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乾卦卦辞浅析全文阅读(需要先登录) 作者:刘泪 -六十四卦之首乾卦乾卦卦辞浅析附请使用下面的链接查看图片-乾卦/pic/48d72f5b020003rw乾卦卦象上乾下乾乾卦乃八卦之首,而六十四卦所谓之乾,由内卦、外卦两个部分构成。“上乾下乾”乃乾卦之象,即内卦外卦相同,皆为八卦中的乾卦。也就是说,两个三画卦乾上下组合成六画卦乾卦。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乾卦的卦辞反映了它的性质。于六十四卦之中,乾坤二卦乃根本之宗。周易认为,无论是三画的八卦与六画的六十四卦,都取象余天,三画卦的性质是健,六画卦则是至健,因而天乃至阳至健。乾卦具有同天一样的性质,简单可以概述为,纯阳至健。我们常常闻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的性行正是一个“健”字,也可以说,乾卦的性质就是健。凡是天地间一切具有“健”这一性质的事物都可以用乾卦去占筮。那么,何谓“健”呢?这也就是乾卦卦辞之意乾,元亨利贞。“元亨利贞”四字源于上古,精解不祥。而后人有将其阐释为春夏秋冬四季者。以为“元”乃万物之本,“亨”乃万物之长,“利”乃万物之成,“贞”乃万物之藏。可见,这四字各自具有独立的含义,且互相关联,笔者以为,“元亨利贞”是相互承接的,相互补益的,反映了一种自然的网络关系,也就是现今哲学中谈论的“联系”。切记,元亨利贞四字相互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唯有四字俱全之时,方才可解为“乾”卦之意。乾卦爻辞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乾卦在六十四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与坤卦同列六十四卦之宗。自此乾卦卦辞与爻辞完,而后是卦传部分。卦传乃孔子所作,共有十篇七种传世。十篇者,后世所谓“十翼”也。“十翼”排列顺序如下: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而通常将彖传象传二书之言附于周易文后,即所谓彖曰,象曰。 乾卦爻辞浅析全文阅读(需要先登录) 作者:刘泪 -乾卦爻辞浅析龙之舞(上)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冤,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这一段爻辞,如今你我看来,似曾相识。金庸先生之笔,武林群侠之中,丐帮威名赫赫。历代帮主有一法器打狗帮;二绝学打狗棒法,降龙十八掌。降龙十八掌中,亢龙有悔,见龙在田掌掌内中蕴含玄机,力拔千钧,气概无穷。金庸先生以易为源,创造出这套经典武学,可见武侠亦与文化底蕴有着深厚的渊源。如此待我卖弄皮毛,浅说这乾卦爻辞之中蕴藉之理。初九,潜龙勿用*周易之中,每卦爻辞的格式都是相近的。其中,一卦六爻,分开陈辞。爻辞依照初,二,三,四,五,上的顺序陈说。爻辞之中,对于吉凶福祸,各爻喻意都用精炼的语句加以揭示。我们都知道爻有阴阳之分,而数亦有阴阳之别,故爻位(即每一爻所处的位置排列在从初到上中的哪个笔画上)亦分阴阳。初、上二位分居首尾,不谈阴阳。而二、四是偶,故为阴位。三、五为奇,故为阳位。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则称正;反之则称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周易讲究一个“中”字(= =不知道儒家中庸之道是否与之有渊源),二、五两位分别在内、外两卦之中,处在中间的爻,纵然不得正,也可以看作是正。通常在周易中,阳主进,阴主退。正位吉,逆位凶。乾卦取象为天,而她的神,无疑是天,形是什么呢?从乾健的性质来看,纯阳至刚,而六爻用九,却包含了七、九之变,又与纯阴坤卦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当六爻都为九时,乾具有转化为坤而又不是坤的性质)。如此天地之间翻腾变化,而又至尊至健者何物?唯龙也。故而乾卦取龙象,不一定说是卦的符号本身像龙,而是卦义与龙相似。六十四卦中,每一卦反映的信息都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而乾卦六爻分开看,反映的是一条龙从潜伏到腾跃的各个阶段,也映射了人从居于下位到登临九五的过程。整合起来看,乾卦是一条拥有旺盛生命力的龙,而龙是天的代表,历来被用作表示至尊的图腾,这与乾健又很符合。初九这二字是爻题,讲的是这一爻的位置和阴阳。我们需要记住,在周易卦爻辞中,凡是阴爻则用六表示,阳爻则表示为九。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占得数字六九的时候才可以画为阴爻或者阳爻,而是上古数学观念的一种反映。那时候认为六和九分别是阴数和阳数之首,称为老阴、老阳。而七八两个数字出现的情况分别称为少阳和少阴,根据阴阳之变,阳以进为进,阴以退为进,故而少阳和少阴具有向老转化的趋势,只是一种量的变化,没有构成性质的根本改变。所以用九、六加以囊括是有道理的。初九,即初爻为九,九为阳,也就是讲乾卦第一爻是阳爻。如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爻题的理解方法。潜龙勿用这四个字表明了龙的第一阶段蓄势待发。所谓的“潜”,很容易理解,是潜伏的意思。字面来看这四个字,意思为龙在潜伏的时候不要发挥作用,即不要有所作为。但是乾卦初爻所表达得就仅仅是这样的意思么?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在八卦中,每一卦都有各自具体的取象,乾取龙象意在言天。而古人认为天与人之间有着某种玄妙的联系,所以乾卦言天托龙,以龙喻人,又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乾”来占筮的,只有通天的人,即古代所言君主,九五之尊可以用这一卦。也就是说,乾讲王道。潜龙勿用,引申为人道时,也就是讲:命中注定为真龙者,必定会有朝一日一展宏图,登临九五,然而在开始的阶段,也就是在他还没有得到这样的尊位前,他必定会有一个潜伏也就是隐没的过程。在这期间,只有坚定信心,认清局势,并且蓄势待发,壮大自己的实力,而不可以轻举妄动。再说的简单些,乾卦讲究“得时”,也就是告诫君子,在时不待人的时候不要盲目的有所行动,只有真君子才能审时度势,而等待时机。*注:这里的“君子”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现在人们所谓“谦谦君子”,说的是品行端正的人,而这里的君子沿用上古最初之意,即为君之子的意思。君非凡人,乃天降龙命,故君子或许隐于市,然而他的性质是根本区别于三教九流的。再将初爻爻义扩展开去,不难明白,想要成大业者,一来必须本身具有这样的素质,二来必须能够顺应天时,把握住合适的时机,在不该有所作为的时候能够隐忍蓄势者。(下)*上回说到,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潜伏着的龙并未显露出端倪,他在静默的等待。那么,既然潜龙无用武之地,那么何时这条龙能够出得蓬蒿,凌云直上最终在九重天上飞舞腾跃呢?龙,在等待“时”,我们常说时来运转,这个“时”也就是时机的意思。这又类似于“得天时”的说法。就让我们随着乾卦逐爻上升,观察龙的动向,洞悉其中所包含的哲理。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乾卦自下而上第二卦,称作九二。“九”在前面已经说过,是代指阳爻。也就是说,乾卦第二爻为阳,阳爻居阴位,逆。逆境其实未必是不利的,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九二这一爻,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在了解这一爻的爻义时,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小常识。古典蒙学丛书可以说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不仅如此,更弘扬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不少同道中人都在幼时念诵过三字经,那其中有句话说道“三才者,天地人”。“三才”何来?出于周易。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初、二称地道,三、四称人道,五、上称天道。天、地、人三道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三才”了。见龙在田,很明白的说了此时龙的状态。即,龙已经不再完全埋没于尘世,他开始崭露头角,显现出天成的睿智。但是,刚刚离开尘土,也就是刚刚摆脱“地”道束缚的龙,方才游到地之上,地的表层上,也就是田。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出,九二已经在初九的基础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这条龙的处境是稳坐钓鱼台的么?那倒也未必,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有一个必然的规律,任何东西从产生到壮大都会有一种趋势。其实分析周易卦学不是那么艰难的事,与其把她当作上古的占筮书,我更愿意把她当成一本上古的神话史,一本哲学的箴言册。龙在田间,自然有可喜之处,也就是所谓“利”者。而“大人”和“小人”相对,指的是襟怀博大,眼光宏远,能够驾驭乾坤的人。出头的龙未必就安泰,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有真正的“龙”,能够瞻前顾后,考虑大局,静观天下,辨别忠奸的人才是“大人”,也只有“大人”的睿智,才能叫田间之龙半隐半现而按兵不动。到底什么是吉和凶,古往今来总是难以定论。我们看易,要以动态的目光审视她的玄机。乾、坤二卦,为八卦之初始,乃万物之祖宗。在研读六十四卦卦辞爻辞以及系传的过程中,应当做到祥略得当,触类旁通。乾、坤二卦必须逐爻精细研读。乾,健而不息,就如天,永远承载着日月星辰,相对于我们个体的生命来说,天永远不会陨灭。乾,龙在动,生生不息。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卦九三阳居阳位,却居内卦之上,外卦之下。虽然得正,然而宜守不宜攻,宜以静为动不宜以动为动。九三者,承上启下,可谓关键之处。用三国典故喻之,就如街亭。龙的飞升腾跃只在一个瞬间,而他必须充分的积蓄力量才能够一鸣惊人。这也就像我们心存鸿鹄之志,想要成就大业。但是必须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九三这一爻的解释古往今来扑朔迷离。传统的说法认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讲的是君子处在九三要塞,应当谨慎小心,日里勤勉习学天时地理,夜里也不能够有所松懈,要挑灯夜读,观望星斗。然而近当代的易学研究者却根据对古代典籍的考证提出了新的诠释。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这样的,认为“惕”字在此处为通假借字,原意应当为休憩之说。也就是说,君子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也就是得时。白天勤勉习学,积蓄实力,晚上则安卧休眠,养精蓄锐。而“厉”字的解释是笃定的,即严苛谨慎之意。也就是说,君子该当谨慎的行事,龙行于九三处,尤当如此。并且应当严守天时,运行天道,才能够做到无咎。这样的做法更加合乎自然的作息规律,也更加凸显了一个“时”的概念。可以被我们理解和接受,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总而言之,九三一爻,险而不失。只要顺应天时,以守为攻,就能度过险隘,避过祸事。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四居于外卦之初,逾越九三险隘阻塞之地,故比之九三,吉。而又以阳居阴位,逆,故而又宜慎行。然而九四时,龙已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应了卦辞中的“亨”字。这个时候的龙如果有合适的时机并且胸中有把握的话,或者可以在深渊之上腾跃,开始准备向更高处冲击。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阻挡龙的腾空凌云。九五,龙行于天,利见大人九五一爻可谓乾健之巅。乾健纯阳至刚,健而不息的性质已经至臻完美。所以我们把九五作为一统天下之主,登临至尊之君的代称;也就是九五之尊。九五这一爻的地位可谓乾中之乾,像这样在一卦之中能够最充分的表现这一卦的性质,那么这一爻就称之为“卦主”。乾卦九五就是乾卦之主。这个时候,我们终于看到,翘首期盼的飞龙终于凌云而上,昂首腾飞在云端。而爻辞后面附加了“利见大人”四字,这让我们回过头来想到了乾卦九二。同样是居中,因为九五居外卦之中,已经不再受到地道的牵引和节制了,所以九五比九二更大。九二是小利,九五是大利。我们欣然的见到大志得成夙愿得尝的一天,但是这个时候龙又将何去何从?上九,亢龙有悔一个“亢”字深刻的揭示了“物极”的态势,龙已经如愿以偿的在云端飞腾了,而我们知道九五阳居阳,中正兼有,主进。云霄之上的龙,凌驾在陆地山川河泽万物之上,再发展下去,就到了尽头,也就是无限高远,至阳至尊之极。物极则必反,如果一条龙此刻迷失了自我,而执著于天外之天,那么必然会适得其反,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成就了大业,就好高鹜远,枉自尊大,那么我们必定从青云之上坠入深渊。然而,九五具有中正的性质,吉;九六源于上久,所以在亢龙之后加“有悔”二字。有悔,就是“还有后悔的余地”,也就是说,如果龙行于乾之上,知道修身养性,凡事莫贪得无厌,还有回转的余地。*在周易爻辞之中,吉凶之数,往往明言。元吉:上吉。元,至,上;有悔:尚且有回转的余地,是吉之先。吝:有过不改,为凶之本。在解卦时我们要记住这些标志性的词语从而更准确的把握卦义。 坤卦卦辞浅析全文阅读(需要先登录) 作者:刘泪 -坤卦卦辞浅析(上)附请使用以下链接查看图片-坤卦:/pic/48d72f5b020004av坤,坤下坤上所谓天地万物,阴阳相生,先有天,后有地,乃后生万物。故而天地是纯阳和至阴之本,乾坤乃万物之祖宗,周易之门缊。六十四卦之中,首乾次坤;乾为天,坤为地。前面我们知道,乾卦的性质是健,与天的性质相同。而坤卦恰恰与乾卦相对,坤卦六爻皆为阴,由内、外两个三画卦“坤”组成,而三画卦坤的含义是“顺”,因此六画卦坤的性质是至顺。所谓的“顺”,也就是阴柔、顺从之意,广义的阐发开去,坤卦象征大地。我们不妨观察坤卦的符号,六阴爻恰恰如同将乾卦从中辟开一路,这不由得使我们联想到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地应天生,本来天地一体,盘古开天辟地,而后始有大地之灵,万物之长,阴阳孕育。当然,这些只是笔者本人的见解,我们要把握坤卦的性质,首先就要在掌握坤卦卦义的基础上,理解乾坤相生的道理,而后反过来看坤卦,应该会得到比较深入的理解。乾卦的取象是天,坤卦的取向则应当是地。而“天”与“地”都是抽象的概念,很难用语言去描摹,所以乾卦又取龙象进一步阐发爻义;那么坤卦的取向是什么呢?上古时代人们的生产水平比较原始,对于世界的认识也比较朴素。然而恰恰是那样一个人类文明萌芽发展的阶段,人们处在真正的自然中,对于自然的认识或许比当今的人们从教科书上得到的认识更加生动鲜活和准确。我们知道人们从很早就学会了驯养马匹,用来乘骑、载物。马对人的忠贞在古往今来有过许许多多的传说,我们又可以想起刘备的赤兔马,在危难的时刻救了主人;而“老马识途”这个典故是众所周知的,良驹在主人迷津难渡时把主人引向归途。所以,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同时又隶属于人类。这就好比古人所认为的君和臣,夫和妻,天和地的关系不也是如此么?如果说地顺从于天,那么她的忠贞柔顺,除了马还有3什么更好的意向可以表明呢?卦辞坤,元亨利牝(注:“牝”字音“pn”;意思是雌性的鸟兽,同“牡”相对)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坤卦的卦辞和乾卦一样,包含了“元亨利贞”四个字,从中也可以见得,坤由乾生。然而坤的卦辞在理解上却比乾更加复杂一些,其中字句至今众家解说不同,难以定论。泪儿所发表见解综合了阅读过的一些资料和我本人的观点,朋友们可以去图书馆查阅或者网上查找一些更加详尽的资料,选择自己容易接受的理解方法。虽然坤卦的卦辞有扑朔迷离之处,然而她的精髓还是不难把握的。坤比之乾的“元亨利贞”多出“牝马”二字,那么也就是说坤卦卦辞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对于乾来说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牝马”正是这个限制条件,“牝”字为母,传统的解释认为“牝马”指得是母马,而母马只会忠贞于公马,就好像坤只会顺从于乾。也就是说,元亨利贞之“健”,对于坤也是如此,地与天本身是统一的;然而只有当坤如同牝马对牡马那样具有不二的忠贞顺从时,坤才能够得到利,得到发展。上回说道,“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坤卦与乾卦之“元亨利贞”有所不同,侧重讲究一个“顺”字。坤之顺乾,如同牝马之从牡。下面一句卦辞是这样的“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我们可以看出,卦辞前句说天地之道,而这句已经转入人道,言君子之行。如果说乾健的发展过程是一条龙从潜到见到惕到跃到亢到悔的历程,那么乾之龙象不正是帝王之道么?这样说来,乾健言王道,则与之对应的坤顺当言臣道。这句话开始告诉君子,该当如何做一个忠良的贤臣。所谓“生死攸关”,这个“攸”字就相当于“所”,在这里同样可以理解为此意。那么前半句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君子要有所往,也就是君子要去正确的地方,投奔贤明的君主。而后半句说“先迷后得主”,从字面上也比较容易弄清它的意思,即先经过迷失茫然的阶段,然后觅得贤明的君主。当然,泪儿认为,所谓的“君”和“臣”并不一定拘泥于一层意思,广义上讲,天地之间凡是有从属关系的事物之间都适用这样的道理,所以说,乾和坤的关系,放之四海而皆有可用之处。君子有真龙者,可成龙,兴王道;然而亦有良驹者,当效坤之顺乾,顺从明主,辅佐君王,尽臣道。坤卦卦辞的最后几句,用方位为说,具体引导我们当如何行坤顺之道。“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这句话之中,似乎有玄机蕴藉,其实至今人们对“西南”“东北”的解说各异,并非个中玄机如迷雾,只是上古之书流传数代,其中一些真意难免误传,因此我们解读它的方法也不必详细的推敲。解这句话,关键在于理解两个含义,一是方位何解,二是“朋”所指何物。对于“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这句话的理解,传统的易学研习者认为,所谓的“西南”指得是阴的方位,也就是坤元的方位;而“东北”指的是阳的方位,也就是乾元的方位。而前一个“朋”讲得是阳气,也可以理解为乾道之健;后一个“朋”则讲的是朋党。在前面讲乾卦卦辞的时候,泪儿已经说过,我们一般认为“元亨利贞”的“贞”取“收藏”之意,而在这里引申开去,则可以理解为“内敛;保守”,这和坤顺的性质也是相符合的。这样说来,连起来解释,就是说坤顺在自身的西南本位上,宜面朝东北,顺从于乾,效忠于乾。而在东北,也就是阳位上,应当脱离朋党;也就是说,如果坤顺得到了发展,有朝一日靠近了东北阳位,依旧不能与乾相争,妄想取代乾的位置,而是应当自觉的远离奸佞朋党的拉拢勾结,依旧忠心耿耿。总而言之,坤顺者唯有静默忠贞的收敛自己,行事保守谨慎,事事以乾为主,己为次,方能获得吉运。这种解释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不过仔细想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西南”“东北”并不是一定指方位,而是借方位代阴阳。西南阴方,是坤的起始,而东北阳方,是乾的腾达。这也就是暗喻了君子行坤顺之道,在起始的时候要忠心于君,得到“阳气”;在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不能勾结朋党,夺乾之位,依然要恪守坤顺之德。不过,这样的说法又让我们疑虑,传说中已经流亡的连山归藏二经以坤为首,可是周易的卦辞来看,明显的乾和坤又有主次关系,这不能不使我们想到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孔子对于周易的编纂是否有杜撰之嫌,泪儿认为或许存在这样的可能。周易非常重视乾坤有序,这同儒学中倡导的礼教尊卑是一致的,会否圣人为教化学子刻意将六十四卦卦辞作了调整?当然,我们没有资格否定孔子,他的伟大是历史见证的,是光辉永存的,如今时代变革,我们应当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完全拘泥于前人的解说。传说中伏羲氏画八卦,而后有六十四卦变化,其中必定传承着一种精髓,一种一脉相承的东西,那是我们的先祖对于自然,对于世界的思考。就像“西南”“东北”,近、现当代易学专家经过考证,认为西南东北的传统解释有误,恰恰相反,西南应当是阳气所在;而东北是阴气所出。我们不必去浩瀚如烟的典籍中查阅,对于普通的人们,想起“天南地北”,或许会觉得这样的说法合乎道理,能够接受。其实这就够了,有时候文化的传承是难以言喻的,既要有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又要有不求甚解的灵活。只要这种东西进入你的心灵,能够被你理解和接受就够了。这也是我没有把彖象文言等儒学易注援引在此的理由,我们的世界是色彩纷呈的,同样的,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多元的,只有众说纷纭之中才能碰撞出其中的真谛。 坤卦爻辞浅析全文阅读(需要先登录) 作者:刘泪 -坤卦爻辞浅析(上)附请使用以下链接查看图表内容-乾坤卦爻辞对应关系:/pic/48d72f5b020004f7说完坤卦卦辞,下面的内容自然是坤卦爻辞了。爻辞是对卦辞的进一步阐发,同时把卦辞的含义落实到具体的每一爻之中,这也就相当于将整卦看作某个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者说一个时代,那么这一卦的每一爻则一一对应了事物在一个时代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性质和趋向。而爻辞中为我们比较明了的指出了吉和凶,并且指导人们趋吉避凶的方法。通常,走投无路,无药可就的情况少之又少;也就是说,在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爻辞中,通常兼有“好”与“不好”的可能。一个性质的事物在不同的阶段对于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周易之书,包含了上古人们一种自然的人生观世界观,即祸和福都是相对的,我们不应该拘泥于眼前的利或弊,而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从长远考虑,尽自己所能,顺应一定的“天道”,也就是自然规律,然后使自身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初六,履霜坚冰至坤卦爻辞之初又让我们想到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丐帮帮主绝学“降龙十八掌”,其中有一掌名曰“履霜冰至”,看来同这句爻辞很有渊源。履霜坚冰至的含义是什么呢?在弄清这句爻辞的含义前,我们或许会有这样的疑惑:乾卦的卦辞之中,以龙为喻,取龙为象,那么坤卦初爻爻辞言“霜”和“坚冰”,到底它所取的象是什么呢?前面在说卦辞的时候我们知道了坤卦如牝马,那么坤卦是不是取象为马呢?这看起来扑朔迷离,难以弄清。我参看过几个版本的周易解说,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我比较赞同的一种观点认为,取象是灵活的,象不过是一个喻体,而她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爻辞的深意。所以说,我们不能够拘泥于一定的形式,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思维迁移。但是,泪儿自己在读坤卦卦爻辞时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履霜坚冰至”未必没有具体的象,古人行文常常有省略句子中的一些成分(其中又常见省略主语的情况),如果说乾坤相生,那么可不可能坤卦的爻辞和乾卦爻辞应当作互文解之呢?而当我们把两卦爻辞结合起来看,则发现的确其中有诸多的关联对应之处。我们已经知道,九和六分别是阴阳爻的代称,坤卦乃至阴之卦,其德为顺,六爻俱阴。初六一爻,以阴爻居阳位,其性阴柔,而阴又主退,阴气柔弱,无力上升。所以说坤初六的处境一如坠入深渊,如果说强行逾越,不但不能有出头之日,反而会乱了阴阳,耗损自身。对应起乾卦初九,“潜龙勿用”,坤卦初六的爻义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既然坤顺从于乾健,在乾卦天道未成,元神未定的情况下,坤卦自然应当效法乾,安心等待时机。此时,如果说乾之龙尚且未至腾跃飞舞之时,坤顺作为龙之从属,不能够安心随从于潜龙左右,反而以谗言诱使龙冒然腾起,这样的情况就是“履霜坚冰至”了。龙乃水灵,能步云施雨,降霜造雪。如果说龙在自身没有壮大之前冒然跃出蓬蒿,这个时候不但不能力挽狂澜,反而带来了肃杀的寒霜,而行于寒霜之上,可以预见后果,也就是坚冰至了。坚冰一至,冰天雪地里生灵封冻,那么龙也就难以达到九五之尊了。总而言之,履霜冰至从正面意义上来说,可以认为是教导我们防微杜渐,并且从反面意义上阐述了如果我们冒进而不得天时的后果,就是使得自己困于坚冰。可见,坤顺承乾健,二者爻义相互关联。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六十四卦各自有主,坤卦卦主便是六二这一爻。乾坤相对,那么坤六二比之乾九五,当是前者承后者而生,前者又与后者相应。乾卦之主九五,以阳爻居阳位,既中且正,他就如神龙昂首翱翔云端,乾健的性质已经得到完整的、充分的体现。而坤卦六二和乾卦九五的性质非常相似,既中且正;所唯一不同的是,乾卦之主为阳,坤卦之主为阴。因此同样是卦主,坤六二虽然具有中正之德,却毕竟身为辅弼,力量阴柔,不及乾卦刚健。这也反映了坤卦必须依附于乾卦,即地必须顺应天道,这是一种恒定的法则。乾卦九五完美的体现了“健”的性质,而健也就是“元亨利贞”四德。如果这样说来,坤顺既然从于乾健,就好像乾的影子,她必然具有和乾相仿的德行。六二一爻正因为体现了坤顺对应乾健的德行正直方大,从乾而动。这一爻为什么能够成为坤卦卦主呢?一来是它在位置和属性上与乾卦卦主九五相应,二来她以阴柔之德居*中正,自然是辅佐之象,也同坤的性质切合的最为紧密。六二爻辞理解上的关键是“习”字,传统的解释认为,习字与“摺”互通,而“摺”字有挫折失败的意思,所以说这句爻辞可以解为:正直而方大,这样才能够成就大业(注:大字是独立的一个意象,说的是“直方”之果),而坤德具备者就可以没有什么挫折落败的忧虑(前提是安心顺从乾道,不要擅自主张,妄动妄行),所以就没有什么是不利的了。(下)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坤六三这一爻,含章。所谓“含”者,以小见大。而“章”在古汉语中常用的意思是“皮革;纹理”,在这里“章”取引申之义,解为“美好”。含章,即小的事物能够包蕴大的乾坤。具体的来说,专指坤六三这一爻,以阴居阳位,又在六二中直方正之上,包容了六二的美德。这恰似一个胸怀大志却无惊世之才者,也就是“小人”(注:此处体现了古今异义,“小人”在这里说的是本身才德低下卑微的人)。而“贞”字在乾卦卦辞中遇到过,那时的解释为“收藏”;放在这里取这样的意思是行不通的。因此在阅读先秦典籍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思维的变通。任何后人所作的注解,包括原书中的内容,都笃定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思想的火花发生碰撞,才有了百家争鸣,才有了文化的繁荣鼎盛。还是那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相信自己的感觉,同时通过原有的一些知识进行迁移,得到佐证,这就是“读”书了。回到这里,“贞”字可以理解为“保留”。这样前后意思也就一气贯通了:六三一爻以阴居阳,他就好比一个才德不济的人,胸怀凌云之志。他此时在求索过程中所应该做的不是自己单枪匹马的打天下,而是“可贞”,姑且可以把这样的志向保留在心里并且笃定所求,默默为之奋斗。直到研读坤卦爻辞,我们才会涉及到另外一个解读易经卦爻辞的重要方法,也就是“六爻取象法”(名称自定,便于理解)。简单地说,六十四卦每一位上所画的爻阴阳属性不同,所处境地也有很大差异。但是初,二,三,四,五和上;每一位都有一些定式,即固然的取象模式和大体性质。这个方法应当是后人根据易经原文中的卦爻辞所归纳总结得出的,而它对爻位的概括又具有相当的准确性、规律性。具体而言,泪儿用几句口诀表示:初爻居*,爻位最卑微。二爻*中,静居内卦主。三爻为武士,动者以喻之。四爻始凌云,尚文不习武,庙堂祭宗祖。五爻多卦主,尊大或悔恨,需用从大人。上爻难盈满,物极则必反,扶摇望云端,垂暮泣悲欢。以此决看,三爻性躁动,然而坤六三并非宜动之象,六三本性阴柔,难以成事,又孤立绝缘,上下断裂,故而不可妄动,只宜相从。如果“或从王事”,即得到龙的青睐,得以侍奉于王的身旁,伴随明主。这是后一定要竭尽心力服侍他,却丝毫不能够冒然的把自己的用心表露出来。必须“无成”和“有终”。“无成”,非一事无成,而是有功无成事之念,能够做到让功勋于乾元,不夺君主真龙之誉。自己克服居功自傲的焦躁情绪,有始有终的服从于乾,效忠于龙。这才是六三臣子之道。*,括囊,无誉无咎。 *这一爻面临的形势好于六三,因为它已经终结了*的使命,而跃居上体。然而*主文,在上体之下,承启内外,此时坤顺最需守,不能够躁动妄想上浮。幸好*本身主静,阴爻居阴得正。所以*如同一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官吏,在这样的时候“括囊”,何解呢?朱熹在周易本义一书中把“括囊”解释为上面派遣巡守地方的官员搜刮地方小吏的囊中钱财。笔者认为不妥,这样虽则搜敛财物,贿赂行事是常情,然而于上古贤明圣主治天下之德有违,故而不可能“无誉无咎”,想来一个贪敛的昏庸官员不得到赞誉是肯定的,但是怎么会不得到别人的唾弃呢。“括囊”二字或许可以理解为本义,即把囊口扎得很紧。古人多用囊以收纳私物,“括囊”或许可以理解成教导占得坤卦,又在*之人,要好好尽臣子之德,保留着自己的私才,隐藏着自己的势力,这样小心谨慎,可以做到虽然没有什么赞誉,也不会有过错招至祸患。六五黄裳,元吉。六五一爻,居上体中位。可谓尽坤卦之美,“黄裳”二字解释不定,然而众多的学术观点一致认为,黄是美好的象征,最吉利的颜色莫过于黄色。关于“黄裳”,大致上是这样理解的:六五臣子得到天子的亲近,得以临近九五之尊,被天子赐予穿着黄裳的尊贵殊荣。可见六五居地利人和,凌驾于万人之上,仅仅在天子之下。故而“元吉”,也就是大吉,无往不利。然而六五所言的“元吉”究竟是不是坤顺本身之吉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坤之大,包含大地,四方之众生,社稷之黎民都包罗其中。如果说黄裳是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之典故,而元吉是龙,是天下,也就是四海生灵,那么换句话说也就是坤本身。这个时候乾坤依旧,坤顺得以彰显其美,泽被苍生。然而,另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产生了。坤卦六五的爻辞似乎并非直接表述爻义,而是从侧面的角度阐发出一个“元吉”,让人没有头绪。仔细斟酌推敲,想来周易之所以是周易而不是纯粹的易,它的本身必定或多或少的带有政治色彩。周朝时期比之夏商,父系氏族制度渐渐至臻完善,人伦礼教也兴盛起来。作为“臣”,坤顺尤其被凸显。因此六五或许可以认为是“小人得志”,一时“元吉”;在统治阶级的思想中,臣子如地,自身如天,也就是说坤顺必须服从于乾键。飞龙在天的九五之尊总是能够使得天下得到风调雨顺的,江山治理了,那么坤顺即使心中有怀谋逆之心,也能得一时之地利,达到“元吉”的境界。爻辞中显然对坤顺是赞美的,对坤渐渐成势威逼九五之位是不愿意承认的。这和贯穿易卦始终的两仪相生阴阳互化思想又是矛盾着的。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坤顺至极,必然逆反。上六早已积蓄了蓬勃的声势,蕴藏了雄厚的实力。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龙战于野”的场面。“龙战于野”从古人的解释看对应了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传说中天界派遣应龙下凡,助黄帝杀死蚩尤在涿鹿之野。黄帝剿灭了人间的叛乱,依靠的是天神的援助。也就是说,爻辞在潜意识里给我们灌输了一种思想:君权神授,逆天者必定遭诸.上六以天神降,护佑乾健讨伐已经叛逆的坤“顺”,然而有趣的是天神都不知道,即使是刻意的改变人间的君主,也改变不了乾坤相生的规律。因此,乾卦和坤卦一个居于六十四卦之首,一个居于齐末。周而复始,万物如是。终点和起点,是那么奇妙的融为一体。我们不能不佩服上古先哲一种朴素的却又是真切的自然观:平衡。阴和阳都在不断的变动,追求着“衡”。真正的平衡却让那时候的人茫然,而我们现代的人类依旧茫然。 *关于全文阅读(需要先登录) 作者:刘泪 -*关于“用九”与“用六”易位于乾坤二卦爻辞之后,分别附有这样两句话: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坤“用六,利永贞”对于我们理解易,只需要浅表的理解“用九”和“用六”,就不影响对六十四卦爻辞的理解了。“用九”指代的是阳爻,而“用六”指代的是阴爻。比如说,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初(上)爻言“初(上)九,”这就是说明初(上)爻的属性是阳爻。同样的,二到五爻的爻辞中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东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化学试题
- 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拔尖创新班联考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无答案)
- 部门级安全培训目的课件
- 部门执行与效率培训课件
- 碳中和背景下纺织品工业技术创新路径-洞察及研究
- 工业0助力药品质量控制创新-洞察及研究
- 伦理规范技术融合-洞察及研究
- 脑蛋白水解物药效预测-洞察及研究
- 基于多模态传感器的分层界面识别系统可靠性验证
- 《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124-1999
- 事业单位招录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类)模拟试卷1(共500题)
- 抢救车药品管理制度
- 儿童剪纸大全(可直接打印-建议用彩纸)-折叠裁剪
- 开发商与物业签订合同范本
- 2024广东省高中美术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感情管理修复破裂关系的技巧
- (2024年)我们一起迎战中考初三家长会课件
-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技术标准
- T-GLYH 007-2023 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
-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报告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