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11.4.3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11.4.3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11.4.3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11.4.3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11.4.3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操作流程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和倒平板b. 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倒入烧杯中再加水、去纸c. 灭菌后向牛肉膏蛋白胨溶液中加2%琼脂,并使其溶解d. 将培养基冷却到约50 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解析:琼脂加入到牛肉膏蛋白胨溶液中,溶化后再灭菌。答案:c2. 关于消毒灭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干热灭菌法适用于一切微生物培养器材的灭菌,如金属用具b.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压力一般为121 kpa,温度为100 c. 通过煮沸消毒法可以杀死所有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d. 接种过程中,试管口可以通过灼烧灭菌法灭菌解析:选项a,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均可以采用干热灭菌法,此法并非适用于一切微生物培养器材,说法错误;选项b,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压力一般为100 kpa,温度为121 ,说法错误;选项c,煮沸消毒法可以杀死病原微生物和一部分芽孢,说法错误;选项d,接种过程中,试管口可以通过灼烧灭菌法灭菌,说法正确。答案:d3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 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b. 用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c.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d. 称取和稀释土壤样品时应在火焰旁解析:分离细菌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平板划线法不能对细菌进行计数;筛选能分解石油的细菌,要以石油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 筛选细菌的整个操作过程都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以应在火焰旁进行。答案:a4. 有些细菌含有尿素分解酶,能将尿素琼脂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生成氨,氨溶于水变成氢氧化铵,导致培养基变成碱性,使酚红指示剂呈现红色。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a. 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b. 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琼脂,水c. 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琼脂,水d. 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解析:选择含有尿素分解酶的细菌,要用固体培养基,故培养基中应含有琼脂,培养基中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还应有碳源、水、无机盐等,a项符合。答案:a二、非选择题(44分)5. (10分)2015合肥二检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都是非常经典的抗绿脓杆菌的药物。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该病人体内的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1)获取绿脓杆菌单菌落:配制适于绿脓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一般含有_、_、水和无机盐,调节ph至7,灭菌处理,待培养基冷却至50 时,在_附近倒平板。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单菌落。(2)检测绿脓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等剂量的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同大小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的不同位置,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结果是含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周围均出现透明圈,这说明绿脓杆菌对上述抗生素_;含头孢菌素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美罗培南的小,这说明_;含比阿培南、碳青霉烯类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美罗培南的小,且比阿培南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请推测此菌落产生的可能原因:一是_,二是_。(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绿脓杆菌的目的,对于该患者来说最好应选用抗生素_。解析:(1)绿脓杆菌为异养型微生物,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成分。接种时为防止污染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的无菌区接种。(2)含等剂量、不同种抗生素滤纸片处理的周围均出现透明圈,说明绿脓杆菌对不同种抗生素均敏感。含头孢菌素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美罗培南的小,说明绿脓杆菌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比对美罗培南弱。比阿培南的透明圈中出现一个菌落可能的原因是被其他杂菌污染或绿脓杆菌产生了耐药性突变。(3)绿脓杆菌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强,患者服用后抑制绿脓杆菌的效果最好。答案:(1)碳源氮源酒精灯火焰(2)涂布敏感绿脓杆菌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比对美罗培南弱杂菌污染抗比阿培南的绿脓杆菌(或绿脓杆菌产生耐药性突变)形成的菌落(3)美罗培南6(12分)大肠杆菌是“明星菌”,在生物技术上常用作“工程菌”。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室提供的某品系大肠杆菌及其他必需材料,对该品系大肠杆菌进行了培养、计数。(1)大肠杆菌在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成分所需的量不同,故制备培养基时各营养成分要有合适的_。(2)在制备固体培养基进行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甲同学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_。(3)乙同学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在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_。(4)丙、丁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两种统计结果:丙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30;丁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1、212、256,然后取其平均值163作为统计结果。请评价这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的有效性:丙同学的结果_,原因是_。丁同学的结果_,原因是_。(5)戊同学在测定大肠杆菌的密度时发现培养基上还有其他杂菌的菌落,由此他判断该品系大肠杆菌被污染了。他的判断是否确切?为什么?_。解析:(1)从培养基制备的重要原则入手分析,制备培养基时要注意控制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2)平板冷凝后培养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3)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以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4)实验时,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丁同学虽然涂布了3个平板,但其中一个平板上的菌落数与另外两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相差甚远,故不能取这3个平板上的菌落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5)判断杂菌的来源时,只有排除其他可能的情况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答案:(1)比例 (2)培养皿盖上会凝结有水珠,平板倒置可防止水珠落入培养皿中而造成污染,还可使培养皿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 (3)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4)不合理 没有设置重复组,结果不具有说服力 不合理 一个平板上的计数结果与另外两个相差太远(或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或只简单地计算了平均值)(5)不确切。因为不能确定杂菌是来自培养基还是来自培养过程7(10分)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宜的环境中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筛选嗜盐菌的菌样应从_环境中采集。(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_的培养基,并在_条件下培养。(3)如图甲、乙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甲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获得图乙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_,接种前要进行_。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条件下进行。解析:采集菌样时必须考虑所分离的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相应的土壤特点。培养微生物时则要考虑它对营养的需要和对氧气、ph的不同要求。分析图甲和图乙不难得出相应的接种方法。配制培养基的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化、调节ph、分装、包扎、灭菌、倒平板等。答案:(1)海滩等高盐 (2)以淀粉为唯一碳源 高温(3)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4)ph调整高压蒸汽灭菌 无菌8. (12分)选择培养是微生物学中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该技术主要是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选择条件可根据所需分离的微生物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如温度、ph、紫外线、高压、光照、氧气、营养等许多方面。下图描述了采用选择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_,碳源为_。(2)实验原理是_。(3)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 _。(4)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的微生物。(5)为_组,为_组,设置的目的是_。(6)采用_法,接种到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_。解析:选择培养又称增殖培养,主要是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环境和培养基的特殊要求进行富集培养和分离。要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必须根据该微生物的特点,采用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说明通过选择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目标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