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过来 醒 站 走进 富 新时代 起来 起来 根据所处的时代特点和中国革命 建设的需要创立了适合中国革命 建设的理论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课程标准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 三民主义 1 背景 2 主要内容 3 评价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走狗 孙早期活动 1894年改良转向革命 1905年创建同盟会 提出纲领 a 时代呼唤 危机加深 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 1905年8月20日 全国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 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这是孙中山日后书写的同盟会政纲条幅 纲领的提出 时间 地点 主要领导人 政治纲领 机关刊物 性质 意义 同盟会的建立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日本东京 1905年8月 孙中山 黄兴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报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前提 补充和发展 性质 进步性 局限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 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反映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主权的愿望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没明确反帝 不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没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 二 三民主义的实践 失败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活动 结果 辛亥革命 临时约法 两次护法运动 临时约法 时间 内容 性质 意义 1912年春主权在民 国民平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建立 反对 实质 法律形式否定封建君主专制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失败时 南与北一丘之貉 三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 背景 2 内容 3 影响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形成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 三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 背景 客观因素 十月革命鼓舞共产国际 中共的帮助 主观因素 a 多次失败的教训b 孙中山顺应潮流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国民的政府 平均地权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 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平均地权 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 节制资本 控制私人资本 新 在反帝 新 在强调普遍平等的民权 反帝反封相结合 新 在更关注农工 反帝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有何异同 交集 反帝反封建 补集 彻底性 发展性 阶级差异 比 较 考点运用 1 中国近代以来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兴办洋务 君主立宪 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2 三民主义中 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推翻封建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建立中华民国 3 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民生主义 民权主义 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 4 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知难行易 学说 5 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主要是因为 它克服了以往阶级探索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局限性 它反映了中国社会两大矛盾 并试图解决它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 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a b c d 6 三民主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没有提出夺取政权的方式 没有提出建立什么样的国家 没有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a b c d 7 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将会对革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a 使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b 致使革命阵营成分复杂c 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d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 8 下列文献中 能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1913年 康有为成立孔教会 后又出版孔教杂志 开办孔教大学 还建议将孔教定为国教 以传统思想匡正民心 1914年 袁世凯到孔庙 举行祭祀大典 还去天坛顶礼膜拜 恢复祭祀制度 规定 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 以为师法 在中小学均应增加读经一科以抵制民主共和思想 一时间 尊孔复古思想到处泛滥 思考 康有为曾经倡导维新变法 后来反对革命 这时又追随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谈谈你的看法 说明他已由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维新者变成了阻碍民主共和发展的反动者 同时也说明三民主义指导的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中国社会的封建思想依然十分浓厚 考点综合运用1 在反封建的思想主张方面 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思想与辛亥革命中的民主革命思想有何共同点和差异 与前二者比较 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派提出了哪些更进步的主张 分别指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在反封建方面的不足之处 答 1 共同点 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 2 差异 思想武器不同 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批判封建守旧思想 革命派直接用西方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具体主张不同 维新思想要求通过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斗争形式不同 维新思想主张仿效日本 走改良主义道路 民主革命思想主张进行革命 推翻封建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 进步 新文化运动提出 民主 与 科学 口号 批判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 并将矛头指向封建礼教 新文化运动后期 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反对封建主义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4 不足 维新派的思想没有涉及反对封建的土地制度 革命派缺乏对封建思想的彻底批判 激进派没有注意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考点综合运用2 学思之窗 材料略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和 社会革命 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 解题关键 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的来源 并明确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目的 思路引领 认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 知道改革社会的迫切任务 理解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 答案提示 孙中山已经意识到满清专制统治是中国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源 通过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首先是为了结束满清专制统治 这三种革命与三民主义是一种因果关系 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为了完成三种革命 提出与之对应的三民主义 本课测评 三民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 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 解题关键 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 思路引领 通过三民主义提出的目的理解三民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作用 答案提示 鸦片战争以后 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不同的改良方法 但都没有取得成功 19世纪末 中华民族被瓜分的危险加剧 为了实现民族振兴 摆脱民族危亡 孙中山在学习西方政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 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它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华民国 学习延伸 材料略思考 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有哪些不同 解题关键 准确把握教材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 思路引领 理解新三民主义新增加的内容 答案提示 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纲领 反对封建军阀统治 这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有相同之处 故此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 但是 它仍然财产私有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中明确提出的铲除私有制度有着本质不同 探究一 你了解孙中山生平吗 探究二 你了解在马克思传入中国之前最进步的是什么思想吗 探究三 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探究四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 他力图通过民族 政治 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 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 你知道孙中山是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