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纲考点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1(2014重庆文综)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解析:本题考查张骞出使西域。从材料信息看,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故选d项。张骞通西域只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张骞最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并没有建立和西方的联系,排除a、b两项;确立西汉对西域的管辖权是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的结果,排除c项。答案:d2(2014江苏单科)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唐朝前期不是州县治所的地方不能设市,后期规定市的设置更加灵活,按照户数的多寡、交易的频繁程度设市。故a项正确。b、d两项与材料中“若要路须置听依三千户法置”的规定矛盾;c项与“置市令”矛盾。答案:a3(2014山东文综)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户籍名称变化反映的问题。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于鸦片战争后,不是唐宋时期,故a项错误。手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的发展,户籍称谓的变化反映了手工业的发展,正是传统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故b项错误。题干中户籍新称谓的出现表明农民有了自主经营的权利,这反映出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应是逐渐松弛,故d项错误。题干中户籍新称谓的出现说明出现了大量专门的手工业户,这些手工业户需要把手工业品作为商品卖到市场上去,进而维持自己的生计,从而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故c项为正确答案。答案:c4(2014新课标全国卷)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本题考查交子的功能。材料中的“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表明交子是民间贸易的一种凭证,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交子的使用导致了民间的商业纠纷现象,并不能说明交子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交子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指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四川无关,且材料未涉及经济重心南移,故d项错误。答案:a5(2014新课标全国卷)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对外贸易以及对“出超”“入超”等概念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清初实施海禁以前,在民间贸易中外国货物比较普遍,外国钱币使用较多。根据所学可知,当时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故a项为正确答案。材料没有提到外币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b项错误;外国货物很少,谈不上冲击自然经济,c项错误;材料也没提到民间贸易对清廷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6(2014福建文综)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 据此,判断有误的是()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材料反映了两层意思:一是关东每年有二三千只商船到上海去;二是一年三次把豆、麦、杂粟运到上海。这反映出商品经济繁荣,故a项说法正确。从关东到上海可以看出长途贩运发达,故b项说法正确。从主要贩运的豆、麦、杂粟可以看出关东与上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故c项说法正确。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国策,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7(2013课标全国卷)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 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 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 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 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解析:从材料信息“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可知广东大庾岭南北物产存在差异,但无法说明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排除a。材料信息只能说明岭南地区有商人活动,无法说明该地区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排除b。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从材料信息看,广东大庾岭南北经济差异明显,这一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故选d。答案:d8(2013江苏单科)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解析:题干唱词反映出在扬州做官的外乡人经商致富后,不愿再返回家乡,这说明商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风气,故b项正确。a项错在“完全”二字,c项错在“均由”二字,均犯了以点概面的错误。清政府一直未摒弃传统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b考纲考点二“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9(2014大纲文综)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中文言文的含义是“(一些商人)以二千石官员的服饰、车马、仆从人员的标准享乐,其奢侈日甚”,这说明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d项正确。西汉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发生转变,a项错误。商人是社会的少数人群体,其“倡乐”不能说明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b项错误。商人借用官员的服饰以炫耀自己,说明两者的社会地位差别很大,c项错误。答案:d10(2014江苏单科)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解析:“海禁”政策自明朝初年实施一直延续到清朝,故a项错误;巡抚涂泽民只是在得到皇帝准许的情况下,对明初的“海禁”政策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并附有较多禁制,故b项正确;c项与“奉旨允行”相矛盾,故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b11(2013广东文综)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解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故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只能说明富商大贾收入堪比封君,无法说明商人与封君勾结,故b项不正确。d项与事实不符。从材料信息看,桓谭认为,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可以“抑并兼、长廉耻”,主张限制富商大贾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2(2013浙江文综)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解析:材料中商人“装饰焕烂,从以童骑”说明其经济地位优越;从题干信息“僭越”,宰相“伏请切令禁断”可知商人政治地位低下,也说明商人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c项中“全社会”的说法太绝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13(2013山东文综)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解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由题干中的贾人“皆无得名田”“敢犯令,没人田货”可知这是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小农经济,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故答案为d项。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d14(2014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年代年商税额指数995998年400万贯10010041008年450万贯1131058年700万846万贯2121077年879万贯220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三段材料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对农商的主张及政策的变化。材料一:主要对比说明孟子和商鞅各自的农商主张及影响。材料二:主要说明西汉武帝抑商的原因及表现。材料三:主要说明宋代商税征收规定及影响。第(1)问,从材料一中“一列平视”可看出孟子主张农商平等,商鞅则提出重农抑商的主张,认为农业是本,商业为末,这与当时生产力低下、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有关。第(2)问,从材料二中的信息看,汉武帝采取了征收资产税和奖励告发的措施,目的在于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汉武帝的其他措施,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盐铁官营、对商人穿衣和出行的限制等方面来回答。第(3)问,从表格信息看,宋代商税收入不断增加,原因在于宋代对商业的重视和适当减免商业税。第(4)问属于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答案:(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举措: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3)状况: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政策: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4)认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切入点文学作品中的商人1明清时期中国商人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明清商人小说中曾经指出:“三言”、“二拍”中的一些作品,有关商贾的小说作品是非常多的。清代以后,商人小说就更多,文言小说里有很多以商人为主体的篇目,白话小说更是比比皆是,就连红楼梦里,“四大家庭”中的薛家,也是“世代皇商”出身。这反映了()中国“重农抑商”思潮到“工商皆本”主流思想的巨变明清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活动活跃的社会现象明清商人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人们不再以商贾活动为耻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商业意识觉醒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明清商人小说”、“有关商贾的小说作品是非常多的”、“清代以后,商人小说就更多”等信息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商业活动活跃,人们的商业意识觉醒,正确。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项。答案:b切入点主干知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2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清末晋商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对晋商兴起的正确理解是()a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的结果b是明清民营手工业地位超过官营手工业的结果c商业发展兴起以地域与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商帮d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结果解析:本题通过电视剧走西口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明中期以后,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商帮出现是商业发展的结果,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切入点主干知识:海禁政策3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材料中清朝实行的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最大影响是()a强化了自然经济的稳定性和封闭性b妨碍了海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搭板专项施工方案
- 覆土绿化施工方案
- 幕墙施工方案
- 考研外国语言文学备考技巧与经验分享
- 研究生论文写作常见问题解答
- 市场调查指南制定
- 卡通动漫脚本写作的基本要领
- 房地产销售合同备案流程指南
- 提供专业建议和支持
- 2025至2030冷暖型空调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报告
- 绿色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
- 可靠性试验管理办法
- 蓄电池组充放电记录表格格式模板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实验考查
- 智慧交通典型城市案例及启示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 医疗器械设计开发流程培训课件
- 语法填空公开课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认识分式》教学课件【初中数学】公开课
- JJF 1062-2022 电离真空计校准规范
- 中考写景散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