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5.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5.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5.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5.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题(五)(第5-6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2015河北省邢台市模拟题)恩格斯指出:“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的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材料中的“共同纲领” ( )a.总结了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b.指导俄国二月革命取得胜利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答案 c解析 由“千百万工人”“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等信息及所学可知,“共同纲领”指共产党宣言。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c项。2.(2015湖北省宜昌市模拟题)巴黎市中心广场上的凯旋柱由缴获的1 200门青铜大炮铸成,圆柱顶端屹立着拿破仑头戴月桂冠、身着皇袍、手持长着翅膀的胜利女神的铜像。自凯旋柱建成后,一直受到当权资产阶级的尊崇和保护,但1871年巴黎公社却下令将其摧毁。巴黎公社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a.与法国的传统文化决裂b.反对拿破仑的对外侵略政策c.彻底摧毁君主专制统治d.表达摧毁旧社会制度的决心答案 d解析 材料表明,凯旋柱是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象征,巴黎公社力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下令将其摧毁,即表达摧毁资本主义制度的决心,故选d项。a、b、c三项均与巴黎公社的革命目标不符。3.(2015河北省孝感高中模拟题)下表中两行内容分别根据一定的主题和性质列出了一些历史事件。分别符合两行内容所划分标准的历史事件还包括 ( )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美国独立宣言发表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a.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b.战后不结盟运动兴起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c.中国五四运动的发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答案 d解析 从主题和性质来看,第一行事件反映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社会主义运动,第二行事件反映的是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践。a项英国议会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b项中不结盟运动兴起属于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表现,排除;c项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属于资产阶级经济政策调整的范畴,排除;d项符合题意。4.(2015广东省执信中学期中考试)全球通史中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直接导致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 ( )a.四月提纲 b.七月流血事件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答案 c解析 从“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可知此“机构”是指沙皇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是二月革命。故选c项。5.(2015河南省洛阳市模拟题)政府禁止了列宁的党,并派军队镇压了游行的工人、农民和士兵,勉强地维持统治,但供应情况越恶化,列宁的口号和平、土地和面包的吸引力就越大。到了1917年10月,革命的时机成熟了。由此可知“时机成熟”是指 ( )a.政府丧失了人民的支持 b.列宁制定了夺权方针c.布尔什维克党控制了军队 d.列宁兑现了它的承诺答案 a解析 根据“游行的工人、农民和士兵”“供应情况越恶化”“口号和平、土地和面包的吸引力就越大”可知时机成熟是指政府丧失了人民的支持。故选a项。6.(2015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期中考试)有文章指出,1917年9月布尔什维克在市杜马选举中得票率在彼得格勒占33.5%,而在5月仅为20%;在莫斯科区议会的选举中布尔什维克所获得的选票从7月的11%上升到10月的51%。材料不能说明 ( )a.布尔什维克党已掌握苏维埃b.和平夺权仍有很大的可能性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岌岌可危d.十月革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答案 a解析 依据时间1917年9月可知,材料叙述应在十月革命以前,而a项应该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选a项。7.(2015河南省漯河市模拟题)“马歇尔援助是输血,它维持了软弱的西欧经济,并使欧洲经济具有促进其本身复兴的力量”。材料说明马歇尔计划 ( )a.便利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b.加快了欧洲经济的恢复c.推动了西欧一体化进程d.改善了美欧之间的关系答案 b解析 由材料信息“输血”“维持”“复兴”可知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8.(2015河南省郑州市模拟题)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我认为,那种以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和俄国人坐下来解决问题的想法是错误的。只有当西方具备了坚不可摧实力的时候,斯大林才会来听听美国的谈判条件是什么。”下列事件体现了艾奇逊观点的是 ( )a.德国被一分为二 b.中美关系正常化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美国从越南战场撤兵答案 c解析 首先从时间上可以排除b、d两项,b项发生在1972年,d项发生在1975年。材料反映出美国要联合西方建立强大的武装力量,对抗苏联,故a项错误,c项正确。9.(2015河北省邢台市模拟题)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对某事件发表评论时说:“美国人想消灭我们的身体,但赫鲁晓夫的退让却毁灭了我们的精神。”他所评论的是 ( )a.苏联成立“华约”组织b.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处于下风c.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d.苏联从古巴撤走战略导弹答案 d解析 材料认为美国通过封锁古巴企图消灭古巴革命政权,苏联迫于压力从古巴撤出导弹,打击了古巴的革命热情,故选d项。10.(2015山东省德州市模拟题)1971年10月在联合国大会表决“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时,虽然美国不断游说,但西方阵营中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葡萄牙都投了赞成票,美国控制下的拉丁美洲除古巴、智利外,另有7个国家也投票赞成。这说明 ( )a.西方世界三足鼎立b.美国的霸主地位面临多种挑战c.两极格局宣告结束d.中国结束了被封锁孤立的困境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材料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局面到20世纪70年代发生改变,说明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故选b项。11.(2015广东省深圳市模拟题)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称“冷战的幽灵突然卷土重来了”,并把这一事件称为“新冷战”。新旧“冷战”的基本共同特征是 ( )a.美国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战争与缓和政策c.欧洲成为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答案 d解析 “冷战”是指二战结束后,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不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政治、经济、军事结盟的国家集团(北约和华约),在全球范围展开持续的、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和对抗状态。d项符合题意。12.(2015山东省日照市模拟题)美国2002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出:“我们坚持的另一个信念是,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建立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联盟和多边机构能成倍地壮大热爱自由国家的力量。”它反映出 ( )a.美国谋求与苏联改善关系b.美国坚持意识形态划分世界c.美国操纵联合国谋求霸权d.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破产答案 b解析 从材料中“壮大热爱自由国家的力量”可以看出美国以意识形态划分世界,b项正确;苏联在20世纪90年代解体,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联合国,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二、材料分析题13.(2015福建省三明市一中模拟题)20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国家实力的变化,国际关系也随之变化。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材料二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1)参照材料一中的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4分)(2)材料二中提及“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该观点。(4分)(3)材料三中基辛格说“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观点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5分)答案 (1)作用:最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盟,有助于冲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政策;(2分)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有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2分)(2)说明:亚洲充满火药味是指在二战后亚洲爆发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2分)欧洲的冷战则是指美苏双方通过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等来实现没有硝烟的对抗。(2分)(能写到冷战热战的史实即可得分。一点一分。)(3)不矛盾。(1分)因为在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美国的实力在世界各国中占据优势,显然是超级大国(2分);但从经济上说,当今世界出现了美、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力量中心。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分)14.(2015辽宁省大连市模拟题)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利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材料二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摘自新华网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先生认为“多极合作时代”的到来仅是一种可能。但对“多极”能否“合作”持怀疑态度。我却对“多极合作时代”的到来持相对乐观态度。21世纪上半叶,世界和平局面有望得以继续,这是有利于实现多极合作的重要前提。联合、对话、合作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快速发展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共同行为准则和组织机构作保障,这是实现多极合作必备的条件。不管前进道路上存在多少困难和障碍,只要地球村人树立起共存共荣意识,坚持合作对话方向,维护互利共赢原则,共同构建21世纪世界新秩序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杨文昌人民中国2008年第十期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丘吉尔“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为“担负起责任”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10分)(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政治背景。(4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多极合作时代”是否能实现及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6分)答案 (1)背景: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结束;美国要称霸世界,而苏联成为其障碍。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写出任意两点即可)行动:在欧洲进行“冷战”,提出杜鲁门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