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圆锥圆柱减速器课程设计506%1.3%400%228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2页)
编号:52294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33.08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17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6
积分
- 关 键 词:
-
减速器课程设计
- 资源描述:
-
二级圆锥圆柱减速器课程设计506%1.3%400%228,减速器课程设计
- 内容简介:
-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 计 班级: A04机械( 1)班 学号 : 040101110 姓名: 王 平 指导老师: 章 海 nts 目 录 一、 设计任务 3 二、 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3 三、 电动机的选择 4 四、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5 五、 减速器箱体设 计 9 六、 轴的结构设计 11 七、 轴承的校核 17 八、 键的校核 19 九、 轴承的润滑及密封 21 十、 小结 21 nts 第一节 设计任务 运输机工作原理:电动机的传动力通过减速器带动滚筒转动。其执行机构如下: 原始数据: 1) 运输带工作拉力 F=6KN; 2) 运输带工作速度 V=1.3m/s; 3) 滚筒直径 D=400mm; 4) 滚动效率 =0.95; 5) 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转动,载荷较平稳; 6) 工作环境:室内,灰尘较大,环境最高温度 35 C; 7) 使用折旧期 8年, 4年大修一次; 8) 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第二节 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方案一:传动方案简图如下: 圆 柱 - - 齿 轮该方案优nts点: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传动比较平稳,适合单向连续传动,对工作的环境适应性强。缺点: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高,价格较贵。 方案二:传动方案简图如下: 蜗 杠 - 齿 轮第三节 电动机的选择 ( 1) 电动机的功率 P0 0p=wap = 7 . 8 9 . 2 90 . 8 4wwaFv k w k w 31 2 3 4 5a =0.84 其 中1=0.98 2=0.99 3=0.98 4=0.95 5=0.95 分别为二级减速器,滚筒,弹性联轴器,刚性联轴器,圆锥滚子轴承的传动效率。以上数据均有 1表 1-15 查得。 (2) 电动机的选择 根据0p及 其工作环境,查 1表 F1-2:选用2 61 6JO型号电动机,主要参数如下: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 KW 满载转速 r/min 起动转矩 / 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 / 额定转矩 质量 Kg 同步转速 1000r/min 2 61 6JO10 970 1.4 1.8 148 评析:此型号电动机,额定功率略高于工作功率,不会造成过载或空载,可延长电动机使用寿命。此型号为“封闭”型。适于灰尘多等恶劣环境下工作。 ( 3)联轴器的选择 电 动机到减速箱之间的联轴器,由于转速较快选用弹性联轴器。 ntscaATT K =1.8KN/1.5=1200KN 查 1得选用弹性柱销联轴器,型号为4HL。主要参数:公称扭矩,nT=1250, 许用转速为 2800r/min,转动惯量为 3.4Kg/ 2m ,质量 m=22Kg 减速箱到滚筒之间的联轴器,由于此处转速 不大,故选用凸缘联轴器,型号为6YL。 主要参数:公称扭矩nT=100Nm,许用转速 r/min。 ( 4)齿轮传动比确定 maxawni n =970/62.1=15.62 根据经验对于圆锥 -圆柱齿轮,可取圆锥齿轮传动比1i=0.252i,并尽量使1 3i,最大允许到 4,以使圆锥齿轮直径较小,1 0 . 2 5 0 . 2 5 1 5 . 6 2 4ii 21 1 5 . 6 2 3 . 9 1 3 . 9 8 4i i i ( 5)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1) 各轴输入功率 1p=0 01p = 9 . 2 9 0 . 9 8 9 . 1 0 KW ,2p=1 12p =9.10*0.99*0.98=8.83KW 3p=2 23p =8.83*0.99*0.98=8.57KW 2) 各轴转速 1n=n满=970 r/min 2n=11ni =970/3.91=248r/min 3n = 22ni =248/3.99=62r/min 3) 各轴输入转矩 电动机输出转矩:dT=9550dpn满=9550*9.29/970=91.46Nm 轴 1:1T=dT 0 01i 91.46*1*0.98=89.63Nm 轴 2:2T=dT 1 12i 89.63*4*0.98*0.99=347.84 Nm 轴 3:3T=347.84*4*0.99*0.98=1349.9Nm 上面各式中2,3分别为弹性联轴器,圆锥滚子轴承的传动效率 12为轴 1 与轴 2 间齿轮传动效率,23为轴 2 与轴 3 的间齿轮传动效率 第四节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nts1 圆锥齿轮传动设计 1) 运输机为一般工作,速度不高,选用 7 级精度 2)材料选择:由表 10-1 选择用小齿轮材料为 40Gr(调质)硬度为 280HBS,大齿轮材料为 45钢(调质) 硬度为 240HBS . 3)选择小齿轮齿数为1 24z 21 4 2 4 9 6z i z 取 13R 1 4ui4)确定齿轮许用应力 因为工作为 2 班制,连续单向运转,所以 8116 0 6 0 9 7 0 1 2 8 3 0 0 2 . 7 9 1 0N n j L h 8 712 2 . 7 9 1 0 6 . 9 8 1 04NN u 查图 10 18 10 19 可得 1 0.96KHN 1 0.88KFN2 0.95KHN2 0.93KFN查图 10 21 d 得lim1 675H lim1 600F lim 2 560H lim 2 640F 取失 效率为 1%,安全系数 1H ,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1.4FS 所以 l i m 6 7 5 0 . 9 6 6481HHHK H N M P a l i m 6 4 0 0 . 9 3 4251 . 4FFFK F N M P aS 小齿轮所需传递转矩 3 3 49 . 2 99 5 5 0 1 0 9 5 5 0 1 0 9 . 1 5 1 0970PT N m mn 电满 载由表 10 2 查得 1AK VK按图 10 8 1.15VK 取 1K 1.10K 1 . 5 1 . 5 1 . 1 0 1 . 6 5F H H b eK K K 1 1 . 1 5 1 1 . 6 5 1 . 9 0AVK K K K K 由表 10 6 查得 189.8Z 5) 计算小齿轮直径及齿数模数: 20 o 直齿圆锥齿轮 2.5HZ 213122 2 . 9 2 7 7 . 4( 1 0 . 5 )HK T ZdR R u mm 117 1 . 4 4 3 . 2 324dm Z 取整 m=3 所以 1 7 1 .4 4 253Z 2 2 5 4 1 0 0Z 6) 齿轮弯曲强度校验 a) 齿形系数FaY齿轮节锥角 1 11a r c t a n a r c t a n 1 4 0 44i o219 0 7 5 0 4 oonts 当量齿数:11 224 2 4 . 7 2 5c o s c o s 1 4 0 4VZZ o22 296 395c o s c o s 7 5 5 6VZZ o由表 10 5 查得 1 2.62FaY 2 1.97FaY b) 应力修正系数 由表 10 5 查得 1 1.5saY 2 2.06saY c) 齿根弯 曲强度效验 1 1 1132 2 214 1 8 1 . 0 6( 1 0 . 5 ) 1s a F aFFK T Y YR R Z m u 1 2 2232 2 224( 1 0 . 5 ) 1s a F aK T Y YR R Z m ud) 圆锥齿轮主要尺寸 11 3 2 5 7 5d m Z m m 22 1 0 0 3 3 0 0d Z m m 22 221211 7 5 3 0 0 1 5 52 4 4 2ddR m m 1 1 5 5 5 1 . 6 73Rb R m m 经过计算,既满足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做到结构紧凑。 2 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a) 由图的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b) 运输机一般选用 7 级精度 c) 材料选择和锥齿一样,小齿轮材料为 40Cr(调质)硬度为 280HBS,大齿轮材料为 45钢,硬度为 240HBS d) 选小齿轮齿数 3 25Z 4 3 2 3 9 8 . 7 5Z u Z i Z 2)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a) 试选载荷系数 1.3tK b) 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5 3 52128 . 8 39 5 . 5 1 0 9 5 . 5 1 0 3 . 4 1 0248PT N m mn c) 由表 10 7 选取 1d d) 由表 10 6 查得 189.9Z e) 由图 10 21 d 查得 lim 3 675H lim 4 600H nts f) 732 6 . 9 8 1 0NN 7342 1 . 7 5 1 0NN u g) 由图 10 19 查得 3 0.95KHN4 1.2KHNh) 计 算 接 触 疲 劳 许 用 应 力 取 失 效 率 为 1% S=1 1 l i m 11 6 7 5 0 . 9 5 6 4 1 . 2 5HH K H N S 2 l i m 22 672HHK H N S 即 2 521 3312 2( 1 ) 1 . 3 3 . 4 1 0 3 . 9 8 1 8 4 02 . 3 2 2 . 3 2 8 2 . 31 3 . 9 8 6 7 2tEtHK T u Zddu 计算圆周速度 12 8 2 . 3 2 4 8 1 . 0 76 0 1 0 0 0 6 0 1 0 0 0tdn mV s 计算齿宽 b 1 8 2 . 3tb d d m m 13 3 . 2 9tt dm m mZ2 . 2 5 7 . 4th m m m所以 11.12bh 计算载荷系数:根据 V 7 级精度 又图 10 8 查得 1.07VK 直齿轮,假设100tA F NK bm 由表查得 1 .2HFKK 由表 10 2 查得使用系数1AK 由表 10 4 查得 7 级 精 度 小 齿 轮 相 对 支 承 非 对 称 布 置 时231 . 1 2 0 . 1 8 (1 0 . 6 1 ) 0 . 2 3 1 0 1 . 4 2 7HKb 由 11.12bh 1.427HK 查 10 13 图得 1.35FK 所以1 1 . 0 7 1 . 2 1 . 4 2 7 1 . 8 3A V H HK K K K K 按实验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3311 1 . 8 38 2 . 3 9 2 . 2 31 . 3ttKdd K 计算模数 m 139 2 . 2 3 3 . 6 925dm Z 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13 232 F a saFK T Y Ym dZa)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值 b) 由图 10 20 c 查得小齿轮的弯曲强度疲劳极限1 520FE M pa 大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 2 375FE M pa c) 由图 10 8 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1 0.88FNK 2 0.9FNK nts d) 计 算 许 用 应 力 取 弯 曲 疲 劳 安 全 系 数 S=1.4 111 5 2 0 0 . 8 8 3 2 6 . 8 51 . 4F N F EF KK M p aS 2223 8 0 0 . 9 2 4 4 . 2 81 . 4F N F EF K M p aS e) 计算 K 1 1 . 0 7 1 . 2 1 . 3 5 1 . 7 3A V F FK K K K K f ) 查取齿型系数 由表 10 5 查得 1 2.62aY 2 2.18FaY g) 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表 10 5 查得 1 1.59saY 2 1.79saY h) 计算大小齿轮的 Fa saFYY并加以比较 113 2 . 6 2 1 . 5 9 0 . 0 1 2 7 43 2 6 . 8 5F a s aFYY 224 2 . 1 8 1 . 7 9 0 . 0 1 5 9 72 4 4 . 2F a s aFYY 53 22 1 . 7 3 3 . 4 5 1 0 0 . 0 1 5 9 7 3 . 1 21 2 5m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 m 大于齿根计算的模数,由于 m 的大小取决于弯曲强度所决定承载能力可取 m=3 1 92.23d 11 30dZ m21122Z uZ11 3 0 3 9 0d Z m 22 366d Z m12 9 0 3 6 6 28822dda 1 1 9 0 9 0b d d 验算: 5 312 2 3 . 1 4 1 0 6 . 9 8 1 090tFNd 31 6 . 9 8 1 0 7 7 . 6 1 0 090AtKF NNm m m mb 合适 第五节 减速器箱体设计 本方案采用圆锥齿 圆柱齿轮传动,故中心距 a 取圆柱齿轮传动中心距, a=228mm。 机体结 构尺寸如下(由 3表 3 得): 机座壁厚 =0.025a+3=8.7 故取 =9mm 机盖壁厚 1=0.02a+3=7.58 故取1=8mm 机座凸缘厚度 b=1.5 =1.5 8=13.5mm nts机盖凸缘厚度 1b=1.51=12mm 机座底凸缘厚度 2b=2.5 =22.5mm 地脚螺钉直径 fd=0.036a+12=20.208mm 取fd=20 地脚螺钉数目 a 250,故取 n=4 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 1d=0.75fd=15mm 取1d=16mm 机盖与机座联接螺栓直径 2d=0.5fd=10mm 联接螺栓2d的间距 取 l =180mm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3d=0.5fd=10mm 窥视孔盖螺钉直径 4d=0.4fd=8mm 定位销直径 d=0.82d=8mm 1d至外机壁距离 1c=22mm 2d至外机壁距离 1c=18mm fd至外机壁距离 1c=26mm 2d至凸缘边缘距离 2c=16mm fd至凸缘边缘距离 2c=24mm 轴承旁凸台半径 1R= 2c=14mm 凸台高度 h=50mm(便于扳手操作为准 ) 外机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1 1 2 ( 8 1 2 ) 4 6 5 0l c c 大齿轮顶与内机壁距离 1=10.8mm1.2 大齿轮端面与内机壁距离 2=9mm 机盖厚 1m=0.851=6.8mm 机座肋厚 m=0.85 =7.65mm 轴承端盖外径 2 1 .2 5 1 0DD=(D 为轴承外径 ) nts轴承端盖凸缘厚度 t=3d=910.8mm 取 10mm 轴承联接螺栓距离 2sD= la由表及以前零 件设计尺寸得: a=10mm, L=65mm, B=65mm, S=9mm, l=230mm,1=8mm 第六节 轴的结构设计 第一根轴的设计 1 对轴 1:选用 45 号钢 ( 1) 初步设计轴径 3 pd n其中 p=9.1KW 为该轴传递功率, n=970r/min 为该轴转速 查表 15-3 A=112 为该轴许用切应力所确定的系数 所以,mind=23.6mm 根据mind=23.6mm 可确定联轴器的型号,联轴器的转矩:取 1.3AK 1 1 . 3 8 9 . 6 1 1 6 . 4 8c a AT K T N m 查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按照计算转矩caT应小于联轴器公称转矩的条件,采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TL6 型,半联轴器的孔径1 32d ,长度 L=82,联轴器与轴的配合长nts度1 60L ,取 32d mm 2 轴的结构设计 ( 1)拟订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 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长度 为了满足轴向定位的要求,在 轴处左边设一轴肩,取 d -=37mm,右端用轴端挡圈挡住,按轴端直径取挡圈直径 40mm,为保证轴端挡圈只压在半联轴器上,故 -段长度比1L少短些,现取2 58L mm 初选轴承为滚动轴承,根据 40d mm 选取轴承 30308,基本尺寸为4 0 9 0 2 5 . 5d D T 故 2 . 5 2 . 5 3 7 2 5 . 5 6 7L d T 40d d m m , 则 取 38d d m m 稍 小 于 为,2 5 . 5 4 . 5 , 4 8L L m m h m m d m m , 其 右 端 采 用 轴 肩 进 行 定 位 , 取 故 由于轮毂宽 度为 52mm 为 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长度略短轮毂 5 0 4 0L m m m m - , 轴 肩 高 度 h0.7d , 则 h=4.5mm,d , 1.4 6bh 所以 9l 轴承盖的总宽度取为 30mm,轴承距离箱体内壁为 8mm,齿轮距离箱体内壁 a=16mm 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剂的要求,取 50l mm 3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和半联轴器都采用平键联接。按 3 5 5 0dL ,由手册查得平键截面 10 8 28 ,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 7 6H n ,同理半联轴器与轴联接键截面同上,与轴配合为 7 6H k 4 轴的校核 nts 轴 1 弯 矩图: 第二根轴的设计 1 确定轴上有关数据 2 2 38 . 8 3 , 2 4 8 , 3 4 4 . 3 6m i nrP n T N m 2 作用在轴上的力: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1 90d mm,大齿轮分度圆直径为2 300d mm3 33112 2 3 4 4 . 3 6 1 0 7 . 6 5 1 090tTFd 32 2.3 10tF 3311 7 . 6 5 1 0 0 . 3 6 4 2 . 7 8 4 6 1 0r t nF F t g 32 0 . 8 3 7 2 1 0rF 载荷 水平面 H 垂直面 V 支反力 F1 8 8 2 .2NH N,F2 3 2 7 1 .5NH NF1 3 2 1 .0 9NV N,F2 1 1 9 0 .8NV N弯矩 M M2 157032 N m m M1 = 57158.4 N mm 总弯矩 M=22( 1 5 7 0 3 2 ) ( 5 7 1 5 8 . 4 ) 1 6 7 1 1 1 NM 扭矩 T T3 8 9 5 9 8 .7 5 Nmnts3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径 ,轴材料为 45 钢,经调质处理。取3 112A 3333 8 . 8 31 1 2 3 6 . 8 5 , 4 0248Pd A m mn 取显然此处为轴的最小径, 即此处轴与轴承的内径相同。 4 轴的 轴向 结构设计 : ( 1) 为了满足轴向定位的要求,在轴 -处右边设一轴肩,取 43d ,左右两端用轴承端盖封闭 ( 2 ) 初 选 轴承为 滚 动轴 承, 根 据 43d ,选 取 型号 32009 , 基本 尺 寸为4 5 1 0 0 2 7 . 2 5d D B ,取 45dd ,齿轮和轴承之间用轴环确定距离,轴的 左端采用轴肩结构,取 h=5mm,故 55d mm ,由此可知取 10l mm 59d mm ( 3) 由于右边的锥齿轮毂宽度为 62.4mm,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长度略短轮毂宽度,故取 58l mm ,同理,柱齿轮毂为 95,取 90l 5 轴的周向结构设计:齿轮和轴采用平键联接,按 52d mm ,由手册查得平键为: 12 8 40 选择齿轮轮毂与 轴的配合为 7 6H n ,按 55d mm ,得平键尺寸为 16 10 56 ,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 7 6H n 5 轴的校核 轴 2 载荷 水平 面 H 垂直面 V 支反力 F1 3246NH N,F2 6704NH NF1 1181.6NV N,F2 2 4 4 0 .2NV N弯矩 M Mh256120 N m m 1 9 2 7 2 7 . 6M v N m m 总弯矩 M1= 2 7 2 3 8 9 . 1 6 8 2 N m m 扭矩 T T3 345000 N m mnts 弯矩图: 第 三 根轴的设计: 1 确定输出轴上的功率3 8.57P KW,3 62 m inrn ,3 1 3 4 7 .8T N M2 作用在轴上的力 :已知低速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2 300d mm3322 2 1 3 4 7 . 8 1 0 8985300tTFNd 3270.54rF 3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为3 57.9d ,显然此处为轴的最小直径为使得出轴与联轴器的孔径相同,需要确定联轴器的型号。联轴器的转矩,取 1.3AK 33 1 . 3 1 3 4 7 . 8 1 0 1 7 5 2 1 4 0c a AT K T 采用弹性块联轴器 HL5 型,半联轴器孔径1 57.9d ,长度 142mm,联轴器与轴的配合长度为 107L ,取 60d mm 4 轴向结构设计: ( 1) 为了满足轴向定位要求,在轴 处左边设一轴肩,取 63d mm ,右端用轴承挡圈挡住, 按轴承直径取挡圈直径 66mm,为保证轴承挡圈只压在联轴器上,故 段长度比1L少短些,现取 100l mm ( 2) 初选轴承为滚动轴承 30313,根据 63d mm ,在轴承中选取 0 基本游隙组,尺寸nts为 6 5 1 4 0 3 6d D T ,故取 65d ,而 36l mm ,其右端采用轴肩进行定位,取 h=6mm,故 77d mm ( 3) 由于轮毂宽等于 80mm,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段长度略短轮毂宽度,故取 70l mm 左端采用轴键定位,轴肩高度 0.07hd ,则 h=6mm,所以油环处直径 82d mm ( 4) 轴承盖的总宽度为 20mm,轴承 距离箱体内壁为 12mm,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 于对轴承加添加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与联轴器左端的距离为 30l mm , 故50l mm ( 5) 取齿轮距箱体内壁的距离 a=16mm,锥齿轮与圆柱齿轮之间的距离 c=20mm,考虑到箱体的铸造误差,在确定滚动轴承位置时,应距离箱体内壁一段距离 S,取 S=8mm,已知滚动轴承宽度 T=36mm,大锥齿轮轮毂宽长为 50,则 ( 8 0 7 6 ) 3 6 8 1 6 4 6 4l T S a m m 5 0 2 0 1 6 1 2 1 2 8 6l L c a s l m m 5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根据 70d mm 查得键截面为 20 12 63 ,齿轮轮毂与轴配合为 7 6H n , 同样半联轴器与周的联接所用平键尺寸为 16 10 70 ,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 7 6H k 6 轴的校 核 : 轴 2 载荷 水平面 H 垂直面 V 支反力 F1 20936NH N,F NNH 47272 F1 762.04NV N,F2 2 5 0 8 .5NV N弯矩 M Mh1419628. 4 N m m 1 516751M v N m m 总弯矩 M1=22( 1 4 1 9 6 2 8 . 4 ) ( 5 1 6 7 5 1 ) 1 5 1 0 7 5 3 . 5 2 2 N m m 扭矩 T T3 1347750 N m mnts弯 弯矩图 : 第七节 轴承的校核 由于中间轴有两个齿轮,所受动载荷比较大,所以这里只需要校核中间轴二轴承的寿命。 (一)两轴承所受径向载荷 由上,轴强度的计算知 1 .轴垂直面支反力 31 . 1 8 1 1 0AVFN32 .4 4 1 0BVFN2.轴水平面支反力 33 . 2 4 6 1 0AHFN36 . 7 0 4 1 0BHFN3.两轴承所受的径向载荷即合成后的支反力 2 2 31 3 . 4 5 4 1 0R A V A HF F F N 2 2 2 2 3 32 2 . 4 4 6 . 7 0 4 1 0 7 . 1 3 4 1 0R B V B HF F F N (二)计算轴承所受的轴向载荷 1.计算内部 轴向力 轴承型号 32009,为圆锥滚子轴承,由标准查得性能参数为 005 8 . 8 , 8 1 . 5 , 1 . 5 , 0 . 8C k N C k N Y Y nts由表 21-11,圆锥滚子轴承的内部轴向力2RS FF Y,则 3 3113 . 4 5 4 1 0 1 . 1 5 1 02 2 1 . 5RSFFNY 3 3227 . 1 3 4 1 0 2 . 3 7 8 1 02 2 1 . 5RSF Y 2.计算轴承所受的轴向载荷 轴上个轴向力的方向 1SF2XF1XF2SF由式( 21-8),( 21-9)可列出 取两者中较大者 取两者中较大者 (三)计算当量动载荷 由式( 21-5), ()P R AP f X F Y F由表 21-8取冲击载荷因数 1.2Pf 。系数 X, Y与判断因子e有关,由手册中查的 32009 轴承, 0.39e 轴承 111181 0 . 5 13454ARF eF 故 0 .4 , 1 .5XY,则 1 1 1( ) 1 . 2 ( 0 . 4 1 1 8 1 1 . 5 3 4 5 4 ) 6 7 8 5 . 5P R AP f X F Y F N 轴承 222440 0 . 3 47134ARF eF 故 1, 0XY,则 22 1 . 2 7 1 3 4 8 5 6 0 . 8PRP f F N (四 )寿命计算 因12PP,且两轴承型号相同,故只按轴承计算寿命即可。取1PP由式( 21-7)有 1066 3101 0 1 0 5 8 5 0 0( ) ( ) 9 2 3 0 56 0 6 0 7 6 . 6 4 9 5 0 6 . 4hCLhnP 寿命高于 43800 h ,故满足寿命要求。 (五)静强度计算 nts1.计算轴承静载荷 由式( 21-13),当量静载荷0 0 0RAP X F Y F,由表 21-13, 32009 型圆锥滚子轴承000 .5 , 0 .8XY,故 0 1 0 1 0 1 0 . 5 6 8 3 0 0 . 8 3 4 6 0 6 1 8 3RAP X F Y F N 0 2 0 2 0 2 0 . 5 7 8 7 0 0 . 8 2 6 2 0 6 0 3 1RAP X F Y F N 2 .验算静强度 因01 02PP,且两轴承型号相同,故只按轴承计算寿命即可。取1PP。由表 21-14,取静强度安全因数0 2.5 4S 。由式 ( 21-14) 0 0081500 1 3 . 26183C SP 故满足静强度要求。 第 八 节 键 的校核 设定输入轴与联轴器之间的键为 1 ,齿轮 2与中间轴之间的键为键 2,齿轮 3与中间轴之间的键为键 3,齿轮 4与输出轴之间的键为键 4,输出轴与联轴器之间的键为键 5。 键的类型nts 1、根据轴的直径选择键 根据条件选取的键型号规格如下(参考表 2): 键 1:圆头普通平键( A 型) b=10mm h=8mm L=28mm 键 2: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