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卷扬机传动装置sheji.doc

二级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115电动卷扬机说明书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2280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2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17 上传人:QQ28****1120 IP属地:辽宁
6
积分
关 键 词:
减速器课程设计
资源描述:
二级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115电动卷扬机说明书,减速器课程设计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1 目录 1.设计题目 5 2.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5 3.原始数据 . 3 3.1 刚绳的拉力 . 3 4.设计工作量要求 3 5.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 3 5.1 拟定传动方案 . 3 5.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 5 初选开式齿轮传动比 3.1i 开 ,则减速器传动比 14.045i 减 ,查资料 2表 3-5 双级减速器传动总传动比搭配,选高速级传动比i1=4.5,低速级 i2=3.15。 . 5 6.设计计算传动零件 . 6 6.1 高速齿轮组的设计与强度校核 . 6 6.2 高速齿轮组的结构设计 . 10 6.3 低速齿轮组的设计与强度校核 . 11 6.4 低速齿轮组的结构设计 . 15 7.设计计算轴 . 17 7.1 低速轴的设计与计算 . 17 7.2 中间轴的设计与计算 . 23 7.3 高速轴的设计与计算 . 26 8.选择滚动轴承及寿命计算 . 30 9.选择和校核键联接 . 34 10.选择联轴器 . 35 11.选择润滑方式、润滑剂牌号及密封件 . 35 12.设计计算箱体 的结构尺寸 . 36 13.参考书目 36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2 1.设计题目 运送原料的带式运输机用的圆柱齿轮减速器 2.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系统总体方案:电动机传动系统执行机构; 初选三种传动方案,如下 : 系统方案总体评价: ( a)为双级减速器和单级开式齿轮传动 ( b)带式传动和双级齿轮传动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3 ( b )方案带传动特点是主 .从动轮轴间距 大,工作平稳,噪声小,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外形轮廓大,而且不宜用于易燃易爆的场合。图( a)是两级减速器中最简单 .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故采用图( a)所示传动。 3.原始数据 3.1 刚绳的拉力 F= 10KN 速度 V=18m/min,卷筒的直径 D=260mm; 3.2 工作条件 : 间隙工作,每班工作时间不超过 15%,每次工作时间不超过 10min,满载启动,工作中有中等振动,两班制工作,钢绳的速度允许误差 5% 。小批量生产,设计寿命为 10年。 4.设计工作量要 求 每个同学独立完成设计总装 配 图一张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和主要零件工件图 3张 ,具体要求由任课教师统一说明 。 5.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5.1 拟定传动方案 闭式采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适合于繁重及恶劣条件下长期工作,使用与维护方便。(缺点:结构尺寸稍大) 高速级 .低速级都用斜齿。由于相对于轴承不对称,要求轴具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齿轮在远离转矩输入端,以减少因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的现象。常用于载荷较平稳的场合,应用广泛。传动比范围: i = 8 40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4 5.2 选择电动机 稳定运转下工件机主轴所需功率: 1 0 * 0 . 3 / 0 . 9 8 3 . 0 61 0 0 0 * 0 . 9 8P FV 工作机主轴转速为: 6 0 * 1 0 0 0 6 0 * 1 0 0 0 * 0 . 32 2 . 0 4 8m i n3 . 1 4 * 2 6 0v rn D 工作机主轴上的转矩: * 9 5 5 0 3 . 0 6 * 9 5 5 0 1 3 2 5 . 4 32 2 . 0 4 8PT N mn 如传动简图所示,初选联轴器为弹性柱销联轴器,滚动轴承为角接触轴承,传动齿轮为闭式软齿面圆柱齿轮和开式直齿轮传动,因其速度不高,选用 7 级精度 (GB10095-88),则机械传动和摩擦副的效率分别如下: 弹性柱销联轴器: 1= 0.99 圆柱齿轮( 7 级)2= 0.98 角接触轴承: 3= 0.99 开式齿轮传动 4=0.96 工作机效率: 5= 0.98 所以,电动机至工件机主轴之间的总效率为: = 0.99 2 0.995 0.98 2 0.96 = 0.859 所以电动机所需功率为 3 . 0 6 3 . 5 6 30 . 8 5 9d PP 选取电动机的转速为 n = 1000 minr ,查 2表 9-39 ,取电动机型号为Y132M1-6,则所选取电动机: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5 表 5-1 额定功率 P 4KW 满载转速 nm 960r/min 轴伸出端直径 38mm 伸出端安装长度 80mm 中心高度 H 132mm 960 4 3 . 5 42 2 . 0 4 8mni n 5.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初选开式齿轮传动比 3.1i 开 ,则减速器传动比 14.045i 减 ,查资料 2表 3-5 双级减速器传动总传动比搭配,选高速级传动比 i1=4.5,低速级 i2=3.15。 5.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 各轴转速: n= nm=960r/min n= n /i1=960/4.5=213.33r/minn= n /i2=67.64r/min n = 67.64r/min n =67.64/3.1=21.75r/min 各轴的输入功率: 1 2 3 3 . 5 6 3 0 . 9 9 0 . 9 8 0 . 9 9 3 . 4 2 dPP P 212 2 2 23 3 . 5 6 3 0 . 9 9 0 . 9 8 0 . 9 9 3 . 3 2dP P 2212 3 2 2 33 3 . 5 6 3 0 . 9 9 0 . 9 8 0 . 9 9 3 . 2 5 4dP P 2212 4 2 2 434 3 . 5 6 3 0 . 9 9 0 . 9 8 0 . 9 9 0 . 9 6 3 . 0 9 3dP 各轴的输入转矩: 9 5 5 0 3 5 . 0 8 6PT N mn 同理 153.1T Nm 468.746T N m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6 T =459.428Nm T =1357.9 Nm 6.设计计算传动零件 6.1 高速齿轮组的设计与强度校核 6.1.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如上图所示,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四个齿轮均为斜齿,有利于保障传动的平稳性; 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 7级精度( GB10095 88); 材料选择。由表 10 1选择小齿轮材料为 40 rC (调质),硬度为 280HBS,大齿轮材料为 45钢(调质),硬度为 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 40HBS。 初选小齿轮齿数 1Z =22,大齿轮齿数为 2Z =4.5 1Z =99, 初选螺旋角 = 14 6.1.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3 211 )()1(2HEHadtt ZZuuTKd ( 6-1)确定公式内的数值 试选 tK=1.8,由 1图 10 30选取区域系数 HZ =2.433 由 1图 10 26查得 1a=0.765 2a=0.86 所以 a=1.625 查 1表 10-7取外啮合齿轮传动的齿宽系数 d=1 查 1表 10 6 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EZ =189.8 21MPa 由 1图 10 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为 1limH =600MPa;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为 2limH =560MPa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寿命 Ld=15% 2 8 300 10=7200h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7 1N =60nj hL =60 960 1 7200=4.15 108 ( 6-2) 同理 2N =9.2 710 由 1 图 10 19 查 得 接 触 疲 劳 寿 命 系 数 1HNK=0.95 2HNK=0.97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 1%,安全系数为 S=1 ,则 1 H = 1HNK 1limH/S=570MPa 2 H = 2HNK 2limH/S=543.2MPa 所以 H =( 570+543.2) /2=556.6MPa 6.1.3 计算 由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3 211 )()1(2HEHadtt ZZuuTKd =40.29mm 计算圆周速度 v=1000*60 11 nd t=2.0m/s 计算齿 宽 b及模数ntmb=d td1=40.29mm ntm= 11cos 1.777td mmZ h=2.25ntm=4.0mm b/h=10.07 计算纵向重合度=0.318d 1Ztan =1.744 计算载荷系数 K 已知使用系数 AK =1.5,根据 v=2.0m/s , 7级精度 ,由 1图 10-8 查得动载系数vK=1.08 ;由 1 表 10-4 查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8 231 . 1 2 0 . 1 8 0 . 2 3 * 1 0 1 . 4 1 7HdKb ( 6-4) 查 1图 10-13 得 1.36FK ;查 1表 10-3得 4.1FaHa KK所以 载荷系数 K = AKvK HaK HK=3.214 ( 6-5) 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311 48.88ttKd d m mK ( 6-6) 计算模数 11cos 2.156ndm m mZ 6.1.4 按齿根弯曲 强度设计 3 2121c os2FadSaFan ZYYYKTm( 6-7)确定计算参数 计算载荷系数 K = AKvK FaK FK=3.084 ( 6-8) 由纵向重合度=1.744,查 1图 10-28得螺旋角影响系数Y=0.88 计算当量齿数 11 2 24.08cosv ZZ 同理 2vZ=108.37 查取齿形系数 由 1表 10-5查得齿形系数1 2.6476FaY ; 2 2.1733FaY 应力校正系数1 1.5808SaY ; 2SaY=17967 由 1图 1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MPaFE 5001 ; MPaFE 3802 由 1图 10-18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1 0.92FNK ;2 0.95FNK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1.4;则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9 111 3 2 8 . 5 7F N F EFK MPaS ; (6-9) 同理 2 F =257.86MPa 计算大、小齿轮的 FSaFaYY,并加以比较 111 FSaFaYY=0.012738 222 FSaFa YY=0.015143 所以 ,大齿轮的数值大 6.1.5 设计计算 3 2121c os2FadSaFan ZYYYKTm =1.505mm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n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取nm=2.0mm,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 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1 48.88d mm 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有 nmdZ cos11 =23.71 取 1Z =24 则 2Z =u 1Z =4.5 24=108 6.1.6 几何尺寸计算 计算中心距 a= 04.136c o s2)( 21 nmZZ mm 圆整为 136 mm 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arcos(Z1+Z2)mn/(2a)= 13.93o 因值改变不多,故参数a、K、 HZ 等不必修正。 计算大、小齿轮 的分度圆直径 11 49.45cos nZmd m m同理 2d =222.545mm 计算齿轮宽度 b=1dd=49.45mm 圆整后取 B2 =50mm, 1B =55mm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10 6.2 高速齿轮组的结构设计 齿根圆直径 nnaf mChdd )(2 *1149.45-2 1.25 2=44.45mm ( 6-10) df2=217.545m 齿顶圆直径为 *11 2 4 9 . 4 5 2 1 2 5 3 . 4 5a a n nd d h m m m ( 6-11) da2 =226.545mm 齿轮的结构设计 小齿轮 1由于直径较小,采用齿轮轴结构 ; 大齿轮 2的结构尺寸和后续设计出的轴孔直径计算如下表 代号 结构尺寸计算公式 结果 /mm 轮毂处直径1D1D=1.6d=1.6 44 70 轮毂轴向长 L L=(1.2 1.5)d 54 倒角尺寸 n n=0.5nm1 齿根圆处厚度00=(2.5 4) nm8 腹板最大直径0D0D=ad-(10 14) nm200 板孔分布圆直径2D2D=0.5 10 +DD135 板孔直径1d1d=0.25 10-DD40 腹板厚 C C=0.32b10 结构草图如下: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11 均布图 6-1 6.3 低速齿轮组的设计与强度校核 6.3.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如前所示,选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有利于保障传动的平稳性; 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 7级精度( GB10095 88); 材料选择。由 1表 10 1 选择小齿轮材料为 40 rC (调质),硬度为260HBS,大齿轮材料为 45钢(调质),硬度为 22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 40HBS。 初选小齿轮齿数3Z=26,大齿轮齿数为 4Z =3.1543Z=82。 初选螺旋角 = 14 6.3.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3 223 )()1(2HEHadtt ZZuuTKd 确定公式内的数值 试选 tK=1.6,由 1图 10 30选取区域系数 HZ =2.433 由 1图 10 26查得 3a=0.75 4a=0.87 所以 a=1.62 外啮合齿轮传动的齿宽系数 d=1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12 查表 10 6 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EZ =189.8 21MPa 由图 10 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为 3limH=550MPa;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为 4limH =500MPa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4N =60njhL=60 213.33 1 7200=9.2 107 同理 3N=2.92 107 由图 10 19 查 得 接 触 疲 劳 寿 命 系 数 3HNK=0.97 4HNK=1.07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 1%,安全系数为 S=1 ,则 3 H= 3HNK 3limH/S=533.5MPa 4 H = 4HNK 4limH/S=535MPa 所以 H =534.25MPa 6.3.3 计算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计算圆周速度 v=1000*60 3 tnd=0.745m/s 计算齿宽 b及模数ntmb=d td3=66.76mm ntm= 33cos 2.49td mmZ h=2.25ntm=5.6mm b/h=11.92 计算纵向重合度=0.318d 1Ztan =2.061 计算载荷系数 K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13 已知使用系数 AK =1.5,根据 v=0.745m/s , 7 级精度,由资料 1图 10-8 查得 动 载 系 数vK=1.05 ;由 1 表 10-4 查 得231 . 1 2 0 . 1 8 0 . 2 3 1 0 1 . 4 2 3HdKb 查 1图 10-13得 1.35FK ;查 1表 10-3得 1.1H a F aKK所以 载荷系数 K = AKvK HaK HK=2.4653 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333 77.12ttKd d m mK 计算模数 33cos 2.878ndm m mZ 6.3.4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3 2322c os2FadSaFan ZYYYKTm 确定计算参数 计算载荷系数 K = AKvK FaK FK=2.339 由纵向重合度=2.061,由资料 1查图 10-28 得螺旋角影响系数Y=0.88 计算当量齿数 33 2 28.46cosv ZZ 同理 4vZ=89.764 查取齿形系数 由 1表 10-5查得齿形系数3 2.541FaY ; 4 2.20FaY 应力校正系数3 1.605SaY ; 4SaY=1.78 由 1图 10-20C 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MPaFE 5003 ;MPaFE 3804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14 由 1图 10-18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3 0.92FNK ; 95.04 FNK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1.4;则 333 3 2 8 . 5 7F N F EFK MPaS ; 同理 4 F =257.857MPa 计算大、小齿轮的 FSaFaYY,并加以比较 333 FSaFaYY=0.012412 444 FSaFa YY=0.0151867 大齿轮的数值大 6.3.5 设计计算 3 2322c os2FadSaFan ZYYYKTm =2.02mm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n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取nm=2.5mm,已可满足弯曲强度。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3 77.12d mm来计算应有的齿数。于是有 nmdZ cos33 =29.93 取3Z=30 则 4Z =u3Z=95 6.3.6 几何尺寸计算 计算中心距 a=34() 161.032 c o s nZ Z m mm 圆整为 161 mm 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34()a r c c o s 1 3 . 9 5 2 32 nZ Z ma 因值改变不多,故参数a、K、 HZ 等不必修正。 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33 77.28cos nZmd m m同理 4d =244.72mm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15 计算齿轮宽度 b=3dd=77.28mm 圆整后取 4 80B mm 3B=85mm 6.4 低速齿轮组的结构设计 齿根圆直径为 nnaf mChdd )(2 *3371.03mm 4 238.47fd m m齿顶圆直径为 *33 2 8 2 . 2 8a a n nd d h m m m 4 249.72ad m m 6.5 开式齿轮传动的设计 齿轮传动的设计: 6.5.1.选定齿轮的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按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卷扬机为一般工作机械,速度不高,由资料 1表 10-8 可知 ,选用 7 级精度( G B10095-88) . 材料选择。由资料 1表 10-8可知,选择小齿轮材料为 40Cr(调质),硬度为 280HBS,大齿轮材料为 45 钢(调质) , 硬度为 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 40HBS。 选小齿轮齿数5z=18;由3i=3.1,大齿轮齿数为6z= 5z 3i=55.8;取2z=56。 由于齿轮传动为开式,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按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6.5.2.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由资料 1查得设计计算公式 (10-5)计算: m 43 252F a S adFYYKTz( 6-12)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值 1). 弯曲疲劳极限, 由资料 1图 10-20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5FE=500MPa;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16 大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6FE=380MPa 2) .计算载荷系数 K. K= A v H HK K K K 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4T=459.428 310 N. mm 由资料 1表 10-7查得,选取齿宽系数d=1; 由资料 1表 10-6查得,得材 料的弹性影响系数EZ=189.8 1/2MPa 由资料 110-13 公式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N=60njhL5N=603njhL=60 67.64 1 7200=2.92 710 6N=5N/3i= 2.92 710 /3.1= 9.4 610 由资料 1图 10-18查得,得弯曲 疲劳系数: 5HNK=0.96; 6HNK=0.98; 计算弯曲疲劳应力 由资料 1安全系数 S=1.4,有公式: limNK S ; 则: 5 l i m 55 H N HH K S =0.96 5001.4 =342.857MPa 6 l i m 66 H N HH K S =0.98 3801.4 =266MPa 由资料 1表 10-5查得齿形系数FaY5FaY=2.91 5FaY=2.296 由资料 1表 10-5查得应力校正系数saY6saY=1.53 6saY=1.718 计算大、小齿轮的 Fa SaFYY并加以比较 555Fa SaHYY= 2.91 1.53342.857=0.012986 666Fa SaHYY= 2.296 1.718266=0.014829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17 大齿轮的数值大。 由资料 1公式 (10-5)计算 m 43 252F a S adFYYKTz= 33 22 2 . 0 7 2 4 5 9 . 4 2 8 1 0 0 . 0 1 4 8 2 91 1 8 =4.43 由资料 4表 15-2查得标准模数取 m=5mm. 1)5d=5mz=5 18=90mm; 6d=6mz=5 56=280mm 2)中心距 a= 562m z z = 5 18 562 =185mm 3) 计算齿轮宽度 b = dd5=1 90=90mm 取 B6=90mm, B5=95mm 6.6 校验传动比 实际传动比为 i 实 =4.5 3.154 3.11=44.14 实际卷筒转速 nw=nm/i 实 =(960/44.14)r/min=21.75r/min 所以转速相对误差为 (22.048-21.75)/22.048=1.35%0.07d,取 h=4mm,则轴环处的直径为d=62mm,轴环宽度 b 1.4h,取l=17mm。 4) 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 20mm,(由减速器及轴承端盖的结构设计而定)。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联轴器右端面间的距离 30l mm,故取 mml 50。 至此,已初步确定了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5) 轴向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联接。由键联接所在轴径的大小,查得,齿轮处: b h = 16mm 10mm (GB/T 1096 1979),长度为 70mm;同时为保证齿轮与轴配合有良好 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与轴的配合为 H7/r6;同样,在联轴器与轴联接处,选用平键 16mm 10mm 70mm,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 n6。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借过渡配合来保证的,此处选轴的直 径尺寸公差为 k6。 6) 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查 3表 15-2,取轴端倒角为 2 45 ,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见前图。 7.1.5 求轴上的载荷 首先作出轴的计算简图。由轴的计算简图作出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如下: 1NHF =2496N 2NHF =1335N HM =172224Nmm 1NVF=1525N 2NVF= -88N 1VM=1NVF 69=105225Nmm 2VM=2NVF 129= -11352 Nmm 1M =201825Nmm 2M =172598Nmm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20 图 7-2 7.1.6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进行弯钮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的强度。取a=0.6,轴的计算应力为: W aTMca232 )( 21.98Mpa ( 7-6) 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 45钢,调质处理,由 1表 15-1查得 1 =60MPa,因此是安全的。 7.1.7 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21 判断危险截面 截面 A、 、 B只受扭矩作用,虽然键槽、轴肩及过渡配合引起的应力集中均将削弱轴的疲劳强度,但由于轴的最小直径是按扭转强度较为宽裕地确定的,所以这几个截面均不需要校核。 从应力集中对轴的疲劳强度的影响来看,截面和处过盈配合引起的应力集中最严重;从受载的情况来看,截面 C上的应力最大。截面和的应力集中的影响相近,但截面不受扭矩作用,故不必作强度校核。截面 C上虽然应力最大,但 应力集中不大(过盈配合及键槽引起的应力集中均在两端),而且这里轴的直径最大,故截面 C也不必校核。截面、更不必校核。由第三章可知,键槽的应力集中系数比过盈配合的小,因而该轴只需校核截面的左右两侧即可。 截面左侧抗弯截面系数 W=0.1 3d =0.1 354 =15746 3mm 抗扭截面系数 TW =0.2 3d =31492 3mm 截面左侧的弯矩 M为 M=172598 ( 129-40) /129=119079Nmm 截面上的扭矩 468.746T N m截面上的弯曲应力 WMb =7.56MPa 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 TT WT3 =14.88MPa 轴的材料为 45钢,调质处理。由 1表 15-1查得 B =640MPa, 1 =275MPa,1 =155MPa。 截面上由于轴肩而形成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a及a按 1附表 3-2 查取。因为r/d=2/54=0.037; D/d=77/54=1.148所以a=2.05,a=1.5 又由 1附图 3-1可得轴的材料敏感系数为q=0.82,q=0.85 所以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为 )1(1 aqk=1.861 )1(1 aqk1.425 由 1附图 3-2得尺寸系数 0.71 ,由 1附图 3-3 得扭转尺寸系数=0.82。 轴按磨削加工,由 1附图 3-4得表面质量系数为 92.0 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即q=1,则得综合系数值为 11 kK=2.708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22 11 kK=1.825 由 1 3-1及 3-2取碳钢的特 性系数 1.0, 05.0求安全系数 mbKS 1 =13.43 ( 7-7) 221TTKS =11.11 ( 7-8) 22 SSSSSca =8.56 S=1.5 ( 7-9) 故可知其安全 截面右侧抗弯截面系数 W按表 15-4中的公式计算, W=0.1 3d =23833 3mm 抗扭截面系数 TW =0.2 3d =47666 3mm 弯矩 M及弯曲应力为 M=119079Nmm WMb =4.996MPa 截面上的扭矩 468.746T N m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 TT WT3 =9.83MPa ( 7-10) 由 1附表 3-8用插入法求出k=3.20;k=0.8 3.20 = 2.56 轴按磨削加工,由 1附图 3-4 得表面质量系数 92.0 故得综合系数 11 kK=3.287 11 kK=2.647 求安全系数 mbKS 1 =16.746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23 221TTKS =11.693 22 SSSSSca =9.587 S=1.5 故可知其安全 7.1.8 绘制轴的工作图 (如图 7-1 所示) 7.2 中间轴的设计与计算 7.2.1 列出轴上的功率、转速和转矩 3.42P n 213.33minr153.1T Nm7.2.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因已知高速轴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3 77.28d mm13.9523 而圆周力 232 2 1 5 3 1 0 0 396277.28tTFNd 径向力 costan ntraFF 1468N 轴向力 t a n 9 8 4atF F N7.2.3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为 45钢,调质处理。由 1表 15-3,取0A=112,则 23m i n 0228.24Pd A m mn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24 图7-3 中间轴有两个键槽 ,轴径增大 7%,考虑该处轴径尺寸应大于高速级轴径处直径。取 d1=40mm.齿轮 2与 3处轴头直径 d2=44mm=d3,齿轮 2与 3定位轴肩高度 min 0 . 1 4 . 4h d m m,该处直径 d =53mm 各轴段轴向长度的确定 轴承与箱体内壁距离取为 10mm,齿轮 3与内壁距 离取 12.5mm, 两回转体之间的定位轴环取 10mm,齿轮 2与内壁取 12.5mm,根据零件安装定位要求,取安装齿轮处轴径长度比齿轮宽 2mm,从而便可确定出各段轴长如图所示。 7.2.4 按许用弯曲应力强度校核轴 轴上力的作用点及跨距的确定 齿轮对轴的力的作用点按简化原则应在齿轮宽中点,因此可确定中间轴上两齿轮力的作用点位置如图。 轴颈上安装 7308c轴承,从 2表 9-19可知它的负荷作用中心距离轴承外端面 a=18.5mm,故可计算出支点跨距和轴上各力作用点相互位置尺寸。 绘轴的受力图,见图 7-4( a) 计算支反力 垂直面支反力,参考图 7-4 绕支点 B的力矩和 0BZM,得 447AZRN同理 0AZM, 523BZRN。 校核: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25 32 4 4 7 1 4 8 6 5 1 6 5 2 3 0 , 计 算 正 确 。A Z r r B ZZ R F F R水平面支反力,参考 图 7-4 同样由支绕 B点力矩和 0BYM,得 2948AYRN由 0AYM得 2390BYRN右左右左图 7-4 转矩 .绘弯矩图: 垂直平面内的弯矩图:图 7-4( b) C处弯矩:左 6 8 . 5 3 0 6 1 9C Z A ZM R N m m 右 336 8 . 5 / 2 3 0 6 1 9 9 8 4 7 7 . 2 8 / 2 6 8 6 4 1C Z A Z aM R F d N m m D处弯矩:左 225 2 / 2 1 0 7 8 1D Z B Z aM R F d N m m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26 右 5 2 5 2 3 5 2 2 7 1 9 6D Z B ZM R N m m 水平面内的弯矩图:图 7-4( c) C处弯矩 6 8 . 5 2 0 1 9 3 8C Y A YM R N m m D处弯矩 5 2 1 2 4 2 8 0D Y B YM R N m m 合成弯矩:附图( d) C处: 22左 左 204246C C Z C YM M M N m m 22右 ( 68641 ) 2 0 1 9 3 8 2 1 3 2 8 5CM N m mD处: 22左 左 124747D D Z D YM M M N m m 22右 2 7 1 9 6 1 2 4 2 8 0 1 2 7 2 2 1DM N m m 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危险截面 C)的强度 取 =0.6,根据以上求得的数值 22 2223() 2 1 3 2 8 5 ( 0 . 6 1 5 3 1 0 0 ) 27.260 . 1 4 4CcaMT MPaW 由已选定轴的材料 45钢调质, 11 6 0 , 知 , 故 安 全 。caMPa7.3 高速轴的设计与计算 7.3.1 列出轴上的功率、转速和转矩 P = 3.527kwn= 960 minm rn 9 5 5 0 3 5 . 0 8 6PT N mn7.3.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因已知高速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1 49.45d mm13.93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27 而 圆周力 112 2 3 5 0 8 6 141949.45tTFNd 径向力 costan ntraFF 532N 轴向力 t a n 3 5 2atF F N7.3.3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为 45钢,调质处理。由表 15-3,取0A=106,则 13m i n 0116.356Pd A m mn 图 7-5 输入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的直径d处,如上图所示。为了使所选轴直径d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型号。又因为所选取电动机型号为 Y132M1-6,其轴径 D= 018.0002.038mm,所以必须选取轴孔直径系列包括 D=38mm的联轴器。 查 1表 14-1,考虑到转矩变化较小,所以取 AK =1.5,则: 联轴器的计算转矩为 1 1 . 5 * 3 5 . 0 8 6 0 5 2 . 6 2 9c a AT K T N m 所以,查标准 GB/T 5014-1985,选用 HL3型弹性柱销联轴器,其公称转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28 矩为 630 000Nmm。半联轴器长 L=82mm,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1L =60mm。取与联轴器相连的轴段直径为 30mm。 7.3.4 轴的结构设计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由于轴伸端的直径比强度计算的值要大许多,考虑轴的紧凑性, 其他阶梯轴段直径应尽可能以较小值增加,因此轴伸段联轴器用套筒轴向定位,直径 d2=34mm. 选择滚动轴承 7307c,轴颈直径 d3=d7=35mm(查资料 2表 9-19) 根据轴承的安装尺寸 d4=d6=44mm(查 2中表 9-19) 齿轮段照前面齿轮的设计尺寸,分度圆直径d=49.45mm, 53.45ad mm, 44.45fd mm 各轴段的轴向长度 两轴承轴颈间距 032L A B; A为箱体内壁间距离,由中间轴设计知 A=168mm。 3 10mm; B为轴承宽度 B=21mm,0 1 6 8 2 1 0 2 1 2 0 9L m m ,轴伸段长度由联轴器轴向长确定 L=58mm 60mm.轴颈段长度由轴承宽确定,齿轮段轴向长度决定于齿轮宽度,轴向位置由中间轴 2齿轮所需啮合位置确定,直径为 d4 轴段长度在齿轮尺寸和位置确定后即可自然获得。直径 d2轴段长由端盖外与端盖内两部分尺寸组成,取长度为 45mm.由此可基本确定轴的尺寸。 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圆角 R=1.6mm,倒角 2 45。 7.3.5 求轴上的载荷 首先作出轴的计算简图。由轴的计算简图作出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如下: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29 图 7-6 由水平面 0得CM 1NHF =1419 51.9/186.8=394N 2NHF =1025N HM = 1 1 3 4 . 9 3 9 4 1 3 4 . 9 5 3 1 5 1NHF N m m 由垂直面 0得AM 1NVF =101N 2NVF = -431N 1VM=1NVF 69=105225Nmm 2VM=2NVF 129= -11352 Nmm 1M = 221HVMM=201825Nmm 2M =172598Nmm. 7.3.6 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扭矩的截面强度 取 0.6 ,22 22133() 2 0 1 8 2 5 ( 0 . 6 4 6 8 7 4 6 ) 2 1 . 9 80 . 1 5 4 caM a T M P aW. nts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30 根据前面选取的材料 45钢调质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二级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115电动卷扬机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2280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