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三 考前易错易混题型专练 易错点2 天气与气候.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三 考前易错易混题型专练 易错点2 天气与气候.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三 考前易错易混题型专练 易错点2 天气与气候.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30天 专题三 考前易错易混题型专练 易错点2 天气与气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错点二天气与气候高考中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知识,天气及天气变化的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常见的气候要素有气温、降水、气压、风等。常见易错点: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各种气候要素的分析、气候类型的判读,与天气、气候相关的描述以及常见天气系统的判读等。针对上述易错点,要紧紧地把握影响各要素的原因,比如对气温月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和分析,应从纬度、天气、地形及下垫面等角度分析,其他问题的分析也从这些因素着手。易错易混训练在寒冷的冬夜,裸露而松散的土地上,常常可以看到生长出千姿百态的地冰花(也称为“霜柱”),有时连成一片,宛似白菊盛开。读图,回答12题。1地冰花与霜的形成不同,原因是()a水汽来源不同 b.风力大小不同c温度高低不同 d.阴晴状况不同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解答本题时很容易认为地冰花形成的温度低于霜形成的温度。解析地冰花分布于裸露松散的土地上,其水汽来源应该是来自于土壤中,形成霜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大气中,故选a。答案a2地冰花形成的天气条件是()a大风降温 b.晴朗温暖c晴朗无风 d.阴天下雪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d,考生易认为冰花和雪花有一定的联系,故错选d。解析地冰花的形成应与天气寒冷有关,故b项错误;阴天下雪时看不到地冰花,大风天气易把水汽吹散,把地冰花吹散掉,故a、d两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c大气污染物增多,若再加上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下图是2015年2月25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该日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据此回答34题。3图中信息显示()a乌鲁木齐雾霾危害最严重b北京天气利于污染物扩散c青藏高原的雾霾分布最广d北京地区雾霾危害最严重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认为乌鲁木齐受高压控制,风力较小,易形成雾霾天气,而错选a。解析雾霾形成,除了污染气体的条件外,一般有大气逆温现象存在,或在地形封闭,空气运动弱的静风条件下,容易发生雾霾天气。乌鲁木齐风力大,不易发生雾霾,a项错误。北京地区等压线稀疏,空气流动不通畅,易发生雾霾,b项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光照强,不易发生雾霾天气,c项错误。广大北方地区都处于低压控制区,且风力小,易出现雾霾,d项正确。答案d4在2月2627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危害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原因是()a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b强劲的偏东风吹散了污染物c强冷空气带来了雨雪、大风天气d受低压槽影响多雨、大风天气易错分析本题易选b,由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很容易错判此时吹偏东风,而错选b。解析由图可知2月25日在我国西北地区已形成冷高压,根据冷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2月2627日,冷高压逐渐影响我国,导致雾霾减弱或消失。故选c项。答案c紫外线指数是度量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紫外线对人类皮肤损伤的程度。世界气象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的一般划分等级为:02为低,35中等,67高,810较高,11及其以上为极高。下图为我国某月某日各地紫外线指数的预报简图。据此回答57题。5此时,我国可能处于()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依据紫外线指数的划分等级,可确定我国的季节可能为春季或秋季,而易错选c。解析紫外线指数与太阳高度、海拔、天气阴晴状况有关。图示季节西南一带紫外线辐射指数较高,西藏地区极高。这与该地区晴天多且太阳高度较大有关。这种情况出现在春季。夏季阴雨天较多,紫外线指数相对较小。冬季,全天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较弱,故选a。答案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日,广州居民出行需佩戴墨镜b此时,锋面雨带正控制我国江淮地区c全球变暖与紫外线增强有一定关联d紫外线增强可导致农业减少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d,主要原因是考生审题不准,将农业减产理解为农业减少,而错选d。解析此日,广东紫外线指数为1,紫外线辐射较弱,广州居民出行不需要佩戴墨镜;6月,锋面雨带正控制我国江淮地区,此时处于春季。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越多,使得气温越高,全球变暖与紫外线增强有一定关联。紫外线增强可导致农业减产而不是减少,故选c。答案c7影响图中我国各地紫外线指数的主要因素是()a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b日照时间的长短c各地距海的远近 d各地的天气状况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解答本题时考生很容易联想到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而纬度因素又影响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故错选a。解析图示时间为春季,天气状况(天气阴晴,云层厚薄)对各地紫外线指数影响大。答案d下面的左图和右图分别为世界上两个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8甲、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年降水量都很多,其共同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 b地形c大气环流 d洋流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d,错因是甲、乙两地均位于沿海地区,有洋流经过,故错选d。解析甲地位于印度半岛西高止山的西侧,为来自海洋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乙地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西侧,为来自海洋西风的迎风坡;两地均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年降水量多。答案b9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大b多雨期与高温期都一致c多雨期的盛行风向都相同d少雨期的主要原因都是盛行陆风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d,错因是不能准确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而认为少雨期是由于风从陆地吹来导致降水少,而错选d。解析甲地为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为地中海气候,当盛行来自海洋的风时,降水量大;而当盛行来自内陆的风(甲地)或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乙地),降水量少,故降水的季节变化很大,a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乙地多雨期与高温期不一致;甲地多雨期盛行风向为西南风,乙地多雨期盛行风向为西风;b、c选项错误。答案a10关于甲、乙两地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水热充足,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均为水稻种植业b两地河流径流量大,航运条件都很优越c两地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d两地都容易受到旱涝灾害的威胁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错因是认为印度半岛和南美西海岸均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