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缄默() 干涸() 挑衅()b.滑稽() 凋零() 水泵()c.鲲鹏() 雾霭() 铆钉()d.咫尺() 棘手() 裸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不自量力 荒凉箫瑟 前扑后继 沾沾自喜b.喜形于色 苍皇逃窜 胸有成竹 狼藉班班c.相形见拙 难以致信 鼠目寸光 美味佳肴d.精巧绝伦 莫衷一是 高深莫测 沧海桑田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b.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c.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d.不要轻易指责别人,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去知道别人的喜怒哀乐,真正体谅别人的酸甜苦辣。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b.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敬畏自然从宏观上议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诫人们应该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就是敬畏自己。b.旅鼠之谜大雁归来都是散文,但前者侧重议论,后者侧重抒情。c.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呼吁人类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d.喂出来说明不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将危及人类的生存。6.(2015江苏南京)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过渡句。(不超过15个字)(3分)4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4年中国好书”颁奖盛典上,南京师范大学朱赢椿的虫子旁,凭借对虫子世界的细致刻画与独特感悟,获得科普生活类好书荣誉。虫子旁讲述的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虫子的世界。在那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个鹅卵石就是一座岛屿,而一块路边的石板缝隙就可以成为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 让我们照见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二、阅读与欣赏。(52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6分)鹤 魂她是来自大地的鹤。她飞翔,因为她热爱。她沉寂,因为她欢喜。她是天地间的不安的灵魂,她是大自然跃动的精灵。可此刻,飞翔已成为她往日的情节。蓝天在她眼前飞快地旋转,白云在她羽毛上痛苦地翻卷。她的翅翼扑打着,发出悲恸的哀号。胸前,刚刚穿过寻欢者射出的子弹。她多么不愿意、多么不愿意下坠。风飕飕地在她耳边低唤,白云为她拭去惊慌的汗水。可她分明在下坠,身不由己。让她停留吧,让她寻找清静的湖泊、她故乡的芦苇丛。辽阔的天空里,她如一片冬日的雪花,凄迷地飘落。薄雾哭了,泣出一片雨雾;阳光不见了,躲进哀伤的云层。她开始怀念水湄之上的恋歌,思念平静如水的往昔。哀伤伴着绝望撕扯着她的心,记忆如秋日残败的落叶:美丽的往事纷纷凋零。她飘落着。前面有烧毁的林木,身后是淹没的村庄;山地里奔走着哭泣的生灵,江面上飘浮着污染的泡沫。什么时候开始,这天空不再湛蓝,这雨水不再清润,这土地越来越少,这森林愈来愈疏。辛劳的农人踩亮了每一个清晨,却走不出贫困和不幸;珍禽奇兽躲过了悠寥的天灾,却未能躲过蛮野的人祸。渐趋消失的难道仅仅是白鹤吗?她愿最后一次轻盈地舞蹈,让善良与美丽再一次呈现人间。持枪的人,你黠慧的眼睛为何阖上,你的手心可曾战栗?山脚旁炊烟下那惊呆了的女孩子,你可否肯竖一方小小的墓碑?她渴望停留,渴望一双有力的臂膀,将她承托。她苦痛,她挣扎,她舞蹈,她悲吟。多想展开她的翅膀,飞向清新的天空。前胸已染成一片灿红,浸透着一只鹤深情的牵挂;鼻翼微微地翕动,喘出她最后的气息。一滴滴血带着她的悲咽与哀矜,燃成一片思念的红霞。她听见草叶们伤悼的哭声,听见空山长长的祈祷:覆盖她吧,天空!还有大漠,还有沼泽。让一朵柔弱而美丽的灵魂安息。苍茫大地,只遗下几片殷红,几声空怅的回音。7.本文以“鹤魂”为题,下列对标题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鹤”将死去,她在大自然中留下柔弱而美丽的魂。b. 美丽的“鹤”来自自然,但回归时却留下哀伤的魂。c. “鹤”将要死去,它的魂将会永远怀念美丽的往事。d. “鹤”死于人祸,面对她的魂,人们应该深深思索。8.“渐趋消失的难道仅仅是白鹤吗?”这句话的内涵很丰富。本文中指出“渐趋消失”的还有哪三项?(3分)9.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除了比拟之外,还有哪两种?比拟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6分)10.文中“苍茫大地,只遗下几片殷红,几声空怅的回音”一句所蕴涵的深意是什么?(4分)(二)(2015江苏盐城)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20分)玫瑰和胶囊沈奇岚多年前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国际论坛。有一位非常年轻的企业家介绍自己的新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替人读书”。许多大企业的管理人员总是非常忙碌,却又很想读书。这家公司就为这些想读书而没有时间读书的人把三百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负责摘选和撰写“精华”的人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研究人员,以保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一时间这家公司十分受欢迎,它提供的“精华”摘要,犹如读书界的营养胶囊,小小一粒,让人们觉得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和养分,同时大大节约了时间。当时我就想,这套办法是没法用在文学和哲学书上的吧,曾有人将安娜卡列尼娜的摘编成一句“已婚的安娜爱上了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然后卧轨自杀”,将简爱的摘要就是“家庭教师简爱在罗切斯特先生家里教书,后来嫁给了他”,不伦不类,引人发笑。事实是,如果抽去了故事的细节,抽去了一切社会属性和事情发展的时间性,没有一个故事值得一读,没有一个人物值得去爱。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尽管读好作品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能够回馈到生命本身的阅读。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或许可以压缩成“精华”,让无暇与心灵对话的读者迅速吞咽,立即获得营养。这是兔子吃胡萝卜式的阅读,是占有性的阅读。而另外一种阅读,是更从容。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在阅读中,读者和书中的内容建立起生命的联系。读者找到了阅读的意义,增强了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生命也因此而丰富起来。读书是个选择。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还为了正确度过生命时光,使生命更加充实。获得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时代是容易的,而思维能力的增强和理解力的增加是有难度的。当网络渐渐分担甚至取代了图书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功能时,滋养心灵成了书籍更重要的功能。那些不可压缩的是什么?那些不能变成“精华摘要”的是什么?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时代盛产各种各样的营养胶囊,一粒玫瑰胶囊或许有助于皮肤保养,而一朵盛开的红玫瑰可以召唤整个春天。(选自读者2015年第2期,有改动)11.文章以“玫瑰和胶囊”为题,有什么妙处?(4分)12.第段画线内容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13.第段画线句有什么含义?(4分)14.作者提倡怎样的读书方式?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6分)(三)(2015山东济宁)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6分)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张铁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近日,河南一位女教师这封“最有情怀,没有之一”的“辞职申请”,引起无数人共鸣。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主角们走过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心灵的成长。“看世界”与“在路上”,其实有着一致性,不一定是逃避,也不一定要彷徨,就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世界,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相信,行遍大千世界、看过人生百态,这位女教师如若再次站上讲台,应该能讲出不一样的精彩。一个正常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有活力有机会的社会。当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广阔,也更加刺激了“出走”的渴望。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现实中,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也写得很文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的确,有了更多的机会,人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虽然每一次选择都不免纠结。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安土重迁的观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现世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的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回来之后”的问题。“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唯有在朋友圈里徒然羡慕着远方。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起来文艺腔十足的表达,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诠释着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人民日报2015年4月16日,有删改)15.作者认为“因为现实的砝码太重,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的原因是什么?(6分)16.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分)17.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6分)三、写作与表达。(50分)18.从五千年前的蛮荒时代到现在的新世纪,从钻木取火到声控吊灯,从巨型计算机到手提电脑,从鸿雁传书到互联网诸如此类的科学进步正在改造着我们的生活。科技创造未来,难道不是吗?电灯、电话、互联网、智能手机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触手可及。请以“科学与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1.b 2.d3.a点拨: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此处不合语境。4.a 5.b6.示例:虫子的世界就像是一面镜子7.c8.天空的湛蓝、雨水的清润、土地和森林。9.排比、反问、反复、比喻;比拟的作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鹤被残杀的过程及其种种痛苦的情状,从而引发了读者强烈共鸣和心灵的震荡。10.鹤的被残杀,不仅是鹤与自然界生灵的悲哀,也是人类自身的悲哀。它警示我们,若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不到制止,人类将受到同样的报复。11.运用比喻,将经典书籍比喻成玫瑰,把摘要书籍比喻为“胶囊”,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设喻,对比鲜明,给人深刻的印象。12.事例论证,通过列举两个压缩名著的例子,有力论述了压缩之后的简单,可笑,没有任何感染力,从反面论证“好作品是无法压缩成所谓的精华的”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13.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