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中国古代的思想 科技与文化 古代思想应把握一条主线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掌握一个理论 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是在物质条件和相应社会关系基础上创造和形成的 古代科技与文化应把握两条主线 一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为人类社会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历史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命题方向一是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变迁 二是着重从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科技文化成就及在世界上的突出地位和贡献 知识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 流派代表及主张 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 1 儒家推崇 人治 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 实行 仁政 是一种民本思想 2 法家主张 法治 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2 意义 1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 道家主张 无为而治 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 要顺应时势和民心 4 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法家思想为辅助 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 知识点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 董仲舒新儒学的形成 1 原因 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 新儒学的特点 糅合了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家的思想 3 基本主张 提出 君权神授 为君主统治辩护 另一方面也可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文化的 一统 为政治的 一统 服务 2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 措施 汉武帝推崇儒家 重视儒家教育 2 结果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 能够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 主要还是增加了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和 三纲五常 的理论 强调神化王权和等级名分 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同时 新儒学又增加了 大一统 思想 并融合了阴阳家 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 这些都是先秦儒学所不曾拥有的 而先秦儒学宣扬的 礼 仁 仁政 民本 也为新儒学所继承 并适应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 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 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 发展成为汉武帝以后的官方学说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神化皇权 由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知识点三宋明理学 1 程朱理学 1 理 是万物的本原 2 强调 仁 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修养 2 陆王心学 1 心 是万物的本原 理在心中 2 求理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 宋明理学的影响 1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 压抑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2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共同点 1 内容相同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 都继承了孔孟 仁 礼 的思想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理 2 影响相同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都压制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作用 不同点 1 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 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 心 认为 本心 是 理 2 把握 理 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 格物致知 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 理 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陆王心学提出 求 理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这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知识点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 李贽的思想 1 否认儒家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破除对孔子的迷信 2 揭露批判理学的三纲五常 提倡个性自由 2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的思想 1 政治 反对封建君主独裁 提倡 人民共主 2 经济 重视手工业 商业的发展 倡导 工商皆本 主张 经世致用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与资本主义萌芽关系重大 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明清之际的各种社会矛盾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产物 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尚未发展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 这就决定了明清之际 的思想批判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根本有别于西欧各国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即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 这也就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远不如几乎同时代的西欧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 知识点五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1 四大发明 1 概况 纸 西汉前期 中国已有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印刷术 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 北宋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 火药 唐末火药用于军事 宋朝广泛使用 指南针 战国时制成指南仪器 司南 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2 世界影响 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对于新兴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 对地理大发现起了推动作用 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2 其他成就 1 数学 东汉的 九章算术 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南北朝的祖冲之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 领先世界达1000年 2 天文学 战国时期的 甘石星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汉代的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元代郭守敬编制的 授时历 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对指导农业生产作用极大 3 古代农书 南北朝的 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 最完整 最系统的古代农业著作 明朝徐光启编写了 农政全书 体现了农书的创新性 科学性和先进性 4 医学 战国问世 成书于西汉的 黄帝内经 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 从科技内容上看 应用性强 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 缺少实验 2 从科技使用上看 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缺乏将科技有 东汉张仲景编写的 伤寒杂病论 是中医临床的经典之作 明朝李时珍编写的 本草纲目 被誉为 东方药物巨典 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3 从分布上看 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 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 知识点六古代文学成就1 诗经 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 楚辞 1 基础 南方民歌 2 代表作 屈原的 离骚 3 汉赋 1 特点 词藻华丽 手法夸张 内容丰富 2 代表作 西汉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 二京赋 4 唐诗 1 李白有 诗仙 美誉 作品浪漫激情 2 杜甫被誉为 诗圣 诗风凝重沉郁 作品被称作 诗史 3 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 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5 宋词 1 婉约派代表 柳永 李清照 2 豪放派代表 苏轼 辛弃疾等 6 元曲 1 组成 包括散曲和元杂剧 2 代表人物 关汉卿和马致远 7 明清小说 1 出现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2 代表作品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和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等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从汉赋 唐诗 宋词到明清小说 语言由词藻华丽 对仗工整 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 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 知识点七书画艺术的发展 1 书法 汉字按照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其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1 古文字阶段 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 金文 篆书 秦隶 2 隶楷阶段 演变的序列是隶书 楷书 隶书盛行于汉代 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 楷书盛行于隋唐 隶书和楷书是正式书体 在隶楷阶段 还出现了辅助书体 草书和行书 2 书法家 1 楷书 魏晋 钟繇 王羲之 唐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2 草书 东晋 王羲之 王献之 唐朝 张旭 怀素 3 行书 东晋 王羲之 唐 颜真卿 北宋 苏轼 元朝 赵孟 明朝 文征明 知识点八古代绘画1 远古时代 彩陶画 鹳鱼石斧图 是其中的杰作 2 战国 帛画 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 秦汉后 根据不同风格 不同类型分为 人物画 山水画和花鸟画 4 魏晋 1 总结出许多绘画理论 2 顾恺之提出 以形写神 代表作是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5 隋唐 吸取外来风格 展子虔 阎立本 吴道子创作出 游春图 步辇图 和 天王送子图 6 两宋 1 宫廷画院活跃 风俗画成最大亮点 2 代表作 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7 元明清 1 文人画成就突出 2 代表作 元代王冕的 墨梅图 明代徐渭的 牡丹蕉石图 清代郑板桥的 墨兰图 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 1 一方面形成了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 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 重写意的文人画 融诗 书 画 印为一体 2 不求形似 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 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 自尊心 独立自主 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知识点九古代戏曲 1 起源 原始歌舞 2 春秋战国 专业艺人出现 3 元杂剧 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 4 明朝 昆曲流传甚广 5 清朝 1 乾隆末年 徽班进京 2 道光年间 徽汉合流 3 同治 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 分析某一时期文化繁荣时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经济因素 分析当时的经济是否繁荣 2 政治因素 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分析国家是否统一 政治是否清明 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分析各民族间和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主题 描述和阐释事物 示例1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 王羲之与谢安 孙绰等四十一人 在山阴 今浙江绍兴 兰亭 修禊 会上各人做诗 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了序文手稿 即下图 后人评道 右军字体 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 出于天然 故古今以为师法 材料二 马远 山径春行图 清明上河图 局部 货郎图 材料三马致远的元散曲 天净沙 秋思 写道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 某旅游主管部门要在材料一的图片前挂一个导游牌 对 兰亭序 出现的时代背景 书法特点进行介绍 请你帮助其完成 2 透过材料二的图片 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 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 3 材料三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 解题指导考纲对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细分为三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规律 并做出正确阐释 此题第 1 问主要考 描述 和 阐释 能力 应当 准确 抓住 特征 第 3 问要注意做到 客观 答案 1 魏晋时期 社会动荡引发人们对汉代儒学的反思 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碰壁 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诗人群体 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 神韵 风骨追求的理 想形式 王羲之在书法上继承汉代传统的同时 尽显虚玄灵动的时风 成为继往开来的 书圣 所书 兰亭序 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2 信息 南宋文人画不讲究对称 墨色恬淡 山水画已经成为独立的画种 宋代描绘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出现 时代特点 宋代重文轻武 文人阶层壮大 理学兴起 文人注重内心修养 南宋偏安江南 文人画描绘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 而且构图不追求对称 商业兴盛 城市发展 文化普及 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不仅出现文人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 百姓绘画也发展起来 易错点1对理学与心学辨析不清 示例2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 心学 的共同点是 a 理气一体 理先气后 b 心外无物 心即理也 c 内心反省 以致良知 d 纲常伦纪 即为天理 3 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 他们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马致远的这首元曲刻画的是天涯孤旅的哀愁 答案d错因分析本题易误选a 做错的原因在于对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 心学 区分不清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 心学 的共同点是维护儒家之纲常 a为朱熹的主张 b c分别为陆九渊 王阳明的主张 故可排除a b c三项 答案为d 易错点2对明末清初启蒙思想认识不清 示例3 明夷待访录 中载 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这反映了 a 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 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 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 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答案b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d项 原因在于学生把黄宗羲当成了资产阶级 实际上 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黄宗羲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由此可排除a和d 材料反映的是反君主专制思想 可排除c 故答案为b 易错点3对古代科技认识不清 示例4 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 天文历法 数学 医学等尤为突出 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 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c 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d 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b b属于表面现象 a才是根本原因 a 易错点4对古代中国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认识不清 示例5 从汉赋 唐诗 宋词 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 逐渐宗教化b 逐渐贵族化 c 逐渐神秘化d 逐渐平民化错因分析学生做错的原因在于不能把握文学发展趋势 汉赋多为歌功颂德的 宫廷文学 隋唐科举制的实行使下层知识分子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唐诗兴盛 而宋词 明清小说的繁荣是市民阶层兴起的一大表现 由此可知答案为d d 命题立意考向一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关的认识和理论立意分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 而围绕这一制度的思想理论又是古代思想史的重中之重 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 对同一制度的认识又发生了相左的变化 通过创设新情境对此考查 有助于培养学生把思想理论放在时代背景下综合评价的素养 预测演练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在 有度 篇中说 威不两错 制不二门 即 威势独在于主 则群臣畏惧 威势分于臣 则令不行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 威势独在于主 而不与群臣共 故曰 威不两错 又曰 法政独出于主 则天下服德 法政出于臣 则民不听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 法政独制于主 而不从臣出 故曰 制不二门 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做了发挥 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 皇帝是天的儿子 即天子 代表天统治人民 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 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这叫做 大一统 材料三黄宗羲在 明夷待访录 中说 屠毒天下之肝脑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曾不惨然 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请回答 1 扼要指出材料一 二的核心思想 2 阐释材料三的内容 3 简要说出上述三则材料中三位思想家所处的时代背景 答案 1 材料一 实行君主专制 把国家大权集中到君主一人之手 材料二 君权神授 实行 大一统 2 专制君主以人民的死亡和离散为代价取得帝位和权力 并美化自己的残暴 专制君主滥用权力导致民不聊生 却认为理所当然 所以说专制君主是天下的大害 3 韩非的观点 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适应了地主阶级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统一国家的需要 董仲舒的观点 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 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 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 黄宗羲的观点 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和人们尤其是工商业阶层要求摆脱封建束缚的要求 具有民主色彩 考向二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基础进行考查 尤其是古代四大发明立意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 但16世纪仍没能产生现代科学 究其原因会对我们有诸多启示 在提倡和大力弘扬科技创新的新时期 注重对古代科技的了解也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 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 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 甲 乙两同学展开争论 甲 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 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 发展 乙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 乙两同学的看法 你认为 a 甲正确 乙错误b 甲错误 乙正确c 甲 乙都正确d 甲 乙都错误 解析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但在近代前 它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所以甲是正确的 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中 受市场的引导 应社会的需要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而古代中国由于处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 且缺乏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改进 没能产生巨大的效益 所以乙也正确 c 3 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 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 各命一个小题 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造纸术 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印刷术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 火药 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指南针 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a b c d 解析造纸术传承文明是对的 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更是世界文化的传承者 所以说 命题目光狭隘 而题干要求回答的是 对西方历史的影响 应排除 答案d考向三从书画艺术印证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 经济的反映 的角度命题立意分析 通过书画艺术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 结合当时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特征 深化规律性认识 即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 经济的反映 由此考查学生理清书画艺术特征的成因 4 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与杨柳青年画 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 四川绵竹年画齐名 因而山东潍县杨家埠成为中国四大年画产地之一 下列对年画的表述正确的是 山东杨家埠年画 四川绵竹年画 苏州桃花坞年画 杨柳青年画 a 伴随着商业兴盛而出现 b 由于社会动荡 人们追求祥和安宁的生活 c 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推动了民间文化的发展 d 年画是对百姓生活的反映 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解析年画 剪纸等艺术形式是老百姓将自己的生活愿望 思想感情 审美情趣等 亲自动手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形成的民间艺术形式 本题难度并不大 但现在的学生对传统的民间风俗绘画日益陌生 才是解答该题的难点所在 答案d 5 在敦煌艺术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 隋唐壁画则更多地宣传享受和娱乐 表现幸福与祥和 宋朝壁画中 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 这种变化说明了 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 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解析文化是对当时政治 经济的反映 即具有时代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反映了当时政治分裂 战乱不断 人民生活困苦 隋唐壁画反映了当时政治统一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宋朝壁画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文化世俗化等 答案d 6 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 黄 米 蔡四大家 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a 经济发展 社会走向正轨b 国家统一 盛世气象 c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 社会危机 世人反省 解析a反映在书法上应该是注重规范 与题意不符 北宋是局部统一 民族矛盾尖锐 没有形成盛世气象 可以排除b 世人反省 与 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不符 故d不正确 c 一 选择题 1 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 a 提倡 仁政 b 提倡 以德服人 c 主张礼法并用d 提出 天人感应 解析荀子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 认为治国应当以礼教为主 同时他对法家思想也有所吸收 主张礼法并用 c 2 有的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拥有仁爱之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这些流派按顺序排列应是 a 儒 道 墨 法b 道 法 儒 墨 c 法 儒 道 墨d 道 法 墨 儒 解析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映射了道家的 无为 思想 排除a c两项 与 拥有仁爱之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对应的是儒家 因为它体现了 仁 的思想 排除b项 d选项是正确的 d 3 譬如玉米长成 需要风调雨顺 需要农夫施肥照料 但玉米并非由风雨和肥料构成 这一比喻可以用来说明 a 孟子人性观突出了人的自由和自觉 道德教化仅是一种辅助的 诱导的力量 b 孟子人性观强调人只能接受外部强加的异己的规范 扬善 的理想 c 荀子的人性观强调道德完全是教化之劳 而非造化之功 d 荀子的人性观为法家的严刑峻法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解析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 性本善 荀子主张 性本恶 题干中 风雨和肥料 喻为 道德教化 这是 玉米 生长 喻为人性的后天成长 必不可少 那仅是一种辅助的 诱导的力量 从而突出了人的自由和自觉 b的表述符合荀子的 性恶论 c d作为荀子人性观的认识是正确的 但与题干寓意不符 答案a 4 下列言论 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a 制天命而用之 b 刑过不避大臣 赏善不遗匹夫 c 选择天下之贤可者 立以为天子 d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解析韩非子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题目所列四项中 只有b项是法家思想主张 b 5 2008 广东卷 清风吹动旗幡 一人说是风动 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而是两位的心动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 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 孔子b 程颢c 朱熹d 王阳明 解析慧能的观点从哲学上讲属于 主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的 心学 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 二者有相似之处 此题主要考查对宋明理学的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 d 6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期 两人都是理学家 但朱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而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下述哪一句是朱熹的言论 a 人心有私欲 所以危殆 道心是天理 所以精微 b 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c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d 人心至灵 此理至明 人皆具有心 心皆具是理 解析朱熹认为 道心 出于天理或性命之中 人心 出于形气之私 提出了 遏人欲而存天理 的主张 a属客观唯心主义 陆学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 永恒不变的 仁义礼智信等封建道德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 b c d均体现了这一思想 答案a 7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称某人的著述 狂悖乖谬 非圣无法 排击孔子 别立褒贬 这里的 某人 是指 a 李贽b 黄宗羲c 顾炎武d 王夫之 解析明清时期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其中李贽批判孔子 反对过分迷信孔子 因而其著作具有否认孔子 圣法 排击孔子 的特点 被称为 异端思想家 故选a a 8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 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 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 程颐的是 a 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 b 施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c 心即理也 心外无物 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解析a为孔子的主张 b为孟子的 仁政 主张的重要内容 c为王阳明的心学 d为二程理学的主张 故答案为d d 9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世界文明史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历史长河中 有无数先哲曾留下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 亲吾父以及人之父 以及天下人之父 要 视天下为一家 中国犹一人 乙 工 商皆民生之本 天下为主 君为客 丙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丁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 a 朱熹 王夫之 顾炎武 黄宗羲 b 程颐 朱熹 李贽 黄宗羲 c 王阳明 黄宗羲 董仲舒 顾炎武 d 王夫之 程颢 王阳明 顾炎武 解析甲体现了心学注重品德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特点 乙体现了黄宗羲的 工商皆本 思想 丙体现了董仲舒的 大一统 思想 丁体现了顾炎武的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的思想 答案c 10 在 文革 时期有一幅漫画 画中的孔老二坐着轿 前一个吹喇叭的就是董仲舒 认为董仲舒是孔老二的吹鼓手 站在现在的视角审视这幅漫画 我们认为 a 它揭示了董仲舒天人二分的观点完全迎合了孔子的思想 b 董仲舒照搬孔子思想 对孔子思想的倡导贡献最大 c 文革 缺失了一种对人教化的东西 尤其是儒家思想 d 董仲舒对孔子阳奉阴违 其实是向正统思想发出了挑战 解析董仲舒提出了 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学说 不是 天人二分 文革 时期批孔 对董仲舒的认识自然也持否定的态度 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了 改造 而不是 照搬 董仲舒适应统治阶级需要提出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说其 阳奉阴违 是不正确的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说其 向正统思想发出了挑战 也不符合实际的 答案b 11 下列哪一信息是真实的 a 宋代发明火药并广泛使用于军事上 b 董仲舒将 举贤良对策 写在 蔡侯纸 上 c 唐僧鉴真乘坐装有指南针的航船东渡日本传播佛教 d 马丁 路德依靠印刷传播宗教改革理念 解析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 a不正确 蔡伦是东汉人 董仲舒生活于西汉 b不正确 指南针于北宋开始应用于航海 c不正确 欧洲人借鉴了中国印刷术造出自己的活字印刷机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正确答案是d d 12 2008 海南卷 京剧是我国国粹 它主要是由 a 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 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 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 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属中等难度题 切入点是京剧艺术 解答本题全面掌握 京剧 这一概念 乾隆五十五年 公元1790年 安徽 三庆 戏班来北京演出 经常和其他剧种同台演出 注意吸收和借鉴他们的长处 逐渐形成了二黄与西皮的合流 形成了 徽汉合流 的局面 后来徽剧又吸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 剧目和表演方式 逐渐形成以 皮黄 为主要声腔的京剧 答案d 13 同光十三绝 绘有老生 武老生 武生 小生 青衣 花旦 老旦 丑角 是当时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他们都是对京剧艺术做出卓越贡献的奠基者 由此可见 在这幅名画中你看不到的角色是 解析据题干所述可知 同光十三绝 中没有绘出 净角 a是旦角 b是生角 c是净角 d是丑角 abcd c 14 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 离骚 和以 离骚 为代表的楚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离骚 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8月广东广州市长兴中学招聘编外聘用制专任教师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食品接触用纸制品安全标准国际对比与合规策略分析报告
- 背靠背合同风险控制与款项管理
- 2025四川广元青川县博睿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市场分销渠道拓展合同协议
- 2025年广西环保集团第三次公开招聘1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东北农业大学教辅人员公开招聘5人(第二批)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筑施工与总承包合作协议
- 企业担保合同范本及风险防范建议
- 2026秋季北京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星途汽车全新星纪元ET增程四驱上市营销整合方案
-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 《天然植物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机制》课件
- 购买铁艺围栏合同协议
- 有机食品超市可行报告
- 2024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危机干预知识与试题及答案
-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雪亮工程)运维服务方案纯方案
- 超声规范化培训
- 3.2《做自尊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广西事业单位退休返聘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