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精魂动天 1 我的回忆(节选)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精魂动天 1 我的回忆(节选)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精魂动天 1 我的回忆(节选)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精魂动天 1 我的回忆(节选)课时演练 语文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的回忆(节选)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皈依/钣金慈禧/嬉戏愚昧/素昧平生薪饷/响遏行云b.草拟/褒姒汕头/籼米萝卜/祸福未卜逮捕/猫逮老鼠c.蒙骗/蒙古包募集/暮色潜逃/潜移默化盛器/盛情难却d.胡髭/咨询缔造/芥蒂踝骨/颗粒无收聚拢/扰攘不安解析:a项,gu/bn,x/x,mi,xing;b项,n/s,shn/xin,bo/b,di/di;c项,mng/mng,m,qin,chng/shng;d项,z,d,hui/k,lng/ro。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有恐高症的她,只要到稍微高一点的地方,就会吓得,所以她不会选择买高层住宅。(2)因为缺乏责任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的破布。(3)得知考试成绩后她还没有填写高考志愿,却在短短的两周里收到37封录取通知书,随之而来的电话骚扰更让她一家。a.提心吊胆一文不名不厌其烦b.心惊胆战一文不值不胜其烦c.心惊胆战一文不名不厌其烦d.提心吊胆一文不值不胜其烦解析:“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心惊胆战”语义比“提心吊胆”重,且常用作“吓”的补语,据语境可知(1)处应填“心惊胆战”。“一文不名”指一个钱也没有;“一文不值”形容毫无价值。“一文不名”只适用于人,“一文不值”可适用于物,据此可知(2)处填“一文不值”。“不厌其烦”指不嫌麻烦;“不胜其烦”指烦琐得让人受不了。根据句意可知(3)处应填“不胜其烦”。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该省加快交通建设的步伐,已基本完善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和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融为一体的综合立体运输体系。b.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相关科学家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计划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在发射10年后实现探测器采样返回。c.过劳为什么会引起健康透支?有关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d.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从2015年春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由生均每年1 500元提高到2 000元,并抓紧研究完善高校助学贷款政策。解析:a项,不合逻辑,“航空、铁路、公路、水运”与“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概念不能并列,应将“和”改为“等”;b项,语序不当,应将“将在2020年计划”改为“计划将在2020年”;c项,句式杂糅,应去掉“所致”。答案:d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1916年,蔡元培是应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回国的。这位他当年的旧部言辞恳切:“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当时的北大还是老样子,是个“臭虫窝”“大染缸”。对于北大这种状态,几任校长都无能为力。或许是“国事渐平,教育宜急”打动了蔡元培,这与他这么多年来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不谋而合。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踏入北大。从此,北大这一潭死水掀起大波澜。蔡元培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先生在此,北大重生。他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术为天责的前提下,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随后,陈独秀来了,胡适来了,梁漱溟来了一时间,北京大学集合了当时最优秀的学术头脑。蔡元培留学德国,发现德国的大学管理十分民主,而且,他发现学校不会因为校长的去留而出现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大的波动,因为学校是由教授来管理的,校长和各学科长由教授会公选出来。早在1912年,蔡元培起草颁布的大学令中就提出教授治校的相关内容,如第十六条提出:“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随时召集评议会,自为议长。”蔡元培来到北大当校长时,北大仍没有评议会,因为当时的教育部始终不允许成立。这次蔡元培据理力争,得到当局的同意。在北大的第一年,蔡元培就制定了北京大学评议会规则,组建了大学评议会,作为学校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以让更多的教授议决立法方面的事。随后,北大评议会决定在北大各学科(系)设立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从此,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被教授治校的体制取代。经历思想自由、相容并包、教授治校的洗礼,北京大学脱胎换骨。蔡元培被誉为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蔡元培成功地革新了北大,他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蔡元培之后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在任期间始终奉行蔡先生的办学理念和主张。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抗战后期筹划复校时重温蔡元培的经验,刻意模仿。直至今日,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往事仍被反复提起,后人渴望予以复制甚至超越,但人们往往失望地发现,有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先生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仍时有金刚怒目的一面,1922年10月,北大发生了“讲义风潮”,蔡元培的校长室外聚集了几百名学生,起哄呐喊,要求废除收取讲义费的决定。蔡元培对学生破坏纪律十分生气,他向学生吼道,“我跟你们决斗”,直到逼得学生慢慢散去。更多时候,先生是个“老好人”,冯友兰、罗家伦在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聆听先生的教诲时如沐春风的感觉。蔡元培经常写介绍信,哪怕只有一面之缘,只要有一技之长无不相助,其提携后辈之心让人为之动容。在混乱的民国时代,争名逐利、爱财弄权是时代的底色。蔡元培是开国功臣,是教育总长,是北大校长,是中央研究院院长,足可谓位高权重,但大先生蔡元培竟没有自己的房子。从绍兴山阴县笔飞弄走出来,求学、入仕、从教、革命、游学,到回到教育,蔡元培怀着救治病中之家国的热切,努力培养大写的人,为时代营造风气。相关链接: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孙中山先生也从北大改革中受到巨大启发,认识到思想学术带动社会政治变革的内在规律,于是他后来大力改组国民党,采取切实举措,为国民党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见,北大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摘自我们怎样才能更靠近蔡元培)在北大改革中,祖父遵循“思想自由,相容并包”的方针。他主张,“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任他们自由发展”。为了扭转北大的学术风气,祖父凭借其渊博的学识,融合中西文化的眼界,以相容并包的用人方针,使北大聚拢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教授。(摘自蔡磊珂我是祖父的追随者)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蔡元培一直渴望“教育救国”。1916年,教育总长范源濂邀请蔡元培回国主持北大,这与蔡元培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欣然应邀。b.蔡元培努力改革学校的管理方式。他起草大学令提出设立大学评议会;任职北大时,不顾教育部反对,组建了大学评议会。c.在北大改革中,蔡元培主张的开放、包容,并非没有限制。各种学派首先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才听任它们自由发展。d.蔡元培治理北大,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他借鉴德国民主管理大学的经验,由教授管理学校,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e.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在处理特殊情况时,也有自己的底线。他面对不守纪律的学生,毫不退缩,最终使“讲义风潮”平息。解析:a项,偷换概念。蔡元培的想法是“教育救国”而不是主持北大。b项,“不顾教育部反对”错,原文表述是“因为当时的教育部始终不允许成立”,但后来同意。d项,“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错,原文表述是“组建了大学评议会,作为学校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以让更多的教授议决立法方面的事”。答案:ce5.文中说“先生在此,北大重生”,请简要概括蔡元培是如何使北大获得“重生”的。解析:本题是概括内容题,首先要阅读文本,掌握文本内容;其次,从文中找出蔡元培使北大获得“重生”的有关语段,注意从师资、治校理念和管理方式等方面概括即可。参考答案:在师资方面,延揽积学与热心的教员;在治校理念上,坚持“思想自由,相容并包”的方针;在管理方式上,推行教授治校。6.为什么说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引领时代风气”?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参考答案:蔡元培通过改革,改变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使北京大学脱胎换骨;蔡元培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北大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7.蔡元培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解析:(1)概括分析传主性格。阅读文本,把握有关蔡元培事迹以及言行的描写,在此基础上概括。可以从他心系国家、热心提携后辈和坚守原则等角度去概括。(2)结合材料谈看法可根据概括的传主性格去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心系国家,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归国主持北大;坚守原则,斥退不守纪律的学生;热心提携后辈,经常写介绍信推荐人才;淡泊名利,身在高位却没有自己的房产。三、语言运用8.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将其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据京华时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泰国期间,中泰两国签署了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跨国铁路激发“泛亚铁路”联想,高铁所代表的“中国速度”,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动力。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介绍,中国高铁在国内大发展的同时,也积极谋划“走出去”。目前中国已经与包括美国、巴西、白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建立高铁合作关系。他认为,中国高铁能在短短几年间驶出国门,主要源于三大优势。首先是性价比。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0.33亿美元;其次是技术;最后是安全性。解析:语段中共介绍了两个事件,一是中泰两国签署协议,二是对中国高铁的介绍。据此加以概括即可。答案示例:三大优势助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知识窗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以尽可能少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要求能够揭示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要有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使人一读就明白谁做了什么事情(或什么事情怎么样)。形式上,一般为主谓结构的单句。(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与非主谓句两类。)内容上,既然是新闻,就必须体现新闻的属性,应该严格而完全地反映新闻事实。有些题目有字数规定,必须按要求作答。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秉承“不敢为天下先”等道家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 000多年来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提出“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以此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的革命事业,这一口号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而前赴后继,1911年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诞生了。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敢为天下先”赢得了中华民国“国父”之称。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50字左右。解析:作答时,首先要理解两则材料的差异:材料一中的关键词是“持而保之”,强调的是保全自己;材料二强调的是“以天下为己任”。我们可以择其一进行点评,也可融合两者,取其精华。答案示例:(1)赞同老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