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源价格历史研究.doc_第1页
河南能源价格历史研究.doc_第2页
河南能源价格历史研究.doc_第3页
河南能源价格历史研究.doc_第4页
河南能源价格历史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源价格一、煤炭 煤炭是一种体积笨重运输费用较高的商品,产地与销地之间差价很大。清同治七年至十一年(18681872年),河南怀庆一带所产煤炭每担售100文,大块售150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焦作矿区每50公斤煤炭销售价格为制钱80文,运到道口130文。19201922年开封市场上煤炭零售价每吨为6.006.15元(银元)。1937年7月开封市场上焦作李村煤零售平均价格每吨为12.16元(法币),1940年全年平均零售价格为每吨23.0元(联银券)。1947年8月开封市场无烟煤零售价为每公斤560元(法币)。1948年3月中福煤矿宣布自4月1日起李村及焦作零销煤概以小麦兑换,焦作零销煤按照李村兑换率各加运费半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煤炭价格实行分级管理,国家统配煤矿(河南省有平顶山、焦作、鹤壁、义马、新密矿务局和宜洛、观音堂、张村煤矿)煤炭出厂价格的制定和调整由煤炭部报全国物价主管部门审批,其中价格变动影响重大的要转报国务院批准。县营以上煤矿出厂价格由主管厅局报省物价主管部门审批,其中价格变动影响重大的要转报省人民政府批准。1963年国务院规定市场用煤供应范围主要包括城市和集镇的生活用煤,饮食业、服务业用煤,一部分生产用煤;农村生产用煤和生活用煤。1964年4月规定:全国物价委员会、商业部管理郑州、开封、安阳、商丘、许昌、洛阳6个市场的主要煤种价格,其余市场由省物价委员会和商业厅集中管理;地产地销的小窑煤销价,由当地专、县物价委员会管理。 1957年全省主要煤矿煤炭产品综合销售价格为每吨9.1016.8元,1958年2月国家经济委员会下发关于同意煤炭工业部编制的1958年国营煤矿产品出厂价格方案的通知,1958年比1957年的平均价格提高了20.19。是年河南省地方国营煤矿产品出厂价格未作调整。 为了解决小窑煤生产亏损问题,1962年5月省人民委员会通知调整专、县营小窑煤出厂价格,从6月1日起对民用煤出厂价格平均每吨提高5元,由省煤炭厅具体安排。实际水平每吨提高了5.53元。工业用煤价格不动。从6月10日起供应农村用煤的销售价格由平均每吨批发价24.48元调整为33.83元,上调9.35元,提高38.2。供应农村用煤的零售价格在铁路沿线批零差率为20;矿区和非铁路线批零差率10。对国家职工、军警用煤和郑州等11个市的非农业人口用煤的销售价格不作调整。 这次调价后,由于有些地区调价幅度偏大和存在两个销价问题,群众反映强烈。根据全国物价委员会和中共河南省委的指示,1963年由商业包销、收购的21个专、县营煤矿的平均出厂价由每吨19.34元调整为17.15元,降低幅度为11.32。其他专、县营煤矿实行自产自销或以销定产的煤炭产品,其销售价格由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执行。由商业供应郑州等11个市和焦作等7个矿区的生活用煤,手工业、饮食服务业用煤以及农村的烤烟用煤仍按照1962年6月10日前的销售价格执行。供应其他城镇和农村用煤批发价格由每吨39.90元调整为35元,降低幅度12.3,取消两个价格的规定自1963年4月1日起执行。是年9月再次调整市场用煤销售价格,批发价平均每吨降低幅度7.63。 1964年6月河南省人民委员会下达关于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的指示,对今后农村煤炭的供应实行“五定”,即定矿、定价格、定供应品种、定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定费用。根据“五定”原则全省安排了475个煤炭供应点,并对销售价格进行调整。自1964年7月起,全省城乡475个煤炭销售点的批发价格平均每吨降低4.20元,零售价格平均每吨降低5.14元。 1965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每吨煤炭平均提高1.90元的精神,煤炭工业部编制了1965年的煤炭产品出厂价格目录印发各地执行。河南省从1965年2月起调整省营和专、县营煤矿煤炭出厂价格。省营煤矿平均每吨由15.30元调整为16元;每吨提高0.70元,提高幅度4.58;专、县营煤矿平均每吨由14.94元调整为15.60元,每吨提高0.66元,提高幅度为44.2。 1965年元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适当提高煤炭的市场销售价格,全国物价委员会、商业部具体安排河南省中央直属煤矿煤炭销售价格平均每吨提高2.01元。从4月起,全省各市场煤炭销售价格进行了调整。 为了解决煤炭亏损,1979年中央批准提高煤炭的价格,从5月1日起中央统配煤矿的原煤出厂价格平均每吨提价5.07元。省管统配煤矿(安阳矿务局、韩庄、梁洼和朝川煤矿)的煤炭出厂价格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按中央统配煤矿同煤种、同质量的出厂价格低15计算,平均吨煤提价3.80元,从6月1日起执行(不包括朝川)。矿销(煤矿直接对用户销售的)市场用煤销价暂不变动。这次国家调整统配矿煤炭出厂价格后,销售价格不变,经营部门由此发生的价差由财政补贴。补贴范围为:城市和集镇的居民生活用煤、饮食服务业用煤和部分工业生产用煤以及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用煤。从1981年6月起,河南省专、县营煤矿出厂价格进行调整。开封、洛阳、许昌、新乡、安阳5个地区及郑州、洛阳两市所属煤矿按加权平均计算,煤炭出厂价格每吨由17.57元调整为20.57元。 为了解决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1982年2月取消烤烟用煤补贴改按保本价(进价加运杂费和管理费)供应,煤价相应变动。如许昌烤烟用煤每吨由28元变为53.60元。1983年10月取消了城镇部分生产用煤和农村生产用煤的补贴改按保本供应,煤炭销价相应提高。 1984年6月取消了农村生活用煤价格补贴改按保本价供应,煤炭销售价格变动较大。如郑州市农业人口生活用煤(焦作末煤)每吨销价由25.90元变为49.30元。 为了鼓励省营煤矿增产煤炭,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从1984年6月8日起对省营煤矿实行超产加价。韩庄、梁洼、朝川、新峰4个煤矿超产平均每吨加价1.32元,并制定了河南省省营煤矿超产煤加价试行办法。 1985年3月省转发煤炭工业部、国家物价局关于统配煤调整部分煤种、品种比价和适当扩大地区差价的通知。河南省调整地、县管煤矿煤炭出厂价格,平均每吨由26.20元调为30.35元,自8月25日起执行。 1985年冬以后,河南省地方煤炭销售不畅,部分煤矿煤炭积压较多。1986年8月,省物价局、省煤炭厅、省财政厅决定以1985年8月调整后的煤炭出厂价格为最高限价,各地、县管理煤矿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临时向下浮动。 1987年5月,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物资局决定从7月起取消城镇郊区菜农、城镇饮食服务业(含宾馆、招待所、饭店、理发店、浴池等)、集体取暖(事业性质的医院和社会学校除外)等市场用煤的价差补贴,各地燃料公司可对上述用户按现行保本价组织销售。二、石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河南省石油及其制品依赖进口,其价格由私人企业自定。1920年开封煤油零售价格为每公斤0.22元,1921年涨为0.30元,1公斤煤油可换3公斤上等小麦或0.63公斤小磨香油。1933年河南省汽油全年平均销价为每加伦(合4.546升)1.196元(银元)。1935年11月开封美孚煤油零售价格每公斤0.40元(法币),1公斤美孚石油可换小麦4公斤或小磨香油1公斤。1940年开封美孚煤油零售价格每公斤涨为1.56元(联银券)。1948年4月10日开封市场中等煤油零售价每公斤14万元,7月30日涨为192万元(以上均为法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石油产品未完全摆脱依赖进口的局面,价格仍有波动。但国家已开始采取措施稳定价格,对石油批发及零售规定了一些作价办法。1953年中南贸易部规定:石油公司经营煤油,批发价按进价加实际运杂费制定,零售价在批发价基础上加912的批零差率制定。1953年中国石油总公司规定了各种油品的品质差率,如车用汽油以56、66号为标准品,70、74号品质差率为115。1954年河南省规定了石油产品地区差价作价办法,即销价按进价加运杂费、保险费、空桶回空费、在途利息及运输库存损耗制定。1956年12月,中国石油总公司正式颁发中国石油公司内部调拨作价办法,规定供应站供给省石油公司的油品,按供应站当日批发牌价倒扣。其中,天津、武汉供应站供应河南省的灯用煤油、柴油、燃料油的调拨扣率为14,其他油品为10。1964年11月,全国物价委员会、商业部调整了石油产品的批零差率。汽油批零差率为12,煤油为15,柴油12。1975年,河南将石油调拨价由省统一管理改为省、地分级管理。省制定对地市的调拨扣率,地市制定对所属单位的扣率。 1983年3月商业部下达高价油品内部调拨作价试行办法,规定各级石油经营部门经营高价油收取1的手续费。自此,石油价格分为计划内平价和计划外高价两个价格。1985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对成品油的需要量愈来愈大。为了加速石油工业的发展,国务院决定对各油田实行包干基数以外的允许转为计划外销售,从而形成了石油产品的计划外高价。为了加强对计划外高价油品的管理,1986年7月国家开始对计划外汽油、煤油、柴油的出厂价、调拨价、批发价、零售价实行最高限价。三、电力 清宣统三年(1911)年,开封普临电灯公司每月每灯(16支光)1.30元。1912年为抵制煤油进口,减少银元外流,每灯电价减为1.10元。1915年因电器材料涨价,每灯电价提高为1.301.50元。1934年,郑州明远电灯公司照明电价每月每灯16支光为1.50元,32支光为2.50元,100支光为5.00元(以上均为银元)。1937年7月按用电度数计价电费:每月用电量为100度以下每度0.28元,100300度每度电0.24元;包灯电价:40瓦每月2.1元,60瓦2.8元(以上均为法币)。1942年每度电0.35元,包灯电价:15瓦每月1元,40瓦2元,60瓦2.6元(联银券)。1949年以前,河南省所发的电力主要用于照明,电价由厂方自定。 19491951年国营和地方电力按隶属关系,其电价分别由省、地、县管理。电价以小麦折算,开封电厂照明电价每度1.75公斤小麦,动力电价每度1公斤小麦,郑州电厂照明电价每度2公斤小麦,动力电价每度1公斤小麦。小火电因其装机容量小,成本高,电价也较高。如漯河市小火电照明电价每度0.45元。 1956年河南电网建立,照明电价每度0.28元,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电价每度0.155元,大宗工业用电的基本电价每千伏安每月8.4元,全省平均电价每千度114.53元。小火电电价按其用途执行网电同类电价。 从1960年起,中原电网电价改由中央制定,地方电力电价管理权限不变。1960年及1961年国家两次降低了部分电价。110千伏非工业和普通工业电价每度降低0.027和0.01元。农用电价1960年每度0.10元,1961年降为0.07元。19581962年全网电价每千度106.34元。 从1963年起,信阳、漯河、商丘、许昌市的小火电电价归省管理。省有关部门先后降低了小火电电价。如1963年信阳小火电照明电价每度由0.126元降为0.22元;1965年许昌市小火电照明电价由每度0.28元降为0.24元,农业生产电价由每度0.14元降为0.07元。 19631965年国家再次降低部分电价。大宗工业电价每度由0.068元降为0.058元,照明电价每度由0.28元降为0.20元,对县级电力部门实行趸售优待电价。全网电价平均每千度由106.34元降为94.45元。1972年降低大工业用电的基本电价,全网平均大工业电价每千度为64.95元。 1973年,农用电网电价由每度0.07元降为0.06元。1978年,省有关部门制定了全省小火电统一电价(信阳、商丘地区电厂电价除外)。不满1千伏的照明电价每度0.22元,非工业、普通工业电价每度0.11元,农业生产电价每度0.06元。此价执行到1985年,因各地小电厂成本高低不一,执行统一定价有困难,经省政府批准将小火电电价下放地、市管理。 经过多次调整,到1985年底河南电网的电价为:照明电价(不满1千伏),郑汴洛地区每度为0.20元,安阳地区每度0.18元,焦作地区每度0.15元。非工业和普通工业电价每度0.085元,大工业电价(1千伏10千伏)每度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