . 2 1 6 1 0 7 3 1 1 . 1 0 0 . 0 0 0 6 6 1 . 9 30 . 1 5 8 0 . 1 5 8 2 1 0 . 1 2 2 3 7 . 5 5eP R dL m mw V 当采用 R134a 做制冷剂时其流量约减小 10% 20%,所以毛细管的 长度需增加,取毛细管的长度增加 20%,则毛细管的长度为: 1 . 9 3 1 . 2 2 . 3 2L m m 3222 . 9 6 4 . 2 1 1 0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