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c.决定参加共产国际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解析: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故a项错误;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故b项正确;参加共产国际是中共“一大”决定的,故c项错误;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中共“三大”决定的,故d项错误。答案:b2.标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右图,标语能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北伐战争胜利b.开展土地革命c.建立抗日根据地d.百团大战胜利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为“打倒土豪劣绅,把土地分给农民,中国工农红军”。由关键信息可知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故b项正确。答案:b3.一首陕北民歌唱道:“一杆杆红旗空中飘,红二十五军上来了,来到陕甘洛河川,劳动百姓好喜欢。”此歌词反映了()a.国民革命,出师北伐b.红军长征,胜利会师c.挺进敌后,武装抗日d.解放战争,武装反蒋解析:材料中的“红二十五军”“陕甘洛河川”等关键信息,反映了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答案:b4.蒋介石曾发表公告说:“此乃初步之胜利,不过聊慰八个月来全国之期望,稍弭(平息)我民族所受之忧患与痛苦。”“此”是指()a.百团大战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枣宜会战解析:由“八个月来全国之期望,稍弭(平息)我民族所受之忧患与痛苦”,可知题干所指事件发生于1938年。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故b项错误;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且取得胜利,故c项正确;枣宜会战发生于1940年,故d项错误。答案:c5.抗战初期,蒋介石致电某部:“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一位民主人士赞扬说:“此次大捷,其估量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锐气挫折。”两则材料称赞的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解析: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所以说是“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答案:b6.导学号64610068抗日战争爆发后,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纷纷请缨杀敌,电报如雪片般地飞向南京。抗战期间,川军、滇军、晋军、桂军等地方部队奋战在抗日前线,撑起了抗日战争的半边天。这反映了()a.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b.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d.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加强解析:1928年底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而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故a项错误;1937年9月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国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正式形成,而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内部的变化,故b、c两项错误;原先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奋勇参加抗战,表明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故d项正确。答案:d7.杨奎松在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中认为:“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主要是因为抗战胜利()a.增强了民族意识b.促进了民族平等c.实现了民族独立d.建立了民族国家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抗日战争“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可以判断其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民族凝聚力,提高了国民参加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答案:a8.1945年9月8日,当时最受欢迎的自由主义报刊周报在其创刊号上刊登了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表达了当时人们()a.反对内战、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b.反对冷战、呼吁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c.反对朝鲜战争、呼吁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d.主张一边倒、联合苏联维护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反映了人们希望实现和平,故选a项。答案:a9.“刘邓大军真勇敢,渡过黄河,鲁西大捷歼敌六七万。蒋介石正在手忙脚又乱,我们又挺进了大别山;大别山好比一把剑,牢牢插在敌心间。”这支胜利战歌所反映的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a.迫使国民党停止进攻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c.拉开战略决战的序幕d.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解析:抓住关键信息“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所指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三路大军互为犄角相互配合挺进中原,拉开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故b项正确。答案:b10.导学号64610069“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当年毛泽东说的“进京赶考”的背景是()a.解放战争取得完全胜利b.社会主义制度已在中国建立c.三大改造顺利完成d.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解析:1949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故d项正确。答案:d11.下图是粟裕下达的作战命令。该命令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决定八兵团以积极动作钳制镇江、扬中段之敌,而以十兵团附二十三军、特种兵纵队主力于江阴东西地区强渡,力求当晚南渡三个军或四个军之大部,务须当晚控制江阴、武进、无锡三角地区,坚决歼击敌之反击,尔后乘胜扩展,开辟镇江、无锡段南北地区广大战场,以利野战军主力尔后之作战。a.进行战略反攻b.进行战略决战c.发动渡江战役d.组织抗美援朝解析:由材料信息“钳制镇江、扬中段之敌”“江阴东西地区强渡”“控制江阴、武进、无锡三角地区”,可知该命令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发动渡江战役。答案:c12.“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的实现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题干材料中第一种梦想是指民族独立,第二种梦想是指实现民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未取得民族独立,故a、b、c三项均错误;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已取得了胜利,人民希望和平与民主,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在革命紧要关头,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等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企图以退让拉住汪精卫。而汪精卫决定与中国共产党决裂,7月15日,大肆捕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材料二南昌起义以后,同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工农革命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较弱的山区进军。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注:处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易守难攻),开始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材料三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新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根据材料一,归纳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为什么要进军井冈山。其历史意义如何?(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参考答案:(1)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陈独秀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2)原因:攻打中心城市受挫;井冈山地区敌人防守力量薄弱,并且易守难攻。意义: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3)在遵义会议上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新领导;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片是会说话的历史,下面是抗战时期的版画作品。图1野蛮的屠杀图2正面抗战图3地道战图4人民的胜利材料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结合抗战史实,对材料一版画作品进行探讨。(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1)提取材料信息:版画作品能够反映历史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