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7《岳阳楼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7《岳阳楼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7《岳阳楼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7《岳阳楼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 岳阳楼记一、教学目标1. 翻译背诵: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2. 内容: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3. 情操: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4. 形式: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写作手法。二、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2、学习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三、教学流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 翻译、背诵: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二)了解相关资料范仲淹:幼年家贫,刻苦好学。1015年中进士。1051年以户部侍郎知青州,1052年病逝于赴颍州途中。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江南三大名楼: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三)翻译: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疏通文意,把握大意。【方法指导】:根据注释或借助小组力量,把重点字句的意思注于课文中,并试翻译全段。【自学时间】:约5分钟(三)当堂训练1. 背诵课件字词。2.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 内容: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2. 情操: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3. 形式: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写作手法。(二)内容: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自学指导一:整体把握文意【自学内容】:朗读,标段,简要概括各段所写之内容。【方法指导】:找关键词,概括。【自学时间】:约4分钟成果交流:(1)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以及作记的缘由。(2)总写洞庭湖的雄伟景象。(3)风雨天气中洞庭湖的萧条景象与迁客骚人由此而产生的悲苦心情。(4)写晴朗天气中洞庭湖的明媚景色与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喜悦心情。(5)转入议论,抒发自己的博大胸襟与政治抱负。小结:自读课文,按照大意,划分段落。第一部分:(1)交代写作背景,作记缘由。第二部分:(24)为全文主体,写岳阳楼的景象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第三部分:(5)直接用古仁人的忧乐观,表露心志,劝勉友人。第四部分:(6)写作记的时间。自学指导二:第1段【自学内容】:作者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隐含什么背景?说明了什么?【方法指导】:寻找关键词,思考背后含义。【自学时间】:约4分钟成果交流:背景:个人:“谪守”;当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背景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说明:一、滕子京当时政治上的不得志及人生上的失意;二、却“不以己悲”,在逆境中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显示出他的博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骚人”有所不同。板书:写作缘由自学指导三:第2段 【自学内容】:此段描绘了岳阳楼的哪些“大观”?有何特点?除此之外,还有没作其他相关的叙述?请结合原文加以概括分析。【方法指导】:寻找关键词,概括。【自学时间】:约4分钟成果交流:气势恢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宽阔无边:横无际涯;变化万千: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后,“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一句还介绍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这一位置,正使得“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此句也正引出了下文不同迁客骚人的不同感受。板书:地理位置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自学指导四:【自学内容】:课文第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全听课 初步 第1题)【方法指导】:1.透过文字,想象文段所展现的画面,并分析画面的特征。 2.结合文章主旨句。【自学时间】:约4分钟成果交流:第三段描绘了洞庭湖阴冷的画面,第四段描绘了洞庭湖晴朗的画面。“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 “迁客骚人”的“悲”,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的的目是将这类人的悲喜感跟下文的“古人仁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板书: 悲:“淫雨霏霏”之时,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心态 以物喜迁客骚人 喜:“春和景明”之时,产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心态 以己悲自学指导五:【自学内容】:简要分析第三、四段对第五段的作用。【方法指导】:寻找关键词,概括。【自学时间】:约4分钟成果交流:三四段紧扣上文的“异”字,细致地描绘了“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这阴晴两种景象及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忧、喜两种览物之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借以表明作者的博大胸襟与伟大的政治抱负。所以,这两段描写为第五段的议论奠定了基础。(三)情操: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政治抱负。【过渡】:朗读第5段,思考:“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有怎样的忧乐观? (“古仁人之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乐观: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乐:“后天下之乐而乐”。)写作背景:滕子京与范仲淹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进士,两个人友谊颇厚。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情绪极为低落。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自学指导六:【自学内容】:“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何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方法指导】:联系写作背景,揣摩文末作者对老朋友的劝勉之意思。【自学时间】:约4分钟成果交流:“斯人”指古仁人,暗指滕子京。言外之意: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可以志存高远,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慰之意;另一方面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仁人同道的想法,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板书:古仁人:不以物喜,无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乐观)(四)形式: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自学指导七:【自学内容】:在写法上,本文是怎样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几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指导】:从表达方式上找相关语句,体会它们为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自学时间】:约4分钟成果交流:第一段,用叙事来交代事情本末: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及作记缘由;第二段,用写景的方式来描写洞庭湖的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景象;第三、四段,用写景、抒情的方式来描述一阴一晴两个富有特征的画面,表迁客骚人的“悲”“喜”观;(每个画面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第五段,用议论将文势推向高潮,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表达了古仁人的博大胸襟及自己的政治抱负。小结:这样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几种方法巧妙自然地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