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限时规范训练7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 bc d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大气温度升高”,要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答案:d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过程()abcd解析:近地面大气热量来自地面辐射,高度越高,到达的地面辐射越少,因此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图中表示地面辐射。答案:b下图为太阳墙工作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太阳墙全新空调系统核心组件是太阳墙板,图示太阳墙涉及的地理原理是()a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b气流辐合上升c热力环流 d大气环流解析:室内、室外存在气温差异,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进而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即形成热力环流。答案:c4图示气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a气压梯度力 b太阳辐射c风能 d地转偏向力解析: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量存在空间差异。答案:b(2015福州一中第一学期期末)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 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近地面p地的风向可能是()a东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解析:高空m、n分别为低压和高压中心,对应地面分别是高压和低压中心,则p地气压梯度力由西指向东,再加上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风向右偏成西北风。答案: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温状况是m处n处b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压状况是m处n处c对应近地面天气状况:m处为阴雨,n处为晴朗d近地面m、n两处对应可能有城市分布的是n处解析:m处近地面为高压,气温低,气流下沉,区域多晴朗天;n处近地面为低压,气温高,气流上升,区域多阴雨天。城市热岛效应,市区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答案:d7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为冬季,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b若为城郊环流,则c处是城市,d处是郊区c若为夜晚,则c处是山谷,d处是山坡d若为白天,则c处是陆地,d处是海洋解析: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近地面高压处垂直气流下沉、低压处垂直气流上升。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可知图示热力环流运动方向为dbacd。c处为下沉气流,气压高、气温较低;d处为上升气流,气压低、气温较高。若为冬季,同纬度陆地较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故c处为陆地、d处为海洋,故选a;若为城郊环流,城市(d)气温高,气流上升;郊区(c)气温低,气流下沉。若为夜晚,山谷降温幅度小,温度较高,气流上升,d为山谷;山坡降温快,温度低,气流下沉,c为山坡。若为白天,同纬度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气流上升,则d为陆地、c为海洋。答案:a8雾是空气中的小液滴,霾是伴生于雾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下图中最有利于雾霾扩散和衰减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大风或空气对流旺盛天气最有利于雾霾扩散和衰减。甲图近地面气温高,垂直方向上降温明显,近地面大气上升运动强烈,利于雾霾扩散和衰减。答案:a冰川表面的气温与同海拔自由大气相比,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温状态。以下两图分别是我国某山地冰川分布剖面图和某日观测站a处上空温度垂直分布的日变化图(单位:)。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完成910题。9图中地实测最大风频为()a西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东北风解析:从热力环流角度看,地南侧为低温区、北侧为高温区,则地南侧为高压区、北侧为低压区;风向总是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该图中由南向北),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则地最大风频为西南风。答案:a10一天中地风力最强的是()a79时 b1214时c1517时 d46时解析:图中显示一天中北京时间16时左右a地气温最高,则热力环流最强,故地风力最强,c项正确。答案:c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4年1月5日14时和6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1112题。115日14时至6日8时,地()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b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d天气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解析:从两幅图中可以看出,地一直为高压中心,因此天气晴朗。根据等值线数值可以判断,5日14时地气压小于1 028百帕,6日8时地气压大于1 028百帕,且5日14时为5日一天中气温较高时刻,6日8时为第二天清晨,气温较低。答案:d125日14时至6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abcd解析:看风向关键是要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地由偏北风转为偏东风。答案:b二、综合题(共52分)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_(时段)。(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甲、乙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变大”或“变小”)。(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4)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该图所示地区位于()a北半球 b南半球c东半球 d西半球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解析:第(1)题,读图知816时陆地气温较海洋气温高。第(2)题,等压面弯曲度变小,则海陆气压差小,故风速小。第(3)题,等压面上凸是高压,高压处盛行下沉气流。第(4)题,风向右偏为北半球。答案:(1)816时(2)变小(3)(4)a14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30分)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甲、图乙。(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材料一: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下垫面道路(沥青)混凝土砖石土壤(黑土)沙漠草水吸收率0.80950.65090.6080.65080.60950.550850.740840.9097材料二:图甲中小区1下垫面吸收率较高,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下垫面吸收率较低,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图乙中小区3风速较大,风速为3 m/s;小区4风速较小,风速为2.5 m/s。(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解析:第(1)题,大气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地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大气温升情况。第(2)题,风速越大,散热效果越明显,相应地城郊之间温差变小,热岛强度亦变小。第(3)题,降低热岛效应,就要减小下垫面的吸收率,增加热容量和散热率。答案:(1)下垫面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升幅度(作用)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不同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吸收率小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升温幅度小。(2)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负相关,风速越大,升温幅度越小;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可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抚顺矿务局职工工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微机励磁屏项目合作计划书
- 体育赛事数据分析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纯四氧化三锰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核电站用电缆项目建议书
- 2024年凉山州会理市定向考聘社区工作者真题
- 消费赠与合同
-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易错知识点专项练习(判断选择分单元编排附参考答案和点拨)
- 顶岗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 享税收优惠-8个备案管理税务风险需防范
- 房屋永久居住权协议书(2篇)
- 2025-2030年中国合成氨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CNAS-RL01:2019实验室认可规则
- 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招聘备案人员真题
- 陈友芳:基于学科素养的思想政治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共54张)
-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官桥站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招标文件
- 2024-2030年中国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市场规模调研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 2025年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说明表
- 急救药品目录
- 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全套课件
- 2024年第三届浙江技能大赛(装配钳工赛项)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