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变异的比较及育种方案的选择小题对点练.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变异的比较及育种方案的选择小题对点练.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变异的比较及育种方案的选择小题对点练.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变异的比较及育种方案的选择小题对点练.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变异的比较及育种方案的选择小题对点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变异的比较及育种方案的选择小题对点练考点一生物变异综合1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b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上缺失了一个碱基对c果蝇号和号染色体互换部分片段d将人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拼接解析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na分子中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此染色体片段互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将人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拼接属于基因工程范畴,其实质是不同种生物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属于基因重组。答案c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a复制出现差错 b发生过交叉互换c联会发生紊乱 d发生了自由组合解析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只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不能发生交叉互换和联会等行为,也不发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联会及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a3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a发生了基因突变b发生了染色体互换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解析图示左侧上下两条染色体中基因b、b可能来自基因突变,也可能来自交叉互换,由于该细胞从中部缢裂,故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为第一极体,不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答案c4(2014宿州、亳州一检)下列各图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表述中,错误的是()a图表明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染色体结构变异b图细胞发生的变异可使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种类增加c图过程中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d图可能属于可遗传变异的同一种类型解析图分别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和易位,a项正确;图可能发生的是基因突变,也可能发生的是基因重组中的交叉互换,基因突变可使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种类增加,b项正确;图过程中主要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c项正确;图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图为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项错误。答案d5下图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解析c项所示为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答案c考点二变异原理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6(2014中山统考)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a太空椒和抗虫棉b无子番茄和“番茄马铃薯”c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和青霉素高产菌株d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解析太空椒、青霉素高产菌株都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抗虫棉、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无子番茄的育种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番茄马铃薯”的培育利用了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答案d7(2014福建莆田质量检测)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解析利用人工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率,a项对。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该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基因,但能够形成新的基因型;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是多害少利性的,b、d项错误。用四倍体植物与二倍体植物杂交就能形成含三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由这样的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就是三倍体,c项错误。答案a8在遗传育种的过程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a用杂交育种方式获得矮秆抗锈病小麦b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得四倍体西瓜c用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青霉菌株d用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药培育单倍体小麦植株解析杂交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其可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获得单倍体和多倍体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不能产生新的基因;用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青霉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答案c9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e)对易染病(e)为显性,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易染病小麦快速培育纯合矮秆抗病小麦的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进行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实施过程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过程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解析过程为杂交,其原理是基因重组,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在同一个体上;为减数分裂过程,该过程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为染色体加倍过程,和过程为单倍体育种,原理为染色体变异;因为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不能获得种子,过程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以d错误。答案d10下列关于培育生物新品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培育三倍体转基因植物可以防止基因污染b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结实率较低解析三倍体植物不能繁殖后代,因此培育三倍体转基因植物可以防止基因污染;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果实大,但结实率较低。答案b11(2014贵州省高三六校联考)将某种植物的两个植株杂交,得到,对的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由到的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通过植株杂交得到的植株属于新物种c若的基因型为aabbdd,则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由到的过程中会发生突变和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解析由到的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来实现的,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d错误。答案d12(2014河北衡水中学调研)如图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过程,过程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解析在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发生在图中过程,过程是植物的有丝分裂过程,因此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中都有所应用;植株a为二倍体,其在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为单倍体;植株b的获得是单倍体育种的结果,其纯合的概率为100%,因此d错误。答案d13已知小麦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分别由d/d和t/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利用如图两种育种方法来获得矮秆抗病的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基因型分别是ddtt、ddtt、ddttb图中f2中从上到下所列基因型的个体比例为3931c图中f3矮秆抗病的植株中,纯合子占2/5d图中代表的含义是连续多代自交解析由于f1的配子有四种类型:dt、dt、dt、dt,故秋水仙素处理后的个体有四种类型,根据图中部分配子和个体的基因型可以推知的基因型分别是ddtt、ddtt、ddtt,a项正确;根据f1的自交结果可知f2中从上到下所列的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是3931,b项正确;f2中矮秆抗病的个体中ddtt占1/3,ddtt占2/3,f2自交所得f3中矮秆抗病纯合子(ddtt)所占比例为1/32/31/41/2,c项错误;题图中代表杂交育种过程中的连续自交环节,d项正确。答案c14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农业科技人员不断进行研究以期获得矮秆抗病的新品种。下列三组实验是对不同育种方法的探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c组所运用的育种方法分别是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bc组射线要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a组用f1获得f2的方法是自交,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2/3db组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可以直接用于生产解析a组是杂交育种,b组是单倍体育种,c组是诱变育种,a正确;诱变育种过程中用射线处理的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b正确;a组用f1获得f2的方法是自交,得到的f2中矮秆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1/3,杂合子占2/3,c正确;b组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为单倍体,不能直接用于生产,d错误。答案d大题冲关练15(2014青岛自评卷)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图示体现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_。(2)已知该植物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皆可,那么理论上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3)育种工作者将某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紫花红花211,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4)育种工作者将第(3)题中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种植后发现一植株上有开蓝色花的枝条,其他为紫色花。他们提出两种假设:假设一:诱变产生了一个新的显性基因(d),能够把白色前体物转化为蓝色素,在变异植株中紫色素仍能产生,只是被蓝色掩盖。假设二:上图中基因b发生了突变,转变为决定蓝色素合成的基因。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请完善下面的设计方案:实验步骤:将上述蓝色花进行_处理,让其自交。将自交所结种子种植后,分析其性状表现。结果分析:若_,则假设一正确;若_,则假设二正确。解析(1)通过图解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2)通过图示看出只要含有基因c就表现出紫花,这样的基因型种类有33218(种),不存在c基因时,基因型为aabcc的表现为紫花,此时基因型有2种,故紫花的基因型总共有20种。(3)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cc,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根据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紫花红花211,可推知亲本中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4)亲本中的白花是aabbcc,红花是aabbcc,诱变处理后出现蓝色花,为证明突变的机理,可先将上述蓝色花进行套袋处理,让其自交。将自交所结种子种植后,分析其性状表现,若红色花、紫色花、蓝色花都有(一定比例的)出现,说明是诱变产生了一个新的显性基因(d),能够把白色前体物转化为蓝色素,在变异植株中紫色素仍能产生,只是被蓝色掩盖。若只有红色花和蓝色花,没有出现紫色花,说明基因b发生了突变,转变为决定蓝色素合成的基因。答案(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2)20(3)aabbcc(4)套袋红色、紫色、蓝色都有(一定比例的)出现只有红色和蓝色,没有出现紫色16(2014盐城二模)西瓜消暑解渴,深受百姓喜爱,其中果皮深绿(g)对浅绿(g)为显性,大子(b)对小子(b)为显性,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面的几种育种方法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注:甲为深绿皮黄瓤小子,乙为浅绿皮红瓤大子,且甲、乙都能稳定遗传。(1)通过过程获得无子西瓜a时用到的试剂1是_。(2)过程常用的试剂2是_;通过过程得到无子西瓜b,从产生变异的来源来看,该过程属于_。(3)若甲、乙为亲本,通过杂交获得f1,f1相互受粉得到f2,该过程的育种方式为_,f2深绿皮小子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是_。(4)通过过程获得的单倍体植株细胞中含_条染色体。解析(1)品种乙的染色体数目2n22,经过过程得到的无子西瓜染色体数目未变,说明此过程是利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让西瓜的子房壁经有丝分裂膨大形成的。(2)品种甲(二倍体)经秋水仙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变为四倍体,然后四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因三倍体减数分裂联会紊乱,无配子产生,故用品种乙的花粉刺激可产生无子西瓜b,其变异来源是染色体变异。(3)根据题意,该过程的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由甲为深绿皮黄瓤小子,乙为浅绿皮红瓤大子,且甲、乙都能稳定遗传,确定甲的基因型为ggrrbb,乙的基因型为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