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伊通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土地改革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吉林省伊通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土地改革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伊通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土地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时间和主要内容;3、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学习重点:土地改革的原因、时间和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和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概括土地改革的原因、起止时间和基本内容 2、简述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1)土地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为什么要保存富农经济? (3)你知道现在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改革完成后的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吗? (三)拓展延伸 你知道我们现在农村施行的是什么政策吗?他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共同作用是什么? 你能为党和政府为 “三农”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吗? (四)知识梳理 系统总结:土地高度集中 土地改革 历史意义农民无地 颁布土地改革法 阻碍农村经济 基本内容 废除、巩固、解放、准备和社会发展(五)巩固训练:1.中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 )a 新中国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d 1961年西藏民主改革的完成2 .1950年 我国土地改革是在那一地区进行( ) a解放区 b新解放区 c西藏地区 d边疆地区 3、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宪法4、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底d.1953年5、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b.c.d.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子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九万八千多个,修堤坝二万二千多座,修沟渠四千多公里,受益田地七百五十万亩。辽宁全县二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由于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 (1)依据材料所述,说说土地改革的意义。 (2)解放后,土地改革以哪一年颁布的什么法为指导? 7.材料分析: (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二).看教材12-13页四幅图片请回答:(1)以上两个材料反映了建国后的什么事件? (2)该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