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下学期模拟试卷(新课标Ⅱ卷无答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下学期模拟试卷(新课标Ⅱ卷无答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下学期模拟试卷(新课标Ⅱ卷无答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下学期模拟试卷(新课标Ⅱ卷无答案).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下学期模拟试卷(新课标Ⅱ卷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古代中国的游牧与农耕两种异质性文明圈的互动与演进首先表现为文明的冲突,但是由于二者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导致其历史趋势是在冲突中( )a版图扩张b间歇互动c走向融合d相互对峙25北宋墓葬中曾出土成组铁制农具,其中耙、锄等中耕的农具很多。南宋农学家陈旉在农书中说:种田要“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这说明当时( )a农具适应了南方土壤b手工业取得了突破c南北方耕作制度不同d农作重视田间管理26.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一段对话,孟子问齐宣王是不是看到要被杀了取血祭祀的牛,感到于心不忍,就以羊易牛,宣王回答说有。孟子随即对宣王这一行为大加赞赏,认为就凭这一点,宣王就足以一统天下。这里的“这一点”实质上是指( )a克己复礼 b实行仁政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以法治国27. 开宝五年(972)十二月,宋太祖对宰相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肤今选儒臣牙事者百余,分诊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贯彻了宋太祖这一统治思想的是( )a枢密院为中书省(即宰相)所制 b地方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官c科举的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d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28. 克里斯提尼首先打破了之前以氏族血缘关系来划分部落的传统,代之以地域划分部落,其次建立了三分区体系,全国被分为三十个区,每一部落都包含城市沿海内陆三区。这些措施( )a实际上复兴了柏拉图提出的“僭主制”b在扩大公民参与政治机会方面的作用有限c会瓦解了公民对传统城邦文化的信仰d有利于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经济互补291905年清廷实行“预备立宪”,由于清末特定的历史环境,许多省(如江苏)谘议局在督抚拒绝公布施行谘议局议决案也不交局复议时,不惜全体辞职以示抗议,也有的省(如福建)督抚不交出地方财政预算案, 谘议局一再催索仍无结果,于是提出质问案,继而以停会力争,而督抚却不敢下令解散。这说明( )a“预备立宪”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b清末不同省份的民主政治发育程度不平衡c谘议局不但有议决权,而且拥有实施权d谘议局是享有一定监督权的地方立法机关30下表为我国某厂(1890年诞生)的情况描述,该厂( )a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开平煤矿 b具有很强的资本主义性质c经营管理缺乏企业效益 d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3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力主“断发”。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这说明( )a剪辫与否是严肃的政治抉择,有观念变革的意义b清末出现的“剃发”“蓄发”之争有其历史必然性c剪辫即可剪断被统治者与清王朝的传统历史联系d面对民主共和潮流,各派别投机革命以保全自己32. 1876年12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_,然后又大声表白:_。结合法国共和制的相关知识,其中处分别是( )a“我既不是一个的共和派”、“我也不是一个保守派”b“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我却不是一个保守派”c“我完全不是一个共和派”、“我却是一个保守派”d“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我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331917年10月26日,列宁在关于土地问题的报告中再次指出:“如果政府的行为是明智的,如果它的措施合乎贫苦农民的需要,难道农民群众还会闹风潮吗?然而政府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反农民的,逼他们不得不举行起义。”这说明( )a余粮收集制后期动摇了苏维埃政权的合法性b战时共产主义排斥商品货币关系 c新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外矛盾d农民的不满情绪蔓延到了军队34阅读下表,2000年至2005年我国gdp激增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放弃对中国的经济包围 b欧盟成立后中欧贸易激增c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d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35据土耳其自由报2016年1月30日报道,俄罗斯一架苏34战机29日上午侵犯土领空,土耳其雷达部队用英语和俄语多次发出警告,土耳其空军已进入橙色警戒状态,随时准备打击侵犯土领空的外国战机。这反映了( )a国际恐怖主义仍然是活动频繁 b意识形态的斗争依然严峻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避免 d国际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0年7月13日至7月30日,国际足联决定在乌拉圭举办第一届世界杯。但在临近开幕的2个月,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申请参与比赛。后来经过雷米特(jules rimet)会长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四支欧洲球队法国、比利时、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于6月21日从欧洲启航,途经好望角并于29日抵达里约热内卢,在那里他们与巴西队汇合后重新起程,终于在7月4日来到了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材料二足球简史材料三 比赛结束了,比赛结束了。第二十届世界杯的冠军已经产生,德国队他们在1990年之后,时隔24年之后再次获得了世界杯冠军!德国队本届比赛的踢法充分的发挥了团队的战斗力,他们每个位置分工合作,既要精诚团结,又要独当一面,每个个体的队员都有出色的专项位置技术,同时,他们和周边的同伴也能够产生高效的呼应,建立在完备的个人能力上的高效团队足球,他们几乎把每个人都融入了集体,无法找到明显的漏洞,这样的作战模式就如同一架精密运转的的机器一样呼啸而来,所向披靡。勒夫和他的团队在简练高速的运作过程当中生产出了最佳的作品,同时德国人严谨谨慎的性格也为这种踢球提供了最好的基础。可能有些人不喜欢德国队踢球的特征,但是你无法不佩服他们,德意志战车真是名不虚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届世界杯欧洲球队参赛不积极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杯参赛球队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11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这支德国队的技战术特点。分析这种技战术特点的推崇与工业革命的关系。(8分)41(12分)从下列关键词中选择三个关键词,提炼出一个主题,然后对该主题进行论述。(要求:主题鲜明,符合史实,逻辑通顺,史论结合,论述内容需包含所选关键词。)关键词:鸦片战争、申报、旗袍、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婚姻礼俗、新中国成立、洋务运动、火车、五四运动、中山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题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以前的一个长时期,对于同一级官职来说,京畿的远比地方的受尊重,到唐高祖时期还是如此。武官常被任命为刺史或县令;地方的属吏当资历已够“入流”时常被任命在地方任职;而京畿的官员如犯了错误,常被贬谪到外地以示惩罚。地方官即使位高任重,也常被看作流放,因此志大心高的人总把当地方官看作自己仕途上的挫折。太宗试图改变这种情况,提高地方官的地位和改善地方行政管理。他亲自考察每个地方官的经历,把他们的姓名贴在自己寝室的屏风上,名下注明功过事迹,据此进行黜陟。637年,太宗接到一份关于地方行政积弊的奏疏,开始亲自选择刺史的候选人,并命中央官员都可推荐新人担任县令。634年和646年,他两次派遣专使到全国巡视考察地方行政,并责成对地方官提出黜陟意见。在646年的考察中,几千名地方官因政绩不好而受处分,其中有七人因犯罪而被处死。贪污行为不仅限于地方政府。在高祖时期,朝廷大臣受贿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弊病。太宗对此很为懊恼,曾用暗中派人行贿的办法考验他的廷臣是否廉洁。 费正清剑桥中国隋唐史(1)根据材料,简述唐太宗进行地方官僚机构改革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场地方官僚机构改革产生的影响。(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谨奏于圣主国王陛下:昔国王爱德华一世临朝时,曾制订一项条例,通称为“statutum de tallagionon concedendo”,明定凡贡税或补助金,如未经本王国大主教、主教、伯爵、男爵、骑士、市民及平民中其他自由人之惠然同意,则国王或其嗣君不得于本王国内征课之. 凡此措施,均为违反英国法律之规定,实非英国法律之所能容许。但在若干地区,若干人民却竟因此而被监禁、羁押、与种种之骚扰。权利请愿书材料二 凡在上述征收范围之外,余等如欲征收贡金与免役税,应用加盖印信之诏书致送各大主教、住持、伯爵与男爵指明时间与地点召集会议,以期获得全国公意。英国大宪章材料三 1832年6月,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法案获得通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将一部分“衰败选区”的议席,转让给新兴的工业城市。1867年7月15日,议会下院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该法案废除了上次改革保留的“衰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将其分配给新兴城市。英国政治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权利请愿书、英国大宪章分别体现的原则。(6分)(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9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日本天皇终战诏书(1945年8月15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终战诏书中为了掩盖侵略事实和逃避战争责任所采取的措辞手段。(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一处你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分析说明。(要求理由充分,史论结合)(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1957年4月,马寅初曾在公开场合中说:“解放后,各方面的条件都好起来,人口的增长比过去也加快了。近几年人口增长率已达到30,可能还要高,照这样发展下去,50年后中国就是26亿人口,相当于现在世界总人口的总和。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恐怕中国要侵略人家了。要和平共处,做到我不侵略人家,也不要人家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