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和反思授课教师:张旭一、 教材分析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五年级下册第10课杨氏之子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九岁男孩形象。首句总领全篇,“甚聪惠”实为文眼,统照全文。后四句叙事,详写杨氏之子的“设果”与“应答”,凸显“聪惠”之内涵。全篇情节简单,人物巧妙逗笑,颇具诙谐情调。本文是高年级学生接触的首篇文言文,又编入“语言艺术”的主题单元。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三、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四、教学准备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成PPT电子演示文稿。五、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形成期待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从中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谁。2教师扣题引疑,了解学生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3教师梳理主要问题,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初读课文,教师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多读几遍。2教师指名读课文,强调学生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读音:lian hui yi ni yu qin梁惠诣乃曰禽多音字的读音:wei ying为 应重点指导学生读通以下句子:“孔君平/诣/其父”“孔/指以示儿/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集中交流初读课文后的发现和收获。(教师相机板书“甚聪惠”,指导弄懂“甚”和“惠”的意思)(三)品读课文,读出韵味1默读课文,读懂语句大屏幕出示要求: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并思考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杨氏之子的“甚聪惠”?2.交流讨论,互学释疑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1)围绕“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杨氏之子的甚聪惠”,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概括。(2)出示课文中的四句话,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在朗读及感悟人物形象上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指导。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重点指导读懂“诣”“乃”之意;指导学生进入情境,体会人物心情,读好句子。强调:学习文言文,不仅要读懂其意思,更要读好节奏。学生练读;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为设果,果有杨梅。重点指导指名说句意,思考:这里是谁为谁设果?是怎么知道的?联系上下文,学生讲明句意。出示原句,全班对比朗读,初步体会文言文简约的特点。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重点指导读懂“此”的含义,说清句意。启发学生弄明白孔君平说这句话有什么用意,认识“杨梅”和“杨氏之子”之间的联系。读懂“君”指的是谁,以及这一称呼的韵味。想象当时人物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重点指导读懂“孔雀是夫子家禽”,体会杨氏之子“善听”“妙答”一悟“甚聪惠”;读懂“应声答曰”,体会杨氏之子“反应快”二悟“甚聪惠”;读懂“未闻”,体会杨氏之子回答语气委婉,且回应有力三悟“甚聪惠”。(教师相机板书:答得妙反应快)指导学生将上句连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体会文中语言之妙趣,感悟文中人物之形象。4运用语言,活化形象(1)出示课文第一句,教师总结全文,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夸一夸杨氏之子。(2)朗诵全文。(四)背诵课文,拓展延伸1学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全班背诵全文。2教师简介世说新语,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此书。六、板书设计杨氏之子甚聪惠反应快答得妙七: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我我在教学时注重提示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内容和文言文言简意赅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重点放在读通文章,理解句意上,我先范读,让学生感知读古文的语感,画出停顿,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重视朗读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铜器有多高
-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与p【教师版】-新高二化学暑假提升(人教版)
- 酸碱反应的实质
- 老年人出游知识培训课件
- 老年人养生干货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
- 老年人体育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生理学模考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必默词形期末必默词形(性)变换与经典短语(含答案)
- 2014年1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
- 卫生院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 高二秋季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启航高二把握未来
- 2025年吉林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江苏保安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地绿化工程的安全防范措施
- 云南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笔试
- 单项工程玻璃面积大于3000小于5000的允许损耗率
- 中耳炎病人的护理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通信原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