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线索,理解内容,把握主旨。2、揣摩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4、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与主旨。2、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1、揣摩词句,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2、理解作者那忧民忧国的情怀。课时安排:2或3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字词,把握文章大意。2、查询搜集古今中外尊师的故事和与尊师有关的名人名言。3、回忆自己读书生活中哪位老师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口头说文,抒发自己的真情,与大家共享。教师:准备好有关教师给学生深刻影响的事例,如毛泽东和老师徐特立先生,海伦凯勒与沙利文老师,福楼拜与莫泊桑等等,以丰富文章的内容。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设计:一、联系体会,激趣引读。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恩呢? 鲁迅先生在日本又经历了怎样的屈辱,又怎样走上“弃医从文”的道路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值得尊敬的学者和良师。(板书课题与作者)作者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选自朝花夕拾(即早上的花,在傍晚时拴起来,比喻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往事,到中年才写成文章。)介绍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人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作此文时,正当“三 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1、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并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的去写的?(怀念、赞美)2、一般记叙性的文章有四种线索可以有助于我们理清文章脉络:以人物为眼线、以事物为引子、以时间地点为转移(内在联系)、以情感为推动力。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 (可请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演自己列出的结构图。)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在东京 写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第435段)在仙台 写作者在仙台与先生的交往。(主体部分)第三部分(第3638段)离开仙台写作者离开仙台后对先生的怀念。教师总结: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设置问题情景一: 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阅读课文,说说藤野先生是一个 的人。教师提示可以从肖像、生活习惯、止血、对待学生等方面谈。(生活俭仆。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医学教授。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热情诚恳,循循善诱。)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讨论明确: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和热心帮助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尊重科学,主动热诚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体贴入微、没有偏见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注重调查这四件事,(1)(2)两件是详写,(3)(4)两件是略写。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设置问题情景二: 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 学生讨论后明确: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怎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一 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四、总结存储,课外延伸。1、总结存储:学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呢?你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教给你什么?教师准备好有关教师给学生深刻影响的事例,如毛泽东和老师徐特立先生,海伦凯勒与沙利文老师,福楼拜与莫泊桑等等,2、课外延伸:仿照课文第610段写一位新老师到班上上第一堂课时的情景。要求写出老师的外貌、神态、声调、语言、行动以及同学的反应,自己对老师的印象等。第二课时学习要点1、品评重点句段,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强盛祖国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2、体味富含感情色彩的语言,品析“无非”“实在”“大概”“居然”“似乎”等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 教学设计:一、老师印象,激趣再读。二、合作探究,研读品析。设置问题情景一:藤野先生为什么能如此关怀爱护一个中国学生,是什么力量决定了鲁迅和藤野先生有这样深厚的友谊?形成这种友谊的根基是什么,为什么鲁迅对藤野先生特别感激在心?1、带领学生寻找本文的暗线: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联系课后练习三、低九页的注释以及教师用书第11页。学生思考,研讨交流: a在东京 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所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b去仙台 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c弃医从文(可显示图片和电影资料)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d离开仙台,怀念先生 直抒怀念之情 热情赞颂 高度评价 怀念付诸行动藏讲义、挂照片、写文章在这样一位好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具体解释请参看课文有关注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设置问题情景二: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争论颇为热烈,对于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如下: 较倾向于第(1)种:“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为这篇回忆散文的主旨和本意。理由:第一,散文叙述的焦点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和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恰如结尾处点明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而从作品的实际效果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德。第二,从全文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也正因作品饱含的爱国主义感情,从而使藤野的形象更为感人,可以说,爱国感情是文章的“底色”和背景。第三,鲁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鲁迅全集,译者增田涉写信征求选文意见,鲁迅回信说:“请你全权处理好了。在我看来,非放进不可的东西是没有了。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你译出加入。”1936年鲁迅又向来到上海的增田涉打听藤野的近况,可见其怀念之情。所以说,歌颂藤野先生是文章的主旨。 四、品读提升,语言揣摩。与藤野先生分别后,作者说:“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有怕敢写了。”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对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依然是黑暗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满,而又不愿意将这种情绪带给他敬爱的老师,对良师的期望无以告慰,用一个“竟”字将自己的这种无限遗憾和内疚之情表达出来。 集体朗读结尾一句话,研讨其含义。“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讨论明确:(1)“似乎”表明事实并未真的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2)“良心发现”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触动。(3)“增加勇气”是指作者在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迫害时,一旦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时,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4)“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5)“深恶痛疾”是“最厌恶最痛恨”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五、体验拓展,互动释疑。1、体验拓展: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像藤野先生一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好老师呢?你怎样看待他们?谈一谈你的想法和感受。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我们假设藤野先生现在还健在,他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引导学生想像作者与藤野先生见面时的情景。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1、总结存储: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呢?教师小结: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端热稳定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钒渣钠化焙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笔记课件
- 防汛知识培训与演练课件
- 土石方工程施工协议
- 可再生能源投资机会研究
- 营销推广合作协议书模板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月考试题附答案
- 电子合同格式4篇
- 设备租赁合同与设备租赁合同范本3篇
- (教科2024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 水到哪里去了 课件(新教材)
- 2025国家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编织课件教学课件
- 认证机构保密管理办法
- 土建类安全员C2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与方法
- 葡萄冷藏保鲜技术规程
- 硒鼓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心脏猝死教学课件
- 成长型思维培养-洞察及研究
- (2025)全国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