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闯关检测.DOC_第1页
高考地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闯关检测.DOC_第2页
高考地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闯关检测.DOC_第3页
高考地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闯关检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闯关检测题组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读图,回答12题。1.(2014山东济南四校联考一模,25,2分)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开放性c.整体性d.差异性2.(2014山东济南四校联考一模,26,2分)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a.甲水位下降b.乙改善局部气候c.丙增加d.丁加重3.(2012广东文综,2,4分)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4.(2012广东文综,4,4分)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5.(2014山东泰安一模,3)甲植被最可能是()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温带草原6.(2014山东泰安一模,4)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地形b.水分c.土壤d.热量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完成下题。7.(2013课标文综,6,4分)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下图为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雨林亚热带林常绿硬叶林阔叶及混交林针叶林灌木或草地荒漠或半荒漠8.(2014东北四市二模,10)影响该山地西坡山麓自然带分布复杂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9.(2014东北四市二模,11)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西坡处低山地区适宜发展茶树种植业b.西坡所处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以游牧业为主c.自然带的分布上限西坡均高于东坡d.东坡处气候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0.(2013山东文综,3,4分)图中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11.(2013山东文综,4,4分)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二、综合题(共56分)12.阅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非洲气候分布图。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6分)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10分)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13.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30分)(1)图中山脉西部海域位于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4分) (2)图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现象,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8分)(3)若此山脉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6分)(4)图中d处的植被会对全球环境产生什么影响?(6分) (5)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6分)一、选择题12.cb本题组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和读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一种要素的变化可以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修建水库引起气候、水文、地质、生物等其他要素的改变,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1题,选择c项。修建水库,使局部空气湿度增大,云量增多,降水增多,改善局部气候;水库蓄水,库区地表水下渗增多,地下水水位升高;在库区河流流速降低,泥沙沉积,下游泥沙沉积减少;通过水库调节河流径流量,使下游洪涝灾害减轻。第2题,选择b项。3.a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海洋浮游植物可调节大气中co2的浓度,影响全球气温变化,故a项正确;臭氧层空洞大小变化,取决于大气中氟氯烃浓度的变化,故b项错误;酸雨形成与大气中so2和氮氧化物浓度有关,故c项错误;洋流运动主要由盛行风驱动,故d项错误。4.b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洋流主要由盛行风驱动,故a项错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海洋面积广大以辐射形式为大气环流提供动力,故b项正确;赤潮成因主要是海水污染造成海水中氮、磷元素增多,与臭氧无关,故c项错误;信风的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存在气压差,故d项错误。5.c图中显示年均温由苔原、针叶林、混交林、落叶林、甲、荒漠逐渐升高,则甲位于亚热带;同时甲处年降水量在600 mm左右,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只能是常绿硬叶林。6.d由图中年均温和自然植被变化可知,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致,则热量是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7.c据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该区域为45n的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山脉西坡山麓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因山麓海拔相对较高,其自然植被应为针阔叶混交林。8.b结合纬度跨度达60、主要位于南半球等信息,可判断该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图中显示西坡比东坡多了两个自然带,可判断这两个自然带对应的气候分别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9.b西坡所处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区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以游牧业为主;东坡处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是位于西风的山地背风坡而降水稀少。10.a本题以植被的地带性分布为切入点,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成因。读图可知,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其年降水量为200400 mm,其东、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其西边为温带荒漠,地的植被应为草原,故a项正确。11.d读图可知,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为南方地区宽,北方地区窄,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南方地区同时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而北方地区只受东南季风影响,故d项正确。二、综合题12.答案(1)非洲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2)a、b两地同属于热带雨林带。原因:a地受赤道低气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b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重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解析(1)由非洲气候分布图中可明显看出气候呈对称性分布,则自然带也必然对称分布。(2)a地受大气环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b地热带雨林带的形成是“地形雨+洋流”作用的结果。(3)注意本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自然带完整、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北坡高度差异、雪线高度南北坡差异等三个现象的原因,运用相关知识不难回答。13.答案(1)南极洲该山脉可能升高。原因: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2)非地带性山脉(安第斯山)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为背风坡,降水少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整体性(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注入太平洋。(4)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5)森林被砍伐,其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解析(1)根据板块分布,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部海域位于南极洲板块,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山脉可能增高。(2)受地形影响,山脉(安第斯山)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为背风坡,降水少,山脉东侧形成荒漠景观,属于非地带性分异,引起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导致地形抬升,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3)若此山脉变为平地,南美洲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