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基础课时案43 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随堂高考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基础课时案43 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随堂高考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基础课时案43 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随堂高考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三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基础课时案43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题组一全国课标卷高考集锦1(2013全国高考)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解析a项所述为单倍体育种,b项所述为杂交育种,d项所述为诱变育种,都没有涉及基因工程技术;c项所述育种方法涉及组织培养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答案c2(2014课标,40)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_基因;而cdna文库中含有生物的_基因。(2)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再从中_出所需的耐旱基因。(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_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_,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_是否得到提高。(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_(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解析(1)基因文库有两种: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全部基因;cdna是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得到的,因细胞中只有部分基因表达,所以cdna文库含有生物的部分基因。(2)建立基因文库后要根据目的基因的特性从中筛选出目的基因。(3)目的基因与载体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导入乙植物细胞(受体细胞),需要进行表达产物(蛋白质)和生物个体水平(耐旱性)等的检测。(4)若是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则此耐旱二倍体植株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答案(1)全部部分(2)筛选(3)乙表达产物耐旱性(4)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题组二其他各省市高考选萃3(2014重庆理综,4)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b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的染色体上c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就表现出抗虫性状d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解析构建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错误;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的染色体上,b错误;染色体上含有目的基因,但目的基因也可能不能转录或者不能翻译,或者表达的蛋白质不具有生物活性,c错误;植株表现出抗虫性状,说明含有目的基因,属于基因重组,为可遗传变异,d正确。答案d4(2014福建理综,33)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图:(1)步骤中,在核移植前应去除卵母细胞的_。(2)步骤中,重组胚胎培养到_期时,可从其内细胞团分离出es细胞。(3)步骤中,需要构建含有rag2基因的表达载体。可以根据rag2基因的_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rag2基因片段。用hind和pst限制酶分别在片段两侧进行酶切获得rag2基因片段。为将该片段直接连接到表达载体,所选择的表达载体上应具有_酶的酶切位点。(4)为检测rag2基因的表达情况,可提取治疗后小鼠骨髓细胞的_,用抗rag2蛋白的抗体进行杂交实验。解析(1)核移植过程中,体细胞核移植前要除去受体卵母细胞的细胞核,若不去掉卵母细胞的细胞核,细胞里面就有两个细胞核,造成遗传物质不能稳定表达。(2)es细胞是由早期胚胎(囊胚)的内细胞团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3)步骤过程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es细胞)中,导入之前应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在生物体外可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条件是模板dna、根据rag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的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等,另据题干可知,获得rag2目的基因需要用hind和pst两种限制酶,所选择的载体上应具有hind和pst酶的酶切位点,以便目的基因和载体能够连接在一起。(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