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练)(解析版).doc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练)(解析版).doc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练)(解析版).doc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练)(解析版).doc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练)(解析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高三二轮复习讲练测【新课标版语文】专题9 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一、练高考1【2014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积苦眩瞀,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注】潴:蓄积。傅致:罗织。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习知山川道径 素:向来b将论囚 论:讨论c持府县短长 持:挟制d卒之付御史决 决:判决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伟即变前狱,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a且 则 所 b以 于 因c且 则 因 d以 于 所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2)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骇又羞愧地说:“确实这样。只是自与大宋通好以来,设置驿站的路线就是这样,不敢变更。”顺州的山里面2【2014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其初,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季年乃千余万缗。晏专用榷盐法充军国之用,以为官多则民忧,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晏于扬子造船,每艘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节选自资治通鉴)【注】使司:指转运使官署。榷:专卖。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2)率一斛得八斗至者(3)其间缘水置仓 (4)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18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答案】刘晏当初担任转运使时,一直用高价招募擅长奔走的人,察访报告各地的物价,即使遥远的地方(的物价),不用几天都能送到转运使官署。【解析】本题属于2014年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科“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考点。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通常会涉及对重点实词、虚词的理解,对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把握,对句意的整体理解和通顺表达的能力。解答的方法是,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画线句子中“为”,动词,做、担任;“以”,拿、用;“直”通“值”,钱财;“觇”,察访;“虽”,即使;“数”,几。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9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以河流湍悍a中的“以”都是介词b中的“以”是连词,中的“以”是介词c中的“以”都是连词d中的“以”是介词,中的“以”是连词20第段中,刘晏用什么办法增加户口数量?(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百姓安居乐业,人口增长的结果。考生根据上述信息就可总结出答案了。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1第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加以概括。(3分)达到一百多万斛,没有一斗一升在水中沉没。刘晏在扬子这个地方造船,每造一艘船,付给一千缗钱。有人说,“造一艘船的费用实际还用不了一半,浪费的钱财太多了”。刘晏说:“不是这样。办大事,当然不可吝惜小费用,办一切事情都要做长远的考虑。现在船场才开始设置,办事的人很多,应该首先让这些人的私人用度不受窘迫,他们为官家制造的物品就会坚固牢靠了。如果立即同这些人细细地计较一分一毫,怎么能够长久地实行下去呢!”3【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 第:科举考中b推辱主帅 推:追究c不痛绳之 绳:捆绑d复命知益州 知:掌管【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常见实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既要结合语境,又要学会利用词义推断的一些方法,还调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在判断的过程中,除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议以咏首荐 若以一部校故b咏引前事为言 为乡里所称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咏悉宽其罚而遣之d饥者八九 求霖者三十年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分)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够谦让。正好遇上李沆、宋、寇准连续推荐他的才干,张咏因此做了荆湖北路转运使,上奏建议撤去4【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以上是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所作的一条注文。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写校始讫,谨封上呈。(节选自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三国志,中华书局简体字版)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 次:驻军b乃投毦而答曰 投:扔掉c将军自度何如也 度:估计d则非亮先诣备 诣:谒见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b我聊以忘忧耳 如惠语以让单于c乃以上客礼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答案】a 7据上三国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四种情形,这条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属于下列中的哪一种 ( )a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b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c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d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a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b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c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d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注记纷错/每多舛互【答案】 c9把文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3分)(2) 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 (4分)(3) 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3分)九州春秋上所说的也是这样。我(裴松之)认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刘备)不认为我是一5【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看松庵记宋濂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奕,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历游三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金华宋濂窃不谓然。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尝昧昧思之:一气方伸,根而蕴者, 荄而敛者,莫不振翘舒荣以逞妍于一时;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注】本题考查学生 九节筇(qing):一种竹杖。唶(ji):赞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之可茹 茹:吃b皆竞秀献状 秀:开花c被鹤氅衣 被:通“披”,穿着d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 狎:接近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因号之为“匡山” b蛟龙潜于其中 不如因善遇之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可挈尊罍而饮 d今乃以看松名庵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描写匡山松树一组是( )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 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嘉树贴贴地上如荠 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日歌吟万松间 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a b c d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匡山位于龙泉的西南面,因为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而得名。它景色美,引人入胜。b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在亭中弹琴、下棋、喝酒。c章三益读书之余,常在松间歌吟,与松树心意相通,精神想合,深得看松之趣,因此把草舍命名为“看松庵”。d宋濂不同意龙泉人士对章三益的看法,他认为章三益无论隐居还是出来做官,都能像松树一样坚持操守。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5分)(2)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5分)云气升腾而上,一会儿就覆盖了山谷,颜色很白,像大海茫茫没有边际,大风从东边来,立刻飘散了,章二、练模拟1(15届安徽铜陵五中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顾荣,字彦先,吴国吴人也,为南土著姓。祖雍,吴丞相。父穆,宜都太守。荣机神朗悟,弱冠仕吴,为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吴平,与陆机兄弟同入洛,时人号为“三俊。”例拜为郎中,历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恒纵酒酣暢,谓友人张翰曰:“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耳。” 会赵王伦诛淮南王允,收允僚属付廷尉,皆欲诛之,荣平心处当,多所全宥。及伦篡位,伦子虔为大将军,以荣为长史。初,荣与同僚宴饮,见执炙者貌状不凡,有欲炙之色,荣割炙啖之。坐者问其故,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及伦败,荣被执,将诛,而执炙者为督率,遂救之,得免。齐王冏召为大司马主簿。冏擅权骄恣,荣惧及祸,终日昏酣,不综府事,以情告友人长乐冯熊。熊谓冏长史葛旟曰:“以顾荣为主簿,所以甄拔才望,委以事机,不复计南北亲疏,欲平海内之心也。今府大事殷,非酒客之政。”旟曰:“荣江南望士,且居职日浅,不宜轻代易之。”熊曰:“可转为中书侍郎,荣不失清显,而府更收实才。”旟然之,白冏,以为中书侍郎。在职不复饮酒。人或问之曰:“何前醉而后醒邪?”荣惧罪,乃复更饮。与州里杨彦明书曰:“吾为齐王主簿,恆虑祸及,见刀与绳,每欲自杀,但人不知耳。”及冏诛,荣以讨葛旟功,封喜兴伯,转太子中庶子。时南土之士未尽才用,荣又言:“陆士光贞正清贵,金玉其质;甘季思忠款尽诚,胆干殊快;殷庆元质略有明规,文武可施用;荣族兄公让明亮守节,困不易操;会稽杨彦明、谢行言皆服膺儒教,足为公望;贺生沈潜,青云之士;陶恭兄弟才干虽少,实事极佳。凡此诸人,皆南金也。”书奏,皆纳之。六年,卒官。帝临丧尽哀,欲表赠荣,依齐王功臣格。 由是赠荣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元。及帝为晋王,追封为公,开国,食邑。荣素好琴,及卒,家人常置琴于灵座。吴郡张翰哭之恸,既而上床鼓琴数曲,抚琴而叹曰:“顾彦先复能赏此不?”因又恸哭,不吊丧主而去。子毗嗣,官至散骑侍郎。(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三十八)(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及伦败,荣被执,将诛 执:逮捕b今府大事殷,非酒客之政 殷:繁多c且居职日浅,不宜轻代易之 易:掉换d帝临丧尽哀,欲表赠荣 表:表达(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例拜为郎中 不足为外人道也b以情告友人长乐冯 属予作文以记之c且居职日浅 且相如素贱人d家人常置琴于灵座 当其欣于所遇(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顾荣是吴国人,其祖父、父亲以及他自己一家三代都曾做吴国官员,后来他又入齐做官。b顾荣在审判淮南王司马允被俘的僚属时,能够公正地判罪,最终使得很多人得到赦免。c顾荣任大司马主簿时司马冏骄横会引来杀身之祸,便托冯熊转告葛旟,最终葛禀告冏。d顾荣认为当时南方的土人没有完全得到任用,于是向皇帝上书举荐人才,皇帝都采纳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恒纵酒酣暢,谓友人张翰曰:“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耳。”(5分)吴郡张翰哭之恸,既而上床鼓琴数曲,抚琴而叹曰:“顾彦先复能赏此不?”(5分)明开朗,弱冠之年便出仕为官,在孙吴朝任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吴国灭亡后,和陆机、陆云兄弟一同到洛阳,当时人称之为“三俊”。援例拜为郎中,历任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等职。当时南方的士人未能人尽其才,顾荣又对元帝说:“陆士光贞正清贵,质如金玉;甘季思忠心尽诚,爽快直率;殷庆元行为规简,有文武全才以上诸人,都是宝贵的人才。”此书奏上,元帝都予以采纳。永嘉六年(312),顾荣死于官所,元帝亲临致哀追赠顾荣为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元”。元帝为晋王时,又追封为公、开国,享有食邑。顾荣平素好弹琴,他死后,家人把琴放置在灵座上。吴郡张翰往吊哭得很伤心,接着登上座床弹奏了几支琴曲,抚琴叹息说:“顾彦先还能欣赏乐曲吗?”因此又痛哭起来,不再吊唁丧主而离去。顾荣之子顾毗嗣位,官至散骑侍郎。2(15届广东汕尾白沙中学高三8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范雎知蔡泽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延入生,为上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拜为客卿。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注:釜鬲:行厨炊具 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泽乃西入秦 西:向西b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困:使窘迫、困窘c虽死无所恨 恨:忌恨、怀恨d昭王新说蔡泽 说;听说【答案】d【解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d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d项,说,喜欢。所以选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其卒然亦可愿【】 【】延入生,为上客 与语,大说【】,拜为客卿a与 乃 之 b也 乃 其 c与 以 其 d也 以 之(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雎知蔡泽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b范雎知蔡泽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c范雎知蔡泽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d范雎知蔡泽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4)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雎心里不快,除了蔡泽仅行长揖之礼而不下拜的倨傲之外,最主要的是蔡泽到来对他构成了威胁。b蔡泽认为,人之立功,最好的祈愿是功名和性命都能成全。商君、吴起、大夫种都没有做到这一点。c蔡泽终能发挥才智,建功立业,有赖范雎向秦昭王举荐和让贤,后来范雎还托言病重以让相位,蔡泽获得了拜相的机会。d范雎评说商鞅、吴起、大夫种的一席话,并不一定就代表范雎对三人的真实看法,范雎这样说,更多的是为了堵住蔡泽的嘴,使其理屈词穷。(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去之赵,见逐。(4分)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3分)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3分)予他客卿之位。范雎于是托言有病情昭王允话他归还相印。秦召王新宠蔡泽,于是授予蔡泽宰相之位,并在他的辅佐下灭了东周。蔡泽做秦相几个月后,有人说他的坏话,中伤他,蔡泽害怕被杀,于是就托言有病归还相印,秦昭王封他为纲成君。在秦国十多年,奉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最后奉事秦始皇。蔡泽作为秦国使者出使燕国,在燕国三年,就让太子丹被送入秦国当了人质。3(15届山东桓台二中高三上第二次质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市隐斋记元好问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贾,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贞祐丙子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注:山人:山居者,指隐士。 乾没氏:侥幸取利的人。(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渠欲得君作记 渠:他 b非特深山之中 特:只 c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 诱:欺骗 d药不二贾 贾:出售【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其以我故为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子何疑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乃今为儿女子所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对伪隐者讽刺否定的一项是( ) 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 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 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 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 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a b c d(4)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别具一格。题为“市隐斋记”,却不对斋的本身作记述描画,而是从题外作淋漓发挥,以对话的形式,深刻地揭露了那些名为隐士而实为热中于利禄之徒的丑恶面目。 b作者从“夫隐,自闭之义也”说起,认为什么地方什么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处,以古代隐士的高尚行为与今之“乾没氏”钻营牟利的卑劣行径作对照,鞭笞痛骂了现实中那班追名逐利之徒。 c古人认为“隐”有大小之别,小隐是因为刚刚隐居的人道行不深,为避免见到引起欲望的东西扰乱内心,所以要躲到山林中去,“大隐 ”因为道行深,可以不诱于外物,所以可以隐在闹市。 d作者最后说起韩伯休的故事,是以韩伯休不求显达的淡泊心性来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隐 者,从而说明娄公本是要与世隔绝的,批评姓李的朋友替娄公求取书斋之记,违背了娄公本意。(5)把第i卷文言文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3分)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也,子何疑焉?(3分)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4分)的人,不被外物所诱惑,他们或出仕或退隐,喧嚣与寂静全都忘记了,所以(人们)把隐居于朝廷与市肆4(14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二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杨瑄,字廷献,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刚直尚气节。景帝不豫,廷臣请立东宫,帝不允。瑄与同官钱璡、樊英等约疏争,会“夺门”事起,乃已。天顺初,民诉曹吉祥、石亨夺其田。瑄以闻,并列二人怙宠专权状。帝语大学士李贤、徐有贞曰:“真御史也。”遂遣官按核,而命吏部识瑄名,将擢用。吉祥闻之惧,诉于帝,请罪之。不许。未几,亨西征还,适彗星见,十三道掌道御史张鹏、周斌等,将劾亨、吉祥诸违法事。先一日,给事中王铉泄于亨。亨与吉祥泣诉帝,诬鹏等为已诛内官张永从子,结党排陷,欲为永报仇。明日疏入,帝大怒,收鹏及瑄。御文华殿,悉召诸御史,掷弹章,俾自读。斌且读且对,神色自若。至冒功滥职,帝诘之曰:“彼帅将士迎驾,朝廷论功行赏,何云冒滥?”斌曰:“当时迎驾止数百人,光禄赐酒馔,名数具在。今超迁至数千人,非冒滥而何?”帝默然,竟下瑄、鹏及诸御史于狱。榜掠备至,诘主使者,瑄等无所引,乃坐都御史耿九畴、罗绮主谋,亦下狱。论瑄、鹏死,余遣戍。亨等复谮诸言官。帝谕吏部,给事、御史年逾三十者留之,余悉调外。尚书列上给事中何萤等十三人,御史吴祯等二十三人。诏以萤任州判官,祯等为知县。会大风震雷,拔木发屋,须臾大雨雹。亨、吉祥家大木俱折,二人亦惧。掌钦天监礼部侍郎汤序本亨党,亦言上天示警,宜恤刑狱。于是帝感悟,戍瑄、鹏铁岭卫,余贬知县,而萤、祯等亦得无调。瑄、鹏行半道,适承天门灾,肆赦放还。或谓当诣亨、吉祥谢,二人卒不往,复谪戍南丹。宪宗即位,并还故官。瑄寻迁浙江副使。按行海道,禁将校私纵戍卒。修捍海塘,筑海盐堤岸二千三百丈,民得奠居。为副使十余年,政绩卓然,进按察使。西湖水旧可溉诸县田四十六万顷,时堙塞过半,瑄请浚之。设防置闸,以利灌溉,功未就,卒。瑄以忠谏名天下,为士重。天启初,赐谥忠怀。海盐人祠祀之。(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遣官按核 按:调查b瑄等无所引 引:引荐c论瑄、鹏死,余遣戍 论:判决d功未就,卒 就:完成(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诉于帝,请罪之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b斌且读且对 犹且从师而问曰c给事、御史年逾三十者留之 今者项庄拔剑舞d设防置闸,以利灌溉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瑄刚强正直,崇尚气节。景帝拒绝册立太子后,杨瑄和同僚相约上疏抗争,恰逢“夺门”事变,这才作罢。b杨瑄曾上奏曹吉祥、石亨抢夺民田等罪行,得到英宗的赏识。英宗要求吏部标记杨瑄姓名,准备提拔重用。c御史张鹏、杨瑄等人因弹劾石亨、曹吉祥的计划泄露而被逮捕下狱。周斌在面对英宗的诘问时,淡定自若。d杨瑄在浙江副使的十多年任职中,严明军纪,修筑海塘、堤岸,政绩卓著;担任按察使时,又请求疏浚西湖。(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瑄以闻,并列二人怙宠专权状。(3分)今超迁至数千人,非冒滥而何?(3分)或谓当诣亨、吉祥谢,二人卒不往,复谪戍南丹。(4分)鹏等人是已经被诛杀的宦官张永的侄子,结成私党排挤陷害其他官员,想给张永报仇。第二天奏疏呈进去,5(14届广东汕头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僖宗次风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会迁洛阳,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固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裴回。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图无子,以甥为嗣,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新唐书)(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坐法:犯法判罪b渥即表为僚佐表:上表推荐c僖宗次凤翔 次:依次排列 d图阳堕笏阳:假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后再以户部侍郎召 作文以见志曰b嘉图节,常与游图与闾里耆老相乐c召为礼部尚书尝为御史所劾 d既休而美具耄而聩【答案】b【解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以:介词,用/目的连词,来;b与:介词,和,跟,同;c为:动词,担任/介词,和“所”搭配,表被动;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所以选b。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b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c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d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司空图曾受到礼部侍郎王凝的赞许,当王凝被贬到商州时,司空图感激他的知遇之恩,跟随他一同前往。b卢携赞赏司空图的气节并向卢渥推荐他,在卢渥的帮助下,司空图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不久,升为郎中。c司空图隐居王官谷,并建造了一座亭子,唐代那些节士文人因其“三宜休”而为此亭命名为“休休”。d司空图言语奇特古怪,是为了表达他超然世外的观点。他预先给自己准备了棺材坟地,常与客人在此饮酒赋诗,因为他认为生死本是一回事。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4分)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3分)(2)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司空图“忠于唐王朝”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答案】(1)昭宗在华州,下召任命(司空图)为兵部侍郎,他因为腿病(以腿病为借口)坚持请辞。柳璨知道他对世间的事(当官)没有兴趣,于是任凭(听凭)他回山。(2)柳璨帮助贼人削弱王室,想召司空图入朝,司空图假装失态掉笏委婉拒绝。(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朱全忠篡位,征召司空图为礼部尚书,他不去。(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被杀,司空图听说后,绝食而死。(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自得,美也就有了。本来,衡量我的才能,一宜辞官;估量我的素质,二宜辞官;我老而昏聩,三宜辞官;三、练原创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游师雄传游师雄,京兆武功人。为仪州司户参军,迁德顺军判官。鄜延将刘琯与主帅议战守策,欲自延安入黑水。师雄以地薄贼境,惧有伏,请由他道。既而谍者言夏伏精骑于黑水傍,琯谢曰:“微君言,吾不返矣。”赵禼帅延安,辟为属。时夏人扰边,龙安以北诸城兵力咸弱,禼患之。师雄请发义勇以守,多聚石城上,待其至。夏人知有备,不敢入。元祐初,为宗正寺主簿。执政将弃四砦,访于师雄。师雄曰:“此先帝所立,以控制夏人者也,若何弃之?不惟示中国之怯,将起敌人无厌之求。万一燕人遣一乘之使,来求关南十县,为之奈何?”不听。吐蕃寇边,其酋鬼章青宜结乘间胁属羌构夏人为乱。朝廷择可使者与边臣措置,诏师雄行,听便宜从事。既至,谍知夏人前锋屯通远境。吐蕃将攻河州,师雄欲先发以制之,请于帅刘舜卿。舜卿曰:“彼众我寡,奈何?”师雄曰:“在谋不在众。脱事不济,甘受首戮。”议三日乃定,遂分兵为二,姚兕将而左,种谊将而右。兕破六逋宗城,斩首千五百级。谊破洮州,擒鬼章及大首领九人,斩首千七百级。内地移粟于边,民以辇僦为病。师雄言:“往者边土不耕,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