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473.2%1.15%400%161%194.doc
二级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473.2%1.15%400%161%194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8页)
编号:52282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50.71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17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6
积分
- 关 键 词:
-
减速器课程设计
- 资源描述:
-
二级直齿减速器课程设计473.2%1.15%400%161%194,减速器课程设计
- 内容简介:
-
题 目 : 两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学 院: 工学院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二 零 一 二 年 六 月 nts 前言 一、课程设计目的 : 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 课程以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 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基本训练,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 2.学习并掌握通用机械零件、 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独立设计和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在工程计算、 工程制图和运用设计资料(包括手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进行经验估算、 试算和处理数据等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方面进行一次全面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 : 以所选题目作为设计对象,包括以下内容: 1.传动方案的拟定和分析。 2.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 参数计算。 3.传动零件的设计。 4.轴的设计。 5.轴承组合设计。 6.键联接、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7.箱体、润滑及减速器附件设计。 8.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 9.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量: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 1号图纸) 2.零件工作图两张(传动零件、轴各一张) )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开纸 ) nts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 - 1 - 2 传动方案的确定 . - 1 - 3 选择电动机 . - 1 - 3.1 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 - 2 - 3.2 电动机参数的确定 . - 2 - 3.2.1 电动机到工作机器的总效率 . - 2 - 3.2.2 工作机器的输出功率 . - 3 - 3.2.3 所需电动机输出的功率 Pd . - 3 - 3.3 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 - 4 - 3.4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和型号 . - 4 - 4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 6 - 4.1 传动装置的传动比分配: . - 6 - 4.2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 6 - 5 传动零件设计(齿轮) . - 8 - 5.1 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 - 8 - 3.2 第二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 - 12 - 1)确定材料热处理方式 . - 12 - 4 轴的设计 . - 16 - 4.1 高速轴 1 的设计 . - 16 - 4.2 中速轴 2 的设计 . - 19 - 4.3 低速轴 3 的设计 . - 21 - 5 滚动轴承校核 . - 23 - 5.1 高速级轴承 . - 23 - 5.2 中速级轴承 . - 24 - 5.3 低速级轴承 . - 25 - 6 连接零件的校核 . - 26 - 6.1 高速轴连接零件 . - 26 - 6.2 中速轴连接零件 . - 27 - 6.3 低速轴连接零件 . - 28 - 7 减速器润滑及密封 . - 29 - 7.1 齿轮的润滑 . - 29 - 7.2 滚动轴承的润滑 . - 30 - 7.3 减速器的密封 . - 30 - 8 齿轮的结构设计 . - 30 - 8.1 实心结构齿轮 . - 30 - 8.2 腹板式齿轮 . - 30 - 9 箱体及其附件结构设计 . - 31 - 10 设计总结 . - 33 - 11 参考资料 . - 35 - nts - 1 - 1 设计任务书 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两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工作有轻微振动,经常满载、空载起动、单班制工作,运输带允许速度误差为 ,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寿命五年。 设计参数:运输带的拉力 F=3.2kN,卷筒直径 D=400mm,带速 V=1.15m/s 。 传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2 传动方案的确定 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通过 联 轴器将动力传入减速器 ,传动系统中采用两级 直齿 圆柱齿轮减速器,其结构简单,但齿轮相对轴承位置不对称,因此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同时传动要求高效平稳 ,固也要对齿轮,滚动 轴承进行设计。 3 选择电动机 电动机是标准化、系列化的部件,设计者只需根据工作载荷、工作机的特性和工作环境、选择电动机的类型、结构形式和转速,计算电动机的功率,确定电动机的型号。 nts - 2 - 3.1 选择电动机的功率 电动机的功率主要根据电动机运行时发热条件决定,电动机的发热又与其工作情况有关。一般分以下两种情况。 1) 变载下长期运行的电动机、短时运行的电动机(工作时间短,停歇时间较长)和重复短时运行的电动机(工作时间和停歇时间都不长),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选择要按等效功率法计算并进行发热验算。 2) 长期连续运转、载 荷不变或很少变化的机械,要求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Ped稍大于所需电动机输出的功率 Pd,即 Ped Pd,则一般不需校验电动机的发热和起动力矩。 3.2 电动机参数的确定 3.2.1电动机到工作机器的总效率 = 1 2 3 w 式中 1 2 3 w 为各级传动(齿轮、带或链)、一对轴承、每个联轴器的效率。各种传动效率的数值见表 3-1 联连轴器传动效率: 0.99 滚滚子轴承传动效率: 0.99 啮 8级精度齿轮啮合传动效率:0.97 带 带传动效率: 0.98 电机至工作机之间的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 2 3 2 带联 啮滚 =0.877 在进行效率计算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1)轴承效率指一对而言,如一根轴上有三个轴承时,按两对计算。 ( 2)同类型的多对传动副,要分 别计入各自的效率。 ( 3)表内所推荐的效率有一个范围,工作条件差时,效率取低值,反之则取高值。 nts - 3 - 3.2.2工作机器的输出功率 已知工作机器的阻力 F(N),圆周速度 (m/s),则 PW=1000F=3.68 (kw) 3.2.3所需电动机输出的功率 Pd Pd=WP=4.12( kW) 式中 PW 工作机器的输出功率 (kw) 由电动机到工作机的总效率 表 3.1 常见机械传动机 构及运动副的效率 类 别 传 动 型 式 效 率 圆柱齿轮传动 很好跑合的 6级精度和 f级精度齿轮传动 (油润滑 ) 8级精度的一般诣轮传动 (油润滑 ) 9级精度的齿轮传动 (油润滑 ) 加工份的开式齿轮传动 (脂润滑 ) 0.98. 0.995 0.97 0.96 0.94 0.96 圆锥齿轮传动 很好跑合的 6 级和 7 级精度齿轮传动(油润滑 ) 6级精度的一般齿轮传动 (油润滑 ) 加工齿的开式齿轮传动 (脂润滑 ) 0.97 0.98 0.94 0.97 0.92 0. 95 蜗杆传动 自锁蜗杆 单头蜗杆 双头 蜗杆 三头和四头蜗杆 0.40 0.45 0.70 0.75 0.75 ().82 0.82 0.92 带传动 平型带无压紧轮的开式传动 平型带有压紧轮的开式传动 平型带交叉传动 V带传动 0.98 0.97 0.90 0.95 链传动 套筒旗子链 无声链 0.96 0.98 nts - 4 - 滑动轴承 润滑不良 润滑正常 液体摩擦 0.94 0.97 0.99 滚动轴承 球轴承 (油润滑 ) 族子轴承 (泊润沿 ) 0.99 0.98 联轴器 浮动联轴器 齿轮联轴器 弹性联轴器 万向联轴器 ( 3 ) 万向联舶器 ( 3 .) 0.97 0.99 0.99 0.99 0.995 0.97 0.98 0.95 0.97 螺旋传动 滑动螺旋 滚动螺旋 0.30 0.60 0.85 0.95 卷简 0.96 3.3 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额定功率相同的同一类电动机有多种转速可供选择。确定电动机的转速时,一般应综合分析电动机及传动装置的性能、尺寸、重量和价格等因素。一般采用同步转速为 1500和 1000r/min 为宜。 根据工作机的转速要求和各级 传动的合理传动比范围,可按下式推算出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即: n=(i1 i2 i3 in) n 卷筒 (r/min) 式中: n电动机可选转速范围 (r/min) n 卷筒 工作机轴的转速 (r/min) i1 i2 i3 in各级传动的传动比合理范围 n 卷筒 = =55 r/min 3.4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和型号 电动机类型可根据电源种类、工作条件、载荷特点 、 起动性能和起、nts - 5 - 制动、反转的频繁程度,转速及调速性能要求进行选择 ,同一额定功率可有多种转速,应综合分析比较,选定电动机的转速 1500 r/min,则电动机的型号 Y132s-4,参数如表 3-3。 表 3-3 电动机型号参数表 型号 满载 转速 r/min 同步 转速 r/min 质量 电流 cos 额定功率kW 效率 Y132s-4 1440 1500 68Kg 11.6A 0.84 5.5 85.5 注意:设计计算所依据的功率,可以是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Ped,也可是工作机实际需要的功率 Pd,对于通 用机械,常用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Ped 作为设计功率。对于传动装置的设计功率,一般按实际需要的电动机功率 Pd。转速按电动机额定功率时的转速 nm(满载转速,不等于同步转速) nts - 6 - 4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4.1 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分配 : 根据电动机的满载转速mn和滚筒转速 n卷筒 可算出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 i= ,高速级传动比 i1,由公式可得,又因为传动装置 为展开式,固 C=1.5 则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分配到各级 传动比: 1)高速级的传动比为: i1= =6.30 2)低速级的传动比为: i2 =4.1 4.2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的转速: 1轴 n1=1440 r/min 2轴 n2= 3轴 n3= =55 卷筒 n 卷筒 =55 r/min 2)各轴的输出功率: 1轴 1 = 4 . 1 2 0 . 9 9 4 . 0 8dP P k W 联 轴 器, 26.18i 总 1 6.30i 2 4.1i 各轴转速 1 1 4 4 0 m innr 2 2 2 9 m innr 3 55 m innr= 5 5 m innr卷 筒 各 轴功率 1 4.08P kW 2 3.92P kW 3 3.76P kW= 3 .6 9P kW卷 筒 各轴转矩 2 7 .3 2dT N m nts - 7 - 2轴 21 = 4 . 0 8 0 . 9 9 0 . 9 7 = 3 . 9 2P P k W 轴 承 齿 轮, 3轴 32 = 3 . 9 2 0 . 9 9 0 . 9 7 = 3 . 7 6P P k W 轴 承 齿 轮, 卷筒 3= = 3 . 7 6 0 . 9 9 0 . 9 9 = 3 . 6 9 k WPP 卷 筒 轴 承 联 轴 器; 3) 各轴转矩 电机 轴 4 . 1 29 5 5 0 9 5 5 0 2 7 . 3 21440dd dpT N mn 1轴 1114 . 0 89 5 5 0 9 5 5 0 2 7 . 0 61440PT N mn , 2轴 2223 . 9 29 5 5 0 9 5 5 0 1 6 3 . 4 8229PT N mn , 3轴 3333 . 7 69 5 5 0 9 5 5 0 6 5 2 . 8 755PT N mn , 卷筒 3 . 6 9= 9 5 5 0 = 9 5 5 0 = 6 4 0 . 7 2 N m55PTn 卷 筒卷 筒 卷 筒由以上数据得各轴运动及动力参数表: 轴 功率 PkW 转矩()T N m 转速( min)nr 电机轴 4.12 27.32 1440 1轴 4.08 27.06 1440 2轴 3.92 163.48 229 3轴 3.76 652.87 55 卷筒轴 3.69 640.72 55 1 2 7 .0 6T N m 2 1 6 3 .4 8T N m 3 6 5 2 .8 7T N m= 6 4 0 .7 2T N m卷 筒 nts - 8 - 5 传动零件设计(齿轮) 5.1 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1. 选定齿轮材料及齿数 : 运输机为一般工作的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 8级,精度,小齿轮材料为 40Cr(调质),硬度为 280HBS,大齿轮材料为 45 钢(调质),硬度为 240HBS,两材料硬度差为40HBS,选取小齿轮齿数 Z1=20, 则大齿轮 Z2=6.3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设齿轮按 8级精度制造。 2131 2 12 . 3 2 ( )EdHK T Zudu(1)确定公式中的各计算数值: 1)选择载荷系数 t 1.3K ; 2)小齿轮的转矩: 41 2 . 7 0 6 1 0T T N m m ; 3)由表 10-7选择齿宽系数 =1d 4)齿数比 1 6.30ui 5)由表 10-6选 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12= 1 8 9 .9 M P aEZ 6) 由图 10-21d 选 小 齿 轮 的 接 触 疲 劳 强 度 极 限lim 1 = 6 5 0 M P aH,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lim 2 = 5 6 0 M P aH。 7)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 91 1 hN 6 0 L 6 0 1 4 4 0 1 8 3 0 0 5 1 . 0 3 7 1 0nj ( ) 9 812N 1 . 0 3 7 1 0N 1 . 6 4 6 1 06 . 3 0i 8) 由图 10-19 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KHN1=0.90; KHN2=0.95 , t 1.3K =1d 1 6.30ui 12= 1 8 9 .9 M P a EZ lim 1 = 6 5 0 M P aHlim 2 = 5 6 0 M P aH91N 1 .0 3 7 1 0 82N 1 .6 4 6 1 0 KHN1=0.90 KHN2=0.95 nts - 9 - 9) 计算接触疲劳应许应力 。 取失效概率为 1%,安全系数 S=1,由式( 10-12)得 H N 1 l i m 11H N 2 l i m 22K 0 . 9 6 5 0 a 5 8 5 aSK 0 . 9 5 5 6 0 a 5 3 2 aSHHHHM P M PM P M P (2)计算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t1d,带入 H中较小的值 。 4221 331t+ 1 1 . 3 2 . 7 0 6 1 0 7 . 3 0 1 8 9 . 8d 2 . 3 2 ( ) 2 . 3 2 ( )1 6 . 3 0 5 3 24 0 . 1 6 3EdHK T Zuumm 2)计算圆周速度 v。 11 333 . 1 4 4 0 . 1 6 3 1 4 4 0 3 . 0 2 7 /6 0 1 0 6 0 1 0dn ms 3)计算齿宽 b。 1 1 * 4 0 . 1 6 3 4 0 . 1 6 3dtb d m m 4)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hb。 模数114 0 . 1 6 3m t 2 . 0 0 120td mmz 齿高 h=2.25mt=2.25 2.001=4.502mm 5)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 v=3.027m/s,8 级精度,由图 10-8查的动载系数 1.1VK直齿轮, 1 FH KK; 由表 10-2查的使用系数 1AK ; 由表 10-4 用插值法查的 8 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 非对称布置时, 423.1HK 125 8 5 a5 3 2 aHHMPMP1td 4 0 .1 6 3mm3 .0 2 7 /ms 4 0 .1 6 3b m m m t 2 .0 0 1mm h =4.502mm nts - 10 - 由 b/h=8.92, 423.1HK查图 10-13得 35.1FK;故载荷系数 K=HK HK VK AK= 5 6 5 3.1423.111.11 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式( 10-10a)得 3311 1 . 5 6 5 3d d 4 0 . 1 6 3 4 2 . 7 2 8 m m1 . 3ttKK 计算模数 m。 mm 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式( 10-5)得完全强度的设计公式为 3 21 12 F SaFad YYzKTm (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 由图 10-20c 查 得 小 齿 轮 的 弯 曲 疲 劳 强 度 极 限MPMP FEFE 380a500 21 限;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 2)由图 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120 . 8 5 0 . 8 8 ;F N F NKK,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1 F N 112 F N 22K 3 0 3 . 5 7 aK 2 3 8 . 8 6 aF l NFF l NFMPSMPS4)计算载荷系数 K K=FK FK VK AK= 485.135.111.11 5)查取齿形系数 由表 10-5查得 YFa1=2.80,YFa2=2.16 6)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表 10-5查得 应力校正系数 YSa1=1.55,YSa2=1.81 1d 4 2 .7 2 8 m m mm 125 0 0 a380FEFEMPMP120.850. 8;FNFNKK 123 0 3 . 5 7 a2 3 8 . 8 6 aFFMPMPK 1.485 YFa1=2.80,YFa2=2.16 YSa1=1.55,YSa2=1.81 nts - 11 - 7)计算大小齿轮 的 1aFaY F SY并加以比较 F a 1 a 11Y 2 . 8 0 1 . 5 5 = 0 . 0 1 4 3 03 0 3 . 5 7SFY F a 2 a 22Y 2 . 1 6 1 . 8 1 = 0 . 0 1 6 3 72 3 8 . 8 6SFY 大齿轮 的数值大一些 ,选小齿轮进行计算 ( 2) 设计计算 3 21 12 F SaFad YYzKTm =1.42mm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由于齿轮的模数 m 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齿根弯强度,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于直径有关, 按 GB/T1357-1987圆整为标准模数,取 m=2mm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要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d1=42.728mm,计算小齿轮齿数 Z1= 1d 4 2 . 7 2 8 2 1 . 3 6 4 2 2m2 大齿轮齿数 Z2 6 . 3 0 2 2 1 3 8 . 6 1 3 9 这样设计出来的齿轮传动,既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了结构紧凑,避免浪费 4.几何尺寸计算 ( 1)计算分度圆直径 1122d z m 2 2 2 4 4 m md z m 1 3 9 2 2 7 8 m m ( 2) 计算中心距 a= 12dd 4 4 2 7 8 1 6 1 m m22 ( 3) 计算齿轮宽度 F a 1 a 11Y 0 .0 1 4 3 0SFY F a 2 a 22Y 0 .0 1 6 3 7SFY m=2mm 1Z 22 2Z 139 12d 44mmd 278mm a 161mm b 44mm B2=44mm,B1=50mm nts - 12 - b=d1d 1 4 4 4 4 m m B2=44mm,B1=50mm 3.2 第二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选择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确定材料热处理方式 材料选择。由表 10-1 选择小齿轮材料为 40Cr(调质),硬度 280HBS,大齿轮材料为 45 钢(调质)硬度为 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 40HBS 2)传动方案选择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3)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选用 8 级精度( GB10095-88) 4) 选择小齿轮数 Z1=30,大齿轮数 Z 2 = 4 . 1 3 0 1 2 3 2按 齿 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设计计算公式( 10-9a)进行计算,即 3 21t1 )(12.32d HEd ZuuKT (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试选载荷系数 3.1tK 2)小齿轮的转矩: 32 1 6 3 . 4 8 1 0T T N m m ; 3)由表 10-7选择齿宽系数 =1d 4)齿数比 2 4.1ui ; 5)由表 10-6选 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12= 1 8 9 .9 M P aEZ 6) 由图 10-21d 选 小 齿 轮 的 接 触 疲 劳 强 度 极 限lim 1 = 6 5 0 M P aH,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lim 2 = 5 6 0 M P aH。 7)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Z1=30 Z2=123 t 1.3K 31 6 3 .4 8 1 0T N m m =1d 2 4.1ui 12= 1 8 9 .9 M P a EZ lim 1 = 6 5 0 M P aHlim 2 = 5 6 0 M P aH91N 1 .6 4 8 1 0 82N 4 .0 2 1 1 0 KHN1=0.90; KHN2=0.95 nts - 13 - 91 1 hN 6 0 L 6 0 2 2 9 1 8 3 0 0 5 1 . 6 4 8 1 0nj ( ) 9 812N 1 . 6 4 8 1 0N 4 . 0 2 1 1 04 . 1i 8) 由图 10-19 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KHN1=0.90; KHN2=0.95 9) 计算接触疲劳应许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 1%,安全系数 S=1,由式( 10-12)得 H N 1 l i m 11H N 2 l i m 22K 0 . 9 6 5 0 a 5 8 5 aSK 0 . 9 5 5 6 0 a 5 3 2 aSHHHHM P M PM P M P (2)计算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t1d,带入 H中较小的值。 5221 331t+ 1 1 . 3 1 . 6 3 4 8 1 0 5 . 1 1 8 9 . 8d 2 . 3 2 ( ) 2 . 3 2 ( )1 4 . 1 5 3 27 4 . 8 9 9EdHK T Zuumm 2)计算圆周速度 v。 12 333 . 1 4 7 4 . 8 9 9 2 9 9 1 . 1 7 2 /6 0 1 0 6 0 1 0dn ms 3)计算齿宽 b。 1 1 * 7 4 . 8 9 9 7 4 . 8 9 9dtb d m m 4)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hb。 模数117 4 . 8 9 9m t 2 . 4 9 730td mmz 齿高 h=2.25mt=2.25 2.497=5.618mm 5)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 v=1.172m/s,8 级精度,由图 10-8查的动载系数 1.1VK 125 8 5 a5 3 2 aHHMPMP1td 7 4 .8 9 9 mm1 .1 7 2 /ms 7 4 .8 9 9b m m m t 2 .4 9 7 mm h =5.618mm nts - 14 - 直齿轮, 1 FH KK; 由表 10-2查的使用系数 1AK ; 由表 10-4 用插值法查的 8 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 423.1HK由 b/h=8.92, 423.1HK查图 10-13得 35.1FK;故载荷系数 K=HK HK VK AK= 5 6 5 3.1423.111.11 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式( 10-10a)得 3311 1 . 5 6 5 3d d 7 4 . 8 9 9 7 9 . 6 8 2 m m1 . 3ttKK 计算模数 m。 mm 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式( 10-5)得完全强度的设计公式为 3 21 12 F SaFad YYzKTm ( 2)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 由图 10-20c 查 得 小 齿 轮 的 弯 曲 疲 劳 强 度 极 限MPMP FEFE 380a500 21 限;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 2)由图 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120 . 8 5 0 . 8 8 ;F N F NKK,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1 F N 112 F N 22K 3 0 3 . 5 7 aK 2 3 8 . 8 6 aF l NFF l NFMPSMPS4)计算载荷系数 K 1d 7 9 .6 8 2 m m mm 125 0 0 a380FEFEMPMP120.850.88;FNFNKK 123 0 3 . 5 7 a2 3 8 . 8 6 aFFMPMPK 1.485 YFa1=2.52,YFa2=2.16 YSa1=1.625 nts - 15 - K=FK FK VK AK= 485.135.111.11 5)查取齿形系数 由表 10-5查得 YFa1=2.52,YFa2=2.16 6)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表 10-5查得 应力校正系数 YSa1=1.625,YSa2=1.81 7)计算大小齿轮 的 1aFaY F SY并加以比较 F a 1 a 11Y 2 . 5 2 1 . 6 2 5 = 0 . 0 1 3 6 23 0 3 . 5 7SFY F a 2 a 22Y 2 . 1 6 1 . 8 1 = 0 . 0 1 6 3 72 3 8 . 8 6SFY 大齿轮 的数值大一些 ,选小齿轮进行计算 ( 2) 设计计算 3 212 F a S adFYYKTmz =1.937mm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由于齿轮的模数 m 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齿根弯强度,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于直径有关, 按 GB/T1357-1987圆整为标准模数,取 m=2mm但为了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需要按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d1=74.899mm,计算小齿轮齿数 Z1= 1d 7 4 . 8 9 9 3 7 . 4 5 0 3 8m2 大齿轮齿数 Z2 4 . 1 8 1 5 5 . 8 1 5 6 这样设计出来的齿轮传动,既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了结构紧凑,避免浪费 4.几何尺寸计算 ( 1)计算分度圆直径 YSa2=1.81 F a 1 a 11Y 0 .0 1 3 6 2SFY F a 2 a 22Y 0 .0 1 6 3 7SFY m=2mm 1Z 38 2Z 156 12d 76mmd 312mm a 194mm b 76mm nts - 16 - 1122d z m 3 8 2 7 6 m md z m 1 5 6 2 3 1 2 m m ( 2) 计算中心距 a= 12dd 7 6 3 1 2 1 9 4 m m22 ( 3) 计算齿轮宽度 b=d1d 1 7 6 7 6 m m B2=76mm,B1=82mm 4 轴的设计 4.1 高速轴 1 的设计 1.选择材料及热处理方式 选取轴的材料为 45号钢,调质处理。 2.齿轮上的作用力 3 3112 2 2 7 . 0 6 1 0F 1 . 2 3 1 044tT Nd 3F F t a n 0 . 3 6 4 1 . 2 3 1 0 4 4 7 . 6 8rt NN 020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mind按扭转强度法估算高速轴的直径,由表 15-3,取常数0 112A ,由 1公式 (14-2),轴的最小直径满足: 1333m i n 0 014 . 0 81 1 2 1 5 . 8 51440PPd A A m mnn ; 该段轴上有 一 键槽将计算值加大 5%,取m in 1 6 .6 4d m m此轴的最小直径 mind 即安装在联轴器处轴的最小直径1mind,为了使所选的轴的直径 d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B2=76mm,B1=82mm 3F 1 .2 3 1 0t NF 4 4 7 .6 8r N m in 1 6 .6 4d m m 12 20d mm L=32mm nts - 17 - 取联轴器的型号。 根据传动装置的工作条件拟选用 HL型弹性注销联轴器。 查表 14-1,取AK =1.3,则计算转矩: A 1 . 3 2 7 . 0 6 2 9 . 5 5CT K T N m ; 按照nC TT 及电动机轴尺寸等限制条件,查 GB/T 5014-2003,选用 HL1 型弹性柱销联轴器。其公称转矩 160nT N m,半联轴器的孔径 1 2 2 4d m m : 最后确定减速器高速轴外伸直径12 20d mm ,半联轴器长度L=32mm,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 L1=27mm。 4. 轴的结构设计 (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 2)根据轴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个段的直径和长度 1)为了满足半联轴器的轴向定位要求, 1-2 的轴的左 段 需要制出一轴肩 ,故 取 2-3 段直径23 24d mm ,右端 用轴端挡圈定位,按轴端直径取挡圈直径 D=30mm。半联轴器与 轴配合的L1=27mm, 为了保证轴端挡圈指压在半联轴器上而不压在轴的端面上,故 1-2段长度比 L1略短一些,现取 L1-2=22mm 2)初步选择滚动轴承。 因轴只承受到径向力的作用,故选用深沟球轴 承。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23 24d mm ,由轴承 产品目录中初步选取 0 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等级的深沟球轴承60306,故 L7-8=19,而 3 4 7 8 = 3 0d d m m 。 左端滚动轴承采用轴肩 进行定位 ,由手册查的轴肩高度h=6mm,因此,取 67 42d mm 。 3)取安装 齿轮处的轴段 4-5 段直径 45 34d mm ;齿轮右端与右端轴承的左端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齿轮的轮毂的宽度为50mm, 为了使套筒的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略短与轮毂宽度,故 L4-5=47mm。齿轮的左端采用轴肩定位,轴肩的高度 h0.07d,故取 h=6mm,则轴环处的直径 56 50d mm 。轴环的宽度L1=27mm 23 24d mm D=30mm L1-2=22mm 3 4 7 8 = 3 0d d m m L7-8=19 67 42d mm 45 34d mm L4-5=47mm 56 50d mm L5-6=12mm L2-3=50mm nts - 18 - b 1.4h,取 L5-6=12mm。 4)轴承端盖的共宽度为 20mm(由减速器及轴承端盖的结构设计而定)。 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使用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与半联轴器左端面间的距离 L=30mm,故L2-3=50mm。 5) 取齿轮距箱体内壁的距离 a=16mm, 两圆柱齿轮之间的距离 c=20mm,考虑到箱体的铸造误差,在确定滚定轴承的位置时,应矩箱体的内壁一段距离 s,取 s=8mm,已知滚动 轴承宽度T=19mm, 中速轴上的小齿轮宽度为 B=82mm,则 L3-4=T+s+a+(50-47)=( 19+8+16+3) mm=46mm L6-7=B+c+a+s-L5-6=( 82+20+16+8-12) mm=114mm 至此,已初步确定 了轴的个段直径和长度 ,轴的总长度L=310mm。 ( 3)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与轴的周向定位均为采用平键连接。 按 45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