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颐和园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借助拼音把课文多读几遍,借助课后思考题想想课文内容,对颐和园有一个初步了解。教师收集颐和园相关资料,形成课件及教学资源储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作者游览的地点是位于北京西郊的颐和园。2板书课题,指导“颐”字的写法,强调里面是个口。学生在桌面书空。“颐”3朗读课题,课件出示:同学们,颐和园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怎么读?同学们,颐和园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怎么读?同学们,颐和园原名叫“清漪园”,曾被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焚毁,怎么读?慈禧太后却挪用海军军费重新修建,改名“颐和园”,“颐”字在字典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保养”、另一个是“面颊、面腮”。该选哪一种?颐就是“悠然自得”、“心静气和”、颐养天年的意思。4小结:颐和园真的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受,我们在学习中要试着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二、自读课文,了解主要景点和游记结构。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而且看了图片,那么你对颐和园有什么感受?2学生交流,读读相关的词语,完成正音。3进入作者写作方法,思考游记按什么结构写作?(交流总分总)4在分述部分第25自然段中用“”划出游记介绍的主要景点。5学生交流景点,教师进行景区图进行梳理,指导学生长廊将颐和园分成了山景和水景。(完成殿、廊、阁的书写指导)板书呈现: 万寿山 佛香阁 排云殿 大殿 长 廊 颐和园 昆明湖 十七孔桥三、句子入手,掌握游记写作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这么多的景点作者是用哪些话把它们联系起来的。找句子,用“”线划出。2学生自交流,教师小结这就是“过渡句”。3现在,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游记的吗?交流游览顺序。4给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首尾段,再次强调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根据段落提纲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尽收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5并根据段落提纲可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6“进了、绕过、来到、走完、登上、站在、从下来”这几个词语在表达游览顺序的时候,起着连接的作用。你们看这几个词语有什么好?(出示课件)交流“这几个词语把几个景点联系起来了;用词不重复;非常有条理。”7你能用这些词填空吗?北京的颐和园是个( )。( )颐和园的大门,( )大殿,( )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 )。( )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尽收眼底。( ),就是昆明湖。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8你能用过渡句写一段表示游览的话吗?出示图片,这是一处景点“九峰山”。你瞧,按照森林公园大门、竹林、梅花园、九峰山脚、九峰之巅、这个游览顺序,你能把游览的地点用过渡句有条理地联系起来吗?9评价学生说话时的连接词不重复等优点,按总分总的结构把这段话写完整。四、品读长廊,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1这些句子很有条理,可是他们写得不够具体。现在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看看作者是这样把长廊写具体的。2个别读,说说你读出了长廊的什么特点?(1)品读长廊的“长”。a师生交流什么词语写出了长廊的长?一眼望不到头、七百多米(728米)、273间。(早在1990年就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b出示图片,理解“间”的意思。c指导朗读。比赛读出长廊的长。(2)品读长廊的“美”师生交流哪些词句写出了美?a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颜色美”的图片,指导朗读。b交流“绘画美”。第一步:哪些词语?第二步:出示补充资料。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下江南,意犹未尽,留恋江南景致。就让画工在横槛上画了许多江南美景,后来又加上许多花鸟山水画。人物画是最后才出现的,有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共有一万四千多幅呢!第三步:启发联想,有哪些人物画,展示画作。指导朗读。c交流“花草美” 词语展示,指导朗读。d交流“心情美” 词句交流,指导朗读。出示句子,展开联想,即兴练笔: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在273间长廊里,一间一景,一景一画,真是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走。同学们,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想像颐和园的美景。你就站在长廊上,没有风时,昆明湖-;微风吹来,昆明湖-;阳光照在波浪上,昆明湖-,雨天,湖面-。e加入资料体会长廊的“建筑美”。长廊是斗拱结构,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的,竟没用一颗钉子。长廊造型不但奇特,还包含着深刻的寓意。整体造型从地面上看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坐在飞机上从空中看,就会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着的蝙蝠,蝙蝠倒挂的意思就是表示福到了。3在原文中加入表示观察角度的短语,请学生读一读思考这些短语对我们“游”长廊有什么帮助?(放眼一望)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抬头看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边走边赏)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4学生整体感受整个自然段,试着从不同观察角度去欣赏长廊,发现长廊的特点并试着用自己的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指导背诵。5小结:想不到小小的长廊也可以用移步换景,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长廊不同的特点。让我们再次随着文字去感受。五、课后学习建议。1建议大家课后收集一些颐和园的资料,丰富自己对颐和园的认识;2把长廊句段记一记。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复习生字词语2第二自然段写出了长廊什么样的特点?二、讲读、学习第三自然段1过渡:走完了长廊,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出示“万寿山脚”的图片)。2让咱们女士优先,请我们女同学先来把第三自然段读一遍。女生读“万寿山脚”段落。3请大家找出在万寿山脚下所看到的景物。4学生汇报(上面佛香阁,下面排云殿。)课件出示佛香阁、排云殿的图片5提问:佛香阁有什么特点?排云殿有什么特点?教师板书(佛香阁高大,排云殿金碧辉煌)6齐读第三自然段。三、讲读、学习第四自然段。1师范读课文。练习:用“”画出地点变换的句子。用“”画出登上石寿山,眼前呈现怎样的景色的句子。2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订正,并板书:宫墙、昆明湖、城楼和白塔。3出示句子,并理解欣赏。“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指名读。出示从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的图片。体会颜色美:a、葱郁的树丛是什么颜色?(一片绿色)b、一片绿色中出现了什么颜色?(黄色、绿色、朱红色)体会形态美:a、掩映是什么意思?b、掩映一互相遮掩、互相衬托。c、指导看图:什么和什么相互掩映?指导朗读。要求掌握好:掩映、黄的、绿的、朱红的这几个词的语速和语调,把绿树与宫殿互相遮掩相互衬托的颜色美、形态美读出来。4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指点名读。出示昆明湖的图片。把昆明湖比作什么?(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镜子、一块碧玉)这两个比喻写了昆明湖什么特点?句子中哪两个词概括了这两个特点?(静、绿)“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动)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滑游船、画舫轻轻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过,使湖面保持平静。划用力挥桨使船前进,水漾起波纹,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静。指导朗读:要求读得舒缓,让人感到昆明湖的静。5出示: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远眺是什么意思?(远眺往远处看的意思。)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隐隐约约看得不太清楚。)“隐隐约约”和“远眺”有什么关系?“隐隐约约”与“远眺”有因果关系。因为远眺,所以远处的景物只能看得隐隐约约,作者用词注意前后的照应,用词是多么准确啊!齐读句子。四、学习第五自然段导入: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自然段。出示练习:1用“-”划出作者游览地点变换的词。2昆明湖上主要有什么景物,用圆圈圈出来。3十七孔桥是什么样的?请用“”画出有关句子。自由朗读,同桌讨论共同完成练习。板书:昆明湖、长堤、小岛,十七孔桥。出示句子: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齐读出示投影十七孔桥的图片。这个句子介绍了十七孔桥的什么特点?(桥洞多、石柱多、狮子多)思想教育: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指导朗读:读出民族自豪感。板贴:民族自豪感。五、学习第五自然段1 齐读2 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与开头照应)颐和园的美景远远不止这几处景色,正如作者所感叹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正确做汇报
- 牙科种植牙新技术应用与进展
- 无缝拼接技术讲解
- 团建活动策划方案纲要
- 2026届江苏省扬州市示范初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血栓影像扫描技术
- 速度与激情7讲解
- 小组交流小组汇报
- 新概念第一册第83课讲解
- 输液泵课件讲解
- 催收作业管理制度
- 2025年云南红河州红产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清版)DG∕TJ 08-2165-201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 《早期诊断前列腺癌》课件
- 2025年新媒体运营考试题及答案
- 职业技术学校护理-妇产科护理-课程标准
- 国企出纳笔试试题及答案
- 回弹法表格自动生成计算表-F9-刷新.文件
- 第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答案
- 沉香文化课件
- 2025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试讲稿(教师招聘面试)桃花源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