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纲考点一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2014新课标全国卷)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改造儒学的影响。宗教权威能加强君主专制,但并非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祖先崇拜在皇权产生前即存在,故c项错误;秦汉时期宗法制度已经瓦解,故d项错误。由题意可知,皇帝以“天子”自居,通过祭天和官员、百姓祭祖的类比来证明自己的权力来源于上天。故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2(2014北京文综)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出现,都源于地方节度使等武将专权、擅权。宋初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a项正确。设三司使和设枢密院的目的是分割宰相的财权和军权,将兵法是为了解决调兵权和统兵权问题,b、c、d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答案:a3(2014山东文综)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题干强调的是地方行政区划而非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不是各地经济联系,故c项错误。“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是指不同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行业或部门,显然与题干不相符,故d项错误。题干材料说明地方的行政区划越来越细,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b项为正确答案。答案:b4(2014四川文综)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根据表格可知,从秦汉到明清,行政区划从二级制到三级制说明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由此可知c项说法不正确;“县”从秦汉到明清没有多大变化,是最稳定的一级政区,a项说法正确;“州”由高层政区到统县政区,说明其地位由高到低演进,b项说法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二级制、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项。答案:c5(2013江苏单科)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其言外之意是皇帝的诏令必须经过政事堂的议决副署才算是合法的,据此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c项中书省执掌诏令的草拟,并不负责监察地方政务。题干强调的是诏令的合法性,还未到执行这一步骤,故d项与题干材料不符。答案:a6(2013福建文综)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解析:材料仅是陈述学子追求功名利禄的现象,并没有批判,排除a;材料并没有指出学子的愚昧无知,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出科举制丧失了人才选拔功能,排除d;材料反映的是学子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故选c。答案:c7(2012安徽文综)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准确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理解题干材料涵义。据题干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选官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不能洞察其品行,官员失职后虽被严惩,但已对百姓造成危害。其实质是强调选官应注重个人品性,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不能反映材料的实质;b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答案:d8(2014安徽文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第(1)问,四大制度分别使中央控制了地方、思想、官僚、经济,解题时注意抓住“控制”二字,不需要回答这些制度的全部影响,主要分析对加强中央集权有利的一面,这是解答本问的关键。第(2)问,题目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其实已经暗示着题干的观点,即制度创新是王朝兴盛的关键。隋唐因制度创新而兴盛(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明清时期因没有制度创新而衰落(仅仅是强化中央集权,没有创新)。答案:(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考纲考点二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9(2014新课标全国卷)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本题考查内阁权臣乱政的本质。明朝是我国君主专制强化的时期,故a项错误。明朝六部归皇帝直接掌管,并没有被内阁取代,故c项错误。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虽权倾一时,但这在皇权许可的范围内,并没有达到失控的程度,故d项错误。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操纵朝政,均是打着皇权的旗号来实施的,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君主集权的加强。故b项为正确答案。答案:b10(2014广东文综)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内阁的相关问题。秦朝的御史大夫和汉朝的丞相以及唐朝六部尚书都是法定的政府官员,既不是皇帝的私人顾问,权力也不是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故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最初只是皇帝的私人顾问,虽参与政务,但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11(2014大纲文综)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宰相与明代内阁的比较。唐代宰相是君主专制政体下正式的一级国家机构,拥有一定的决策权。但是,明代的内阁从来就不是正式的国家权力机关,没有决策权,虽然唐代丞相和明代内阁都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但是明代内阁的地位和权力明显小于唐代丞相,b项正确。明代内阁听命于皇帝,不能独立处理政务,a项错误。唐代宰相和明代内阁都没有官吏任免权,c项错误。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的是地方官吏,而明代内阁首辅和唐代宰相均属中央官职,d项错误。答案:b12(2013北京文综)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迁都到c和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废除了丞相制度解析:图中所代表的城市分别是西安、开封、北京、杭州。开封和杭州先后是北宋和南宋的都城,故c正确。汉武帝应在处颁布“推恩令”,故a错误。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故b错误。明太祖在南京废除了丞相制度,故d错误。答案:c13(2013江苏单科)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 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 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解析:材料中“议大政,谳(审)大狱”说明军机处参与政务,“得旨则与”说明军机处必须奉旨办事,故b项正确。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到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由此排除a、d两项。材料并不能体现出军机处机构完备,故c项错误。答案:b14(2013山东文综)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戴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a中书省 b内阁c军机处 d礼部解析:由档案史料的内容可知该机构的职能是上传下达,故选c。a在清代已不存在;材料体现的是皇帝的旨意,b、d无权拟旨。答案:c切入点关注公务员考试12015年是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2周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选拔制度,其雏形是从1 400多年前的中国开始的。这里的“雏形”主要指()a由地方以品行推荐 b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c以考试为选拔方式 d注重门第和家世解析:注意时间1 400多年前,可判断为科举制。公务员选拔的方式主要是笔试和面试。结合所学知识,c项符合题意,a、d两项明显不符合科举制,b项与当今考试不符。答案:c切入点主干知识:监察制度2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他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材料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a唐朝的中书省、宋朝的通判b唐朝的门下省、宋朝的通判c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解析:材料中“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牵制,三省中尚书省负责行政,执行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颁发政令。“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体现了监察的职能,北宋的通判负责监督,元朝的行中书省是行政机构。答案:b切入点主干知识:中央集权的强化3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现象发生在()a秦朝 b唐朝c宋朝 d明朝解析: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可以看到皇帝直接掌管六部,这是在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后出现的现象。答案:d切入点核心概念:三省六部制42015年高考前夕,一名高三学生的微博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评述:“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一套非常严密、科学的中央政治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是现代民主政治三权分立制的雏形。”此同学评述中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a三省六部制不属于中央政治制度b与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关系不大c实质就是现代的三权分立制度d没有弄清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专制下的分权解析: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政治制度,标志着我国封建政治制度走向成熟,故a、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分权思想,但与现代三权分立有着本质区别,体现的是君主专制,正确答案选d。答案:d切入点新史观: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5数字报刊一文提出:“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乾隆与华盛顿如果见面了,谈三权分立,双方会打起来,谈文字狱,他们会打得更凶”乾隆与华盛顿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彩风景课课件
- 花卉创意画课件
- 摄影入门教学课件
- 多彩的珊瑚课件
- 猫咪新衣创意课件大纲
- 课件查看教学课件
- 课件未分发到服务器问题
- 保安仪容仪表培训
- 课件显示数字区
- 历年水运考试题及答案
- 临床案例谈护理文书规范化法律意义与纠纷防范
- CNAS-CI01:2012 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
- 麻风病防治知识讲座
- 2023年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急性心梗诊疗(2025指南)解读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
- 虾滑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30全球宠物电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免疫性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 2025年艾滋病知识讲座
- 吸痰护理操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